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公爷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贪狼独坐
“收敛尸体、焚烧后掩埋,此番灾祸也顾不得太多了!活人重要!”
这个时候,马队隆隆赶来。
同时赶来的还有张嫣然带着的医者们,他们下车就开始准备消毒。
此时的消毒便是将之前配置好的中药包煮水,然后石灰进行铺设消杀。
“愣着做什么?!赶紧干活儿啊!”
朱厚照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通,看着县丞居然还傻乎乎的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这些百姓都等着救命!赶紧处理好,本宫来了就是给他们救命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些个双目无神的灾民们远远的站了起来。
或许是朱厚照的声音太大了,他们不由自主的望了过来。
而当熊孩子的那句,“本宫来了,就是给他们救命的”这句话出来的时候……
眼见这些个灾民们那已然发木的双眸,迸射出一丝亮光。
“噗通~!”不知道是哪位先跪倒了下去,便见得这些个人群“噗通~噗通~”的跪倒了一地。
眼见这些个百姓们缓缓的垂首,结结实实的在地上“砰砰砰”的叩首。
“太子仁德啊!!”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这县丞终于惊醒。
这位老学究哆哆嗦嗦的望着太子,眼神中没有了刚才的死气。
更多的是一团火,那种濒死得活的一团火。
“下官……下官……”
老县丞话都说不利索了,整个人更是“扑通~”一下跪倒在地上。
“少废话!赶紧干活儿!”
熊孩子涨牙舞爪的吼着:“多做一些,可能就少死几个百姓!”
“马上派人领路,到各个乡里统计人数!殆者就地火葬掩埋,其余人送到这里安置!”
这个时候,熊孩子突然感觉自己和领兵作战没有区别。
只是对手从战马上的敌人,换成了看不见的灾后各项工作。
“清淤!都动起来,跪着做什么?!青壮赶紧干活儿,老幼洗漱搭把手!”
“女子到那边找嫣然小姐姐查测,都动起来!动起来!”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整个区域的百姓们轰然动了起来。
黑甲军卒们则是开始下马帮忙清理,挽马可以拉走重物、清扫干净的则是可以扎营。
运送粮秣的车马也缓缓抵达,开始埋锅造饭。
整个片区从死气沉沉中开始苏醒过来,那些个衣衫褴褛的百姓们抹着眼角开始清理自己的家园。
还有青壮被县丞挑出来领路,和残存的衙役一并到下面的村寨去查探。
一套套的老旧军装被拿了出来,那些女子们先洗漱后换上。
张嫣然带着人给她们做检查,然后才让她们帮着做饭、打打下手。
换下来的衣衫全部用大锅石灰水煮起来,有些实在太烂的全都集中起来烧掉。
已经发胀的尸体被清理出来,他们的亲人们已经流干了泪水。
默默的抬着他们送到县丞划出来的地方,那里摆着干柴。
这个时候也来不及做什么其他的缅怀了,堆积起来后便直接一把大火烧了。
只是留下了些贴身的物件儿,以后留个念想。
他们依旧哀伤,他们依旧难过。
但至少他们看到了希望!
他们的希望便是那个高大的少年,那位少年如今摘下了自己的盔甲。
默默的在人群中,扛起压倒的横木便走。
“看啥子看?!本宫力气可比你们大多了!赶紧干活儿!”
被他斥责的黑甲军卒们哆嗦了一下,赶紧卖力干活儿。
开玩笑!太子都撩起袍子干活儿了,谁敢躲懒?!
倒是那县丞本来想要搭把手,被熊孩子一眼给瞪走了。
“你赶紧洗漱一下!下面各村寨的消息回来了统计好,一会儿本宫没看到就扒了你的皮!”
别看这位太子骂着人,可这位县丞却甘之如饴。
老学究不住的点头狗腿无比,连连说太子说的是。
然后跑去开始登记这些百姓们的情况,还喊上衙役登记粮秣。
从被大水冲垮的县衙里面找户籍账册,再命人赶紧去查探一下各地平仓状况……
那个骂骂咧咧的身影,虽然年纪不大如今却成为了所有人的主心骨。
这些百姓们从死气沉沉,倒被注入了一丝的生气。
那些少年人抬首望去,便见那骂骂咧咧的少年从一位老者的肩头抢下一条横木。
命人把这老者带下去休息,还挥手让人先给这些老者、少年和女子们吃饭。
咕嘟咕嘟冒起热气的粥非常的粘稠,那股大米的香气弥漫在这片土地上。
“行了!你就没扛过甚重物,莫逞强!”
