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归燕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光霁月
谢岳叹息道:“王爷,这天下百姓吃粮的事,真的不该都丹福在您的肩上。”
“王爷为了百姓,为了大周,以付出了太多了。”一听谢岳也这样说,其余谋士立即有了主心骨。
逄枭身边谢岳与徐渭之是最为亲信的两个,可以说众谋士平日做决策或行事找不准方向时,都要先看看这两位的口风。他们所猜测的,基本都是逄枭所想的。
所以谢岳这么一开口,其余谋士就都纷纷言语讨伐起李启天,将他自私自利毫无心胸,可待功臣不顾百姓死活的做法批了个体无完肤,甚至还有拍桌子站起来大骂昏君的。
“王爷,您可千万不能妇人之仁啊!您想着为了百姓,可说不定到最后那些人吃着您想法子弄来的粮食,最后却不感激您呢!”
逄枭闻言一抬手,众人的声音这才渐渐停下,期待的看着逄枭。
逄枭看向徐渭之,笑了笑:“徐先生,你以为呢”
徐渭之抬眸看向逄枭那张俊逸的脸,见他笑容温和,丝毫不能读出情绪来,眨眼细想了片刻,当即就明白了。
“王爷,老朽以为,有句话说的很好。”徐渭之站起身躬身道。
逄枭想笑着挑眉:“哦徐先生说的是那一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又有一说,得民心者的天下。”徐渭之笑的老谋深算,也不细说,便坐回原处。
众人闻言,不免疑惑的看向徐渭之。
不过众人都是明白人,不过眨眼就明白了徐渭之的意思。
心里不免都有些失落。
脾气稳重一些的尚且能够忍住不发一言。
而急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买粮
秦宜宁摇摇头,素手无意的摆弄压裙的青玉葫芦,转回身与寄云和冰糖缓缓往里头走。
这些日金港的粮食紧张,可到底逄枭舍不得让秦宜宁挨饿,逄枭是顿顿稀粥,秦宜宁吃的还要比逄枭好一些,每次有了粥送来,逄枭都将干的捞了给秦宜宁吃,秦宜宁的饭量不大,又故意省一些,可每顿饭逄枭都在吃秦宜宁剩下的。
主子们都如此,其余人情况也类似。
寄云和冰糖等人看着就心疼,恨不能将自己的口粮也贡献出来。可秦宜宁每次都拒绝了,并且看着他们吃下去,每次都告诉他们:现在不是享受的时候,能活命便可。
这样为他们着想的主子让他们感动。
所以粮食危机就成了压在每个人头上的千斤重担。
“王爷也是实在没有别的法子,金港城中的情况还算好,城外的情况更加凄惨。陈知县每天都命人出去查看情况,将死去的百姓集中起来处理,就是怕闹出什么疫病来。”寄云道。
冰糖叹息道:“可是百姓生活在这样的氛围里,每天都看着亲人朋友死去,就算往后活下来,精神上怕也是要崩溃。”
几人回了房,秦宜宁在临窗铺设厚鸭绒坐褥的暖炕坐下,叹息道:“现在只能尽努力让更多的人活下去,只有活着才能有情绪,至于心里上能否接受,只能交给时间。”
这话题过于沉重,几人一时间都没有开口。
秦宜宁撑颐看着半敞的窗外,几片黄叶飘零,蹁跹着落在整齐的青石地砖上。
就在这时,却见一人快步而来,踏过了地面上几片落叶。
“王妃。”来的是廖知秉。
一见是廖知秉来了,秦宜宁蹭的站起身,眼前黑了一瞬,让她立马扶住了方桌。
寄云和冰糖忙扶着秦宜宁,“王妃,您起身慢一些。”
“没事。”秦宜宁快步走到屋门前,“廖先生,怎么样”
廖知秉笑道:“幸不辱命,第一批宝藏已换成了金银和银票,这会子已在城外。王妃,是否吩咐人将这些东西运送进来”
秦宜宁想了想,笑道:“不,进城里来太引人注目了,咱们立即带着这些宝藏去一趟惠民村,王爷今日去拜访柳员外了,为免被人误会成‘土匪’,还是越快赶去越好。”
众人闻言,都禁不住轻笑出声。
廖知秉得知自己一行赶来的及时,心下也很欢喜,忙着下去安排。
秦宜宁责让人预备预备车,带上冰糖和寄云,在惊蛰等四名暗探的护卫之下离开了衙门。
天气渐冷,街上萧瑟,满街都不见个人影儿。凄凉的景象让人瞧着便心情郁闷。
出了城门,远远地看到陈知县命人搭设赈灾粥棚,看到黑压压的一片人影,秦宜宁都觉得背脊上发寒。
若是处置不当,弄不来粮食,这些人里还不知会有多少人丧命。
一想这些,秦宜宁眼神都变的坚决,吩咐人尽快。
廖知秉此番是与几名精虎卫一起行动,几人都跟随秦宜宁去过水泽国,都是熟面孔,见了就多出几分亲切。
而这些人给秦宜宁行礼时,也多有几分亲近和随意。
一行人快马加鞭的往惠民村赶去,不多时就已到达了目的地。
整个村落只有一条宽敞的大街,路两侧是鳞次栉比民宅和院落,此时家家都挂了白,此时又是秋季,满目苍凉只叫人觉得萧瑟无比。
