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魏平听得咬了咬牙,却又无从反驳。港区到处都能看到那些背着藤牌提着短木棍子的海汉保安,而且现在他们的服装从最初的花绿短衣换成了一身皂色衣裤,更是十分打眼。魏平虽然觉得这些保安的武力值远远不如自己,但他们一向都是集体出动,根本不会讲求什么单打独斗,要论总体战斗力那的确是远远超出了巡检司。

    何况港湾对面就是海汉的民兵军营,划船过来只要片刻便到,而民兵的战斗能力那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不但每个民兵都统一配发了海汉火枪,而且据说他们还有不少海汉大炮——魏平可是不止一次看到海汉火炮在码头上装船了,既然海汉人敢把这种利器往外边卖,那只能说明他们手上的存货已经足够多了。据说水师把总罗升东也在海汉人手中吃过小亏,但看看罗升东在海汉人面前那种卑躬屈膝的模样,魏平总觉得他当初恐怕不仅仅是吃了小亏而已。总之不管怎样,至少在崖州,甚至是整个琼州岛,魏平认为都找不出任何一支武装力量能跟海汉民兵正面抗衡。

    “我们让巡检司搬到港口,并不是让你们来负责港区的治安,执委会也不希望巡检司过多插手本地的事务。”任亮这次就把话说得很明白了:“巡检司只要在外来人员引起纠纷的时候出面就行了。保卫处负责处理,巡检司负责善后,分工就是这么简单。”

    魏平虽然还是有些忿忿不平,但他还真没勇气开口拒绝这个擦屁股的工作——他要敢这么做,恐怕真的就再没有机会走出巡检司的小院了。

    不过魏平的城府还没有深到能隐藏住自己的真实情绪,他心中的感受基本都立刻表现在了脸上,任亮嗤笑一声道:“我们给巡检司的酬劳比崖州官府高得多,要巡检司做的事情却少得多,你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任亮不问还好,一问这个,魏平的脾气就又上来了:“在下本是朝廷任命的一方官员,在此地处处受到辖制,那罗升东不过是借着职务之便行商,为何却能在胜利港受到礼遇莫非是他七品官的脑袋真比我这九品官要大些不成”

    任亮闻言不禁失笑道:“原来如此!难道你是嫉妒罗升东挣得比你多”

    “在下岂是那种贪图钱财的小人!”魏平咬死不肯承认。

    任亮想了想道:“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罗升东会在我们这里得到礼遇”

    “无非是善于逢迎拍马而已!”反正当事人也不在场,魏平干脆就毫无忌惮地怒黑罗升东。

    任亮摇摇头,转向李奈道:“李先生怎么看”

    李奈的看法的确就比魏平客观多了:“以在下之愚见,罗把总所得之礼遇,其根源还是在于他能为本地带来的好处有多少。”

    任亮微笑道:“请继续。”

    “贵方选择这处地方开埠建城,优势在于此地的环境,不但拥有天然良港,且周边地区几乎全为无主之地,但劣势也很明显,此地远离大城,与外界互通有无必须通过海路运输,可以说海路便是贵方的发展命脉!”李奈一边整理自己的思路,一边慢慢地说道:“而罗把总的作用就在于,他可征调崖州水寨的船只,为贵方担当起一部分的海路运输之需。而且他的身份放在那里,也无人敢于清查战船上的货物,可为贵方的货物输出省去不少的麻烦。”

    李奈这番话也算说得很客气了,海汉与罗升东之间的关系明明是官商勾结干走私的勾当,经他这么一说倒是显得很平常了。不过好在这几个人都很清楚其中的内情,倒也不需要把事情完全说破。

    “魏巡检,你听懂李先生的意思了吗”任亮转头对魏平问道:“不要问海汉给了你什么待遇,先问你自己能为海汉做些什么事!”

    魏平愕然失神道:“什么事……什么事……”

    这问题他在此之前也曾想到过,只是没有深入地去考虑。魏平认为自己只要能帮海汉人处理一些外来人员造成的麻烦,就足以换取至少跟罗升东同等的待遇,但现在看来这种想法似乎还有点想当然了。

    以海汉人的现有能力,他们已经有足够的实力能够自行处理外来者造成的麻烦,之所以还要把巡检司留着并推到前台,为的无非是借着大明官府这块招牌吓唬不明真相的外来者而已。但仅仅如此,巡检司能够给海汉所带来的实际利益其实是很有限的,跟每个月来胜利港好几趟的罗升东的确没得比——人家一次就拉走价值上千两银子的货,还能送来不少移民,这可不是巡检司阻止几次水手斗殴能相提并论的事情。

