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争明之猫奴学士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映今月

    “母后,这里面很大一部分都是铁厂的功劳。以往打造兵甲就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现在好了,非但不用花钱,还能为内帑赚点银子。仅这一项就足以让国库压力减轻不少。但是地方上私人炼铁作坊又有死灰复燃的趋势,还是要各地严加排查。”朱厚照现在格外的认真,处理好财务的事情,他这个皇帝就可以更加轻松一些。

    “皇儿说的极是。”

    就在此时,钱宁通报说是有要事禀告。他进来后先行礼,然后说到:“启禀太后、皇上,锦衣卫今日捉拿到三个祸害京城的贼人,一番审讯之下,臣不敢擅自做主,求太后、皇上定夺。”

    朱厚照说道有点奇怪,“什么贼人是你这锦衣卫指挥使也不敢查办的说来听听。”

    “是。此三人分别是建平伯的儿子高要、阳武侯的儿子薛进、庆宁伯的儿子刘争。三人作恶已久,今日在大街上竟公然殴打李东阳的孙子李牧。捉拿归案之后,已经审问出了他们的罪行。这里是供状。”钱宁怎么可能让李叔吃亏,他直接颠倒黑白,告了那三人一状。

    “什么”朱厚照愣了,还有人敢当街殴打李牧,这真是无法无天胆大妄为,他站起来走到钱宁跟前,“李牧怎么样了”

    钱宁小声说道:“没事,是李叔把他们打了。”

    朱厚照立马就明白了钱宁的意思,他拿过那三张供状,看了看,“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想不到天子脚下还有这等恶人!母后,您看看,简直是罪大恶极!”

    张太后一听到李牧挨打,很是担心,再看到罪状之后,火气就上来了,“哼!真是教子无方。我看啊就算是褫夺了他们家的爵位也不为过。皇儿你怎么看”

    朱厚照心想,他们三个也挺好玩的。这要是一棍子打死了,那么今后还怎么玩呀。他在心里盘算了下,说:“母后,既然他们这么没教养,就要让有教养的人来教教他们做人的道理。都是祖上为大明立过功的,不能因为子孙不肖,犯点事情就夺了他们的恩荣。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总要给一个改错的机会。”

    张太后很奇怪,朱厚照这是犯了什么神经,“皇儿啊,你怎么这般心慈手软了”

    “母后,您听我说完。他们三个不是作恶多端嘛,我看跟着李牧历练一番也许会有所改进。这样吧,就罚他们三个以后充当李牧的护卫怎样表现好的话今后还可以袭爵,表现不好就一直当下去。”

    张太后没想到皇帝是这个打算,“这个法子也还行。既然你都有主意了,那就这么办吧。”

    下午李牧回到家后,屁股还没坐热就瞧见赵得助跑进来,“少爷,外面有个太监,带着三个人来,说是送给你的护卫。”

    “啥”李牧很纳闷这又是闹哪一出,“走,去看看。”

    出来后,李牧愣住了,这不是高要那三个吗,他问带人来的太监,“这位小公公,请问是怎么一回事啊”李牧说完就悄无声息的给他塞了一两银子。

    “哎呦喂,李公子,您这不是折我的寿吗,这银子杂家可不能收。”现在宫里面的人都因为李牧涨了薪水,所以一致决定今后不收李家的孝敬钱。这个太监将银子塞回李牧手中,“这三位呐,先前跟您有所过节。太后发话,让他们跟着您好好改造。改造好了呢,就还有袭爵的资格。改造不好就贬为庶民。杂家将他们就交给你了,宫里还有事,告辞。”

    李牧就这么得了三个跟班。高要他们已经没有了张牙舞爪的气势。先是被李牧派人打了一顿,又从诏狱里受了刑,现在连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高要见过李公子!”他还是晓得当前形势的,以后自己的将来就全在眼前这人身上了。

    “薛进见过李公子!”

    “刘争见过李公子!”