然而还有一家与众不同,在这村落之中看起来宛若鹤立鸡群。
只看那院墙就是寻常人家院墙两倍高,四角还有瞭望的高台。虽建筑算不得多精美,可看起来就比寻常人家气派。
目标如此明确,倒是省去了寻找的时间。
秦宜宁带着人往那院子方向去,不过多时就看到了整齐列队在院门外的百名王府护卫。
院门敞开着,逄枭与个身着宝蓝色宽袖细布袍的花甲老者正在说话。
那老者态度不卑不亢,“……王爷是为了百姓,这老朽能够理解。可是您看看,老朽家里还有好几十口子人呢。再说我手中粮食也并不是大风刮来的。王爷是仁义之人,辅佐圣上,爱护百姓,比前朝的昏君可要高明仁义到哪里去了,这会子王爷带着这么多人来堵住老朽的家门,您说要叫老朽怎么办”
这话说的看似无章法,实则软硬兼施,若眼前真是个不讲道理的,怕会直接要治这位老者不敬之罪,可逄枭偏偏不是这种人,想来老者也是看准了逄枭的性子才敢这么说话。
逄枭笑了笑,听见脚步声和车马声回头看来,正看见秦宜宁撩起车帘看着他。又看到秦宜宁身后跟着的廖知秉一行和几辆马车,心里顿时明白过来了。
他家宝贝疙瘩,是怕他没银子寸步难行,平白背上个土匪名声呢。
逄枭原本也没打算强抢,只是眼看着城中百姓一个个死去,圣上有没有反应,他不忍心看着那么多人活活饿死,在宝藏没到之前,他是想先赊账,先解决燃眉之急的。
可是这位柳员外是个老奸巨猾的,根本软硬不吃,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也没用,说的重了一些,就要躺地上威胁逄枭说他虐待寻常百姓。逄枭态度缓和一点,他又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成就感
柳员外的内心是抗拒的,这个节骨眼上,推荐哪一家就是害哪一家,此事过后那些人还不恨死他了可是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柳员外还是颤抖着声音说了两家。
逄枭点点头,笑道:“柳员外果真是明白人。那么就依着柳员外要求的,就这个数吧。”逄枭比了一根手指。
柳员外当场大哭的心都有。他比了一只手出来,最后愣是被吓的连连败退,只敢伸一根手指,王爷千岁居然还好意思腆着脸说是“依着他的要求”,这位王爷怎么还这么厚脸皮啊!
可柳员外怎么也不敢将这话说出口,最开始的盛气凌人早就被吓的粉碎。着实是兵马就摆在自家门前。他也发现了者为王爷着实不是个好相与的,肯给银子就是给他脸,还是见好就收的好。
柳院外一声吩咐,府里就忙碌了起来,逄枭吩咐人在这里守着过称,又叫人立即去往柳员外说的那两家有存粮的商人之家打探虚实,转身来到马车旁,冰糖和寄云立即下了车。
将车帘一撩跃上马车,逄枭挨着秦宜宁坐下,“怎么来的这样及时不然都快被当成强盗了。”
秦宜宁被他逗的噗的笑出声来,“你不是早就打算好了先赊账吗反正也就是这两天就运到了。”凑近他身旁,打量他的坐姿,低声道:“骑马来的伤口疼了没有”
“哪就这么娇贵了”长臂一伸揽过秦宜宁的肩膀,逄枭在的手落在她肩头,触到她纤弱的骨骼,眉头禁不住皱了皱。
这段日子吃不好睡不好,殚精竭虑的生活,秦宜宁瘦了许多。他们身在灾区,百姓们每天都在面临死亡的威胁,粮食都吃不饱,就更不要说调养了。才刚给她的脸蛋上养出一些肉,才走到金港就又瘦了下去。
秦宜宁靠着他肩头,眼眸亮的宛若夜空中璀璨的星。
“亏得你想到这样的好办法,圣上的赈济咱们是等不到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百姓们饿死,兴许沿途咱们还能用这个法子,”忽而想到什么,坐直身子嘱咐逄枭,“行事也需得低调一些,也别将这些商人刺激的太狠了,免得叫人猜忌咱们银子的来历。”
宝藏的事本就是李启天心尖的刺,费了那么大的力气都没找到,若是引得他怀疑到逄枭头上,恐怕日后更加会腹背受敌。
逄枭就爱看她为自己操心时的可爱模样,那感觉就像被某种软绵绵毛茸茸的小动物,用毛乎乎的小爪轻轻拍了一下。
“好,都依你。我会竭力小心的。”
秦宜宁听见他充满愉悦的声音,禁不住抬眸看去,正撞进他温柔的眼波里。
他虽然什么都没做,只是单纯的用充满爱意的眼神望着她,可秦宜宁依旧听见自己的心不听话的砰然了两下。似乎每一次只要逄枭用这样软的眼神看她,她就几乎要忘记自己姓甚名谁,要做什么。
逄枭爱极了她水眸迷蒙的模样,禁不住亲了亲她的眼睛。
正当这时,马车外传来脚步声。
“王爷,已经点好了粮,足够城内外百姓吃上三天稀粥呢!”
