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我大唐不是司马家的西晋,朕更不是傻儿皇帝司马衷。”
“无论是何人,想乱我大唐江山,李家王朝者,朕绝不姑息!”李承乾道,凌厉的目光如同择人而噬的猛兽,让人胆战心惊。
“可是陛下!要是放任这帮人不管,他们必然会成为霍乱大唐的祸根,老臣建议宁杀错不放过!为大唐万事之基业,陛下万不可妇人之仁。”长孙无忌说道。
这事情要是换成是先帝的话,早就下令将这帮人一网打尽,以绝后患。
“朕绝非妇人之仁,既然尚书右仆射说过,我大唐以律法治理江山,那就应该按照事实为依据,律法为准则。”
“律法讲究证据,证据是证明事实的依据,你们没有证据便想污蔑朝廷重臣,岂不是违背了律法的公正性。”
“朕不能因为你们的猜测和怀疑,就对江夏王李道宗等人进行严惩,但朕也不会任由他们胡作非为。”
“既然你们怀疑李道宗等人与房遗爱勾结,那你们就去找证据,证明给朕看这是事实。”李承乾道。
“那陛下的意思是!”褚遂良问道。
“朕把话撂在这里,该不该治李道宗等人的罪,就看你们能不能找出证据,怎么找是你们的事情。”
“但是,绝对不能影响朝廷的运作,更不能搞得人心惶惶,朕累了,你们都退下吧!”李承乾挥了挥手道。
他不想再跟他们说什么废话,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臣告退!”长孙无忌拉着褚遂良行礼退下。
第353章:处决
“让右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配合大理寺将高阳公主等人缉拿归案,等待审讯。”李承乾道。
“诺!”王泉应道,让人去传皇帝的旨意。
“宣吴王李恪、特进、太常卿、江夏王李道宗、侍中宇文节、左骁卫大将军执失思力前来见朕。”李承乾道。
“诺!”王泉领命,立刻让人去将李道宗等人叫来。
很快他们便来到两仪殿面见皇帝,一番行礼过后,李道宗先开口问道。
“陛下!这么着急召唤臣等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李道宗等人来的时候,总觉的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当见到李承乾那黑的让人心慌的脸色,让他更加确定是出了什么大事。
“高阳和房遗爱、巴陵和柴令武,以及薛万彻一家,暗中联络荆王叔李元景,意图谋反。”李承乾道。
“什么”大家吓了一跳,谋反可不是闹着玩的,李道宗难以置信道:“他们怎么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谋反可是死罪,他们这么做怎么对得起先帝。”
“朕原本也不愿意相信,她们可都是先帝最疼爱的女儿和妹妹,可事实胜于雄辩,他们谋反已经是证据确凿。”
“朕已经派人去荆州传诏让李元景进京,也让右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联合大理寺缉拿高阳她们。”李承乾说道。
“那陛下传唤臣等前来,又是为了什么”侍中宇文节问道。
既然已经证据确凿,皇帝直接下旨将他们全部捉起来定罪不就完了,根本没有必要叫他们来通知一声。
他们也不认为皇帝会无聊到特意叫他们来,就是为了说一声,肯定还有其他的目的。
“朕要你们来审理房遗爱谋反一案,侍中宇文节为主审,皇叔、李恪和其他人陪审,朕要知道,除了他们以外,是否还有余党。”李承乾道。
李承乾这么做是为了试探宇文节他们到底是被冤枉,还是真的参与了谋反。
让这些嫌疑人来审理,要是他们没有参与谋反,便会秉公办理,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掩盖。
要是他们参与了谋反,肯定会在审案的过程中,想尽一切办法,将自己洗白,甚至不惜做出一些不该做的事情来掩盖自己曾经参与到他们当中的痕迹。
说不定,他们为了防止房遗爱等人将他们供出来,而做出杀人灭口的事情来。
让他们来审理,只要他们参与了谋反,必然会觉得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他们肯定会出手。
“审理案件不是有大理寺吗陛下为何要我们来审理此案”执失思力问道。
