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明之猫奴学士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映今月
杨廷和继续说事,“皇上,近来天寒地冻,围绕着外城新开挖的护城河已然结冰,不能再输运物资。是否让那些征召来修城墙的人回家过冬”
“这事你做主就行。对了,说到这修外城的事,我最近拟了一份外城的规划,你们都看一看,有没有什么意见。”
杨廷和接过小太监递来的那本规划,刚看了几个字,朱厚照就说到:“好啦,你们都看完了,也没什么意见,就按照规划书上面写的去办。来啊,送各位大人回去。”
刚说完就哗啦啦进来一群人,朱厚照起身就离开了。
杨一清摇了摇头,“皇上这是铁了心要按他自己的规划去修外城。咱们都回去吧,今日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呢。”
反正大部分是花朱厚照自己的钱,这外城爱怎么修就怎么修。只要别在这既有的城池内乱折腾就行。
第64章 收礼
江彬和钱宁派人把李牧请了过去。
李牧刚走进去,就看见几口大箱子摆在那里,江彬笑呵呵的说:“李叔,江西的宁王又送礼来了。您看这里面喜欢什么,就直接拿去。甭跟我们客气。”
“哈哈,那我就不客气啦。”李牧是来者不拒,直接打开箱子,顿时一屋子的珠光宝气。李牧被这些财宝的光芒晃了下,楞在那里。
“李叔,你怎么了”钱宁轻轻推了下李牧,生怕他被这些东西迷了心窍,中了魔障。
李牧拍了下自己的脑袋,“两位,想不想做点大事,做点能让自己睡的更踏实的事情”
“想。”两人异口同声说道。
“这礼是宁王送来的。他这么一个藩王,费尽心思给京城里的官吏送礼,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这礼,我们可以收,但是要立马让皇帝知道。我等如今的权势都是来自于皇帝,所以任何事情都不能向皇帝隐瞒。这样吧,让人将这些送到豹房去。”李牧见到这么多礼物,心里很不踏实。
江彬跟钱宁都有些犹豫,这些毕竟是宁王送给他们的,就这么转送给皇帝,让他们一时间接受不了。
李牧叹了口气,“你们还是不信任我呀。信不信以后我用银子砸死你们不要在意这点东西,用出去以后才能赚的更多。”
一想到李牧的本事,只开了个铁厂就解决了皇室的财务问题,江彬和钱宁勉强同意了。他们带着这些箱子就来到了豹房。
“你们来了,有什么事吗”朱厚照此时正在练拳。
“大哥,江西的宁王给我们送了些礼。我们不敢私自隐瞒,所以送到你这里来。”李牧直接说了来意。
“哦是吗。”朱厚照停了下来,“宁王可真不够意思,给你们送礼也不给我送。这还真是看不起朕这个皇帝呀。”
李牧知道朱厚照有些不高兴,于是说道:“大哥,宁王那是没胆子给您送礼。他这样巴结我们,就是怕被您一刀给咔嚓喽。但宁王不知道我们跟您的关系,给我们送礼不也就是给您送礼嘛。”
“哈哈哈哈,还是小弟你看得明白。我觉得你对宁王的事情非常清楚,说说看。”
李牧想了想,说:“关于宁王的事,我大多是听我的那个书童,南昌府舒芬说的。这宁王自打祖上就对您这一脉有意见。憋了几代人,都想着要造反。依我看呀,咱不如就先养着他,就当是养了只羊。什么时候饿了或者是不高兴了就宰。他现在无非就是希望我们不注意他,给他时间去准备。那我们不如就将计就计,时时刻刻都去做准备。到时候只要他敢冒头,您就御驾亲征,灭了他丫的。”
“好,就听你的,到时候朕御驾亲征,一定带上你。”李牧的一番话说到了他心坎里。
“可是大哥,宁王送来的这笔财物,咱们要将其用在该用的地方,这些可全都是宁王搜刮来的民脂民膏,他取之于民,我们不妨就用之于民。那天不是在雪窝子里捡到俩小孩嘛,咱们就在外城建一个孤儿院,专门收养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儿。也算是积善行德了。”
朱厚照越看李牧越喜欢,他这个小弟虽然怕死又贪财,但心里装着的,总还是善意。“就这么办,以我们四人的名义去修孤儿院,他宁王出钱,我们赚名声。妙哉,妙哉!”