    不过罗升东的差事也不是人人都能做,首先得有一个水师军官的身份才行,这就已经基本堵死了绝大多数人进入这行的路子。但魏平在胜利港盯着港口已经连续盯了几个月,他深知海汉人在海运能力上的缺口并不是一个罗升东就能够填补的,既然任亮把话说得这么明白了,那自己若是不主动试一试,恐怕就错过了这个大好的机会。

    “任长官可否为在下指一条明路”魏平想明白了其中关键,便收起了之前的态度,恭恭敬敬地抱拳鞠躬道。

    任亮没有急着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招招手,将站在远处的蒋三唤了过来:“蒋凯申,你带李先生去别的地方转转。”

    李奈明白这是任亮有些事情不好当着自己的面讲,便知趣地告辞离开了。

    待蒋三带着李奈走出一段距离之后,任亮才对魏平说道:“我们做事是很公平的,你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好处,从我们这里就能得到多少礼遇,我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敌人,但也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朋友。”

    “是是是,任长官说得是!”魏平忙不迭地应道。他已经意识到任亮支开李奈是一个信号,必定是海汉人有某些事情希望交给自己去完成,而这事不便让作为外来人的李奈知道——这极有可能便是自己命运的转机了。

    任亮停下来又仔细打量了一下魏平的神情,确定从他眼中已经看不到先前的火气之后,这才不慌不忙地说道:“魏巡检,你家里现在都有些什么人在崖州”

    魏平一愣,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应道:“在下父母早逝,只有姐弟两人相依为命,现今只有姐姐一家人住在崖州。”

    “你姐夫是现任的崖州同知,没错吧”任亮也懒得跟他慢慢绕来绕去地兜圈子,直接点明了题意:“你跟你姐夫的关系如何”

    “错是没错,但这……这是何意”魏平一时没有回过味来。

    “意思是你说话在你姐夫那里能起作用不”任亮不得不更加直接地提出了问题。

    “在下姐夫对人要求甚为严苛,若非必要,在下一般也不愿主动去见他……”魏平见任




第242章驻广办的促销手段
    魏平知道这大概是海汉人给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了,错过了这个村,自己就真的会失去了利用价值,而以海汉人现有的发展速度,再过一两年,他们或许就不再需要榆林巡检司这个挡箭牌的存在了。这事办好了,那日后自然是好过得多,有罗升东这个范本在前,魏平估计自己最差也能混个“代理商”的资格,届时银子肯定是大大地有,也不会再被海汉人限制了人身自由。

    但若是没按海汉人的要求办好这件事,那自己今后最好的结果就是在榆林巡检司里一直被关到离职,或是海汉人不再需要巡检司为止。这两厢比较下来,到底该怎么做魏平心里已经有了数。

    不管是任亮还是执委会,却并没有把魏平的作用看得太重。穿越集团对崖州的蚕食已经是在进行之中,不管最后能不能把罗升东的老丈人推上知州的位子,这种趋势都不会改变。即便是没能达成这个目标,也无非就是日后多费一些手脚而已,还不至于影响到穿越集团的扩张计划。

    就在这天下午,李奈和魏平亲眼目睹了胜利港开埠以来最大的一波海外移民潮到来。五艘四百料的海船鱼贯驶入港湾,每艘船上都装着数以百计的移民。这些人正是穿越集团与北越政权达成协议之后,首批从北越涂山半岛大批运回的“合法移民”。

    这批移民一共有八百余人,其中有近五百人是战争中俘获的南越士兵或者民伕,一百多人是从升龙府大牢中提出来的重刑囚犯,剩下的少数人是郑氏从升龙府附近的战争难民中征召而来。对于郑氏来说,这种人口换军火的交易在短期内是很划算的,北越有大量的战俘、犯人和成千上万的战争难民需要处理,而当权者并不乐意拿出粮食把这些人供养起来,与其让这些人留在安南国内成为治安隐患,倒不如交给急需人口的海汉人,换取海汉商品,特别是军火的长期折扣和稳定供应。至于说这些移民的整体素质,倒是基本都以青壮为主,北越方面并没有在中间参杂老弱病残充数的迹象。

    李奈和魏平看到如此多的青壮不断地从船上登岸,都是吃惊不已。他们也知道海汉人在劳力方面一直存在比较大的缺口,但胜利港的移民数量一直都不紧不慢地保持着每月几百人的输入速度,而且来的时候都是零零散散的,顶多一两百人而已,从没有出现过这么大的规模。

