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是大圣师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午后方晴

    事情还是鲁氏引起的。

    鲁氏来到刘梁村,也有极少数人伐柴卖,这个不大划算了,鲁氏便学来烘木炭的手艺,兴办木炭窑,冬天请人伐木烧炭。没多久,村里有人仿效,孙岭村都出现了两家木炭窑。

    鲁氏便想,只伐不载终不是一个办法,就着刘家田地幅射范围的四座山上载了许多杂木,在坡地上也载了一些杂树,后又载上松柏。

    山也不能说是无主之山,若是遇到凶狠的豪强与寺观,或如少林寺,会强行占山,谋取山林之财。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大约的范围,如孙岭村的山,刘梁村的山,棘岭寨的山……但归于那一户,则说不清楚了,再如,山丘如此贫瘠,谁会想到在上面植树。鲁氏未办木炭窑之前,多是伐一些木炭,或者盖房子的材料。

    鲁氏占山植树,才开始也不容易,不管是买树苗,还是请人挖树苗,都要付钱,然后一棵棵载上去,前几年,又要浇灌施肥,虽然山不高,需一担担挑上去。

    看的人多,却没人想仿效。

    松柏渐渐长大,虽然原先路未修好,想将沉重的木料运到惠民河,十分不易,但这里终离京城不远,一旦正式成材,四座土山的松柏也会替刘家带来不小的收入。

    本来是一个好情况,若是继续下去,必有人仿效,不管是谁占山植树,只要山上全部植了树,这一带水土会全部得到改观。

    偏偏刘明山前面成亲,后面官府找上门,汝家非女户,要纳税。

    并且包括四座土山,以及种了一些杂树的坡地,县里的胥吏有些损,征的税也不多,不交呢,山上的树就不是你家的,至少官府不承认是你家的,交呢,虽不多,需年年交,逼得鲁氏做一个选择题。鲁氏那时身体情况也越来越差,看到税不多,默认胥吏将它们写入田薄,以后是刘家合法的私山,但需年年纳税。

    对这个可怜又顽强的女人,前身没有多少印象,但每每想起,刘昌郝都有些嗟叹。

    松柏是植钱,需几十年才成材,税虽不多,需年年交税,一下子将村里人吓着了




第七十七章 买山
    刘昌郝不是吓唬,是真动过这念头,渐渐家里有了“活动经费”,也听到许多刘四根一家做犯的恶行。但刘昌郝仍担心,拍不死刘四根,那样,以后麻烦会更多。

    不过刘四根也不敢赌,额头上都冒出一些汗珠。

    “四叔父,你再猜,刘仲臣回来,秦瓦匠是打断他的腿,或打断他的手”

    “我替仲臣向你,向秦父赔罪,”刘四根说,刘仲臣与梁永正在教头面前联手给刘昌郝家客户上眼药,刘四根是真不知道,若是知道,不提同不同意,至少不会如此草率。

    他好不容易与梁永正联亲,刘昌郝又请了四个壮年鳏夫,将刘四根恶心死了。偏偏教头又是拿秦瓦匠父亲动手,想想秦瓦匠那块头,能放过儿子与梁永正么。

    刘昌郝说打断腿打断手,未必敢,但打得七死八活,自己又能拿刘昌郝怎么着

    “赔罪,如何赔”刘昌郝忽然转移话题:“四叔父,你可知方田均税法。”

    “量田,均摊赋税。”刘四根心里又咯吱一下,他家还隐了田,难道刘昌郝想举报

    “呵呵,你如何担任里正!吾替汝普及之。”

    刘四根想骂mmp,老子要你普及。

    但刘昌郝若不普及,刘四根还真不清楚。

    方田均税法总共分为三部分,一是用长尺量田,都知道的。

    二是均税,均税略有些复杂。

    新法陆续执行后,许多百姓砍伐桑柘(柘树皮是宋朝造纸的重要原料),均税就是按新量出来的耕地面积征税,以前粮不满十合而按一升征、绢不满十分而一寸征,现在零头统统取消,此外征收绢丝是以田亩为主,而不是以桑园为主,你们将桑园砍了还得交绢。