“你们都是朕最信任的人,况且谋反一案事关重大,单凭大理寺怕是难以审理此案,所以朕才让你们来审理此案。”李承乾解释道。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必定查出还有多少人参与了此事。”李恪说道。
得到李承乾的旨意之后,他们立刻去大理寺审问房遗爱等人。
除了让李恪等人去审理此案,李承乾还让狄仁杰等人在暗中调查,并让锦衣卫时刻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荆王李元景一到长安便被缉拿归案,囚禁在别院里,李元景知道自己事情败露,便在别院自杀。
连翻审问之下,柴令武等人招认自己谋反的事实,并将一些参与进来的官员供了出来。
唯独房遗爱死不开口,非要见到李承乾才能说出实情,否则他一点也不会招供。
反正他房遗爱都这样了,还怕什么严刑逼供,只要不让他见到皇帝,他就死咬着不松口,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李恪只好向皇帝请示,要不要见房遗爱一面。
李承乾同意了,他倒要看看房遗爱能够搞出什么花样来。
&
第354章:林邑国
永徽四年三月,李承乾下诏,颁布孔颖达等奉敕编写的五经义疏著作《五经正义》于天下。
从现在开始,每年的明经考试必须以这个为标准,科举应试也必须按照这个来答卷,不允许自由发挥。
李承乾下朝之后,返回办公区域的时候,途经一处地方,突然传来一阵阵大象的叫声。
“停下!”李承乾叫停,抬步撵的宦官急忙停下,李承乾侧耳倾听,真的听到了大象的声音。
“王泉,你可听见了什么声音”李承乾问道,还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大唐长安哪里有什么大象,更不要说什么在宫里能够听到大象的声音。
“启禀大家!奴婢听见了,确实有动物的叫声。”王泉说道。
王泉的回答证实了不是他的幻觉,李承乾问道:“宫中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动物叫声朕为何从来没有听过”
“大家,这是林邑国进贡的贡品之一训象。”王泉说道。
“林邑国的贡品,朕不是交给典客署处理了吗为何这头训象会出现宫中”李承乾问道。
他记得当时,接见林邑国的使者,收下对方的贡品之后,便交给了典客署,大象这样的生物不是应该在典客署才对嘛!怎么会出现宫里。
“大家,您忘了,您说未曾真正见过训象,想要看看,便让人暂时养在宫里。”王泉说道。
“你这么一说,朕倒是想起来了!却有这么一回事,走吧!摆驾两仪殿。”李承乾道。
宦官这才抬着李承乾朝两仪殿而去。
李承乾召见李绩讨论军国大事,议论当前的形势,以及未来对大唐周边各族的策略。
“司空呀!这林邑国位于何处”说着说着,李承乾询问起有关林邑国的事情来。
这个林邑国他知道,是越南的一个地方,大概在什么地方不太清楚,唯一知道的是一句话。
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
“这林邑国是位于我中原南方,西汉时汉武帝灭南越国,在南越国旧地设立九个郡,其中便有一个日南郡。”
“而林邑国便在原来的日南郡象林县,又称为象林邑,后来略去象字,因此,又称为林邑。”李绩说道。
“这么说,林邑国应该位于交州南边。”李承乾道。
“没错!林邑国原属于西汉日南象林之地,在交州南千余里,其国领土数千里。”李绩说道。
“既然林邑国原本便是我汉人的疆土,为何会脱离中原的统治,自立门户”李承乾问道。
对于这段历史他还真的不太清楚,就连从什么时候开始,林邑成为一个国。
“这个就要从东汉末年说起,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占族有位叫区连的人,杀死了当时的县令,自称为林邑国王。”
“后来东晋末年,林邑国不再向中原朝贡,南朝刘宋武帝刘裕遣交州刺史杜慧度南征林邑国,林邑请降向刘宋称臣纳贡。”
“隋大业年间,隋炀帝杨广派遣隋将刘方出兵攻打林邑国,设置林邑郡。”
“大唐建立,林邑国又向我大唐称臣纳贡,林邑国的兵士以藤为甲,以竹为弓,乘象而战。”李绩说道。
这就是林邑国的由来,这个小国也算的上是历史悠久。
“既然这林邑国原本就属于我中原王朝的郡县,隋炀帝还出兵攻打过,也在其地设郡,我大唐更应该将其收复才是。”