忽然,朱厚照想到了那天捡来的俩小孩,“跟我去城西走一趟吧,看看哪里适合修这孤儿院。再看看那俩小孩去。”
朱厚照换了身锦衣卫的衣服,混在护卫中间出了城。
一群锦衣卫将李牧围在中间,看起来是保护李牧,实则是都悄悄关注着朱厚照。
围观群众又开始叨叨了。
“哎呦,你看这孙子,又开始狗仗人势了。”
“可不嘛,天天跟锦衣卫混一起,不是什么好人。”
朱厚照有些纳闷,“小弟,你这是做了什么事情,怎么全都在悄悄说你坏话”
李牧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就是那天抢了一个小女孩的糖葫芦而已,他们就这么编排我,太可恶了。”
“哈哈,你连小女孩的糖葫芦都抢厉害!”朱厚照说着就对李牧竖起了大拇指。他倒是忘记了,自己平日里干的那些事比李牧有过之而无不及。
刚出了阜成门就瞧见远处铁厂那直入云霄的浓烟,还别说,真有点工业化的意思。
来到铁厂后,朱厚照就见到了那两个小孩。
这俩小孩得知自己的救命恩人来了,赶紧跪在地上,不停磕头。他们可都听说了,救他们命的,是一个叫朱寿的大将军和李阁老家的小少爷。
“起来吧。你们为何流落在这冰天雪地里”朱厚照问起了缘由。
年纪稍微大点的小男孩说道:“回将军恩人的话,家父乃是一个运粮的小吏,犯了事被判了斩刑。我阿娘忧思惊惧之下一病不起,没多久也撒手人寰。家父生前欠了别人的钱,走后家里的房子就被人抢了去。我们这才无家可归。”
“你读过书”李牧问他。
“读过一些,曾经跟着先生启蒙识字。”小男孩不敢隐瞒。
“江彬,可曾去查查他们的父亲犯了什么案”朱厚照想弄清楚一切。
江彬回答说:“将军,早就查清楚了,他们的父亲参与了几个月前的换粮案,被明正典刑。”
“换粮案,为何我没有听说过”
钱宁凑过来说:“您那时候在宣府呢,不知道这事也正常。换粮一事,是有些宵小之辈,妄图用陈粮去换掉仓里面的新粮。”
就在此时,那个小女孩说道:“各位大人,我爹爹是冤枉的,他只是负责押送粮草。要真的是我爹爹得利,那么我家也不会欠下那么多银子。”
朱厚照觉得其中必有隐情,于是对钱宁说:“怎么回事说实话!”