    薛进和刘争明显比高要更加积极,因为他们都不是家里的独苗,如今犯下这等事,将来能不能轮到他们俩袭爵还很难说。再不好好表现,那爵位就会落到他们兄弟的头上。

    李牧无奈的看着这三个人,“行了,既然把你们发配给我当护卫,那我以后就不会亏待你们。这样吧,你们先跟着赵得助去住,他的房间里还能住得下你们。这段时间将身上的伤先养好,来年小爷带你们出去耍威风。”

    收了这三人当护卫后,李牧的名声瞬间响彻全城。很多没听说过李牧的人也开始对他有所耳闻。

    “听说了吗,京城三恶少全都去给李牧当护卫了。”

    “李牧是谁”

    “这你都不知道,就是那个靠养猫来谄媚皇帝的,李东阳的孙子。你说说这不是为虎作伥吗,以后还指不定会祸害成什么样呢。”




第69章 势力
    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高要、薛进和刘争在李家开始夹起尾巴做人。不这样不行啊,一切都是为了爵位。

    李牧可就没那么好心了。人都交给自己了,那就得好好磨砺一番。

    年前的这段时间,还风平浪静,除夕那天李牧还准许三人回家过年。李牧可不想大过年的还看到这三个,晦气。

    欢欢喜喜过完年后,正月初三早上,高要他们就不得不回来报到。李牧只准了三天假。

    李牧还没起来,正在睡懒觉。

    高要他们在院子里闲聊。李东阳躲在远处墙后面偷听,他很好奇李牧到底会怎么调教这三个纨绔子弟。

    “你说说,这不是成心折腾我们吗,文武百官还有五天假呢,初六才上朝。怎么到他这里就只有三天”高要一脸的不乐意,他这几天回家好好享受了一番,此时精神还有些萎靡不振。

    刘争小声说道:“哥哥诶,小点声,让那李牧听到我们就完了。”

    “我偏要大声说,凭什么就让我们给他当护卫大不了这劳什子伯爵以后我不当了!”高要现在还体会不到一个爵位的重要,所以开始口出狂言。

    李牧此时推开门走了出来,“呦呵,这谁呀,大清早吵得我睡不着你们三个,给我过来!”

    薛进第一个跑了过去,“少爷,小的来了。”他回到家就被父亲责骂一顿,这几天就没安生过。现如今为了好好表现那会继承爵位的资格,放下了一切身段。

    李牧早就打听清楚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太后当初本想着趁机褫夺你们家的爵位,但是皇帝仁慈,念在你们祖上功劳的份上,于心不忍。这才让你们跟着我好好改造,重新做人。你们要是不服气,我这就把你们送回锦衣卫诏狱。”

    “明白,明白!”又是薛进第一个点头哈腰回应。高要沉默了,他可不想再回到那个连鬼也不愿意多待的地方。

    “我呢,也不为难你们几个。今后我做什么你们就跟着做什么,咱们同甘共苦。首先,做人要行的正站得直。今儿个我就教教你们怎样站着。”李牧随后就开始让这三个人站军姿。他拿着一根木棍,只要他们三个姿势稍微有变形,就狠狠地抽打。

    刚才嘴里还口口声声说着跟他们一起做,没多久李牧就搬过一把椅子,坐在那里优哉游哉。他一开始是打算以身作则,可站了会儿实在是累,就放弃了那个想法。李牧觉得自己穿越而来,是为了享受生活的,干嘛跟自己过不去,受那些罪。

    这时候李东阳拄着拐走了过来,举起拐杖就捅了下李牧,“孽障,我怎有你这种言而无信的孙子!刚才你说什么来着”

    李牧吓得赶紧站了起来,直接跳到他们三个对面,直挺挺的站着。

    李老头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吃些苦头,对于你们将来是有好处的……”不愧是饱读诗书的人,说起来没完没了,半天都不带重样的。

