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而穿越集团所需要的,也不仅仅只是这些股东们所提供的资金而已。有了切身利益之后,穿越集团便有机会凭借这种合作关系从大明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特别是原材料、劳动人口和技术人口的供应状况,在有了一批地方上的有力人士支持之后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反过来穿越集团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股东们的社会影响力,向大明输出更多的工业产品以及执委会一直努力在向外推行的价值观念。

    &n




第302章新机构挂牌
    施耐德对于贷款问题显得比较轻松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琼联发”成立之后,大明的股东都必须要注资到银行作为保证金。按照施耐德的估算,这笔钱少说也有接近十万两,而且存进来之后就不会再轻易被提走,因此银行方面近期要对集团内部的其他单位进行小规模放贷,在现金流上并不会存在太大压力。

    至于说政策上的尺度,就正如陶东来所说的那样,专业的决策应该交给专业人士来做,只要施耐德认为这个措施是合适的,那么执委会也将支持并认可他的决定——当然如果真的由此而造成了穿越集团的损失,那施耐德这个经手人的确也会有因此而背锅的可能。

    不过作为一个老牌金融诈骗犯,施耐德从来都不是一个胆小怕事不敢背锅的人,而且早在穿越之前他就已经在负责打理整个穿越集团数以千万的资金,未来的整个金融系统也将由他带头来构建,相比之下,现在处理的金额完全只是个小数目,执委会肯定不会对此有任何的疑虑。

    当然放贷这种业务,在穿越集团治下只能有官方开设的银行办理,其他外部势力想对金融行业进行插手是绝对不被允许的。而在这方面,即便没有什么强制性的措施,穿越集团的金融部门也已经具备了很大的优势——在穿越集团管理的地区,唯一能够正常流通使用的货币就是海汉流通券,真金白银只有官方与外界进行贸易时才会用到,这样外面的人想要在海汉地盘上从事金融业务就基本不可能了。至于说今后内部会不会有人拿着流通券从事高利贷之类的业务,那就得看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了。

    陶东来道:“处理好贷款这件事情,你就准备一下工作交接的事情。”

    何夕闻言放下刚举到嘴边的茶杯,愕然道:“这是要把施总调回大本营了”

    陶东来点点头道:“算算时间,施总到广州主持工作已经有半年多了,现在驻广办的业务已经基本开始上路,施总的任务也算是基本完成了。再说我们的金融体系还处在草创阶段,有很多具体的事务必须要施总回去主持工作才行。”

    施耐德调任驻广办之后,很多金融方面的建设工作都暂时搁置下来,而如今随着穿越集团经营规模越来越大,有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就必须要有得力的专业人员来主持工作才能进行下去了。虽然目前已经初步搭建起了银行和货币管控机构的架子,但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可不仅仅只是依靠这么一两个单位就行,还得有一整套与之配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的规章制度,而制定这些东西就不是半吊子的非专业人员能够玩得转的了。

    何夕叹口气道:“可惜啊,难得能遇到施总这样的搭档!”

    施耐德笑道:“要不你也向执委会递个申请,调回胜利港去”

    何夕连连摇头道:“那怎么行回去我就成了闲人一个,还是广州这地方比较适合我发挥长处。”

    三人说笑一阵之后,何夕又追问道:“那施总走了之后,驻广办的领导工作由谁来担任银行事务又由谁来负责陶总你可别指望把锅甩给我啊,我从来就不是干行政工作的料。”

    “你好好当你的007就行了,执委会也没指望让你来挑这个担子。”陶东来笑着应道。

    事实上执委会在近期会对各个驻外机构有一些比较大的人员调整变动,例如目前执委当中驻外的顾凯、施耐德都会因为工作需要被调回胜利港,而像驻广办这样的驻外机构,还会因为其功能的不断增加而对人员编制进行调整。

    “陶总,这人员要怎么个调整法,你就先给我剧透一下吧,也好让我有个思想准备。”何夕不愿就此放弃,一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模样。

    陶东来叹口气道:“那好吧,银行事务方面,执委会准备调蔡金梅到广州主持工作,这个人选安排也是施总的推荐。”

    何夕点点头:“施总推荐的人,那肯定是能够胜任了。不过我听说这个女人脾气不太好,而且有点毒舌。”