不知道什么时候,张小公爷已经抵达了这里。
甚至在行走了一圈观察之后,让小周管家拿出一份文卷丢给了那位县丞。
原本县丞有些莫名其妙,但拿到文卷摊开一看顿时呆若木鸡。
好一会儿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那位换了一身短打的芒鞋少年已经开始干活儿了。
“嘿嘿嘿……虎哥儿,你啥时候来的?!”
熊孩子原本抬首就想骂,可一听那声音不由得哆嗦了几分。
“再不来,你还得飞天了啊!”
张小公爷给他翻了个白眼,接过他肩膀上的木头。
看着他略显红肿的肩头,叹气道:“且去找妙安小姐姐,让她给你些许膏药。”
扛东西这不仅仅是力气活儿,还得是技巧、还得经常干。
熊孩子力气是够了,可他没经常扛东西啊。
这肩头还是泡过药常年练排打的,若非如此现在早肿的不成样子了。
“今夜把此地的事宜安排妥当,明日一早还得开拔前行。”
张小公爷接过木头,淡淡的道:“前面的灾民……更多!”
熊孩子听得这话眼眶稍稍发红,狠狠的点了点头。
更多的黑甲军卒们开始协助清理,有了如此多的人手、还有一批批的挽马进度加快的许多。
没一会儿城里大部分的淤泥、残破的檐壁都被清理了出来,大量的尸首被送到城外焚化。
百姓们被组织起来有序的开始用石灰水哗啦啦的粗洗一番,再用清水洗上一顿。
最后一个个捧着热粥,呼哧呼哧的吃了起来。
老县丞脑袋上还挂着石灰,换上了一身粗大的老式军装在人群里转悠。
一些德高望重的乡老被选来出来,还有一些年轻人被选作乡邻的临时话事人。
待他们吃饱喝足后,一只只被搭建起来的帐篷分作男女两边开始让他们入住。
简单的搭建了一些床,这个时候能睡上就不错了。
蒲昌被采集回来,点燃上驱走了蚊虫。
县丞带着这些个老少们,来到了朱厚照所在的大帐里。
“明日本宫要继续赶路了!”
熊孩子手里捏着的,是今日调查局送来的奏报。
里面清清楚楚的说明了现在外面的情况,越往前情况越严重。
一部分的百姓已经开始吃草根树皮了,他必须尽快的带人赶去。
“太子!您……您要走?!”
一时间下面的这些个老少们慌神了,他们才找到的主心骨就要走了?!
“慌什么?!本宫会留下一哨大军帮你们干活儿,还有足够的粮食、被褥!”
朱厚照眼珠子一瞪,这些个老少们顿时不敢吱声了。
仅仅是一天,这熊孩子已经将自己的威严肃立起来了。
尽管这是站在了朱家百五十年对这片土地的统治之下,但他的表现也是不可磨灭的亮点。
“本宫已经派快马入京了,留下的粮秣足够你们吃半个月。”
说着,朱厚照眼珠子一瞪:“省着点儿,国朝会派人来救济!”
下面的老少们听说留下人手还有粮秣,又出了快马回去请救济了。
顿时全都安下了心,小鸡啄米般的不住点头。
解决了心头的大事,他们顿时又想起这位太子今日的表现。
心头依旧是有些不舍。
“本宫也不是去游玩,前方还有百姓等着救命!”
熊孩子似乎猜到他们要说什么了,摆手道:“且好好活,回头本宫救完了人就回来!”
前方受灾比他们还严重,这点他们也是知道的。
太子要去救人,这他们如何好挽留。
“明日一早不必相送了,大军早早开拔!你们也早点儿干活儿,赶紧干活儿才是正理儿!”