    为什么老百姓好好地砍桑园这是因为各种敛财的新法推出后,许多按户等征税,桑园子值钱,官吏来统计时,将各个桑户的户等迅速提高,各种变向的赋税加重,加上有一些人造谣生事,民心恐惶,导致大量桑农伐桑种田。

    其实就是加了,桑蚕业也比种田强得多,加上均税法推出来,这股伐桑风波才渐渐平息。网更新最快 手机端:https:/m..com/

    其三则有点冷门,山林。

    不仅少林寺,许多寺观,豪强都这么做,大手一挥,这几百座山是我们财产,谁来伐樵便揍谁。

    针对这种乱象,王安石规定,荒地是谁开垦出来就归谁的,以前你们冒佃耕作不追究责任,但必须放在田薄上。瘠卤不毛之地,准许佃民占有,这个占有不但是用来开垦的,比如像现在刘昌郝这样,让大伙在上面盖房子,这是合法的。但反过来,若是有人在其他空地上盖房子,刘昌郝也没办法撵走,当然,这条打死刘昌郝也不会说。

    对于诡名挟佃的人,以后若是为田产闹将起来,田薄上主人是谁,这块田就是谁的,试图用此来打击诡名挟佃。

    除了真正的私山,也就是像刘昌郝家这样的山,在田薄上,每年纳税,官府会承认是私有财产,不过像刘昌郝家这样植树的私山很少,多是茶山、竹山、果山。余下的山林,只要不是田薄上有主的,准许百姓合法经营这些无主的山林陂塘、道路河沟坟墓等荒地,伐樵者只要不是拿来卖钱的,朝廷不准许各地官府征税。

    这才是完整的方田均税法。

    “四叔父,汝懂乎我家止修渠,我纵于此片山广植树,你亦不得阻拦。”刘昌郝手一挥,挥的方向全是刘四根圈的私山。想要阻拦行,去官府主动到田薄上登记吧,然后每年老实地纳税。

    刘四根有些茫然,但有一条,刘昌郝明知他女婿是曹录事,肯定不会瞎说。

    “四叔父,或者你将你家的山卖给我吧”

    “售山”刘四根更茫然了:“你买山做什么”

    “乡里水土已坏,我买山种苜蓿定土固土,苜蓿亦能做猪食。”

    “我不卖!”

    刘四根占山已经好几年了,再多的山木也架不住木炭窑去烤,况且这里的山都不大,始至今日,山上像样的树木也伐得差不多。不过两边乃是大棘溪,水资源丰富,还有一些小树苗,也许过上几年又能长起来。

    “我出一百贯钱。”

    “吾不卖。”

    “你量量一座山乃有多大,或者小树,须几年才成大木,大木又能得几何钱。”

    “山如何量”

    “你不能估量!”刘昌郝不耐烦地说。

    山能不能量呢,这一带的山丘罕有奇峰峭壁,多近乎标准的圆锥形,想量得准确还是困难的,然而想量一个大约,不要太容易。那么一座山丘有多大若是较高的山丘,坡度又小,其侧面积能达到二十多亩,甚至三十多亩,这样的大山丘是比较少的。一般的只有十几亩大小,小者甚至只有一两亩。如刘昌郝家四座土丘,刘昌郝大约估量了一下,合计侧面积可能在七十余亩,已经算不小的山丘。刘四根圈了十三座土山,有大有小,表面积约不足两百亩。新首发m..com

    若是上面长满了树,价值不可估量,关键较大的树一起伐掉,余下的都是小树,或灌木,或杂草,或棘刺,或矮小的野竹子,即便挨着大棘溪,其坡表也逐渐恶化。而且约估,看上去侧面积会更小一些。

    “我如何估量,”刘四根眼睛珠子又转了起来。若是刘昌郝只给三五十贯,肯定不会卖的,但给了一百贯,在乡下一百贯可不是少钱,又圈了这么多年,木炭还得了不少钱,是否能卖呢

