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祚高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衣冠正伦

    随着琅琊乡土被血洗,整个江东局势越来越呈现崩坏之势,甚至就连向来持正自居的刘超都亲自写信请求沈哲子南下主持局面,更不要说麾下众将。

    然而面对这一类的请求,沈哲子却始终保持缄默,不作表态。只是沉默之余,又将徐茂所部新编府兵调至京府对岸驻守,不让京畿混乱有向外扩散的可能。




1107 至死不悟
    建康城内的兵祸虽然持续时间不长,因此造成的杀伤也不多,但给整个城池所带来的震撼却是非常的大。

    因为这是近年来首例发生在都城之内的兵变,这让习惯了虽然上层暗潮涌动但底层一直安定祥和的建康城民众们大有无所适从之感。

    尤其发生兵变的区域沈公坊一带本就是建康城内人口颇为密集的所在,不乏人亲眼见证这一场兵灾的发生,以至于生出幻想破灭的幻灭感。

    他们曾经幻想过且到此前一刻还认为,兵祸已经远离江东,盛世将要来临,他们的生活已经归于安定,并且将一直维持安定下去。然而现实狠狠给了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认识到目下这种安定与繁荣是如此的脆弱,仿佛阳光下的七彩泡沫,难禁细风吹拂!

    所以兵变发生之后,整个建康城上上下下都陷入了极大的惶恐,出逃民众陡增,甚至有的整个坊区民众都奔逃于外,而有的坊区坊墙则被木石等所有能够堆砌起来的物品堆高加固,彻底断绝了内外的联系,以期能够得以保全。

    都内那些在位执权者反应较之小民好不了多少,随着王允之突然发难挥兵于内进攻沈公坊,早前那种相忍为国大体平稳的假象一去不再。

    虽然王允之所率兵众不多,不过区区数百人,而且在造成混乱之后不久,随着宿卫们紧急调防入都,其人见势不妙便退走覆舟山,但这一行为,算是彻底打破了此前所达成的共识与默契。

    大量时流已经意识到,像是此前那种妄想集结江东各方力量以抗衡梁公沈维周南来的愿望算是彻底落空。因此许多此前尚活跃在时局内的台臣们或是寻个借口慌忙出都,或是深匿庭内闭门不出。

    与此同时,另一种更加暴躁的声音开始喧嚣尘上,许多人开始叫嚣着一定要严惩始作俑者的王允之,甚至褚翜诸葛恢等人身居台辅之位却令得局面败坏至斯,同样难辞其咎!

    其背后深意已经呼之欲出,目下朝内在位者俱都昏聩无能之辈,想要让时局再次归于安稳,唯有梁公沈维周才能做到!

    如果这还不是最乱的,那么建平园里皇太后的折腾才简直令台辅们叫苦不迭。虽然此前被软禁,但皇太后大多时间只是自怨自艾,虽然令人情难面对,但也不至于因此头疼不已。

    可是发生了王允之进攻沈公坊那一件事后,皇太后便彻底爆发出来,无论何人入见,俱都劈头盖脸一顿臭骂,不独庾冰这个兄弟难免,何充这个妹婿,包括褚翜这个资历最高的司徒也难幸免。

    而且建平园中几乎每日都有苑诏流传,像召梁公沈维周入拱还算是比较靠谱的,另有比较过分的还有请老病不堪的温峤复出取代褚翜执政,桩桩种种,更有荒唐的则是传诏天师道师君们开坛做法,要请天降神雷诛杀满朝奸佞。

    这些充满戾气扭曲的苑诏,无论哪一条流传出去都足以引起轩然大波,以至于台辅们每天都绷紧精神,密令严查建平园出入人等,绝不容许这种诏书流出一条。

    如果说这些通过加强控制还能暂时应付,那么皇太后下一条要求便十足的为难死人,那就是顽固要求移驾石头城,绝不再留在建平园。

    其实都中局势已经如此危急,将皇帝和皇太后转移到精兵驻守的石头城,在安全方面肯定更加靠谱得多。可问题是,庾家兄弟不答应,或者说,在这种关键时刻,褚翜绝不可能将石头城这一重要据点拱手让给庾家兄弟。

    要知道软禁皇帝并皇太后的,可一直都是庾家兄弟在负责。他们的生死荣辱已经与这两人的归属捆绑在了一起,假使皇帝和皇太后落在旁人之手,他们此前这种行为,足以令庾家坐实乱臣贼子的罪名。

