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大圣师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午后方晴
韩大虎讲义气,知感恩,对刘家一直很敬重,刘昌郝也比较尊重他,没有将他当外人,有的,也对韩大虎说了,包括如何让山塘蓄水的办法。但看到刘昌郝的用工量,韩大虎也感到肉痛。
刘昌郝笑笑。
若是原来,用工量并不是太大,就着祖母挖的山塘坑,开挖一个**亩大小的山塘,自家几百亩地的浇灌也够了,用工量不大,用度也不会大。只是鞭炮的收益助涨了他的“野心”,山塘从**亩变成了三十亩,无疑工程量也翻了好几倍。
“对了,韩叔父,梁小乙欲从军,想拜你为师,学习射艺。”
在古代拜师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但要拿拜师礼,一旦拜了师,以后看到都要行礼,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略过夸张,但至少终身得维持着表面上的尊敬。
“他傻了,从何军!”
“我家在垄上,影响不大,梁家在村中间,村风败坏,忠厚人居于其间,必不适也。”也不仅如此,梁小乙想往外飞,不是飞,它能称为一种梦想,因此刘昌郝那天才没有继续反对:“且我已经替其准备数策。”
刘昌郝将他的安排一一道来。
“你们两家……”韩大虎乐了,真是铁哥们儿:“纵是上禁兵,京城物贵,未必及汝村。”
“看其成天份努力运气,若拣为上禁兵,起点亦不低。”
想在京城生存,上禁兵还不行,然而梁小乙岁数还小呢,身体素质也不差,若是以后混一个十将,能勉强在京城生存,至少比在刘梁村好。
在河东或在教场,韩大虎都与官兵打过交道,因其腐朽,韩大虎不大瞧得起,不过具体到军中的细节,韩大虎不清楚了,他只好说:“等你家活计结束,让他来我家。”
入了九,一天比一天冷,随时都有更强的冷空气到来,每一天都是极宝贵的。宋朝腊月初八也有一个重大的节日,叫腊日节,也就是后来的腊八节,站在官方立场,比端午中秋重阳还要重视,民间也比较重视。然而刘昌郝加了十文钱,让大家继续开工。
只是这天刘昌郝换了一个花样,将刘家的捞泥船放到蓄水塘里,安排人手,在水草茂盛的地方捞淤泥,捞好后,立即抛到岸边。初十,天气又变了,刘昌郝立即安排人将这些带着许多水草根的淤泥运到新山塘,陆续抛入到已经搅拌好的地区。第二天北风更紧,刘昌郝又加了十文钱,让大伙继续做活。这时候下雪,只要雪一停,天便会彻底冷下来,人也无法下塘干活。
好在刘昌郝有了准备,正好腊月,农村比较闲,刘昌郝一下子请了两百多劳力。虽然做工时间短,人多,山塘的搅伴也到了尾声。
至于耕地上的淤泥,三百多亩耕地呢,有多少淤泥放不下的,也未完全指望淤泥。
下午雪越下越大,没办法做活了,刘昌郝宣布停工。
秦瓦匠去掘渠首,刘昌郝发工钱,大伙拱手道谢,一个个很开心地走了。开心不是为他们的工钱开心,他们的工钱是小头,大头是在作坊里呢。刘昌郝回刘梁村,工程结束,梁小乙好去棘岭寨拜师。
外面在下雪,越是下雪越要去,这样才显得尊重。梁三元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拜师礼,两匹彩绢,两包茶叶,两大块腌肉,两大盒从乌头渡买来的果子。全部是两,宋朝对数字也讲究,喻意好事成双。
“小乙哥,我陪你一道去。”刘昌郝说。
“不用,”梁小乙想也没想就立即拒绝,拜师,得行大稽首礼,与跪礼略有区别,梁小乙感觉若刘昌郝在边上,他会丢人。
“好吧,你去。”
外面正在下雪,对于刘梁村的人来说,并不算什么。
刘昌郝站在雪地里,呆呆地看着梁小乙的背影,他在想自己没有继续阻止,是做对了的,还是做错了的。
站了一会,回家,居然看到朱三正坐在自家吃茶,看到刘昌郝回来了,立即问:“刘有宁,你家鞭炮几时做好”
这场雪下的很不好,若是再晚几天,那怕多花一点钱,未来山塘漏水率会更低,以及这个鞭炮。
刘昌郝无奈说:“还有三四天。”
为了抢时间,他几乎绞尽脑汁,但数量太多,让他也无可奈何。
“你昨天应送一批鞭炮去京城。”
皆担心哪,到了这时候,惠民河说冰封就会冰封的,不然朱三也不会冒着大雪,刻意赶到刘家追问了。
“我也想过,然恐随时落雪,鞭炮不能受潮,我岂敢运只能等此场雪落完,我立即将家中所有鞭炮运走。”
只要将这批鞭炮及时运走,后面的数量不多,大不了多出运费,用牛车驴车,一车车拉到京城。
