争明之猫奴学士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映今月
李牧羞得只想找条地缝钻进去,可随后就暴露了自己的本性。张开大嘴咬了个糖葫芦,嘎嘣嘎嘣嚼着。
小女孩站在那里哇哇大哭。
李牧赶紧逃离了事发现场,又追了一段路,终于追到了小雪团。
他一边吃着糖葫芦一边说,“知不知道小爷为了捉你,连这脸面都不要了。”
他什么时候要过脸面
守皇城门的士兵自然是认得李牧,见他这般模样,想笑又不敢笑。
李牧将吃剩的竹签子插在士兵的刀鞘中,冲着他们哼了一声就大踏步走了进去。
第62章 收敛
朱厚照此时刚起来,正在用早膳,并未注意到李牧的脸,“小弟,你这大清早怎么就来了”
“唉,别提了,我的那只猫儿又发了情,这不送你这里来排解一下空虚寂寞。”
“哈哈,”朱厚照一下子喷出了嘴里的汤,“你说说你,真是跟那帮文人学坏了,说话都开始讲格调。来人,把这猫儿跟那些母猫关在一起,好好喂着。”说完就有人进来将小雪团抱走,送它去享受巅峰猫生。
“那是,要不以后怎么在官场混呢。”李牧坐在了一个宫女搬来的小凳子上。
“你这脸咋了”
“别提了,家有猛虎,打又打不过。唉!”李牧耷拉着脑袋坐在那里。
朱厚照笑的更开心了。
从皇城出来的时候,李牧身后跟着一队锦衣卫。各个都身着飞鱼服,腰间挂着绣春刀。这可是李牧找朱厚照要来的人,给他回家撑腰的。
此时离他闯过那条早餐街也没过去多有,一些磨磨唧唧的人还在吃着早餐。
围观群众看到了李牧,顿时议论声又起来了。
“哎呦喂,你瞧瞧,这进了趟皇城就是不一样,带着一群狗腿子出来耍威风了。”
“就是,就是!你看那小人得志的样子,真是给李阁老丢脸。”
李牧终于忍不住这些悄悄话,指使着锦衣卫将一个最大声最高调的给捉了过来。
那人不断挣扎,可哪里能逃脱锦衣卫的爪牙,只听得李牧说到:“你刚才说我什么”
想不到这个人还挺有骨气,“我说你真给李阁老丢人!”
李牧上辈子没少干坏事,这辈子还算是消停的。他重新找回了以前的感觉,上前抓住那人的衣服,“你摊上事了!”
“我行得正坐得直,你休想栽赃陷害。”
“呵呵,”李牧笑了笑,然后不经意间悄悄将太后赐的那块玉佩塞进了此人衣服。
“你,你往我身上塞了什么东西告诉你,这朗朗乾坤光天化日之下,你害不得我!”
李牧并没有搭理他,而是后撤了一小步,“咦我身上那块太后赐的玉佩哪里去了”
带队的锦衣卫纪三心领神会,上前从这人衣服里面将玉佩翻了出来。
“大家一定要替我作证啊!”此人向着周围围观的人说道,“这李牧小儿嫁祸于我!”
人们纷纷指责起来,一个大婶说道:“我亲眼看见他把玉佩塞进去了。大兄弟莫怕,就算是告到顺天府里,我也会给你作证。”
“我也作证!”
“还有我!”
这时候,被李牧抢了冰糖葫芦的那个小女孩,也被大人抱着围观。
这个小女孩拽了拽他妈妈的衣服领子,“娘亲,就是他,抢了我的糖葫芦!”