    所以,庾家兄弟不肯放弃皇帝和皇太后,而褚翜又不肯让出石头城,双方关系急剧恶化。至于皇太后那里,则又是不肯让步,却不让皇帝再置于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兵祸的建康城内,已经开始了绝食抗议。

    覆舟山上同样不得安稳,因为诸葛恢被乡情拖在了琅琊郡境之外,所以负责主持局面的主要是他的三个儿子。长子诸葛甝基本上已经被闲置不用,三子诸葛衡则负责在通苑保护淮南王,须臾不离,所以覆舟山的防务主要依靠次子诸葛虪。

    诸葛虪这个人说实话也没有什么显才,但胜在一点那就是较之大兄诸葛甝要安分一些,对于父命严守不悖。但在如此纷乱的局势中,单只如此显然是不够的。

    此前王允之虽然被监禁,但部曲却还未被解散,趁着诸葛甝入营探望之际劫持其人,然后便率领仅存的数百部曲直接向外冲杀。诸葛虪虽然受命监押,但却不敢强杀其人,竟被王允之直接率众冲出覆舟山军营,继而便发生了后续之事。

    后来王允之落败而归,诸葛虪也不敢再有懈怠,直接将王允之单独收监起来,而后又忙不迭向金城传递消息,询问父亲该要怎么做。

    要知道如今甚至不乏都内时流冲到覆舟山下,昼夜喝骂让诸葛家交出王允之这个逆贼凶徒。王允之一人生死简单,可是琅琊乡土刚刚遭遇血洗大祸,尤其琅琊王氏更是死伤惨重,直系族人几乎尽数死在了民乱中。

    若在这时候再将王允之拱手交出由人宰杀,可以想见乡情对于诸葛家将会非议到何种地步。面对这种局面,诸葛虪已经完全不知该要如何应付,只能每日派遣急信央求父亲速速返回覆舟山主持局面。

    王允之一人之暴动,令得局面焦灼至斯,诸葛虪虽然怯于乡情不敢擅杀其人,但自然也不会给予什么好的待遇。

    所以囚禁王允之的地方,虽然在外表看来仍是一个颇为宽敞的营房,但其实内里却另竖一个狭不盈丈的铁栅牢笼,其中空间仅容坐卧而已,就连饮食便溺都大受限制,由此也可看出诸葛虪对于王允之的深恨与忌惮。

    目下的王允之,形象较之早前已经大有不同,往年的他,虽然望去不乏阴冷狠戾,但总体上还是保持着世家公子的从容仪态。

    可是现在的他,披头散发,麻袍裹身,脸色惨淡,两眼里更是布满了血丝,整个人状若无骨的依靠在铁栅上,尤其那散乱的头发早已经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掺杂灰白。

    营房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诸葛甝疾步行入进来,眼下父亲不在覆舟山,诸葛虪也不好过多苛责兄长,因此他的行动尚算自由。然而王允之只是呆坐在那里,对于诸葛甝的到来懵然无觉。

    诸葛甝绕着铁栅行走一圈,两眼中恨意流转,直到站在正对王允之的位置,才冷笑说道深猷兄,栅下豚犬滋味可称美妙?

    王允之仍是那木然姿态,对于诸葛甝的讥笑完全的视而不见。

    王深猷,你真是哈,怪我自己使人不明,我父早有厉训言是王深猷诡诈薄情,我深愧不听父训,竟然将你这凶厉奸徒视作良友!你家门横祸,怪你自己阴谋弄险,怪你所用豚犬血亲,与我何干?你要报仇,自去逐死,为何要将我置于那等凶险之境?我以赤诚待你,你可有半分真心回馈!

    诸葛甝讲到这里,脸色已是极为的激动,站在铁栅外戟指王允之祸亲负友,你王深猷简直枉生为人?

    祸亲负友?

    王允之听到这里,眼眸中终于泛起一丝涟漪,抬头望向盛怒的诸葛甝,而后低声冷笑起来我知伯言向来乏于自知,难道今日还不自悟?我诚是犯险自伤,但却是时势弃我,但是凭你诸葛伯言,你自问有什么禀赋配与我称友?

    诸葛甝本就负气而来寻衅,听到这话后,一时间更加的怒不可遏,直接抽出腰际佩剑配或不配,如今你在栅中为豚犬,我在栅外为良人。你道我不敢杀你?