“明年还须早做。”
“今年我便想过须早做,然经济周转不开,无奈也。三郎,上次托你打听之事,你可问过”
“问了。”
朱三仔细地打听,居然让他发现了一个惊奇的世界。古代人也有古代人的智慧,刘昌郝说早上市三四十天,只能称为早上市,朱三说的嫩葫芦才是真正的反季蔬菜。
但打听后,朱三才知道原来有无数人在为这个早上市或反季上市努力
第八十五章 退钗
来到紫峰口,路状还行,但必须得小心,不能小丝毫的大意。朱三感慨说:“刘有宁,若非你将路修好,原路,今日小车也不得过。”
“路不修,莫今日,一年中能有半年时光,车不敢通行。”
两人来到惠民河边,河边上已经结成厚厚的冰冻,不过河中心情况还好,只是融冰,依然能航行,当然,船速会变得很慢。刘昌郝立即请船,叫人将鞭炮装车。
又安排人手,将拱棚上的积雪扫掉,这才去了作坊,天冷了,那怕每天都要烧一百多斤石炭,温度仍跟不上来,只能说比外面的暖和。刘昌郝说:“你们这几天辛苦,我额外每天加二十文补贴。”
乡里穷啊,马上过春节要花钱,明年春荒又要花钱。
一听到加钱,两百余号女工一起雀跃。
正好到了临时休息的时候,二妹将刘昌郝拉到边上问:“哥,嫂嫂好看乎”
大约二妈对四婶说过已经插了钗,二妹才会问,刘昌郝说:“还行。”
“好不好看”
“还行。”
“有我好看”
论长相,那个娟娟除了一双大长腿,真的不及二妹,刘昌郝继续答:“还行。”
二妹快要晕倒了,还行是什么刘昌郝补了一句:“二妹,非是养花,此乃过日子,好看不能当饭吃。”
“二婶说她非常好看。”
非常好看大概二妈经常做媒婆,两头夸惯了,对自家,也变成这样,正说着,二妈与谢四娘一道向作坊走来。
来到眼前,谢四娘使了一个眼色,刘昌郝跟着她们来到一个角落里,二妈沮丧地说:“黄家说你胡来,退了钗。”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二妈去黄家提亲,她当然拣好听的话说,各方面还可以。黄村离刘梁村大约有**里路,不算太远,黄父便悄悄来到刘梁村亲自观察。
花什么的,黄父不懂,不好评价。
地深耕酥冻,黄父是懂的,二妈也说了这件事,明年种甜瓜。
山塘、引水渠、灌水渠,黄父也是懂的,一旦修成,不但解决了几百亩旱地的浇灌,浇灌也会变得轻松。
最后到了作坊。
冬月里人最少时,只有一百二三十人,许多人家劳力去了教场,那怕是棘岭寨、后山村、牛岭寨,各户人家也有不少地,冬月也需要及时浇灌追肥锄草。
但黄父来的时候,正好是第一场雪的第二天,不需要浇灌,也无法锄草,妇女又涌向作坊开始干活,他看的那天,女工多达近两百人。不管能赚多少钱,在这时代,能雇两百多人干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黄父回去,很快与二妈商议好相亲日子。
相亲之时,因为撞车,刘昌郝只好更换相亲地点,徐氏不乐意,二妈费了许多口水解释,徐氏才同意继续相亲。随后徐氏盘问,刘昌郝回答得中规中矩,虽是老成,也没有什么格外亮眼的地方。要命的是刘昌郝回答收入时,说的很保守,几百贯。**百贯也是几百贯,一两百贯也是几百贯。刘昌郝又迟疑一下,几不是“大几”,只能是“小几”。
刘昌郝面相也让她不放心,于是说婚期推到后年,是她潜意识说的。
这是农村,今年十六,明年就十七岁了,十七岁的女孩子还不能成亲刘昌郝也未多想,反认为更好,立即答应。
跟着插钗,徐氏回到家,越想越不对头,刘昌郝答应得太快,一想,不免疑神疑鬼。插了钗,二妈上门要议日子,徐氏更加疑神疑鬼,正好黄家在刘梁村也有几个认识的人,前天天气晦暗,徐氏傍晚偷偷来到刘梁村。她来的时间很不对,若是早一点来,看到几百人在干活,还能再多问几个人。
她来到刘梁村时,刘家到了放工时间,男工女工一起回家。她找的人更不对,是刘家生死对头梁得胜。两家算是远房亲戚,徐氏与梁得胜坐下来聊天,随便就聊到鞭炮作坊与刘昌郝身上。
梁得胜那会说刘昌郝好话,说鞭炮作坊看似很热闹,实际利润低,挣不了几个钱,又说刘昌郝是败家子,他岳父给的钱败光了,继续向岳父借钱,又败光了,岳父亲自跑到刘梁村来责问,刘昌郝从岳父哪里借不到钱,又在村子里借钱败。
时间上是对的,刘家在县城发生了什么,梁得胜不知道。
回来后,向李阔海借了几百缗钱,许多人都知道,而且是刘昌郝有意让村里知道的,因为租子涨了,许多人怨恨刘家,我家没有金山银山,凭什么一再减免租子,你们逼我家一减再减,我只好收地,从外面请人,有今天,是你们自找的。