    “你不卖亦可,腊月到来,我们两家老账新账一起算。”刘昌郝拍拍手,站起来继续主导修渠。北风吹来,刘四根感到一阵凉意。刘昌郝细维太跳跃,他有些跟不上,自己是来阻止刘昌郝修渠的,结果变成了卖山。其次他发现,刘昌郝根本不是村子里所传言的败家子,很不好对付。

    刘四根卖不卖没让刘昌郝等多久,晚上,刘昌郝正在给梁小乙讲解孙子兵法,刘四根来了。



第七十八章 赔罪
    “阿娘,种花其利如何”

    想要花的收益,还早着呢,然而几个牙人每次来都算计一下,谢四娘也懂了。

    “山亦能种花,前几年我是用其种苜蓿,亦非为猪食,乃是定住水土,往后经济宽裕,我将其渐渐开发矣。”

    “山上亦种花,你需要多少人手!”

    “到时说吧。”

    “家里须留钱,你用钱,让我心里慌慌。”

    想要有收获,必须有投入,想要收获多,投入必须多,但谢四娘终是一个标准的宋代温良妇女,心态也是小富即安,刘昌郝只好说:“这次鞭炮结束,我会留下两百贯钱不动,以防急用。”

    “儿,你欲与刘四根议和,他真会放过你”

    这个……信了才怪。

    刘昌郝忍不住笑了起来:“阿娘,与人说人话,与鬼呢,得说鬼话。”

    第二天刘昌郝继续买山,他家的土山到刘四根家的土山之间,包括他家土山后面的土山,凡是属于刘梁村段的,一起买下来。一共二十一座土山,七座土山也让其他人圈占,不过有刘四根的交易在前,再怎么说,也是大棘溪边的土山,你家的土山没有山溪,价只能更贱。若抬价,刘昌郝则会不客气地指出真相,我只要去官府报备,登记于大薄,你一文钱与捞不到!

    刘四根都拿下来了,村里那家拿不下来。

    七座土山花了四十余贯钱。

    接着又让刘梁村各家各户集结于晒谷场上,还有十四座土山,皆是无主的,我现在要圈占了,不过我家乃是积善之家,故我给你们五六十贯钱,大家分分。

    不同意也是同意,同意则更是同意。但刘昌郝真不给钱,也确实拿他没办法,不过给了钱,再于登记于县里大薄,以后便没有皮扯。

    随后刘昌郝去了县城,找到上次主持交易的孔押司,给了一些好处。仅是一些荒岗子,不值得县里慎重处理,孔押司直接带着大薄与印章,随刘昌郝来到刘梁村。

    来到山滩,孔押司抬头看着各座荒山不解:“刘小郎,你买此荒山有何用”

    “你看,”刘昌郝指了指不远处的猪圈:“李官人家油枯太多,售之不尽,他欲用油枯养猪,托我试养,以便推广,油枯虽佳,然猪不能多食,须搭配糠秕、高粱秸杆、酒糟与青饲料,糠秕等我易买到,青饲料难寻也,固我买山欲种苜蓿。”

    “原来如此,”孔押司又得了好处,“心领神会”。刘昌郝也不算是撒谎,若不是李阔海,犯得着养一百五十头猪即便一头猪能挣一贯半钱,要不要派两三个人照管还担着风险。养了这么多头猪,难以买糠秕,又开始置办磨坊了。

    “然山……你家山几亩之数”

    “三十亩。”

    当年县里胥吏来人,将四座山林登于大薄,山有多大呢,几个胥吏迷糊了,于是估量着,也不敢算多,算成四十亩,在大薄上登记四十亩三等地。鲁氏不同意,争四等地。

    地分五等,一等地如刘家的桑园子,赋税能与半水田相当,实际在胥吏变着法子盘剥下,不但比半水田,比一等田赋税还要高。三等地相当于乙丙等旱田的赋税,四等地相当于丙丁等旱田的赋税,这些松柏都活了,虽然要等很多年才能成材,但只要成材,就是不菲的收入,如何划成四等地争来争去,变成了三十亩三等地,真按三等地征税,确实过了,不过其面积也不止三十亩,鲁氏这才同意下来。