    即定之事,何必再问,你若真敢杀我,我倒要高看你一眼。可是,你敢吗?至于栅内栅外,又有什么区别?古来上下,少以才器论定。你诸葛伯言不过冠带诈行,难掩浅薄禽畜姿态罢了,你其实该要庆幸能够高攀于外。今次弄险成或不成,此世皆知王深猷有祸世之能,而你诸葛伯言若非与我共事,世人知你是人物还是豚犬?

    面对诸葛恢刺至眼前的佩剑,王允之恍若未觉,继而便背过身去,长叹说道既敢为此谋略,今日之困,早有预知,唯一可恨,我不能死于此世真正高才之手,伯言你却能有此荣幸,不得不说造物弄人!

    你这凶贼,莫非亲众遭受屠戮已经心疾至疯?我不是不敢杀你,只是不似你如此断绝性情!我确是才不及你,但如今高才者待死,庸才者尚有良辰可待,论及谋身,你王深猷也不过尔尔!

    诸葛甝脸色变幻片刻,缓缓收起了佩剑,继而便又转到了王允之对面,满是讥诮说道。

    良辰可待?伯言你有此昏聩自昧,倒也算是一桩禀赋,起码身临绝境尚能怡然自得,死于安乐之内。

    王允之听到这话,仿佛听到了多好笑的事情,低头笑个不停,就在诸葛甝再有恼羞成怒之际,他才又抬头说道庸者长以成败论高低,伯言你正是如此。势败至斯,我说什么你都不会再信,所以才要让你亲眼见一见目下境况已经危急到哪一步,盼你能有自悟自救之谋,不负论交一场。

    若仅仅只为杀敌报仇,我挟你入都又有何用?就连你父都知你才不堪用,难道我会误以为你能有杀敌之能?可惜可惜,我终究高估了你,你至今无有明见自悟,唯因伤情来问罪与我。我虽然不过只是一悖逆孽种,但也耻于跟你这样的人并论为友!

    听到王允之这一番话,诸葛甝脸上羞恼更深,手掌攥住剑柄又松开,只是过了好一会儿才蓦地冷笑起来王深猷你此态,倒让我忆起往年你诈我入局旧事。我久受你诡智玩弄,难道你真就以为我无有所感?我就站在此处,听你继续说,你如今已是世道共唾厌类,除我之外,又有几人肯予你稍作倾听?



1108 德不配位
    诸葛甝越是讥笑,王允之表现反而越发淡定起来,虽然仍是身陷囹圄不修边幅,但往年那种笃定气度却又渐渐回来。

    他身在这狭窄空间内稍作踱步,而后才又望向诸葛甝梁公身在江北,沈司空诈退于外,沈氏宗亲多已遣出,其坊内宅邸存者无几,我若真是矢志复仇,凭此区区几条无干人命,焉能匹配我满门血债!

    积怨至狂,这又是什么罕见之事?就算你想要痛杀沈氏父子,难道又能做到?

    诸葛甝仍是一脸的讥诮调侃说道。

    王允之闻言后便自嘲一笑这也确是实情,我受监于此,不要说江北王师十数万众,只怕独行于外都要被汹涌乱民猎杀途中,也确是无力报仇。但此事与你无关,也无须你心心念之。伯言你该关心的难道不是何以沈氏宅邸已空,但凭我数百精众突袭尚不能入其家门,竟被时流强阻于外?

    这又有什么可奇怪

    诸葛甝又下意识回了一句,只是言至中途,后半句已经渐有微弱,脸色也变得不太自然。

    你是思之不及,还是不敢深思?那么我来明告于你,势至于此,梁公南来已成定数,时流各作瞻望,惟求强者以作依附求安。因是我琅琊乡民万众俱可枉死,而沈氏门内草木不可轻伤!情势如此,你还敢夸言自身尚有良辰可待?

    王允之眼望着诸葛甝,嘴角不屑更加浓烈司豫乡本未失,梁公为求淮南本镇安稳,未必敢于穷追司徒之过。庾氏兄弟把持君王以求自固,更有荆州分陕可作远应。而我乡户本乡尚遭屠戮,你父功过生死尚在两可之内,你还奢望他有余力将你保全?

    诸葛甝听到这里,脸上慌乱痛恨之色更加明显我又何罪之有?明明你王深猷才是真正祸首

    这话你不必与我说,不妨速速放板过江求告梁公,悲泣自陈,或是梁公大度,能够饶你性命。但我不妨再道你一层,江东纷乱至斯,我家亲众虽然多遭屠戮,但实在不足偿此祸世之罪。及后梁公归来定势,必须要有人为此乱象负责,葛公何以不再允你干涉事务?你难道真以为只是你才不堪用?黄泉路上,吾道不孤,栅栏内外,并无区别,所以伯言你又何必再来笑我?