说完一摆手把这些人轰了出去,回头就开始安排其他事物。
比如留下来的是那支哨,粮秣、药品留下多少。
张嫣然还得协调留下来的医者,他们将负责这里这些百姓们可能面对的疫病。
一直忙活到了后半夜,这些事情才算是堪堪完成。
第二天一大早队伍轰然开拔,黑甲军卒们再次行进。
耽搁的这一天也并非是没有好处,营造司卫将前方的道路修缮完毕。
队伍很顺利的前行到了下一个城池,这里的损毁比之前更加严重。
只是知县到底没有挂逼,可怜的知州大人如今官袍一身泥水在野地里忙活。
损失虽然惨重,但好歹只需还能维持。
只是很多粮食是大户人家所有,他们都派着家丁守着。
平仓内的救命粮多数都被冲毁了,于是民怨沸腾之下乱象丛生。
“抓!抄家!全关起来,送往京师!”
知州大人未必敢跟这些大户们硬刚,可朱厚照手握十余万大军怕他个毛线!
一挥手这些大户直接灰飞烟灭,抄家的粮食全都被拿出来用做赈济。
照例留下了一哨人马,只是没有在这里停留。
抄家完毕统计后,队伍继续前行。
越往前情况就越严重,少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失控。
毕竟受灾的可不仅仅是国朝治下的百姓,还有很多隐匿的人口。
尽管经过好几轮的下山免罪,可以依旧有些村寨是不肯下来的。
他们得罪的人太多了,没少行劫杀人。
然而这次的大灾他们也扛不住了,这批人下山自然是要动手抢劫的。
朱厚照已经杀了好几批人了,散出来护持灾民的军伍越来越多。
终于,他们进入了最严重的地区。
当朱厚照再次看到刘大夏的时候,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刘大夏没有穿官袍,头发就像是个乱鸟窝。
上一坨坨的泥点整个人黑瘦的不成样子,讲究风仪的他连胡子都没有打理。
可以看到的是他的状态还好,身边跟着的几个当地官员亦是一样的打扮。
“殿下!老臣……无能啊!”
刘大夏一看到穿着短打、一样晒的黝黑的朱厚照走来,老头儿眼睛一酸跪倒就老泪纵横。
小朱一看这情况赶紧扑上去,把老家伙扶起来。
“东山公何出此言?!此番天灾非人力能及,调查局已然查明东山公未曾失职啊!”
锦衣卫和东厂本来在弘治皇帝的约束下,就相对于前朝更加的像是一个调查机构。
加之主事人牟斌、萧敬等,也不是弄臣佞臣。
于是在整合成为了调查局之后,虽然权限变大了、资源变多了。
但反而被提拔起来的,都是恪守侦缉规矩的老人儿。
“殿下之言,老臣惭愧啊!”
刘大夏是真动了感情了,大坝决堤老家伙差点儿就死在上面了。
若不是乡民死死的把老家伙拽下,他说不准就被大水给冲跑了。
“陛下命老臣前来治水,然而水患丛生伤及我百姓!竟还需殿下亲至!”
难得见到刘东山如此激动,那花白的胡子和鬓角都在颤抖。
“老臣……无能!!恳请殿下处置!”
这下俩就尬住了,于朱厚照而言他认为刘大夏没做错要处置啥。
而且按照调查局给的消息,老刘螳臂挡车死撑这么久让州府未曾崩溃已经是大功了。
更别说因为他处置及时,虽然冲垮了大坝却也没有造成太多伤亡。
可老刘不这么想啊,老家伙当时是临危受命想着力挽狂澜。
结果到了这里老命拼上了,却还是损失良田数十万亩、房舍冲毁数万间啊!
这让刘大夏很是自责,觉着自己愧对了弘治皇帝的信任必须要处置。
亦是这个时候,张小公爷缓步上前一把将刘大夏硬拉起来。
“东山公!此时不是问责追责的时候,如今百姓尚在灾中!当以救灾为主!”
玉螭虎的一句话直接把熊孩子点醒了,眼见他赶紧上前。
一把拉住了刘大夏:“对对对!此时言及追责,灾情如何化解?!”