    念叨了两刻钟之后,李老头眼瞅着他们三个开始摇摇晃晃,站立不稳,终于停止了说教,“好了,准备去吃饭吧。”

    早饭过后,李东阳将李牧叫到书房。

    “牧儿,你可知我为何在这朝堂之上一路官至首辅,位极人臣”

    李牧想了一下就说:“那是爷爷你厉害呗。”

    李东阳摇了摇头,“比我聪明,比我会办事的人比比皆是。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虽然比不过那些人,但有一点比他们做的好,那就是审时度势。从成化到弘治再到正德,三朝以来权臣换了一波又一波,刘瑾扳不倒我,刘瑾死后别人更动不得我。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涉及到官场秘诀,李牧支棱起耳朵来听。

    “初入官场,思进。须得兢兢业业,尽职于其位。但是彼时锐气过盛,刚而易折。要收敛心性,多做多看多想。即使受些委屈也要忍着。升迁后,思安。对上对下都要考虑周全,因为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失误都会被人拿捏住。居高位,则思退。我当首辅那些年,后来若不是一直思退,必将被无数人记恨。思退则不退。这些以你的才智应当明白吧。”

    李东阳的这些话在李牧听来,也就那么回事。后世的那些厚黑官场小说可比李老头的经历精彩多了。李牧点了点头,“嗯,牧儿明白了。”

    李老头继续说道:“你也知道,皇上怕是难有子嗣。这将来必定会有一场国本之争。我可能是看不到那一天了,但你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李家下一代就全指望你了。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这几年,你拿一个功名出身没有问题。但要想飞黄腾达,还需要培植出自己的势力。就像我一样,与志同道合之人同进退,共劫难。你要让这大明的天无论怎么变,都离不开你。让那些对你心有不满的人,全都忌惮你的羽翼。如此,你才能屹立不倒,李家才能长盛不衰。”

    原来是让自己拉帮结伙,直接简单说不就得了,还非得扯那么半天。李牧恭恭敬敬的说道:“孙儿知道了。外面那三个勋贵子弟,用好了就是我的羽翼,是也不是”

    李老头闭上眼睛没有再说话,冲着李牧摆了下手,示意他离开。

    从书房出来后,李牧对高要他们开始动起了心思。这三个可是能继承爵位的,而且在勋贵中还拥有一定的影响力,绝不能就这么白白放过。既然来改造,那就改造成自己人吧。

    “喂!你们三个,过来陪着我一起读书。太后把你们交给我,就是让我来管教的。从现在起我就以身作则。”

    尽管这三人对李牧那是一脸的不相信,但还是不得不按照李牧所说的去做。毕竟这改造的好不好,全都是李牧一个人说了算。

    于是接下来一连几天,他们每天早晚按照李牧的要求各站几刻钟。然后其余的时间都陪着李牧读书。李牧不再偷懒,而是跟着他们一起站军姿,带着他们一起读书。还别说,几天下来他们之间的关系好了不少。



第70章 训练
    薛进对李牧说到:“李公子,你这表字‘光烈’,是光荣壮烈的意思吗”勋贵子弟大部分都读书少,他们不知道这两个字背后的含义。

    李牧很不高兴,“啊呸!你才光荣壮烈呢!我这‘光烈’二字,是出自于《尚书》,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不懂就别瞎猜!你说说你们,以前真是不学无术,连这《尚书》里面的话都不知道。”

    只要李牧不高兴,就想整人。他从家里的仓库里面取出几把刀,给高要他们每人一把。“会用刀吗”

    三个人全都摇了摇头,以前他们只知道吃喝玩乐,遇到事情就用拳头解决,还没有耍弄过刀剑。

    “你们组上都是跟着太祖太宗刀山血海里杀出来的,这才过了几代呀,连刀都不会用了。”