“回,回将军,里面牵连甚广,我怕说了您生气。”钱宁心里直打鼓,这事捅出来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他当初草草结案,就是怕查出太多来得罪人。
第65章 案发
“让你说你就说!不然把你丢进冰窟窿里去!”朱厚照很反感这种下属,自作聪明,出事了就欺上瞒下。
钱宁不敢再隐瞒,就道出了实情,“将军,李叔那一晚带着家人出来闲逛,恰巧碰到了运粮的车队。岂料雨天路滑,一辆运粮车翻覆,腐烂的陈粮撒了一地。运粮的见事情败露,就拔刀要砍李叔。幸亏李叔跑得快,不然就凶多吉少。第二天李叔气不过,就找太后告状。那时候您正在宣府跟鞑靼打仗,此事如果彻查,会导致后防不稳,所以我才抓了运粮的那队人,草草结案。”
“岂有此理!你这是在草菅人命!”朱厚照发起了脾气。
“他们也不冤枉,明知是用陈粮去置换新粮,也还照做。后来我审讯了一番,确实是收了别人的银钱,方才这般大胆。”钱宁现在是知道什么就往外抖搂什么,再不好好表现朱厚照就会对他失去宠信。
“收了谁的钱你全都说出来,这些粮耗子我一个也不放过!咱们跟鞑靼的战事还要继续,京城绝不能让他们这样胡来!”朱厚照动了真格,“李牧,你先带这俩孩子去休息吧。”
“是!”李牧说完就拽着这俩小孩出去了,因为再接下来的内容,牵连无数,不适合小孩子听。
屋里面的事情已经不关李牧的事,他带俩小孩出来后问:“你们叫什么名字呀来,给叔叔说说。叔叔给你们买糖吃。”活脱脱像是在拐卖儿童。
“我叫孙启东,我妹妹叫紫妍。你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凭什么让我们喊你叔叔”那个小男孩很不服气。
李牧得意洋洋的说:“呵呵,你没听到刚才那俩大人都喊我李叔吗告诉你们,别人想当我侄子侄女还没资格呢。”
孙启东想了想,“我喊你叔叔,那你就要照料好我的小妹。”
李牧瞧了瞧那个小女孩,虽然养了几天,但先前受的罪太多了,现在也还没好过来,脸上的皴裂破坏了原本水灵灵的脸蛋。瞧这模样长大了多半是个美人。“放心,既然被我碰到了,就合该你们时来运转。”
“李叔。”小男孩终于是从了李牧。
“嘿嘿,乖,小侄子!”李牧上辈子缺德事做尽,或许是遭了报应,不孕不育,直到被钢筋砸死也没个一儿半女。所以对小孩稀罕得很。他指着那些高大的烟囱说道:“你们知不知道这些东西是谁设计的”
俩小孩都摇了摇头。
李牧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就是我设计的。告诉你们,这可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炼铁工艺。四海八荒就咱大明有这技术。怎么样,你李叔厉害吧。”
孙启东和她妹妹在这里住了些天,以前只是在外面远远地看到这里面的烟囱,进来后才知道这里面每天都炼无数铁。
“厉害!”孙紫妍说道。
“你们以后要是想学这等本事,我可以教你们。”李牧觉得这俩小孩只要好好调教,长大后定然会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他们都没什么根基,非常适合培植成自己的爪牙。
“好,我们跟你学!”孙启东不傻,这李牧不仅身份了得,还有本事。他肩上扛着孙家复兴的重任,不会放过这样攀附的机会。
屋子外面说说闹闹,里面却杀气腾腾。
朱厚照听完钱宁的汇报后,说道:“江彬。你跟钱宁一起,将那些人该抓的抓,一个也别放过。全都关到锦衣卫诏狱里,好好审一审。大明立朝百五十年,蛀虫是多了点,该清一清了。”
“遵旨!”江彬和钱宁立马去执行命令。
京城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锦衣卫拿出了以往的威风,抓人抄家封宅下狱,一套程序熟练地套用在那些牵涉到换粮案的人家。锦衣卫的诏狱一时间人满为患。而且有许多人都是莫名其妙就被抓了,只因得罪了人。每逢大案,徇私攀咬报复的人不在少数。
杨廷和正在内阁当值,杨慎就慌慌张张找到了他。
“父亲,不好了,出大事了!”
