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唐帝李承乾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钰泓
李承乾继位之后,给弘化公主加封为长公主,这是弘化长公主自出嫁以来,第一次来长安朝见天子,因此,鸿胪寺很是重视。
鸿胪寺卿将这样的重担交给典客署去办理。
典客署内为了这件事情,产生了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应该提高规格待遇,毕竟,弘化长公主就连皇帝都要尊称一句姑姑。
另外一部分人则坚决反对,认为迎接外宾的一切事宜,都有明文规定,只要按章办事就可以,没有必要再抬高什么规格,这样做不符合规矩。
总之,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于是,典客令决定将这个难题交给皇帝来决断,不论是哪一种结果,只要是皇帝决定的,其他一方也只能执行。
“不必了!按照原来应该怎么接待
第349章:李泰去世
“姑姑远嫁吐谷浑,多年未回长安,怕是多年未尝过家乡的美食,不知道这些菜肴合不合你胃口。”李承乾说道。
“陛下有心了!当年远嫁吐谷浑时,陛下担心我到了吐谷浑后,会不习惯,思念故土,便让我带去了不少匠人和汉人厨子。”
“在吐谷浑那边的时候,我也时常吃着厨子做出的家乡菜,对于家乡的味道从来没有忘记。”弘化长公主说道。
“如此便好,来举杯,这是宫中珍藏多年的美酒,朕一直舍不得喝,今天便用这美酒来为姑姑和表弟接风洗尘。”李承乾端起桌上的酒杯说道。
“谢陛下!”弘化长公主和慕容忠嗣急忙端起酒杯,感谢李承乾的盛情款待。
先不论这酒好不好,能够喝上被皇帝珍藏这么多年都舍不得喝的美酒,也是一种殊荣。
“姑姑在吐谷浑这么多年,怕是甚少回长安吧!在吐谷浑那边可好”李承乾问道。
“有劳陛下挂心了!我在吐谷浑一切安好,自我远嫁吐谷浑以来,除了这次以外,从来没有再回过长安。”
“这次也是我第一次带着儿子回来长安看看,带他来认认门,也好让他知道他身后,还有娘家人帮衬。”弘化长公主道。
李承乾闻言,双眼放光,他算听出来了,弘化长公主不仅仅是回来省亲和朝见这么简单。
这里面大有文章,弘化长公主更是话里话外别有深意。
看来,吐谷浑内部未必有他想的那么好,怕是局面比他想的还要糟糕。
“姑姑说的不错!以后表弟要是被人欺负了,朕绝对不会袖手旁观,有什么帮忙的,只要表弟说一声,朕绝对会给予力所能及帮助。”李承乾笑道。
李承乾没有把话说的太满,生怕自己大包大揽的,对方狮子大开口,那就麻烦了。
“谢陛下!”弘化长公主听后大喜,吐谷浑内亲吐蕃势力越来越强大,已经影响到他丈夫吐谷浑王的统治。
要不是有大唐的几万大军驻扎在大非川的话,这帮亲吐蕃势力,怕是要引吐蕃军前来,将吐谷浑给吞并了。
这次弘化长公主来长安,就是为了求援而来的,能够得到皇帝的这句话就足够了。
弘化长公主来长安求援,无疑正中李承乾下怀,这样他便更有理由干预吐谷浑的内政。
即便不能将吐谷浑纳入大唐的版图,也绝对不能让吐谷浑落入吐蕃的手里。
即便维持现在吐谷浑和大唐之间的关系也不错,最起码吐谷浑还能替大唐抵挡一下吐蕃的进犯。
经过和弘化长公主的一番交谈,加上从吐谷浑搜集的情报,李承乾对于现在吐谷浑内部的情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有三分之二的吐谷浑势力投靠到了吐蕃那边,暗中和吐蕃勾结,一直对吐谷浑图谋不轨。
而且,这些人还在为吐蕃提供不少资源,以及一些吐蕃急缺的物资等等,甚至就连吐谷浑的地理、兵力等都提供给了吐蕃。
现在可以说,吐谷浑对吐蕃来说没有任何秘密,完全透明,吐蕃对于吐谷浑可谓是了如指掌。
这帮吐谷浑贵族,将吐谷浑卖的可是相当彻底。
好在大唐在吐谷浑大非川驻军几万,震慑住了吐谷浑和吐蕃,不然的话,不用等到吐谷浑向大唐求援。
吐谷浑的带路党,怕是已经带领吐蕃的大军攻破吐谷浑国都了!吐谷浑变成了吐蕃的一部分。
宴席散了之后,李承乾和弘化长公主都心满意足的离开,他们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
“大家!醒酒汤来了!趁热喝了!”王泉从宫女手里接过醒酒汤,递给李承乾道。
&nbs
第350章:薛房密谋
“大家!锦衣卫传来密信。”王泉在李承乾的耳边低声说道。