    李奈惊疑不定道:“魏兄久居胜利港,可曾见过眼下此种状况”

    魏平连连摇头道:“在下也是首次见到他们一次运回这么多人!难怪这个月他们一直在西边的山脚下赶着建房,原来就是为了接收这批人。”

    民政部门为了接收这一批移民,从陶东来回到胜利港之后就已经开始在做准备工作。中间这二十多天时间里,已经将原有的移民隔离区规模扩建了一倍有余,目前隔离区内可以同时安置一千二百人居留,基本能够满足每月两千到三千之间的移民输入量。

    新移民们下船之后就被以百人为单位集中到码头的空地上席地而坐,周围是提前调集过来的大量保安和民兵。由于这批移民中有大量的战俘和罪犯,执委会对于他们可能会引起的治安问题也格外重视,专门为此布置了重兵到码头上维持秩序。军警部也提前得到了授权,如果新移民中有人带头闹事,那么军警部有权进行任何有助于平息事态的现场处置措施——比如说直接枪毙几个不听话的刺头来杀鸡儆猴。

    不过实际上倒是没有出现军警部所担心的那些状况,新移民们普遍都表现得很顺从,这大概也是与他们在航程中所接受的海汉政策宣讲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这次运回的移民,民政部门还特地征召了一批之前表现较好的越南归化民,让他们在这次去越南运移民的船上充当了宣传员的角色,让这些移民在来此的路途中就知道他们的目的地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到了这里之后又需要遵守哪些规矩才能好好地活下去。

    这批移民中有大部分都是战俘和罪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更看重这次远渡重洋所获得的生机。如果他们没有来到这里,那么绝大部分人最后的结局就是被处死,而且头颅会被挂在升龙府的城门上,用来炫耀武功或是震慑民众。

    当然了,这些人即便来到了胜利港,也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人生就此得到解脱。事实上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都会被送去田独挖矿,基本上就是被直接划进了劳改营的编制——现在的劳改人员全部都集中到了田独铁矿劳作,以便于监控和管理。在矿上干满三年之后,这些人才能有机会获得归化民的身份,但这还得看他们是否有足够好的身体来熬过这三年。

    按照军警部10月出炉的最新统计,劳改营设立半年以来,共有三百余人被收监接受劳动改造处罚,其中有七十多人因为表现良好或者刑期服满获得了释放,但没能熬得住高强度的劳动而死在劳改营的人,每个月都保持在了两位数,前前后后已经死了八十来人。也就是说被收进劳改营的犯人,每四人中间就有一个倒霉的家伙熬不到重获自由的那一天,至于像高桥南这样劳改营出身还能混出名堂的更是凤毛麟角。

    而这批移民的到来,倒是为劳改营又补充了编制,正好也显示出了军警部提前要求扩充军力的前瞻眼光——这要不多训练一批民兵出来,那还怎么看守突然就多出来的几百苦役

    不过这些人当中也会有一部分幸运儿逃过劳改营的苦役生涯,民政部门会对这些战俘和犯人进行甄别,挑选出他们中间有一技之长的人,例如工匠、水手、马夫等等,这些人会被分配到各个对口单位去服劳役,而他们获得归化民身份所需的时间会比劳改营的小伙伴们短得多,只要三个月之内不犯大错,便算是过关了,如果中间有立功表现还会进一步缩短这个时间。

    而少量的难民则会在短暂的隔离观察期结束之后,就被分配去新建的铁炉港安家。执委会打算在那里集中安置北越移民,以减少大批北越移民到来可能会给胜利港造成的社会动荡。铁炉港的一期开发就需要上千的劳工定居当地,待一期完成之后,执委会还准备逐步开发铁炉港以北至陵水之间的广袤沿海平原,届时安置更多的北越移民也不会成为问题。

    而同一天时间,驻广办在广州开设的“海汉书局”也正式开始对外营业了。这个书局是在何夕的倡议之下开设的,目的就是为日后面向大明的文化输出作准备,为此驻广办又掏一千两银子,在广州城里买了一个小院子。

    当然了,由于现在的田独造纸厂还处在制造卫生纸为主的技术摸索阶段,穿越集团自身还不具备印刷出版的能力,短期内想自己出书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书局在初期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店内所陈设的书籍也是大明境内流通的各种经史子集。作为穿越集团的重要合作伙伴,“福瑞丰”也在这天为书局送来了数套购自江浙一带的精装雕版书籍当作贺礼。