    王深猷,你害苦了我

    诸葛甝越想越是心惊,就连语调都变得颤抖起来。

    王允之小退一步,席地而坐,脸上又流露出冷漠又残忍的笑容我已心若枯槁,生无可恋,死活无甚差别。所以伯言你又何必临终再来辱我?彼此积怨,看到你如此不甘赴死又无可奈何,让我不知悲哭还是畅笑。

    你你恶贼,我从来没有害你之心,往年更因你之诡诈而倾心论交,你为何要害我至于绝境?

    诸葛甝佩剑再次抽出来,通过缝隙直刺王允之肩头,将其灰白须发砍掉许多。

    而王允之只是漠然望着他,似乎真的坦然面对死亡,然而话语仍是字字如刀你不敢杀我,何苦以此相吓。我虽然注定将死,但此命于葛公尚有一线可用,大概伯言你也是如此吧。

    听到这话,诸葛甝整个人都变得颓丧下来,瘫坐在栅栏之外,神情充满了灰白误交奸徒,虎狼为友,我大概真是罪有应得,我父才要弃我

    话也不必说的这么绝情,伯言你太小觑葛公了。其实自救之法一直在握,只是葛公不愿再分惠于你这家门劣子罢了。

    奸贼,你住口!我家门父慈子孝,岂是你王门灭绝人伦败类可比!

    听到诸葛甝这一吼声,王允之眼角频颤,继而嘴角便隐隐勾起一个残忍笑容人之将死,何必要强。何以葛公临行前仍要叮嘱令弟严守淮南王勿失?梁公南来之势不可阻,庾氏挟君之恶自也无所遁形,无从收场,来日或有求告葛公之时。只是这家门最后庇护,葛公不愿道你罢了

    你你

    诸葛甝闻言后,两眼怒睁,戟指王允之,只是脑海中诸多杂念纷至沓来,一时间陷入语竭。王允之这一番话,不独戳破他尚能活命的幻想,更将家门之内那残忍的利弊权衡在他面前撕开,令他彻底的不知所措。

    眼见诸葛甝失魂落魄的离开,王允之脸上的讥诮冷笑才渐渐收敛起来,深跪匍匐在地,久久没有声息。

    阿兄,你又去见王深猷?难道此前教训你又

    营房外,诸葛虪迎面行来,眼见诸葛甝从王允之被监押处行出,脸上便流露出几分不悦。

    你收声罢,我要见何人,难道还要请示你?莫非父亲已经明告我是家门罪徒,让你也将我监押于此?

    诸葛甝这会儿心情正是恶劣到极点,不待二弟将话讲完便挥手打断,而后才又皱眉道通苑防务如何?阿奴一人在彼,难免顾虑不周,你且予我一部甲众,我率往通苑为阿奴稍作分劳。

    诸葛虪听到这话,更是一脸的为难,忙不迭摆手道阿奴留守通苑,是父亲的吩咐。覆舟山这里同样事务繁忙,我也应对不暇,阿兄你还是留下帮我

    我留下帮你?好得很,家门受困,我也不能束手无为,那么我恭听遣用,你且吩咐吧。

    眼见诸葛虪强阻自己前往通苑,无疑更加验证了王允之此前所言,在这家门之内,他已经成了父亲与兄弟们共同提防排斥的对象,未来还很有可能成为保全家声的牺牲品。可是这样一个命运,却是诸葛甝不能接手的!

    诸葛虪这会儿也是一脸的为难,不知该要怎么回答。诸葛甝眼见如此,更觉手足薄情,冷哼一声后便甩手而去,只是行不多远才又转回头来说目下乡情疾困,我宴请一些乡贤时流,这总不算违逆父亲意愿吧?

    这这阿兄自便吧,只是切记目下非常时势,不要过于

    我还无需你来教诲!

    说完这话,诸葛甝便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

    谨守此处,除饮食之外,不许任何人随意出入!

    诸葛虪又望了望监押王允之的营房,凝声吩咐道。

    都下发生王允之兵变后,为了安全和保险起见,庾翼也彻底放弃都南,转而进入州城就近建平园驻守。虽然褚翜等人对此仍然颇有微词,但也很难再对庾翼施加阻止。
1...644645646647648...8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