“都说了什么”李承乾问道,他知道要是没有重要事情,锦衣卫不会送来密信。
“信上说浮屠智勖等数人私侍高阳公主,公主使掖庭令陈玄运窥探宫内祈求鬼神祸福之事。”
“驸马都尉房遗爱和卫州刺史柴令武,以及因罪北贬的宁州刺史薛万彻等人暗中秘密联络。”
“好像吴王殿下也参与在其中,荆王李元景也在暗中和房遗爱等人勾结,意图不轨。”王泉说道。
所谓浮屠指的其实是和尚,从这一点来看,高阳公主的私生活有多么糜烂。
“大家要不要派人盯紧吴王等人”王泉见李承乾不说话,问道。
“吴王李恪,朕信他!房遗爱等人怕是早就对朕不满很久了,你让锦衣卫密切关注房遗爱等人的动静,尤其是李元景。”李承乾道。
“奴婢这就去传信!”王泉说罢,便退了出去。
房遗爱等人大多都是因为犯错被贬,又加上自认为自己有治国安邦之才能。
却没有得到重用不说,还被人冷落遭到贬职,这人房遗爱等人心里更加对朝廷不满。
其中当属薛万彻最不甘心,当初除掉侯君集,他薛万彻可是功不可没,要不是他临阵倒戈,他李承乾能够顺利坐稳太子之位,能够成为现在的陛下!
薛万彻觉得自己不过是犯了点小错误,李承乾就小题大做的把他贬为宁州刺史,完全不顾昔日的情分。
因此,薛万彻对朝廷更加的怨恨,对李承乾的恨意就更不用说了。
另外一边,薛万彻来到房遗爱的府邸,两人把酒言欢,起初还随便找些话题来聊。
可聊着聊着不知怎么的就聊到朝廷上面去,再加上二人喝了不少酒,已经有些醉意。
薛万彻抱怨一通之后,对房遗爱说道:“如今我腿脚有毛病,坐置京师,鼠辈还不敢轻举妄动。”
房遗爱说道:“那是,当今天下除了江夏王李道宗外,谁又能是你的对手。”
“你我虽空有治国安邦之能,却无人赏识,他李承乾更是有眼无珠,唉!不说了。”
二人同病相怜,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想到伤心之处,二人还抱头痛哭,心中对朝廷的怨恨就更深。
薛万彻再喝了一杯酒后,对房遗爱道:“朝廷要是有什么变故,你我理应拥护司徒、荆王李元景为主。”
“薛兄所言极是,我也正有此意!来!饮满此杯,今日我与薛兄不醉不归。”房遗爱道。
薛万彻的话说到房遗爱的心坎里去了,一边给薛万彻倒满酒,一边谋划将来怎么推翻李承乾的统治,拥护李元景登基为帝。
荆王李元景是房遗爱的弟弟房遗则的岳父,房遗爱自然也就因为这一层关系,双方之间来往密切。
有一次李元景做梦梦见了自己握住了太阳和月亮,于是,便找算命来为他解梦。
算命先生这种江湖骗子,自然不会告诉他,他这个梦其实没有什么,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梦。
可江湖骗子最会察言观色,一见李元景是意有所图,便谎称他有天命在身,将来必定能够成为九五之尊。
说罢便纳头便拜,山呼万岁,对于常年混迹在街头柳巷的神棍来说,给人磕头下跪不过是家常便饭。
可架不住这个神棍能说会道,三言两语,便把李元景给哄的飘飘然,还真以为自己能够当皇帝。
后来,
第351章:怀疑
李承乾看着手中刚刚送来的密报,气便不打一处来,这些谋反的家伙清一色都是他家亲戚。
荆王李元景是他亲叔叔,房遗爱和柴令武是他的妹夫,薛万彻则是他的姑父。
这些人不思皇恩,也就算了,现在居然还敢合起火来要对付他,这是要逼死他的节奏,他李承乾怎么能够忍的下这口气。
不过,话又说回来,到底还有多少皇亲国戚加入到反对他的行列,这一点他必须要彻底查清楚。
然后,才好将他们一网打尽,以免有漏网之鱼,这要是隔三差五给你来个谋反什么的,就算给你捣个乱也够呛的。
所以,必须将他们一网打尽,以绝后患。
“除了荆王李元景以外,江夏王李道宗、安国公执失思力、谯国公柴哲威等一干人等,是否也有参与其中,这些你必须给我查清楚。”李承乾对锦衣卫指挥使龙治说道。
这可是关系到天下动荡的大事,关系到他能不能坐稳皇帝宝座的问题。
“陛下放心!臣已经命锦衣卫的兄弟们密切监视江夏王、安国公等人,只要一有消息,臣便会立刻向陛下汇报。”龙治说道。
“此事事关重大,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必须给朕仔仔细细搞明白。”李承乾道。
“臣明白!”龙治说道。
“你先去吧!有什么重大发现,立刻来报,要是有足够证据证明他们谋反,朕准你采取行动,必要时,可以就地正法。”李承乾道。
要是这帮人真的图谋不轨,他也不用跟他们客气,直接拿下处死。
“诺!”龙治行礼退下。
龙治走后,李承乾陷入沉思,要说李道宗等人有谋反之心,李承乾是不太相信的。
