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归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光霁月
“这逄之曦,走到何处都不打算让朕安生!他私自调兵是为了什么!那马呈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没朕的话,他竟敢即刻便去!莫不是姓逄的要反了不成!”
季泽宇明亮双眸中有晦暗的神色一闪而逝,被他完美的遮掩起来,出言安抚道:“圣上稍安勿躁,或许事情并非如此。”
“并非”李启天鼻翼煽动,喘了几口粗气才咬牙切齿道,“他若无反心,朕何至于如此朕也知道先前只不过时机尚不成熟,他才没有动作罢了,如今出了这样事来,难道你还让朕无动于衷朕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季岚。”
“臣在。”
“若真命你率领三千营、五军营以及神机营平乱,你可有几分把握”
季泽宇面无表情道:“圣上,忠顺期亲王手中顶多三千人马……”
“朕还可以将虎贲军与龙骧军都调集来与你,只问你,以多胜少,对上逄之曦,你有几分把握!”
李启天的表情太过认真,季泽宇便知他这一次是动了真格的。顺或不顺,应或不应,选这些选择在季泽宇的心里打了无数个转,感情上是一回事,理智上又是另一回事,为了长久打算,到底他是无法当面就与李启天闹出龃龉的。
“回圣上,若是旁人,臣可说有精锐在手,又以多对少,臣必有九成九的把握,可对手若是忠顺亲王,臣只有五分把握,我与逄之曦胜负五五开。”
“你!”李启天又是焦虑又是生气,不由拔高声音:“给你数倍于他的兵马,你还不敢说你有全省把握”
“圣上,臣不能欺君。战场上,
以少对多拼的素来是智谋。而逄之曦是用兵如神,善用诡道,圣上早便知道,臣对任何人都可以给您打包票,可对逄之曦,臣着实没有把握。”
所以逄枭才是个难缠的对手啊。
李启天听了季泽宇一番客观分析,险些急出几滴男儿泪来。
作为天子,他为这江山付出良多,也当真是操碎了心。可这上下朝臣又有几个能够真的体量和懂得他
逄之曦如今名声好,百姓之中也有许多不入流的传言,说的都是他这个做皇帝的如何鸟尽弓藏,仿佛逄之曦受了天大的委屈似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旨意
季泽宇闻言依旧面无表情,只垂眸看着自己的皂靴,对圣上之言并未表现出任何意见。就好像刚才并未看到李启天慌张的模样一般。
李启天自然知道季泽宇的性子,他素来待人冷淡,即便是为朝廷办差忠心耿耿,有时想在他口中听到一些爱听的依旧不容易,他不言语,就代表他对这件事并不上心,虽然李启天是不想让人看到自己那副模样,可季泽宇这幅不言不语的模样也着实不讨喜。
深吸一口气平静了心情,李启天才想起马呈上疏中提到的事情经过,才刚松缓下的心情又一次因愤怒而紧绷起来。
“既不是谋逆,听马呈之意,丹福县百姓似还受了天大的冤屈。”李启天冷淡的勾起唇角,“修建朕未来陵寝,他们倒是会拿乔,竟还跑去逄之曦跟前请愿了。他们可真是会选人。”
李启天的话,听的季泽宇直蹙眉。这段话听起来并无重点,可是已极大的表达出圣上的不悦,百姓不肯安生的修建皇陵他已是不悦,这些人竟去求逄枭来请愿,他便更加不悦了。
显然,李启天已经忘记逄枭的那个皇陵修建总理督办的官职是他封的,既是督办皇陵的主要官员在场,百姓难道还会来京城请愿不成
可李启天对逄枭不喜,自然逄枭做什么说什么都是不是。
季泽宇有心为逄枭分辨几句,可是转念想想,到底还是将话咽了下去,免得引起李启天更多的猜忌。
是以季泽宇再度沉默,许久才憋出了一句:“百姓请愿圣上还是要考虑的。”
李启天见季泽宇如此,觉得颇为无趣,有时候这些木头疙瘩一般的臣子,甚至还不如贴身伺候的熊金水会说话,说的叫人舒坦。
这也是为何天子对于身边服侍的内监多少都会有些复杂的感情,至少朝夕相处的时间久了,亲近一些也是人之常情。
李启天沉声道:“朕自然会考虑,只是刁民闹事,对待朕皇陵之事竟然敢推三阻四,大周朝天南海北的人多了去了,难道他们是以为朕的皇陵离开了他们还建不成了”
说到气氛之处,李启天重重的一拍桌案。