    “她就是一外强中干,看起来不太好相处,其实人还是挺不错的……”施耐德说着说着见旁边两人眼神古怪地盯着自己,当下连忙分辩道:“你们不要想岔了,我可没有别的想法,我推荐她的原因也纯粹只是看中了她的业务能力而已。今后成立了‘琼联发’,发展银行的业务也会越来越多,必须要有专业人员在这边坐镇主持金融工作才行。蔡金梅穿越前就是在银行做事,而且是中层管理人员,说专业程度,其实她要比我更胜任这个位子。”

    “当然,当然。”何夕微笑着点点头道:“你要真是有什么想法,就会让她继续留在胜利港,而不是在卸任回胜利港之前推荐她到广州来接任了,对吧”

    施耐德哭笑不得道:“你还真是干特务的,脑袋的奇怪思想这么多,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阴险啊”

    陶东来干咳了一声打断了他们的争执:“私人生活方面,执委会是不会过多干涉的,只要别影响工作就行……至于行政方面,执委会目前考虑的接任人选是马力科。”

    何夕脸上的笑容变得微微有些僵硬:“哟,我的老搭档啊!那倒是省去了磨合的工夫了……”

    当初执委会筹建驻广办,就只抽调了施耐德和何夕两个人。施耐德就不用说了,本身是执委身份,坐镇广州主持工作有很明显的政治意义,加上他又是穿越集团的金融和贸易主管领导,从专业对口的角度而言,执委会对他的安排也让人无可挑剔。不过执委会在第一批外派干部中挑中了何夕作为驻广办的领导人之一,这让他在崖州的同事们多多少少有些嫉妒。

    何夕离任之前,已经能够比较明显地感受到了其他人的这种情绪,特别是一心想走从政这条路的马力科和邱元,对于执委会的安排应该是比较失望的。何夕倒是没想到时隔半年之后,自己居然又要跟马力科搭档做事了。

    陶东来解释道:“马力科在崖州这大半年里做得不错,不管是主持驻外机构的工作还是在大明控制区内的生活,他都已经适应得比较好了。而且他穿越前就在招商办里做事,算起来也是专业人士。‘琼联发’成立之后会有很多招商方面的工作要做,决定把他调过来也是出于专业对口的考虑。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执委会考虑到你们曾经一起共事过一段时间,有你的帮助,他对各种工作的上手速度也会比较快一点。”

    何夕笑笑道:“陶总你放心吧,好歹也在一起搭档过几个月,工作上的默契还是有的。”

    陶东来何等精明的人,一听何夕这个表态,便能感觉到这两人之间的私人关系不算太好——在一起朝夕相处工作过几个月的人,如果只是建立起了工作关系,那想必一定是有什么东西横亘在他们中间。

    不过陶东来可不会点破这种事情,穿越集团这么大的团体,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能互相视作亲人,成员之间的关系肯定有亲疏,说严重点互相看不惯的情况也是肯定存在的。但只要不影响到工作,不对集团的利益造成损害,作为领导者就不会去过多干涉和过问成员之间的私人关系。

    陶东来继续说道:“你们这边先把相关的交接手续准备好,最迟这个月中旬,就会安排他们过来接手这边的工作了。”

    下月月初就是穿越一周年纪念日,届时除了庆祝活动之外,还有大量的机构调整和新政策要开始实施,施耐德也必须在那之前完成驻广办的工作交接,回到胜利港参与执委会的一系列重要事务



第303章商家座谈
    执委会愿意在“琼联发”的合作协议中给予“福瑞丰”比较大的优惠和让步,除了顾及之前的交情之外,更多的还是考虑到“金盾保安”这个机构的日后运作。

    施耐德等人撺掇着李家父子组建“金盾保安”这个武装押运机构,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能够以合法渠道运送非法违禁品而已。一方面何夕的情报机构需要借助“金盾保安”建立的信息渠道来向外扩展,另一方面军警部多少也有借着这层皮在广州附近安插小规模武装力量的打算。

    随着驻广办经营项目的增加,整个驻广办驻地的规模扩大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事情,年内购买土地完成扩建之后,驻广办的人员编制肯定也会增大不少,而且由于各种贸易往来和金融业务的开展,驻广办的现金流量会变得非常大,安全问题就势必要提到驻广办的议事日程当中了。

    现在驻广办虽然有一个排的警卫编制,但在军警部的眼中,武装力量自然是多多益善的。像广州这种区域要地,两广首府,军警部恨不得能设个军事基地在珠江边才好——当然这在目前来说还仅仅只是一个不太可能实现的愿望而已。