“本宫如今率大军尚余五万,可清剿地方匪徒、查探各村寨灾情、清淤疏通……”
这些日子以来,熊孩子是真在灾区里干活儿了。
说起如何处置灾情那真是头头是道,即便是刘大夏都不得不点头赞叹。
虽说储君出京率军救灾,这乃是亘古未有之事。
然而如今看看效果,却不得不承认是极好的。
朱厚照一身短打皮肤黝黑,短打下肩头隐隐的血痂都无声了说明这段时间他做了什么。
“……京师已发出第五批粮秣,更有十万大军正在赶来!”
朱厚照并没有察觉到刘大夏的变化,依旧是侃侃而谈。
“此番军中车马发挥起效,可以装成小屋用于诊疗!军帐临时搭建,虽简易亦可住人……”
“前番换下军服浆洗后已经送来,皇家济世安民慈善总会亦号召捐旧衣以助灾民……”
刘大夏听着看着朱厚照满面自信,侃侃而谈之下不由得亦是被勇气充满。
陛下和国朝都在拼命给灾区输血,自己这把老骨头怎么能就此认输?!
“你们几个也辛苦了!调查局的报告都说了,吏部那边调查局也做了一份卷宗递上。”
看着朱厚照侃侃而谈,张小公爷笑了笑对几个州府官员们安慰道。
“此番天灾乃人力所不能及,诸位尽职国朝自然知道。”
“接下来的赈灾事宜殿下可是要亲自过问的,陛下亦会关注于此。”
这几名官员听得此言不由得激动的连连拱手,玉螭虎是谁他们如何能不知?!
人家说这话,是在提点他们呢。
天灾的事情是人力所不能及,吏部那边调查局会给你们说项。
可人力所能及的救灾,还是殿下亲自盯着、陛下也关注的。
你们若是在这件事情上没办好差事,可就真得回家啃老米饭了。
当然,这些玩意儿你们若是瞎伸手的话……
知道鞑靼么?!知道草原十三城么?!
唔……一家人整整齐齐的草原十年游,相信诸位可以达到减肥锻炼的效果。
“谢小公爷提点!下官等人自是明白的……”
摆手让他们下去,张小公爷看着刘大夏那欣慰的眼神就知道。
这老家伙估计是真服气了,倔犟如他能在眼神中表达钦佩已是难得。
“殿下所言及是!老臣亦是如此看的,还有就是粮秣分配事宜……”
眼见这老少二人开始玩君臣相得,而且似乎还总能说到一块儿。
“粮秣是不少,但不能白给啊!可以以工代赈,自食其力!”
这方面朱厚照那是真有经验的,秦地灾民当时的安置他是看在眼里的。
此番前来路上他也没少做安置的活儿,开始他还直接派粮、施粥。
这也是被张小公爷纠正过的,直接给不是办法。
最初可以如此,养好力气后便以工代赈。
人不能闲着,闲则生出事端来。
正好灾后清淤、修缮堤坝,这些都是需要人手的。
让他们忙碌起来,再拨付粮秣、银子。
一方面如此让他们有事情做不至于胡思乱想,其次也是让他们看到希望。
只要不是躲懒的无赖子,那么总能是挣着一口饭吃、能修回大宅子、置办田亩娶媳妇的。
“东山公!大灾之后常有大疫,此事不可不防!”
张小公爷看这俩老少都开始畅想灾后重建了,不得不苦笑着打断了这二人。
熊孩子似乎这会儿才恍然,赶紧点头。
“是哩!东山公此事上已然尽力,只是人手有限……”
消毒和清理尸体方面刘大夏也是有经验的,毕竟当年他跟白昂也处置过这些事情。
“此番皇家济世安民慈善会亦派来大量医者,太医院也有人手前来……”
需要的医生太多了,可慈善会能召集的医生就那么些人。
于是弘治皇帝毫不犹豫的把太医院给派出来了,下面的太医丞也因为洪涝七零八落。
药材更是没了许多,好在京师那边不断的补充过来。
虽然沿途消耗量了不少,但补充上的也勉强够用。
“……嫣然小姐姐此番出力不小,东山公可请教一番制定规条命下属各州府遵行……”
刘大夏听得张嫣然的名号,亦是两眼放光:“可是慈善医馆‘女华佗’,玉螭虎的那位姐姐?!”