    三个人全都羞愧的低下了头,这点真说到他们的痛处了。

    李牧抄起一把刀,挂在腰间,“不会用就学。你看我本来也不会用,但过不了多久也就会用了。只要用心,学什么都不晚。带上刀,跟我城外去转转。当我的护卫就要认真点,尽心尽责。”其实现在李牧也只会拿着刀胡劈乱砍,他说起谎来真的面色如常。

    听到去城外转转,这几人全都来了精神。看了几天书脑袋都快炸了。

    正德十年正月初八,丙寅,宜动土。

    今年自打过完年,天气就一天比一天暖和。相较于去年来说热了很多,人们都脱了一两件过冬的衣服。或许是大旱之年的征兆吧,但谁也说不准,这事全看老天爷的脾气。

    与城内寂静祥和的氛围不同,此时城外的工地已经热火朝天。因为冬天严寒而停了两个月的工地上,再次充满了人。

    自从去年京城东、西、北三面大兴土木,稍远的地方纷纷建起了一些砖厂趁机赚钱。但凡是能在修外城中赚钱的营生,就有人抢着去做。没人会跟白花花的银子过不去。

    李牧指着眼前的一片地说:“瞧见没,这些都是小爷我的地。怎么样,厉害吧。”

    高要忽然想起以前的一则传闻,“去年听说有人在这外城大肆买地,当时我等还纷纷笑话浪费银钱。后来城外地价飞涨,凡是在外面有田地的都赚了许多。那个买地的人不会是你吧”

    “是我,但不仅仅是我。这里面水很深,你还是不要知道为好。”李牧装起了神秘,现在他不打算让这三人知道自己跟锦衣卫和皇帝的关系,不然这些人依附的就不会是他,而是他身后的皇帝。

    来到一片简易窝棚前,旁边堆了两个小山,分别是砂子和石子。李牧带着他们走进了窝棚,只见里面堆满了一丈长拇指般粗细的钢筋。

    “这是何物”刘争上前摸了摸。

    “钢筋,以后有用。看来得赶快用掉,这才多久就生锈了。”

    从窝棚里出来后,李牧对他们说到:“看到那片空地没,以后我天天带你们来这里锻炼身体。等回去我就叫人先在此处围一个院子。”

    “啊”三人全都不乐意,要说以前只是站一会儿还可以接受,怎么到现在跟入了军营似的。

    李牧对着他们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啊什么啊!从今往后都是我说了算。再者说了,我跟你们同吃同住,你们做什么我也做什么。真要是没这吃苦耐劳的决心,就赶紧滚蛋,写一封让渡封爵资格的折子递上去。真替你们先祖害臊,怎么有这样不争气的后代。”

    听到李牧这样说,高要他们立刻闭紧了嘴巴不再言语。

    此后,李牧一连三个月风雨无阻,天天带着他们来这里锻炼。天不亮就将他们折腾起来跑步,从家里跑到训练场。然后再练习各种乱七八糟的项目。每天中都有半天的时间在这里度过。

    高要他们起初以为李牧肯定坚持不下来,没想到最先坚持不住的事他们。李牧比他们小四五岁,还能坚持的住,在自尊心的驱使下,高要他们咬咬牙忍了下来。

    很快西城这边就全都认识了这三个不知道抽什么风的主,每当他们喊着口号跑步路过,所有工人全都停下来看热闹。

    对高要他们来说,最要命的就是训练完还要跑步回李府读书。

    早上来的时候人少也就算了,但是回去的时候不一样,街上人很多。

    进了阜成门,就会被当成猴儿一样看。后来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每当李牧他们跑步到阜成门大街上,就敲着锣到处通知。活脱脱的耍猴现场。

    京城三少变成了京城四傻。要是不傻,干嘛非得折腾着跑步呢。一个个累得跟三孙子似的。

    事实证明,丢脸丢多了就不知脸为何物。

    四个人去训练的时候全都换掉了以前那华丽的衣服,改穿粗布衣。丝毫没了以前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后来高要开始享受起别人的围观,看着两边齐刷刷给他们让道,还点头挥手致意。
1...1819202122...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