    但那是成活的松柏山林,眼下是什么,一座座荒芜的土岗子,有什么好争的那就按照以前的面积算法,三十四座大大小小的土岗子,合计一百五十亩五等地。

    连刘昌郝自己都不大好意思,孔押司却认为他负责了,是不止一百五十亩地,但五等地是肯定的,不提自己得了一些好处,以及李阔海的面子,也替县里争取了一些赋税。

    孔押司是带着大薄与官印来的,顺便着将上次买的几块地,由白契换成朱契,随后将孔押司送到渡口。回到家,李二娘带着两匹彩缎过来赔罪。

    彩缎是比较贵的,刘昌郝却看也不看,一把将它们扔到门外说:“滚!”

    事情瞒不住了,刘昌郝对秦瓦匠说了事情经过,也包括两家可能的联亲。

    秦瓦匠怒了,立即要去教场,刘昌郝在后面说:“秦叔父,你去教场,欲犯军法乎”

    为什么瞒着不说,怕的就是这一条。

    张德奎也将秦瓦匠抱住,刘昌郝让他坐下来,继续说:“李二娘今日带两匹彩缎,以向你父亲赔罪,我将它们扔出门外。”

    “扔得好。”

    “梁永正跑不掉,教阅过后,必回来,你欲打,等我家鞭炮结束我让你打。”

    朱三又带来六百多贯契单,后面估计还会有,但不会太多,再晚,刘昌郝也不做了。真相只有家里人知道,刘昌郝再三嘱咐莫对外说,以防一些妇女拿捏。沈氏也是知情者,并且想方设法督促各女工手脚放快。也幸好刘昌郝将女工分成三组,人数相差不大,都是做同样的活,又是在一起做活的,有了比较,利于相互激励督促。

    前段时间刘昌郝花了多少钱,经济有多紧张,刘昌郝一直未说,各家客户心中是明了的,契单多是好事,一旦结束,刘家经济立即缓转过来。问题是一天比一天冷,天知道惠民河那天冰封,眼下每一天都是好的。

    教阅一回来便开打,打大了,惊动官府,弄不好都牵连到鞭炮作坊。

    秦瓦匠虽是急性,也不至于连这道理都不懂,他愤愤不平地吐着粗气。

    “鞭炮结束,我让你打,若你想大打,我让张德奎动手,我来支持经济。若仅出气,你便自己动手。”

    不是打不打的事,打大了,闹到官府,问题秦瓦匠可能现在就有案底了,说不定他家乡的官府已经贴出海捕文书,万一查到,正好二罪合一。想动狠手,秦瓦匠是不能亲自动手的。

    秦瓦匠说:“少东家,你未与李家联亲,刘四根家于县里有人。”

    刘梁村看笑话未看成,闹减租子却让刘昌郝收了地,于是被怒火蒙上了眼睛,皆说刘昌郝在败李家的钱。但不是没有人看出来的,如韩大虎站在边上冷眼相观,便看了出来,刘昌郝根本没有与李家小娘子订亲。

    迹象不要太多,刘昌郝回来后,大手大脚地



第七十九章 上坟
    刘昌郝说:“诸位,你们中又有人开始松怠,我警告一次,若再犯,我必再辞之。”

    天气越冷,农活越少,刘梁村却是一个例外。一旦过了冬至,孙岭村会堵河,尽管前些天下了一场宝贵的大雪。有些妇女免不了一边做工一边想着家里的活,也会分神。

    总体上,在高压与丰厚奖励诱惑下,偷懒的人渐渐少了。若不是契单太多,刘昌郝的做法不是警告,而是劝回,让一些家里田多活多的妇女先行回去,不是开除,等你们将家里的活做得差不多,再来上工。

    刘昌郝说完,离开作坊,带着大伙将草毡盖在拱棚上。
1...2728293031...10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