“连我小女儿的吃食都抢,还要不要脸啊!”这个母亲抓起菜篮子里的萝卜就扔了出去,可惜她力道小,那根萝卜飞到半路就掉在了冰上。
这下子围观群众的情绪被点燃了,身正不怕影子斜的人们更加严厉的指责李牧。
见势不妙,锦衣卫就想拔刀。李牧不想再多生事端,连忙阻止,带着锦衣卫们灰头土脸的赶紧离开了这里。
“李小公子,别跟这群刁民一般见识。您要是不开心,哥几个这就回去给他们一个下马威。”锦衣卫的小头领纪三见到李牧不开心,于是想着哄这位小爷。
“不必了,跟他们置气做什么。咱们都是办大事的人。”李牧给自己找了个小台阶下,他虽然贪财又缺小德,却不是那种大奸大恶之人,眼睛里看不得人民被祸乱。
锦衣卫自从朱厚照下令给他们涨薪俸,就知道了是李牧的功劳,于是对李牧就特别尊敬。尽管这群人基本都不指望所发的那点薪俸,但好歹多了点不是。
走出那条卖早餐的街道,这些人又恢复了雄赳赳气昂昂的姿态。
“今儿带你们回去,就是给我撑场子的,等下都注意点。”
“是!”纪三他们已经知道这次是去李家吓唬李牧的小娘子,所有人都在心里憋着想笑。
张立言刚想溜出门去玩,就瞧见一群锦衣卫冲了进来,他哪里见过这种阵势,直接被吓得呆愣在原地。李牧随后走了进来,拍了拍这个小瘦子的脑袋,“怎么,吓着啦”
“没,没有。”
李牧笑着说:“没有才怪呢。你这是准备出门”
张立言下意识点了点头,随后就把脑袋摇成了拨浪鼓,“不是,我就是看到门没关好,所以过来关门。”
“嘿嘿,我警告你,休想溜出去玩。你姐可是给我交代过,一定要将你看管好。这要是偷溜出去,我还得想法子治治你这毛病。唉,你姐夫我也不容易啊。”李牧想起张婉秋的叮嘱就直接话里藏刀,开始恐吓这个小舅子。
张立言没听出好赖话,“是不容易,昨晚被打那么惨,现在脸还肿成这样。”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李牧听完张立言的话,登时心里那火气就上来了,他一把揪住小瘦子的衣服,将他推出了门。
“好呀,你个张立言!竟然敢偷偷出门!看我不替你姐姐好好教训你!”李牧随后冲着锦衣卫说道,“把他给我捆起来,就绑那棵柱子上。对了,嘴里再塞一块布。”
锦衣卫干这活很是熟练,三下五除二就将张立言绑到了柱子上。
张立言慌了,这节奏莫名的有点熟悉啊。忽然间他想起来,那时候李牧准备让他减肥时也是这个前奏。他此时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最里面呜呜地说不出话来,最后流下了两行憋屈的眼泪。他以前怎么没想到,李牧竟然是这种人。
正在书房里面练字的李东阳,听说东院进了锦衣卫,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连忙带着众人前来查看。
李牧已经带着锦衣卫进了房,张婉秋正在大屋里绣花,瞧着进来这么多锦衣卫,慌乱而不知所措。
“娘子,我回来了。”李牧得意洋洋的走了进来,非常像是那种小人得志的模样,“你看我这护卫可还威风”
聪明的张婉秋立马就想明白了这里面的前因后果,合着李牧是找锦衣卫来吓唬自己的。张婉秋刚想说话,李东阳就被搀扶着走了进来。
“谁让你们来的”李东阳此时说话间威严尽显,积攒几十年的气势一下子爆发出来。他还以为李家犯了什么事,惹得锦衣卫出马。
纪三可不敢得罪李东阳这种曾经的朝堂巨擘,他赶忙行礼说道:“回阁老,是皇上让我们随李小公子走一遭。并没有什么别的差事。”
李牧瞪大了眼睛,这人太不仗义了吧,这就把自己给卖了但是转念一想,人家也没错啊,碰到爷爷这种身份的人物当然是据实禀告。
李东阳坐到椅子上,“既然已经走了一遭,那就赶紧回去复命吧。”
“是!阁老。”纪三带着锦衣卫在李牧绝望的小眼神中离去。
锦衣卫走了,接下来就轮到李牧倒霉了。
李东阳冲着李牧说到:“孽障!还不跪下!”
李牧很久没见到爷爷如此生气了,赶紧跪在地上。
“整日就知道胡闹!心思都花在了别处。像你这样,何时才能有一番大作为!你给了锦衣卫什么好处,让人来家里替你出头”
“没给好处,就是皇上看我被打的太惨了,看不下去,所以才这样的。”李牧小声说道,生怕自己说话声音大了,惹得爷爷再发火。该怂的时候就得怂。
李东阳刚想着教训李牧一顿,就瞧见了旁边的那根鸡毛掸子。
第63章 议事
你看这根鸡毛掸子,它是又漂亮又结实,仿佛在向李东阳招手。李东阳颤颤巍巍的手缓缓拿起这根鸡毛掸子,对张婉秋说道:“孙媳妇,你也真是的。你说你昨晚打他也就打了,为什么偏偏要打脸呢。记住,以后要打人不打脸。这根鸡毛掸子你先收着,我累了,头有些晕,先回去休息。”
李牧心想,我靠,啥情况,你可是我爷爷啊。他赶紧站起来,伸手就去扶李东阳,“爷爷,既然您累了,那我送您回去休息吧。”
李东阳挥动胳膊,甩开李牧,“谁让你起来的,老老实实跪好。还有你们,都没事情做吗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去!”
感觉天快要塌下来的李牧,不甘心的再次跪在地上,目送一大帮救星离去。张婉秋微笑着送这些人离开,然后轻轻关上房门。
“还是爷爷说得对呀,打人不打脸。要是我昨晚不打你的脸,就没今天这幺蛾子。嗯,我要试试不打脸。”
“娘子饶命啊!啊!”
