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兰江观鱼
这沈三郎虽然出身不高,哪怕是靠上了一个鄱阳洪氏,对于我家来说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唯有其背后的保安军,现在盘踞于台澎之间,控扼东南沿海商船出海之航路,连郑广这等过去的海上大盗都无法制之,这对于我家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助力了。
就如刚刚席间三郎所言,绍兴和议虽然给我国带来了十余年的和平,但是也让我国那些经历过战火的将士荒废了作战的技艺。更不必提,秦相独揽朝政的这十余年里,不遗余力的削弱军队的力量,昔日南渡诸军,尚有川陕的吴氏兄弟、淮西韩世忠、京西岳飞、淮东吾家可以独挡一面。
但是到了今日,除了川陕的吴氏兄弟,从荆门到健康城便只剩下了我们一家之军,京西军和淮西军早就被拆的七零八落了。即便是如此,这健康军中尚且还有朝廷安插的官员进行牵制。除非爆发战争,否则我家休想对健康军加以整顿军纪。
因此在侄孙看来,北面若是一直遵守和议还好,我家还能在临安安享富贵。这要是北面真的撕毁了和议带着大军南下,我家要么是被朝廷推到前线去送死,要么就是在这临安城内等死。到了那个时候,朝中这些所谓的青年才俊或是临安的名门望族,都抵不过一只能够离开大陆的海船啊…”
张宗说的眼皮跳了数下,有些心虚的打断了堂弟的话说道“不至于如此。好歹金主也是亲口承认的和议,我朝这些年来对于北面恭敬有加,年年未曾拖欠过岁币,金主何忍负盟…”
“蠢货。”原本靠着窗台的张保突然站直了身体,对着自己孙子拉下脸来呵斥了一声,接着他便脸色铁青的说道“一纸盟约有个屁用,当日我国同金人难道没有签订海上之盟吗金人难道不是毁盟南下了吗我国当初难道不是同辽国签订了檀渊之盟可是为了燕云十六州,太上不还是撕毁了同辽人的盟约,和金人盟誓攻辽了
我张家从区区一乡间大户,凭借着战功方一步步走到今天,怎么会养出你这样一个迂腐之辈。老夫让你读书,是让你明白事理,不是让你变成一个腐儒。真是一个没出息的东西…”
张保一阵疾言厉色的喝骂,只把张宗说骂的面红耳赤不敢做声,连张宗亮也只能低头倾听这位叔祖的教训,直到一阵猛烈的咳嗽迫使张保不得不中断了这顿教训为止。
张宗亮和张宗说赶紧上前扶住张保,把他扶回座位上坐了下来,并送上了一盏温水让他润了润喉咙。张宗亮看着张保的气色稍稍缓和了一些,方才小声劝说道“叔翁不必如此气恼,您得好生将养身体才是,没有你主持大局,我们张家可就真要散了。”
张保喝了一大杯水,终于停止了咳嗽,这才歪着头看着张宗亮问道“那么你觉得,宝儿和慧儿,谁适合同这位沈家三郎定亲”
张宝儿是张宗说的小妹,张慧儿是张宗亮的同母妹,两人的年纪都差不多。张宗亮用眼角的余光撇了一眼堂兄,看着对方虽然低眉垂眸的,但依然掩饰不住那股愤愤不平之气,知道此时并不是谈及婚事的好时机。
于是他不由搪塞道“叔翁,沈三郎即便配的上做我家的女婿,但也不宜在此刻谈论这门亲事啊,还请叔翁深思啊。”
张保不由有些不满的看着这位侄孙说道“既然你说这三郎配得上我的孙女,自然是越早定下越好,何以又不宜早谈了”
张宗亮看着叔翁的眼睛认真的说道“一来,宝儿和慧儿的年岁还太小,过上三、四年再谈婚论嫁才是时候。眼下我们这
第119章 叶东柳
叶东柳今日生意做得爽快,比往日早收工了一个多时辰,这才在相熟的酒肆弄上一碗黄酒解解乏。刚刚不巧听着有人居然指责起临安军将武备太过废弛,喝着正开心的他便头也不回的应和了两句,不过是图个心中顺畅而已。
此时看到穿着一身丝绸华服的沈敏在自己对面坐了下来,他才发觉自己的多嘴似乎给自己招惹了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多年的底层生活让他迅速清醒了过来,向着对面的年轻人拱手说道“这位小官人客气了,在下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油经济,怎么当得起小官人一声兄台的称呼。