除了柴令武、薛万彻和房遗爱以外,他对其他人还算不错,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他们有什么理由去支持李元景。
要说他们没有勾结在一起,李承乾也是不信的,历史上高宗李治在长孙无忌等人被流放之后,没有恢复他们官职和爵位。
甚至连给他们平冤昭雪的想法都没有,更不用说什么行动了,这帮人是在武则天给他们平冤昭雪。
他们要是真的冤枉,唐高宗为什么不给他们平冤昭雪,而是要等到武则天为他们平冤昭雪。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都威胁到了李治的统治,刚好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想要铲除异己。
他们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唐高宗借助长孙无忌等人的势力,彻底铲除这些威胁到他的人。
这样不仅解决了隐患,又把锅甩到了长孙无忌等人身上,将来要是真的跟长孙无忌等人清算起来,还能把这件事情拿出来说事。
这简直就是一举多得的事情,锅又不用自己背,何乐而不为。
长孙无忌等人倒台之后,至于为什么不为李道宗等人平冤昭雪,那是因为唐高宗在背后推波助澜。
要是为他们平冤昭雪,不就是再打他唐高宗的脸,这会让他日日夜夜寝食难安,那还不如继续让他们背上谋反的罪名。
这些不过是李承乾的猜测,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他的猜测是正确的,而不是这些人也参与了谋反。
武则天给他们平冤昭雪,不过是一种政治手段。
所以,李承乾必须要严格排查,绝对不能在这上面有半点疏忽。
“大家!太尉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褚遂良求见!”一名宦官走了进来,向李承乾禀报,将思绪中的李承乾拉回现实。
第352章:房遗直状告高阳
“陛下!虽无直接证据证明,但是空穴来风必有因,还请陛下防范于未然,切莫等他们做大,倒是便为时晚矣!”长孙无忌急道。
“好了!朕不能因为你们的片面之词,一些怀疑就做出残害忠良之事,那样岂不是让天下人寒心,你们都退下吧!”李承乾不耐烦道。
他们还真是管的真宽,先是立太子,现在又来管房遗爱谋反的事情。
真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心里打的什么主意,想要借机铲除异己,乱我大唐江山。
“陛下!大唐是天下臣民的大唐,要想治理好大唐,就必须要依照大唐的律法来治理大唐,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褚遂良说道。
他们这次来可不是听皇帝说什么的,而是要逼迫皇帝严查严办房遗爱谋反案,顺便将吴王李恪、江夏王李道宗等人也给顺手捎带进去。
“那他们犯法了吗你们有证据能够证明他们造反吗还是说李恪他们犯了我大唐那一条律法”李承乾道。
“老臣总会找到他们谋反的证据,可是也不能任由他们继续胡作非为下去,还请恩准将他们暂时看押。”褚遂良道。
“这么说你们是要逼迫朕吗难道你们是要欺君吗还是你们要学曹操、宇文护之流,也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成”李承乾怒吼,拍案而起。
“老臣绝无此意!”褚遂良吓得急忙跪倒在地,他可承受不起欺君的罪名。
“陛下!褚遂良一直对大唐忠心耿耿,更是对陛下忠诚不二,断然做不出乱臣贼子的行径来呀!”
“陛下!老臣愿意以身家性命做担保,褚遂良断然不会不忠。”长孙无忌急忙为褚遂良辩解道。
“先帝在世之时,你们二人都是大唐的股肱之臣,尤其是舅父您,更是辅佐先帝开创贞观之治这样的盛世。”
“为何到了朕这里,你们就不能像辅佐先帝那样辅佐朕却在勾心斗角,排除异己。”李承乾道。
“陛下!老臣这么做也是为了大唐的江山,一旦李元景等人起事,便是狼烟四起,天下大乱呀!”
“陛下您想想西晋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致使我中原多少汉人生灵涂炭,难道陛下希望再次重演这悲剧吗”褚遂良抬头望着李承乾,声音颤抖沙哑吼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