“圣上息怒。”季泽宇和熊金水齐齐的跪行大礼。
%
程知县在大营之外跪了一整天都不见逄枭的传见,便知要么是王爷伤势果真危重至极点,要么便是自己所作所为惹了王爷的不喜,王爷即便是醒来了都不想见他。
其实对于逄枭,程知县并不似陆派其余官员那般鄙夷和敌视。他的心中,国朝的安稳才是最要紧的,逄之曦作为开疆拓土的功臣,功不可没。更何况他还人品端正,并未有牺牲丹福县百姓的意思。
他肯将当地的实情说出来,没有将一切皇陵修建时的不顺隐瞒下来,便是想承担起责任,他的做法,让程知县对他为人很是敬佩。
只是不知天子对于此事会如何裁断。
只不过,他到底还是算计了人,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也无法让逄枭彻底忘记此事,得罪了就是得罪了,他不指望逄枭的原谅。
程知县在傍晚时艰难的爬了起来。
跪的就久了,腿就仿佛是假腿。程知县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步履蹒跚的往县城方向而去。
城中三大家的子弟,多有奉命在城门前张望探查的,见程知县竟然一瘸一拐的回来,众人连忙搀扶的搀扶,往家里报信儿的报信儿。
三家的家主和耆老早就已经关注外界情况多时了,本以为知县大人会被王爷治罪,想不到王爷竟然没有那般做,知县竟然安然无恙的回来了。
“大人,现在情况到底如何了朝廷派兵前来,可是要对咱们丹福县的百姓不利”于家家主问出所有人都想知道的问题。
程知县笑了一下,腿疼的厉害,却依旧能够一派闲适的与百姓说话。
“那些骑兵你们也瞧见了吧。”回身指着新增加的一大片营地,骏马被五军营的人统一管理了起来,远处望去,那营地中雪白帐篷错落连绵的景象在傍晚夕阳余晖的照射之下显得格外壮观。
仿佛那些兵马还未曾冲上来,就已将马蹄踩在人的心口一般。
百姓们一个个面如土色,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瞧见了,瞧见了。大人,如今可如何是好”
“是啊大人,当初我们带着各家的子孙去府衙找王爷讨说法,不也是听了大人您的主意么。您这会子可不能不管我们了!”
一听有人提起这茬,其余人也就都不顾着什么情面了。纷纷七嘴八舌的将此事说开。
程知县有些哭笑不得。
他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周朝的稳固,可眼前这些百姓,却完全不理解他的做法,甚至还心存怨恨,身希望拉他出去顶缸。
这些愚民啊!
程知县摇头道:“本县若真不管你等,早便一走了之了,难道还会在此时此地下跪求饶”
原本还在议论纷纷的百姓,听到程知县这话,立即都端凝了神色,巨大的惊恐之下,他们已经选择性的忽视了一些东西,如今被提醒,他们自然也知道他们的埋怨没道理。
他们的确是听了程知县的主意,可那主意也是在三家族长与耆老在场的时候,他们主动求了程知县
第一千零三十章 善言
“啊若真是这样,咱们这群人哪里能有活路”
众人当即便慌了手脚,更有那胆子小一些的,已经当场掩面而泣。
“事情怎会闹成这样当初咱们可是听了程知县的建议,才跑去找王爷请愿的。”
“可程知县已上疏为咱们说情了,这会子城里出了这么大的事,知县大人自己都难保了,还能顾得上咱们”
“到底是哪个龟孙子下的手伤了王爷!把这人抓出来交上去,说不定咱们就能逃过一劫了!”
“当时那么混乱,谁也没瞧见到底是谁啊!”
“咱们好生找一找,说不定是当时距离王爷最近的几个!唉!到底是谁,自己站出来认了,莫要等人查到了啊!”
……
百姓们方寸大乱,还未等如何,就已闹起了内讧。
他们是真的慌了,尤其是当日虽然去参加了情愿,但并未靠近过里侧的百姓,越发的觉得自己愿望。
有妇人听闻这处的动静围拢过来,颜面哭道:“我们这些妇孺当日也没去请愿的,难道也会被牵累”
“你当这事儿还小围攻衙门,刺伤当朝唯一的异姓王,如果圣上觉得咱们是要造反,你们说吧,这罪名是大是小!到时怕不是全家老小都要拉去砍头!”
“啊不,不会吧……”
“怎么不会咱们要是都被砍头,那血就算江水倒灌都洗不净!”
这说法太过惊悚,所有的百姓们都浑身发寒。妇人们惊恐之下哭的更大声了。男人们也唬的手脚冰凉。
“咱们快回去收拾一下,立刻带着家眷逃走吧!”