“司空以为,朕要是出兵攻打林邑国是否合适”李承乾问道。
既然是属于自家的,自然要将他重新收回,怎么能够让他继续成为别人家的。
 
第355章:清溪水灾
清晨,天还没有完全亮,大臣们就已经起来洗漱,穿上朝服去上朝去了。
长安太极宫太极殿内,此刻一片庄严肃穆,文武百官在通过层层安检过后,走进太极殿。
文武百官分左右两侧跪坐,按照品级大小的顺序排列,所有人手持朝笏,一脸严肃。
谁也没有说话,在这庄严的大殿之上,如同雕像一般,静静的等待皇帝到来。
虽然大家心里都很疑惑,原本取消的朝会,怎么突然又要召开了,谁也搞不明白,却没有人敢在这庄严的大殿之上议论。
“陛下驾到!”随着一个宦官的嘶喊声响彻整个大殿,李承乾从殿外缓步走了进来。
文武百官开始跪拜,李承乾从他们身边走过,来到御座前坐下。
“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行礼参拜山呼万岁。
“诸位爱卿免礼平身!”李承乾道。
“谢陛下!”文武百官起身跪坐,等待皇帝发话,朝会正式开始。
“有事上奏,无事退朝!”王泉上前一步喊道。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现在除了旱灾就是水灾,这些早就报过了,最近又没有什么新的情况,根本没有什么可上报的。
难不成皇帝派人挨家挨户的通知就是为了这事
“诸位爱卿难道就没有要说的吗”李承乾问道。
“陛下!现在大唐的局势是多地旱灾,淮南等地则出现水灾,这些也早已经向陛下禀报过。”
“各地官府也依照朝廷的指示正在办理,并无最新情况,因此臣等无本可奏。”褚遂良站了出来说道。
“好,既然右仆射这么说,那朕就问问,淮南睦州清溪的水灾情况,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受灾情况严不严重。”李承乾说道。
“据臣所知,睦州虽然也遭遇了水灾,却并不严重,百姓尚且能够活下去,赋税征收也没有任何的影响。”褚遂良说道。
地方上报的情况里已经说的明明白白,睦州受灾情况较轻,并不影响朝廷征收赋税。
他不明白李承乾为什么突然会这么问,调查报告不是已经交到皇帝的手里了吗
皇帝不应该没有看,怎么会问这个问题。
不仅褚遂良感觉疑惑,就连长孙无忌、等一些大臣都心里疑惑不解。
皇帝先是通知大家在今天早上来太极殿召开朝廷会议,接着便是什么都不问,直接点名问起了睦州清溪县的情况。
两相结合起来,大家顿时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陛下!可是睦州清溪县出了什么事以至于陛下如此恼怒”李恪起身出列行礼道。
睦州清溪县山高谷深,河道交错,物产十分丰富,正因如此,朝廷在此征收的赋税比别的地方要重一些,当地百姓负担比其他地方的要沉重很多。
可即便如此,清溪的百姓生活也没有什么问题,大家也安分守己。
清溪是大唐征收重税的地方之一,是大唐为数不多的钱袋子,清溪要是出了什么大事,朝廷要少征收多少税。
这下户部尚书和大司农坐不住了,他们可是负责管理钱袋子,清溪出事就等于钱袋子少了不少钱,今年的油水就会少不少。
“朕昨夜接到奏报,清溪县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灾,致使多少家破人亡,而地方官员不但不开仓赈粮,还照样征收各种赋税。”
“导致民不聊生,甚至还出现了卖儿鬻女,流离失舍,饿殍载道的惨烈情况。”
 
第356章:派李恪去清溪
王泉将一块纯金打造的金牌递给狄仁杰,狄仁杰急忙跪倒在地,双手举过头顶,接过金牌。
金牌正面刻着如朕亲临四个大字,背面雕刻这一条盘旋的五爪金龙,正中雕刻着李唐二字。
长孙无忌很想站出来反对,并告诉李承乾,大唐自开国以来,从来没有什么如朕亲临的金牌。
但是如今的李承乾如同爆发的火山一样,危险至极!他们才不会去触李承乾的霉头。
长孙无忌等人不敢,不代表就没有人敢站出来,就在狄仁杰接过金牌的一刹那,御史便站了出来。
“陛下!自我大唐建国以来,臣从未听过什么有什么如朕亲临的金牌……”御史吧嗒吧嗒说了一大堆,唾沫横飞,喷的周围的人脸色大变,纷纷向旁边挪移,远离这个御史。
御史的战斗力在这个时候显露无疑,战斗力几乎爆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