在下刚刚是一时喝多了,方才口无禁忌的胡说八道了一通,若是哪里冒犯了小官人,还请小官人宽恕则个。在下还要回油坊交账,就不打搅小官人的雅兴了…”
叶东柳说着就想起身走人,只是他刚起了半个身子,肩膀上就突然传来了一股大力,生生将他按了回去。他下意识的转头望去,方才看到是一个高大的年轻汉子伸手按住了自己。
看着叶东柳看向了自己,齐彦河对着他咧嘴一笑,就在么在他边上坐下说道“三郎哥哥请你吃酒,你跑什么。刚刚看你倒也是个人物,怎么现在却胆怯起来了,莫不是把我们当成了歹人还是瞧不起我们这些外地人”
叶东柳看了一眼对面正要老板拿着热汤洗涤碗筷的沈敏,瞧都不瞧自己这里一眼,他只能苦笑着说道“这位好汉说笑了,在下一个小小的经济岂敢说两位的不是。在下也不是临安人,乃是汴梁逃难而来的外乡人,说在下看不起外地人就更是冤枉了。小官人想要询问小人什么,小人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绝不敢有所隐瞒。”
此时老板娘已经端着两瓶酒和几碟熟食、果子送了上来,沈敏闻了闻,这些食物倒也还新鲜,便抛出了一块半两银牌给老板娘道“若是有活鱼的话,再烧个鱼汤来,且烧的透些,剩下的就赏你了。”
老板娘抓住银牌后顿时大喜的回道“这位小官人且稍候,老身这就让老汉去渔家那里弄一尾大鱼来,一定让小官人好好尝尝咱的手艺。”
看着老板娘兴高采烈的背影,叶东柳突然出声说道“这位小官人,这两瓶酒不过80文,其他这些加起来还不到300文,就算加上一尾鲜鱼也不会超过600文。半两银子起码超过1200文,您这打赏可真是够豪爽的啊。”
沈敏拿起一瓶酒直接递给了齐彦河,自己拿起了另一瓶酒给叶东柳倒了一碗,这才平静的说道“今日毕竟是过节么,还不能让大家开心开心了。
说实话,若不是刚刚听你说的话语中颇有些意思,我也不会请你喝上这一碗。当然,道左相逢,又赶上了今天这样的节日气氛,我也不愿干出什么煞风景的事。如果兄台饮完这碗酒还是觉得没甚意思,就请自行离去好了,我绝不勉强你留下。”
叶东柳低头看着碗里色如蜜蜡的酒水,就知道这是比自己喝的十文一碗的私酿要好的多的官酒。他都记不起自己又多久没有喝过这样的好酒了,他抬头望着沈敏道“这位小官人究竟想知道些什么,在下若是知道的话,自然是言无不尽的。”
沈敏尝了尝碗中的酒水,发觉比今日在画舫上喝的酒水可差的多了。大约也就和后世用来炒菜的料酒,味道相差仿佛。他撇了一眼边上的齐彦河,发觉这个酒鬼倒是喝得津津有味,似乎对酒鬼来说,数量永远比质量更为重要。
他放下了陶碗,轻松随意的说道“我听刚刚你唱的那首歌谣,似乎和张循王府有关,不知你对于张循王府的事知道多少,能否说来让我听个好奇。如此等我回去家乡,也好同乡里吹吹牛,不算白来临安这一趟。”
叶东柳望了沈敏小半天,也没看出对方这是说的真话还是逗自己玩。不过他想了一会后,还是挑了几件街头巷尾都知道的传闻,说给了对方听。
只是话匣子一旦打开,又有着酒精的助兴,喝着喝着他便不由又多说了几件,流传范围很小的秘闻。当沈敏再叫了两瓶新酒上来后,他就有些管不住自己的舌头,转而向沈敏述说起了自己的身世来了。
叶东柳毕竟长久没有喝的这么尽心了,因此一不小心就喝多了,当他被老板娘推醒后,才发觉天色已经昏暗下来了。
看着自己的周边空无一人,叶东柳下意识的心中一惊,赶紧伸手摸了摸怀里,又回头看了看自己的油挑子,方才松了口气对着老板娘喊道“王大婶,刚刚请我喝酒的小官人走了吗他们什么时候走的,可有留下什么话么。”
王大婶一边收拾这家什,一边头也不回的说道“半个时辰前,人家就走了。叶经济,你不会喝酒就不要这么贪杯么。这小官人看着就是个有钱的,你要是没喝醉,和他多谈上几句
第120章 白蛇传
罗愿的紧张只是让沈敏稍稍觉得有些奇怪,但他却也并没有往心里去。毕竟他询问这些书生的家庭状况,只是想着要怎么更好的安顿这些读书人,以确保报社人员的稳定,不至于三天两头的更换人手。
至于罗愿的担忧,他其实心里根本就没有想过。毕竟这份报纸也是草创,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把时事和市井新闻、文学创作等内容放在一张纸上出售给人看的先例。因此沈敏并不认为,有什么值得某些人隐姓埋名混进来的,除非他是个知道报纸作用的穿越者。