逄枭闻言欢喜的掐了一下秦宜宁的脸蛋,“那个老狐狸一定还有存粮没拿出来,我再去探一探。”说罢就像个孩子是的跳下马车,仿佛伤口都一点不疼了。
秦宜宁裹着云肩安静等待,逄枭不多就与柳员外谈好,待到回城时,他们的后头跟着足六辆马车,还有数十名挑担的挑夫。
同样是秋日里满目疮痍的景象,带着粮食回去是,可足以让人心情愉悦。
秦宜宁一直没下车,但撩起窗帘,看着城外粥棚那些百姓们用满含期待的眼神望着逄枭时,心里便升起强烈的满足。宝藏用在此处,是值得的。
逄枭与秦宜宁先将一部分粮食送到城外粥棚,安排人熬粥,又迅速回了城中安排。
他们的动作极快,回城后还没来得及告知陈知县,就先一步将粮食送去城中两个粥棚,以为内早一刻让饥民们吃到粮食,就能少几个人死去。
陈知县听说逄枭果真带着粮食回了粥棚,当即便赶了过来。看到灶上升起炊烟,大锅里熬上了浓稠的杂米粥,百姓们已拿着陶罐、海碗在粥棚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陈知县激动的差点滚出男儿泪。
“王爷,多亏了有您!下官代表全城的百姓感谢您了!”三步并作两步上前,陈知县结结实实的跪在逄枭面前,连磕了好个响头。
距离近一些的百姓听了陈知县的话,纷纷激动的跪下一起磕头,人群中都在议论,多亏了王爷弄了粮食来,才让大家能挨过这几天。百姓们也都跟着陈知县跪下,向着逄枭道谢的声音几乎响彻云霄。
逄枭忙扶陈知县起来,“陈大人这是做什么,这都是本王分内之事。本王无能,害大家伙平白的多挨了那么多的饿,本王着实惭愧。”
“王爷可千万别这么说,圣上不给粮草,王爷又不是神仙,难道能平白变出粮食来这一次若不是王爷自己掏腰包去买粮食,大家伙哪里能活命啊!”
&n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声名大噪
秦宜宁见他如此不由得好笑,果真男人不论多大年纪,都有像小孩子似的那一面,就连性格沉稳心思缜密的逄枭也不能免俗。
队伍缓缓接近水南城,入目的景象要比在金港时还要凄惨。越是接近大燕旧都,灾情便越是严重。
逄枭和秦宜宁都没有了闲聊的心思,一人一边窗口往灾民密集处看。
他们发现灾民之中年老者已十不存一,孩童也少之又少,幸存的灾民大多是青壮年的男子,妇人只占一少部分。
在天灾面前,身体强健的男子比柔弱的女子更有生存的能力,而老年与孩童,若无家人细心的照料,根本无法抵御这样的灾荒。
秦宜宁面色沉重。
而灾民们看到逄枭赈灾的队伍赶来,一张张麻木的脸也都看了过来,看到王府护卫运送着一辆辆满载的马车,灾民们纷纷站起身,眼中充满了渴望。
也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是王爷来赈灾了!”
原本还死气沉沉的灾民们忽然像是被注入了生机,流水一般车队所在的城门处涌来。
逄枭忙下了马车,命精虎卫将车队围住,与穆静湖并肩走到包围圈最外围的王府护卫所在,拱手对着包围过来的灾民道:“各位乡亲,大家稍安勿躁,本王立即命人设置粥棚,稍后就能吃上热粥了!”
原本灾民们还不相信北边儿的那些传言,在他们印象中,朝廷赈灾素来拖拖拉拉,否则这么长时间,他们从各地奔赴大城,路上家人、同乡都不知饿死了多少,但凡有一个当官儿的肯这样痛快,也不会平白死了那么多人。
如今却见忠顺亲王这样痛快,且随同而来的那些身着甲胄的亲兵正痛快的从马车卸粮食,大家都激动起来。
传言原来是真的!
看着那些粮食,前排的灾民已经忍耐不住。
逄枭一路赈灾,哄抢的灾民他见的多了。一挥手,王府护卫亲兵立即上前一步,将手中兵刃平举,拒百姓于包围圈外。
逄枭朗声道:“大家放心,本王带来的粮食充足,大家都有吃的!如果眼下有人不遵守秩序,那就是拖延赈济的时间,大家都哄抢,那什么时候才能熬好粥聪明的人现在会帮忙搭灶抬粮,可不是捣乱!”
看到粮食红了眼的那些灾民依旧难以控制,可畏惧王府亲兵手中的刀剑,不敢妄动。
也有一部分人听了逄枭的话理智占了上风,自发的告诉身边的人维持秩序,还有几个年轻人站出来,主动要求帮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