    直接在广州布置武装力量势必会引起大明的警惕,毕竟名声传扬数百年的锦衣卫也不是吃素的,动作太大很快就会被这些“朝廷鹰犬”给盯上。而“金盾保安”倒是可以走曲线救国的路线,为军警部的打算披上一层合法外衣。军警部早就有了控制珠江口的规划,打算要在珠江口的万山群岛做些文章,从距离上来说,近在咫尺的广州相比胜利港无疑是更好的后勤基地,只有在广州做好布置之后,军警部才能放心大胆地谋划在珠江口建立军事据点,从而实现对广州出海航道进行监控的战略意图。

    驻广办开张这半年多时间,还是第一次同时接待如此之多的客人。临近中午,在院子里设下的二十多桌酒席基本已经坐满,而外面看热闹的民众终于逐步散去,毕竟后面的游戏就没有普通百姓参与的份了。

    施耐德代表驻广办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酒词,高度肯定了“金盾保安”的实力,并表示今后“海汉发展银行”以及其他海汉名下的各项产业都将与“金盾保安”进行深度合作,海汉各种产品在大陆地区的押运工作,将全部交由“金盾保安”来完成。同时施耐德也表示,只要是“海汉发展银行”的长期固定客户,都能以八折的价格享受到“金盾保安”的押运服务。

    施耐德的这个表态实际上就是在广州商圈为新成立的“金盾保安”背书了。海汉人的经济实力在这半年里已经在广州商圈里尽人皆知,有了驻广办这个表态,“金盾保安”就算是外面一笔买卖都接不到,光靠着海汉吃饭也已经饿不死了。而且在座的商家们还能从施耐德的话里察觉到另一个比较隐晦的信息——海汉人应该是准备借助“金盾保安”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和网络了。

    对于海汉人的这个意图,其实很多人在得知海汉人和“福瑞丰”合作搞“金盾保安”这个机构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几分,而各个商家的评价自然也是毁誉参半。有人认为海汉人这样做完全就是在跟大明分销商抢市场,要是海汉人自己建立起了销售网络,那大明这些商人可以说连半点竞争优势都没有了。但也有另一种意见认为海汉人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把分销商们赶绝,因为海汉人做买卖从来都没有表现出吃独食的恶习——持有这种意见的,基本都是得到了“琼联发”入股邀请的大商家。

    这部分商家与海汉都有较为密切的贸易往来,对于海汉人的行事风格也比较了解,他们在获知了“金盾保安”和“琼联发”这两个机构的信息之后,一部分头脑比较聪明人就揣测出了几分海汉人的意图——海汉人应该是希望大明商人将一部分注意力从海汉那些花里胡哨的商品转移到更大的生意上去。

    只要是被驻广办单独约谈过“琼联发”相关内容的商家老板,无一不被海汉人的构想所震惊。“琼联发”计划当中的那些项目,随便挑出一个都是一般商家无法驾驭的大家伙,而海汉人似乎并不满足于让这些构想停留在纸面上,并且还打算要进行多线操作,同时运行数个项目。

    这些项目的“钱景”有多大,有一些是比较显而易见的,例如开矿炼铁、大面积种植蔗田、造大船从事海运业等等,还有一些让人看不太懂的项目,例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但不管是哪种项目,海汉人都对其盈利能力表现出了充分的信心,甚至其中一部分项目海汉人还给出了盈利幅度的保底承诺。

    相较于海汉商品在大陆分销的暴利,海汉人的这些大项目似乎并没有那么诱人,但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随着海汉商品在大陆地区的分销商越来越多,销售利润已经不再像最初几个月那么丰厚,即便是“福瑞丰”这样的老牌代理商,也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同业竞争对手的出现。分销商们想要保证丰厚的利润,就必须得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将海汉商品运往那些远离广州的地区进行发售,但在这个交通不便的年代,将大宗货物贩往外地可并非易事。

    在这样的市场走势之下,对大户商人来说,海汉人所提议的“琼联发”操作模式就显得很有吸引力了,虽然看似利润不高,但胜在操心少不费事,项目全程都由海汉人负责实施,股东们除了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外,基本无需顾虑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只要安安心心地等着分钱就行了。另外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海汉承诺了股东们的收入都可通过现银或是“海汉发展银行”的银票来兑现,这就意味着这一笔收入可以实现完全的避税,这可比做海贸要简单多了。

    尽管还是抱有各种各样的疑虑,但接到“琼联发”入股邀请的这些商家们,还是都应邀来到了这里,看看海汉人在今天的会议上还有什么要说的内容,毕竟没人愿意轻易错失这样一个能够长期稳定获取收益的机会。