    相比于广州城内的其他同行,“海汉书局”也比较有自己的特色,店里的书籍并不仅仅是用来出售的,顾客们可以在店内免费借阅,更类似于小型图书馆的性质。有施耐德这个商业奇才坐镇指挥运作,炒作手段自然不是问题。开业之前一周,整个广州城就已经在到处传说,这间书局的后台老板便是现今广州城最流行的玻璃文具供应者,因此开业这天除了吸引到大量的文人墨客到场围观之外,一直在寻找货源的各路商家也都派人前去一探究竟。

    关于这种炒作方式,“福瑞丰”方面也曾表示过不满,因为按照双方的协议,“福瑞丰”是海汉玻璃制品在两广



第243章纺织产业规划
    困扰执委会的可不仅仅是帆布的货源,事实上各种纺织产品都是穿越集团所需的物资。医疗部门使用的纱布、民众制衣需要的棉布、包裹火药包所用的绸布,以及眼下最为急需却一直没找到合适货源的帆布,这些纺织品加到一起,所需的量其实已经相当大,但琼州岛上却没有一个能够稳定地向穿越集团供货的商家。

    这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琼州岛本地出产的纺织品数量很少,像崖州吉贝布这样以木棉为原料的织物,因为其产量太低,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地方特产。而穿越集团对布料的使用量又极大,仅仅靠着本地出产已经完全无法满足需要。

    对于这种状况,也并不是没人对农业部表示过疑问——我们干嘛不自己种棉花有知情人更是指出,当初在穿越前农业部筹备的物资中就有优良棉种,既然自身发展需要大量的纺织物,又准备了棉种,那为什么迟迟没有开垦棉田的计划出台。

    对于这些疑问,农业部负责人袁若修老爷子亲自出面作了解释。棉花是喜热作物,海南的日照时间和平均温度是可以种植棉花,但棉花的开花期和收获期都忌水,而海南所在的地方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偏多,空气湿度大,从这个角度来讲并不适宜棉花的种植。最要命的是棉花的收获季节几乎是跟海南的雨季重合,光是这一条就几乎把种棉花的路子给堵死了。农业部之所以在穿越前准备了棉种,可并不是为了在海南岛上种棉花——等日后穿越集团占据了适宜棉花种植的地区,再把这好东西拿出来发挥作用。

    袁老爷子的专业就是研究经济作物,既然老专家都说了海南岛不适合种棉花,那大家就只能把眼光放到岛外了。看样子穿越集团所需的各种纺织品,现阶段也都只能依赖于从外面进口。不过这个时候袁老爷子又给了灰心丧气的执委们一个小小的惊喜:海南岛虽然不适合种棉花,但根据后世的农业开发经验表明,海南岛的部分地区的环境适合用来种桑养蚕。

    对于袁老爷子的这种说法,有人也表示出了质疑——穿越之前怎么没听说过海南出丝绸什么的

    袁若修解释说,海南的四季温差小,每年养蚕时间比内陆长了几乎一倍,很适合用来搞大规模蚕桑产业。实际上海南开始大规模的种桑养蚕是从21世纪初期才开始的,到穿越之前还没满十年,虽然已经验证了可行性,但因为在海南农村推广的规模还不算很大,所以还没有太大的名气。不过根据穿越前国家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20年的时候海南全省的桑园种植面积将会达到60万亩,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口也将超过百万,会成为全国蚕桑丝绸产业链最完整的产地之一。既然国家对海南蚕桑产业有这么大的规划,那就说明在这里种桑养蚕是可行的。

    这下就完全把执委会的兴趣勾起来了,生丝在这个时代完全就是软黄金,西方国家的商人每年都是拿着真金白银远渡重洋来中国排着队求购。根据非专业历史学家宁崎所提供的资料,福建海商许心素在同时期卖给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生丝,价格高达每担140两银子以上。而袁若修所提供的后世生产数据表明,2006年海南琼中一地的种桑面积达三万余亩,年产鲜茧三万担,折算成生丝大约在四千担上下,照现在的生丝外贸价格可是一笔巨款了!如果织成丝绸出售,那价格至少还能再翻上一番,要是操作得好,这门生意能赚回来的钱不会比军火贸易少。

    袁若修进一步指出,开发蚕桑产业的好处并不仅仅只是出产丝绸,同时也可以带动果桑、茶桑、菜桑、竹编、纺织、进出口贸易等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地区的经济开发将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甚至日后只需丝绸这一样产品能上得了规模,就足以把整个东亚地区的贸易中心部分转移到海南岛来。
1...9495969798...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