因此在稍稍了解了一下众人的背景之后,他便引导着谈话进入了正题,“…诸位的才能,在下心里也算是有数了。今日把大家召集起来,一方面是我想认识下加入报社的各位。顺便告诉诸位一声,从今日开始,报社的一切都将由我亲自领导,报社的一切事务直接向我报告就可以了。”
沈敏的外表看起来虽然比众人都年轻,但是却谈吐非凡,且他们也看到了旧东家沈崇安老老实实的站在沈敏背后,也就不再怀疑沈敏对于报社的所有权了。毕竟这些人中除了罗愿之外,其他人都在临安流浪了起码三年以上,他们之所以能够在这座城市生存下来,察言观色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至于罗愿,心神不宁的他根本没想过要同沈敏争夺什么报社的主导权,自然也就没有对沈敏的话语提出什么疑问了。
看到这些安静的接受了报社权力的转移,沈敏心里也是大大松了口气。他比这时代的任何人都清楚,报纸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一份报纸最重要的不是它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有多少,而是给它提供内容的员工是否能够真正吸引住读者。
因为报纸创造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精神食粮,一张旧报纸只能拿来包裹杂物,可报纸上的文字却能够影响读者的思考和判断。
从寻人传单变为刊登各种消息的小报开始,这张报纸所拥有的读者,已经开始受到报社编辑们个人思想的影响了,不符合这些编辑三观的文字是登不上报纸的。
如果这些报社编辑们联合起来同他抗争,沈敏也不得不考虑一下后果。毕竟失去了这些编辑,他的报纸就得停刊。可已经学会办报的编辑们,随时都能找人投资再办一份报纸,把《临安新报》的读者都吸引过去。
好在这些人都没有想到这一点,沈敏心中庆幸了一下,便接着同他们说道“另一方面,我查看了一下最近一个月的报纸发行量,发觉报纸发行的增长速度开始陷入了停滞,显然旧的办报模式已经吸引不了更多的新读者了,所以我想要进行一点小小的改变。”
这下罗愿终于回过了神来,他对着沈敏说道“沈郎君是不是再观望一阵比较好,现在读者们对于目前的报纸格局和内容还是满意的,要是盲目进行改动的话,我觉得我们会受到不少读者的抗议的。”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起了罗愿,显然大家都不希望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内容被沈敏所改变。只是沈敏心里早就拿定了主意,他当即就说道“大家不要误会,我只是想要一点小小的改变,整张报纸的格局和大部分版面,我是不打算去动的。
我只是觉得,报纸上诗词歌赋这块的内容太多了些,而且其中也没有多少精品。如果我们继续放任不管,这一版面恐怕就要变成无聊文人互相吹捧的后花园了。这不仅不会为我们招来新的读者,还会降低整张报纸的品位,诸君难道不觉得吗”
对于沈敏的质问,这些编辑们顿时期期艾艾的说不出话来了。文人写作,重要的不是有没有好的作品,而是在于能不能为人所知,否则也就不会有这么多诗会和文会了。
说句老实话,除了少数天才之外,大多数人的诗词水准其实相差不大,都是听过就完的那种。因此诗会和文会的目的,不是在于让人记住某人的诗文,而是让人记住某人在某会上如何如何出色,压倒了参会的众人而已。
只不过这样的聚会毕竟是要花钱的,没有一点资产是找不到人来给你做陪衬的。可是自从这些文人发现了报纸这种东西之后,他们顿时找到了一个能够广为宣传自己,又不用花多少钱的地方。于是报纸上诗词歌赋这块的版面就迅速扩大了起来,连报社的这些编辑也时不时的弄一些自己的作品上去。
如今沈敏挑这一块说事,这些人自然就觉得腰板硬不起来了。毕竟他们自己也知道,每期报上刊登的诗词究竟掺杂了多少人情和水分。