李阔海是来了,他不是来责问的,而是来看猪的。
鞭炮开工前,刘昌郝是在村里借了两百多贯钱。
徐氏奇怪,这是农村,这么多钱是怎么花下去的
梁得胜又随意答道,胡乱花呗,如那个山塘,不知道有多少人修过山塘,皆因为漏水严重失败,刘昌郝不甘心,不但修山塘,还修了一个三四十亩大的山塘。
除了鲁氏,那有其他人建山塘
山塘知道,徐氏问,山塘
第八十六章 侥幸
谢氏脸色很不好看,为什么敢随便退钗,实际摆明了,也是欺负孤儿寡母的,但刘家现在不能称为孤儿寡母,刘昌郝想闹,你家莫名其明退钗,羞辱了我家,那不怪我不客气,随后带着一群客户,将黄家物件一起打烂,在宋朝,都没有人说不对。
只是刘昌郝犯不着这么去做。
他安慰道:“阿娘,也好,你想,其家如此势利,一旦成亲,两家会有何下场以我家财力,还患无妻”
二妈也反应过来:“是也,是也,三娘,你勿用担心,我再替昌郝寻一个更好的小娘子。”
“二婶,勿再找了,明年冬底吧。彼时山塘能定住水,接头亦稍稍长大,甜瓜有收益,鞭炮有收益,再无人会说我败家,彼时,复找。”
“明年冬底。”
“阿娘,我家与黄家无有变故,亦是到后年。”刘昌郝又安慰很久,谢氏是什么心态呢,她是一个慢性病,始终好不起来,加上这几年家里不断出事,让她心里不安。想趁病情并没有拖重,让儿子成亲,她就了却一桩心事,而且她身体不大好,许多事想帮也是有心无力,心里面更是急得慌。所以提出相亲,刘昌郝并未反对,若是对方还行,成了亲,某些方面对谢氏的病情都有帮助作用。
“三娘,你看,昌郝多孝顺,我家昌田乃是一木头驴。”二妈又说道。
此番大变,侥幸渡过,最大的幸事,乃是儿子懂事,提到这个,谢氏脸上也露出笑意。
二妈也松了一口气,在宋朝男方没有做错,女方随便退钗,弄不好都能打出人命的。
…………
“出大事了,”四爷爷过来说。
以前刘梁村租地面积大约有一千四百来亩,所以刘昌郝将地一起收回去,租地立即变得紧张。刘四根迅速涨了八成租子,甚至无理地说,先交租子后租地。
其他几家地多的大户也陆续涨了租子,但不是所有大户心肠皆歹毒。
朝廷赋税涨了,非是两税涨了,而是陡增了许多莫名其妙的赋税与杂税,租子确实要涨的。
但几家涨的不厉害,不过五六成,交租还是按照以前的惯例,先种后交。
逼得刘四根不得不重新降了一些租子,也是先种后租,其实就是降,也涨了近七成,可他心中一直不平衡。与梁永正联亲后,找到梁永正商议此事,两人又将其他大户聚集,勒迫他们统一租子,必须一起涨八成,而且是先交后租。
一个刘四根便不好对付,况且还有梁永正,几家只好答应,去租户家一一解释,不是我们继续涨,是刘四根与梁永正逼着我们涨的。
两家联亲,刘昌郝家里明明有这么多客户,李阔海这根线也未断,刘昌郝仍感到忌惮。偏偏刘梁村许多人未看出来,一些人继续恶毒地败坏着刘昌郝的名声,骂刘昌郝是败家子。
好了,短短半个时辰内,许多人家,也包括梁得胜,一起傻了眼。
这个先交后租,歹毒就歹在若是家中没有足够的钱粮,想出高价租,都租不到地。
“四大父,幸我带来十几家客户,若没有我,两家联亲,村里等哭吧。”
也不大好说,若不是他带着客户回来,又将刘四根一家打了一顿,刘昌郝未必与梁永正联亲,联亲联得好是亲家,联得不好则是冤家。
两人一边说着话,刘昌郝一边焦急地看着外面。
直到下午申时,韦小二几人才返回刘梁村,他说了情况。
前天惠民河河心虽结上了融冰,才开始结,加上西北风烈,去的时候比较快,就是在家装车上船,因为路状不好,耽搁了不少时间。到了戴楼门,天也黑了,然而这是雪天,到处是冰天雪地,天是入夜,未入黑,光线依然明亮,大伙先将附近的十几家店铺鞭炮一起送了,然后裹着毡毯,在船上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天刚亮继续送货,腊月十一雪下得大,京城路状也不大好,直到吃过中饭,才将余下的店铺送完。
大伙匆匆上船往回返,到了夜里,河心开始正式结冰,好在这次去了六个人,每艘船上三人,大伙主动替船家摇橹,又用篙桨敲冰,花十三四个时辰,才抵达乌头渡。
“少东家,船家皆不发船了。”韦小二说。
这时候发船不是开玩笑,一旦在惠民河中途卡住,进不能,退不得,那才叫惨掉。并且也不是一旦,几乎年年都有几个冒失鬼,导致船卡在惠民河上,好在现在的船不大,六七百石船在惠民河就算是大船,不过三四十吨的船,船小,吃水浅,易泊于岸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