东院里面传来了李牧那惨绝人寰的叫声。正被绑在柱子上的张立言听后,只觉得似是天籁一般。恶人总有恶人磨。
张婉秋用实践证明,打人不打脸其实也可以很爽。
此时是冬天,穿的衣服多,所以打在身上并没那么疼。但是李牧在装惨上可以算是一等一的高手,他那半真半假的叫声果然起到了一点作用,张婉秋越打心里越舍不得。最后鸡毛掸子都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行了,别装了。我打的有那么疼吗”
李牧笑嘻嘻说道:“娘子打的,怎么算,也都不疼。”
“好了,忙你的去吧。该读书读书,该做事情做事情。别在这里碍眼。”张婉秋心里特别希望李牧能有一番出息。
李牧出了房门,径直走到张立言旁边,他刚被打了一顿,在家里脸都丢尽了,一肚子邪火有了发泄对象。他盯着小舅子看了半天,本准备打他一顿却突然换了主意,直接从雪地上团起一团雪球,塞进了张立言的脖子里。
可怜的小瘦子,由于嘴里被塞着布,此时只能用呜呜声来表达情绪。李牧离开后,好半天都没人来解救他。因为前段时间他刚来的时候,又懒又胖又贪吃,人嫌鬼厌,直到现在家里人也都不怎么喜欢他。最后,张婉秋终于良心发现,出来将绳子解开。
李牧在书房里面一直在编纂新城的规划,他按照后世的经验,将外城的方方面面全都想到。
三天后,李牧的规划编完了,也该接小雪团回来了。那家伙享受了三天的猫生巅峰,不知道会不会像去年那样不争气。
李牧揣着规划书就进了皇城。现在天寒地冻的,全都消停了许多,朱厚照回来后就宅在豹房里面。
看完李牧的规划书后,朱厚照说道:“小弟,你这规划写得可真不赖。完全可以直接照着执行。”
“大哥,其中有些条目会牵涉到许多人的利益。如果传出去是我编写的规划,那么被损了利益的肯定会记恨于我。你就说这规划是你想出来的,他们定然不会找你麻烦。”李牧现在做事开始考虑后果,尤其是涉及到别人的利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动了别人利益,指不定就有那一两个激进的,来找他拼命。
“行,我就替你扛着。不过这修外城的功劳可就全算我这里了,你就不觉得吃亏”朱厚照还以为是李牧给他送功劳呢。
“我只相信到手的利益,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要来做什么大哥,我把小雪团抱回去了啊。”这次小雪团没像去年那样蔫了吧唧的,反倒是精神得很。
李牧离开后,朱厚照就在那本规划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并盖了章。随后让人传唤内阁并六部等官员前来议事。大冷天的朱厚照懒得去皇宫议事,反正自己是皇帝,说一不二,让大臣们过来议事也一样。
杨廷和最近很是心烦,家里的老父亲病重,能否挨过这个冬天还两说。如果父亲病逝,他就要遵照礼法,回家守孝三年。尽管皇帝可以下夺情诏令,但是如果守不满三年孝期,自己这好不容易挣来的名声就要有所污损。
皇帝派来传唤的小太监来了之后,杨廷和让所有人整理下最近的紧要事情,没多久他就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直奔豹房。
进了豹房那间大殿,杨廷和他们就按照次序坐在了那几排凳子上。这里的规制跟没烧毁前的乾清宫差不多,朱厚照躺在长椅的锦被上就听这些人汇报工作。
一开始都是些例行的事件,比方说官员的任免与升降,哪里又发生地震啦,总之都是些开胃小菜。
半天之后,朱厚照不耐烦地说道:“这种鸡毛蒜皮小事,以后都写进折子里送来就行了,没必要啰里啰嗦说一遍。让你们来议事,是来解决那些拿不定主意的事情。都说说吧,最近又碰到什么难事了。”
杨廷和站了起来,“归善王近来多有大逆不道之言,存谋反之心。山东布政使、都指挥使等联名上告。大理寺拿不定注意,还请皇上定夺。”
明朝的宗室管理制度,王爷死后要有人继承,但那些其余的儿子,也都要封王。这就造成了王爷越来越多,越来越泛滥。归善王朱当冱是鲁王的第九子,不知为何得罪了地方官吏,被联名参了一本。
朱厚照心里知道,真要是有谋反之心的,不会等到被人参告。但他还是默认了这些人的做法,大明的王爷太多了,每年光是俸禄支出就占据了国库的一大部分。明着削藩吧,指不定又有人效仿朱棣,再来一次靖难之役。所以这事还得暗地里慢慢来。
“既然都有谋反之心了,那就降为庶人,派去中都凤阳守祖灵。”朱厚照一句话就定下了一位王爷的命运。
杨一清站起来说道:“江西各司衙门多有奏报,宁王处心积虑,不轨之心昭然若揭。是否参照归善王的处理办法”
朱厚照笑了笑,“宁王在南昌过得好好地,怎么就这么招人恨呀。许是他得罪人了吧。拟旨申饬一番就算了,毕竟祖上跟着太宗皇帝打过江山。”
他心里清楚,宁王最近动作频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反了,但他内心其实在期盼着这事。自打朱棣以来,这些年王爷造反就没一个稍微成点事的。朱厚照决定了,只要宁王敢造反,他绝对要御驾亲征。
打北方外寇,那些官吏拿着当年土木堡的事来阻止朱厚照御驾亲征。那平定藩王叛乱,总不能再这么拦着了吧。藩王跟鞑靼根本不是一个级别档次的对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