杨廷和放下手中的笔,“怎么这么没规矩!这里是内阁,要称我为首辅。”
“是,首辅。锦衣卫突然在城里面大肆抓人,已经查抄了许多人家。京城里面现在是是人心惶惶,您是不是出面向皇上询问一下”杨慎将外面的情况说了出来,有人找他求情,他抹不开面子就来找杨廷和。
“为何抓人”
“是换粮案。皇帝不知怎么,查出了换粮案背后的那些人。”
杨廷和有些无语,先前他已经同意调运京城周边府库的粮食,运到那些“受灾”的地方去。没想到那些人竟然还不知足,想出以旧换新的法子来掏空粮仓。他叹了口气,“此事我们不管,牵扯到谁直接抓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不给他们点教训,是不知道何为‘敬畏’!我等身在这朝堂之上,就要做好表率,怎可徇私枉法不尊律令!”
旁边的官员听后,纷纷称赞杨廷和。这等拍马屁的好时候他们是不会错过的。
杨廷和打定主意,此事秉公处理,谁也不帮。反正他的小派系里面无人参与此事,真要是搅进去,说不定就会身败名裂。
还未修好的外城那里,朱厚照正带着李牧闲逛。此时他们划定的地块已经用木篱笆圈了起来,里面的农田全都被白雪所覆盖。明年这里将会变成热火朝天的工地,再之后就会变成一座座房屋。
“就在这里建孤儿院吧。养些小孩长大后充填到锦衣卫、京营也挺好。”朱厚照说着就看见远处一个方形的巨坑,“谁在那里挖了个水坑”
李牧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大哥,那里就是天下第一高楼的地址。现在刚挖好坑,来年回春就打地基。”
“用得着挖这么深吗我看呀,养鱼都可以了。”
“当然用得着。不然地基浅了,万一哪天来个地震,这楼肯定扛不住。对了,大哥,明年我建这高楼需要用大量的钢筋,就把我的那份利润分成全都换成钢筋来支付吧。”李牧现在已经开始准备修建这座高楼了,问天阁,想想都有些激动。
朱厚照有些疑惑,“钢筋我以前只听说过牛筋、马筋,这还头一回听说钢筋。是不是楼太高了易塌,所以用钢铁为筋骨”
“对,就是这样。不过我还得调配试验一些别的材料,不然这高楼起不来。咱们祖宗留下来的那套砖木建房的法子,起不了我想要的大高楼。”
“好吧。你尽管放心大胆去做。出什么事我给你兜着。不过咱先说好了,最高的那一层你得给我留着。”
“那是必须的!”
京城里面的动静惊动了太后,她派人来将朱厚照传唤回去。
李牧来到铁厂后,就开始指导工人准备制作钢筋。接下来的一连半月,李牧天天往铁厂跑。在失败了无数次后,终于制出了李牧想要的带肋钢筋。尽管强度达不到后世的标准,但已经勉强可用。实在不行就多用点,反正他准备下血本建这座楼。说实话在这大明朝没有高楼大厦,李牧还真的有点不自在,总觉得缺点什么。
这段时间,换粮案牵扯出了一大票官员,全都被拿下审理。不久之后结果就出来了,主要涉案人员全部斩首示众,其余的免职、降职等各自处理。李牧还好奇的跑去菜市口看杀人,结果被那满地乱滚的人头吓着了,回家好几天睡觉也不踏实。
换粮案是李牧不经意间揭出来的,他却没想到后果这样严重,只是斩首的就有四十余人。“看来以后做事还得多考虑后果。”李牧躺床上翻来覆去无睡意,脑袋里想出了这么一句。
第66章 寻石
京城进入腊月就格外热闹。
李牧收起了玩闹的心性,开始钻研起朝廷的邸报,他要掌握这个时代的朝堂动向,不然自己以后做错了事情,被谁下了绊子都不知道。
“赵得助!”李牧冲着外面喊道,“再跟翠儿闲聊我就把你派出去查账,去个一年半载。”
赵得助赶紧跑进来,“少爷,您就饶了我吧。我什么样您还不知道吗,我连账本都看不明白,就别派去查账了。”
“我也没傻到让你去查账。这次是交给你一个任务,做好了,以后重重有赏。你不觉得天天这样闲散着,太虚度年华了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