    今天的这场酒宴上也依然贯彻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原则,施耐德的祝酒词结束之后,李继峰也简单说了几句,然后院子里搭建的临时戏台上便开始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这是驻广办专门从佛山请来的琼花会馆表演的“广府大戏”,也就是粤剧的雏形。

    唱完一出戏之后,施耐德便亲自上台,主持拍卖和抽奖的仪式。在开始拍卖之前,施耐德就这次拍卖活动进行了简短的说明,表示今天这二十套纪念版文具的拍卖所得,不管金额多少,驻广办都将一文不留地全部捐献出来。其中一半作为海汉善堂的经费,赈济救助广州本地的难民和孤儿,并会将那些无人照顾的流浪儿童送往胜利港接受统一的教育和管理。另一半经费则将用来成立一个专门的“海汉助学基金会”,用于资助广州的穷苦读书人,但凡家境贫寒的读书人,都可向基金会申请补助,而这种经济上的补助将是无偿且不带任何的附加要求。

    赈济难民、捐助文化,弘扬善行义举是这个时代商人发家之后获取良好社会名声的最佳手段,施耐德的这番表态也获得了一片叫好之声。当然这笔钱虽然是打着慈善的名义,但也不是打算白白花出去的。义庄善堂救助的难民孤儿,绝大部分都会在经过筛选之后送往胜利港进入归化民体系,也算是从大明合法获取移民的渠道之一。

    至于对贫苦下层文人的资助,其实驻广办在此之前就已经在从事相关的工作,只



第304章神秘的拜访者
    虽然对崖州官场的布局还没有完全实现,但穿越集团在崖州地区,特别是胜利港周边几十里地之内的影响力已经大到无以复加。军、政、商三方面的事务,崖州官府基本都没有插手的机会,更多时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穿越集团某些打擦边球的行为视而不见。

    这种鸵鸟心态倒也不完全是崖州官府怕事,关键是找不到什么插手的理由。海汉人在胜利港一没有造反作乱,二没有杀人放火,当地有崖州官府派驻的巡检司,也有崖州水寨派驻的边军,加上海汉人自己的民团,治安状况比京城还好。虽说当地对外来客商施行了免税政策,但崖州方面所获得的收益可比往年高了不少,光是将崖州大牢的犯人“租借”给穿越集团当劳工,这里外里节省的开支、挣到的劳务费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琼联发”要在崖州搞大开发,可以说基本上不会遇到来自地方官府的太大阻力。而既有可能发生的一种情况是,崖州官府会为“琼联发”的开发项目在政策上保驾护航,因为这意味着地方官府会从穿越集团手中拿到新一笔的“政策补助”。

    从办理胜利港地区的土地凭证开始,崖州官府便时常会收到来自胜利港的各种“补助”,固定年节肯定有节庆补助,办理事务也有办公补助。在花样繁多的补助当中,对胜利港进行扶持的地方性政策拿补助拿得最多,例如崖州官府在三个月之前宣布本地民众迁往胜利港之后将不再单独承担赋税,而是由穿越集团出面统一缴纳。这条政令就彻底瓦解了部分民众心里的顾虑,促进了崖州向胜利港的移民速度。而在宣布这条政令之后,崖州官府立刻就收到了驻崖办送上的一千两白银作为“政策补助”——当然这笔钱有多少进了官库,多少进了私人腰包,那就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了。

    类似如此的补助,崖州官府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收了至少万两以上的银子,从底层衙役到最上面的知州、同知,可以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拿过穿越集团的好处。绝大多数在崖州任职的官员心中都逐渐形成了一种共识——海汉人赚的钱越多,自己能拿到的好处也就越多,谁跟海汉人过不去,谁就是在跟自己的钱过不去。

    极少数头脑比较清醒,对穿越集团抱有戒心和敌意的官方人员,很快就在这场一边倒的金钱攻势下被湮没掉了。整个崖州官场在经历了近一年的清洗之后,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再留下多少愿意跟穿越集团做对的人了,就连锦衣卫和东厂这两个特务机关,驻崖州的人员也已经被收买得七七八八。锦衣卫的龚总旗年前调任到琼州府,驻崖办还特地送了二百两银子作为贺礼。这些特务机关的人员在崖州这偏僻地方根本就没多少油水可捞,阔绰的海汉人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财神一般的存在,自然也没有为难的必要。
1...119120121122123...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