罗愿自然不想被沈敏揭开其中的内幕,让同僚们丢尽脸面,因此他立刻转变了态度说道“诗词歌赋这一块么,当初也是为了聚敛报纸人气。毕竟有不少外边的朋友为我们报纸不遗余力的鼓吹,才让报纸能够在临安迅速打响了名气。所以为了照顾这些朋友,我们才降低了些要求,刊登了一些品质不高的诗词。既然沈郎君有了新的想法,不
第121章 召见一
沈敏很快就发觉,不管是一千年后的网上,还是现在的大宋,一群人坐在一起讨论话题总是容易歪题。他当然知道,白蛇被镇压在塔下并不是结束,这个故事后面还有白蛇儿子高中状元回来解救母亲的结局。
可是在他看来,这个结局简直就是一堆狗屎,除了强行制造一个大圆满的结局,让那些愚夫愚妇相信上位者是仁慈的,就大大失去了这个故事的教育意义。这种庸俗化的因果报应,差点就把整个故事的艺术性给毁了。
这个故事蕴含的最大的意义,不就是揭露了封建礼教是如何毁灭一段美好的爱情的么。白蛇和许仙人妖殊途,其实正代表着现实社会中,儒家伦理纲常所制定的社会等级鸿沟是无法逾越的,这就是等级社会的天条啊。
更何况,如果加上了这最后一段狗屎,无疑也是给法海所代表的佛门洗白。就目前大宋崇佛崇道的社会风气,沈敏更希望能够用这篇故事打击一下佛门的声望,从而澄清一下社会风气。
因此对于众人的探询,他只是伸手敲了敲桌子说道“我听到的故事只到这里,之后那位路人就继续爬山去了,所以这应该就是故事的结局了。你们的任务,就是把我刚刚讲的故事框架一点点的充实起来,我想以各位的才能,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吧”
罗愿和同僚交谈了几句,方才对着沈敏说道“沈郎君都已经把整个故事说出来了,我们能做的也就是添加一些修饰之词,完成这样一篇小说怎么能叫做难事呢…”
沈敏突然伸手阻止了他,这让罗愿楞了一下,他顺着对方的目光看去,方才看到一名年轻人跑了进来,走到沈敏耳边轻轻说了一句。
沈敏突然起身对着他们说道“好了,我想同诸位说的都已经说完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很高兴同各位见面,希望下次我们可以找个好地方喝上一杯,然后慢慢的聊。恕我无礼,先失陪了。”
看着沈敏起身离去,罗愿正想跟着上前说点什么,却不妨沈崇安突然插在他身前,拦住了他们说道“好了,沈郎君还有事要忙,如果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告诉我,我会替你们转告给他的。现在咱们继续谈一谈关于报社的事…”
走到前庭的沈敏看着站在厅前的两人,不由远远打了招呼道“原来是史兄和王兄过来了,你们今日该不是上门来找小弟算账的吧”
史浚顿时故作惊讶的说道“三郎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和王兄可是专程向你来道歉的。那天在湖上,说到底还是我凑的局不对,你该不会还在记恨我吧”
沈敏走到跟前,向两人拱手行礼,方才对着史浚回道“史兄不怪我,我就感激不尽了,毕竟是我搅了局,惹的大家连过节都不痛快了。不知两位兄长今日登门,可是有什么事要同小弟说吗”
王之荀拦在了史浚前面说道“除了向三郎道歉之外,正是有事想要向三郎请教。不,更应该说是向三郎你做一个请求。”
沈敏有些意外的看着王之荀,这位年纪比自己父亲小不了几岁的士人,脸皮倒是挺厚的,那天他们同自己闹的这么不开心,居然还能跑上门来向自己做什么请求。
不过他心中想是这么想,却没有立即回绝王之荀,而是向着两人伸手做出了个“请”的手势,邀请两人进入厅内说话。
过了约半个小时,王之荀满意的先行离开了,站在台阶上送行的沈敏不由对着史浚问道“史兄,你确定自己需要这样一个助手”
史浚苦笑了一声道“王兄和其他人还是不同的,有他来报社帮忙不是什么坏事,毕竟现在朝中主战派势力大涨,若是报社在官府那边惹了麻烦,他出面说话可比我管用的多了。
对了,上次湖上聚会,你和我说起的那个什么智慧宫是怎么回事那里真的有关于世界奥秘的书籍吗”
沈敏拉了他一把,请他重新回去厅内,一边则说道“是的,这两年我派人在泉州的大食商人中间打听过。大约三百多年前,黑衣大食国的哈里发马蒙,哈里发就是我国的官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