张嫣然这几年在京师也是声名鹊起,都说是“女中华佗”。
虽然她主攻的是妇科、儿科,但经营的毕竟是慈善医院。
所以多有义诊于百姓,实际上精通的不止是这两科。
张小公爷仅仅是粗通的灾区消毒理念,在她这里被逐渐完善了起来。
又有过几次救灾的经验,张嫣然已然不再是当初那个被玉螭虎从海上救回来的可怜女子。
她现在可是能出入后宫,给周太皇太后、张皇后诊视女华佗。
“正是!”
对张嫣然,熊孩子可比刘大夏熟悉多了。
毕竟他经常挨揍,可都是去找张嫣然敷药的。
进入了灾区后,张嫣然怕他感染疫病每日都逼着他喝一些药汁。
“老臣这便寻她去!”
刘大夏这回是真激动了,这里没太多名医啊!药材也少。
好容易来了个他知道的名医,那自然是激动无比的。
明朝小公爷 第七百九十三章 内阁诸部争执起,太子赈济艰难行(肆)
“东山公且先等等,患者一刻便是生死!且容妾身先行诊救!”
刘大夏没有想到,自己登门居然先吃了个闭门羹。
但这个闭门羹吃的他没有一点儿不舒服,反而是无比钦佩。
这位张家远房的小女子没有一丁点儿的娇气,更无名医的傲气。
反而是不辞辛苦的奔忙,不断的为一名名患者诊治。
急匆匆的给刘大夏说完这句话,她就抛下了这位名臣径直继续给看诊的灾民看病去了。
这看得刘大夏浑身舒坦,老家伙一派学究风骨。
讲究的就是个“民为先,社稷其次”,连社稷和君都能为轻的,自然更为重民。
于是老家伙没有丝毫不高兴,反而吩咐边上被派来帮忙的刘瑾要多多照看张神医。
还说自己先去把粮秣派发了,再统计一下灾民情况。
待张神医忙完,自己再来拜访请教。
要是谈儒家经典神马的,刘东山自问可舌战群儒不落下风。
可要说到杏林之道,老家伙就两眼抓瞎了。
术业有专攻嘛,老家伙如果治国治民治水还能混迹一下江湖。
可要说治病这就抓瞎了,还得张嫣然这位专业人士来才行。
刘大夏并没有等的太久,就在他忙活着让人分配被褥粮秣的时候刘瑾找上来了。
“此为唐夫人所著《论灾后防疫综述》,老大人可以瞧瞧……”
若是换做平日刘大夏肯定不会对阉人假以颜色,可如今他却和颜悦色。
反而对着刘瑾微微作揖:“麻烦先生了!辛苦!”
他这一礼叫刘瑾着实受宠若惊,赶紧连连回礼:“不敢!当不得老大人如此……”
“当得!西涯与老夫信中已然言说先生之事!”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刘大夏能对刘瑾持礼,自然是有其原因根底的。
李东阳七窍玲珑心如何能不知道,刘大夏这等老学究对阉人有着极其之深的偏见?!
若刘瑾一如历史上那般只是个弄臣佞阉,李东阳未必就看在眼里。
只是现在的刘瑾已然不同往日了,人家不仅手握内库与英国公府合营的大部分铺子。
且经营的有声有色,这回筹集救灾物资他也是卖了死力气了。
本来依账本能抽调出来的粮秣仅二十万石,硬生生被他压缩调配后增加到了三十万石的地步。
武库司内大部分存下的老旧军装,也是他提出可给灾民换上的。
既是能吏又是太子身边近臣,还不辞辛苦随太子去救灾。
那李东阳就觉着自己应该给刘大夏说道说道了,别到时候刘瑾去了还得吃白眼。
果然,刘大夏这老学究一看到信态度就改变了。
倒是刘瑾受宠若惊,要知道这些个老学究们可从来不给他们阉人好脸色啊!
如今居然向自己行礼了,刘瑾这顿时觉着自己的脸面跟羊皮筏子似的“蹭蹭蹭~”的胀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