“对对,赶紧逃吧!”
有人转回身便要家去收拾细软。
可为首的几位许久不言语的耆老却道:“没用的,若真是谋逆之罪,就算逃到天南海北都不中用,到时圣上派人来抓,难道你们能逃一辈子”
这几位耆老都是德高望重之人,在众人跟前颇有威严的。听他这样说,众人都绝望了。
“不行,咱们冤枉啊!咱们得着程知县说理去!知县大人当初给咱们出的主意,到这会子圣上却有可能要了咱们所有人的命,知县大人难道不负责任他一句上疏求情就能打发了咱们”
绝望之下,立即便有人跟着附和。
还有人小声嘀咕,“谁知他到底上疏求情了没,说不定都是给自个儿求情呢。”
“知县他老婆孩子可是许久都没出现过了……”
“我三婆家大侄女儿的小姑子说,衙门里现在都没有多少人了,知县夫人早就走了。”
“什么!他果然沉得住气,自个老婆孩子逃走了!让咱们在这里顶缸!”
“走,找他去!”
“对,找他去!”
……
情急之下,百姓们就如当日找逄枭请愿时一般往衙门聚集而去。
知道是找程知县找说法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队伍。不多时,衙门门前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与上一次相比较,这次百姓们没有手持家伙事,但是怨气却是明显都要比上一次还要重。
程知县得知消息,赶忙得门来。
见门前乌泱泱一群人将自己包围,不由得蹙眉:“尔等这是何意”
“大人,这么些天了,圣上那里到底有没有消息“
“是啊,咱们整天都提心吊胆的,吃吃不下,睡睡不着,就等着上头的意思呢。”
“大人不是说给我们求情了吗,怎么圣上还不下旨意宽赦我们”
……
看着那一张张焦急又怨恨不满的面孔,程知县打从心底里生出几分无奈来。
这便是寻常百姓,思考自己的利益得失为重,不会考虑大局,且都非常容易被煽动,脑子虽有一些,但敌不过私心。
程知县的沉默,让所有百姓群情激奋起来,人群中已有那脾气暴躁的年轻人在骂娘了。
程知县被骂的心情复杂,想起被逄枭拦在城外的三千骑兵,据说这几天人吃马嚼的银子都是逄枭自己掏腰包,且被百姓刺伤,也没有想着报复,还肯与马都督是说明。
最要紧的是程知县知道逄枭已经上疏为百姓们求情了。
如此人品端正为民着想的人,他都已有些舍不得去背后抹黑了。
当日为了成大事,他煽动了百姓的情绪,逐步在百姓的心目之中种下种子,让所有人都以为忠顺亲王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昏庸之人。
可现在,程知县竟然觉得有些后悔。
这样的武将,若是朝中再有两三个,彼此相互制衡,大周朝江山何愁不保
只是程知县知道,将来这样的景象自己是看不到了。圣上会不会听逄枭的劝解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自己必定是活不了的。
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程知县不由自主的道:“本县已上疏说明当日情况,就算圣上怪罪,也只会怪罪本县一人。不会牵扯诸位。还有,据我所知,忠顺亲王也早就与三千营的马都督说明了当日情况,马都督与忠顺亲王也一同上疏圣上,已说明当日尔等并非谋逆。忠顺亲王与今上乃是结拜弟兄,就算本县的话圣上不信,王爷的话圣上也必定会信。”
所有人都惊讶不已。
“大人,您说忠顺亲王也上疏圣上给我们说情了”
“大人可不要骗我们!”
程知县见所有百姓都是震惊的模样,摇摇头道:“这样大事,本县岂会胡言乱语”
就有百姓在下头低声道:“这么看来,忠顺亲王也不是什么坏人啊!”
“咱们以前对他感官不好,着实是误解了他了!”
见众人戾气不再那般重,程知县向前两步,缓缓的道:“诸位想想,当日被人误解谋逆,便是因为围攻县衙吧如今你们这么做,难道是还想再加一层罪过”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官职
营地之中,秦宜宁与逄枭正在主帐见廖知秉与孟琴几人。
“所以盟主的意思,是想命属下去一趟倭国,打探一下这位义士的消息”
“是。”秦宜宁垂眸,叹息着道,“我知道这差事并不容易,大海捞针一般的事,语言上又不通,需要背井离乡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办此事,且我听说倭国并不太平,也正在打仗,这一趟出去也有一定的风险,廖先生若觉得为难,我可以再想其他办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