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屹立风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半江月色

    董浩给父亲打了个电话,没聊多长时间就结束了。

    “我爹让咱俩过去当面谈谈。”董浩说道。

    “行啊,那走吧。”这个回答在他的预料之中,做生意不是件小事儿,电话里怎么可能说的清楚。

    跟着董浩回到饭店,余大成见到了董浩的父亲,一个油光满面的胖子,左手戴着大金表,右手戴着核桃串,用一个词来形容最合适——油腻。

    “小余是吧来,坐吧。”老董笑着说道,言谈举止之间带着生意人特有的热情。

    一张古色古香的茶桌,董浩和余大成坐一边,老董坐另外一边。

    娴熟的泡好了茶,老董把茶杯推到余大成面前,“说说你的想法吧。”

    余大成尽量用最通俗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全程老董也一直在认真的倾听,时不时品两口茶。但作为一名面试过无数人的资深hr,余大成很清楚,老董对他所说的内容并不感兴趣,所谓的“认真倾听”,只不过是做做样子,出于最基本的礼貌罢了。

    一番话讲完,余大成低头喝茶,把话语权交给了老董。

    “这个嘛……”老董把玩着油腻腻的手串,迟迟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

    “前期需要投资多少”老董问道。

    “不多,大头我来出,就是想让您给介绍几个厨艺不错的大厨,毕竟我第一次接触餐饮行业,很多地方都不够了解,希望您多指点指点,让我们少走弯路。”余大成说道,态度不卑不亢。

    “指点倒谈不上,一些经验还是可以分享一下的。”一听不用投资太多,老董观望的态度一下子消散了许多,开始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其中不乏自己多年来总结出的干货。

    其实,老董今天的无私分享,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他就对自己儿子整天玩游戏早就有意见了,有意让他出去接触接触社会,多锻炼一下,将来好接自己的班。无奈这个小混蛋懒的要死,根本就不想吃苦受罪,自己一时又拿不出好的练手项目,这事儿才就此耽搁下来。

    现在儿子的同学主动找上门来,拿出一个花里胡哨的互联网项目,老董虽然没听懂,但他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一个锻炼儿子的好机会,最关键的是,这个项目前期投资几乎为零,即便是失败了,对他也没什么损失。

    谈完自己的经验,老董又给余大成倒了杯茶,“说起厨师,我这里确实有两个不错的人选,一会儿领着你去看看。”

    俗话说,听话听音,锣鼓听声。

    就一句“领着你去看看”,余大成就知道,老董已经同意他跟董浩一起创业了,不然还领着看什么厨师,直接拒绝不就完了。

    看完厨师,余大成很满意,说董叔叔推荐的肯定错不了。

    之后就是商量具体的细节,老董十分豪爽的拍着胸脯,说做饭用的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酱醋茶他这里全包了,连带着每天的食材一起,全从饭店走账。

    虽然明知道老董是好意,但余大成还是坚决的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他必须做到财务独立,账目干净。

    &n




第9章 夕阳产业
    科技市场位于大学城西北方向大约四五公里的样子,是一栋七层高的小商场,一至六层主营各类电子产品,七层是特色美食。商场门口立着一个大招牌,上面龙飞凤舞的写着三个大字“百脑汇”。

    三人下了出租车,远远的就看到百脑汇门前络绎不绝好多人,有衣着光鲜的白领,也有穿着人字拖的大学生,当然,更多的则是兜售各种水货手机的小商小贩。

    “你们知道在这里开个小店,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吗”段涛问道。

    “不知道,一万多”董浩回了句。

    “少了,”段涛摇摇头,“至少三万,净赚。”

    “不可能!”董浩一脸诧异。

    “怎么不可能我一个学长毕业后来这里干了几个月,摸清门路后就自己拉出去单干了,前段时间刚刚提了辆马自达。”段涛说的信誓旦旦。

    如此以来,董浩彻底信了,嘴里开始嘟嘟囔囔,“那还开什么饭店啊,直接来这里卖电脑得了。”

    听着董浩的嘟囔,段涛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但余大成却坚决的摇了摇头。

    “不行,这是夕阳产业,撑不了几年的。”

    “it啊!夕阳产业”两人看余大成的眼神跟看疯子差不多,“你的意思是,开饭店是朝阳产业”

    “嗯。”余大成点点头,没多解释。

    他知道2010年电子商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淘宝还在主打小商品和服装,京东四个月前才刚刚收购了韩国sk集团旗下电子商务网站千寻网,初步尝试布局b2c业务,苏宁易购更是直到2011年才打通线上线下的销售体系。

    现在,是电子产品代理销售模式最后的狂欢,之后随着几大互联网巨头的觉醒和手机厂商垂直经营体系的建成,越来越多的天猫旗舰店,越来越多的京东直营,越来越多的华为体验店和苹果体验中心,会把代理销售的市场压缩的越来越小,直至完全消亡。

    这种通过异地拿货、赚取差价的模式虽然暴利,但持续不了多久了。

    当然,这些话余大成只是在心里想想,没有多说。

    段涛和董浩也没有继续建议,一方面是两人性格随和,不强势,另一方面是因为之前的协议里说的很清楚,在重大决策面前,他们二人只有建议权,最终怎么搞还是要老余拍板。

    三个人聊着聊着就走到了大厦门口,立马有好几个小贩“闻风而动”,笑呵呵的凑了过来。

    有推销电脑的,有推销手机的,还有问要不要贴膜的,总之跟电子产品有关的各种业务,他们都能办理。

    对于这些人,段涛全都冷着脸摆手拒绝了。

    见段涛不好说话,这些人开始对余大成和董浩发起猛攻。

    “兄弟,看看这个手机,最新款诺基亚n800。”小贩从怀里掏出一个崭新的黑色手机,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解起来,“1200万像素,支持脸部对焦还有拍照防震功能……”

    小贩介绍的特别卖力,董浩也有心动的迹象。但对于用惯了iphonex和华为p30的余大成而言,面对这个“功能丰富”的诺基亚n800,他实在是提不起兴趣。

    期间又拒绝了好几拨推销的人,三个人才艰难的坐上了通往四楼的电梯。

    来之前董浩看中了一款联想新出的台式机,但刚说出口,就被段涛一句话给否了,“性价比太低”。

    “品牌机都是卖给菜鸟的,你不是喜欢打游戏嘛,我给你组装个专业的吧,游戏感和画面绝对超级棒。”段涛说道。

    “行行,我听你的。”董浩很兴奋。

    问完基本需求后,段涛很快列出一个清单,并领着三人来到了刚才所说的那个学长的小店内。

    “白学长,忙着呢我想配两台电脑。”段涛主动打招呼。

    段涛的这个学长姓白,长得却很黑,个头不高,穿着一件脏兮兮的t恤,三人进来时他正在埋头组装电脑。

    “哟,小涛来啦,坐坐。”白学长把手里的活儿交给店里的伙计,拉过来几把椅子,示意三人坐下来聊。

    短暂的寒暄后,段涛把写着各种配置的纸条递了过去,白学长低头看了眼。

    “你小子,可以啊,眼光还是这么毒辣。”白学长边说边把纸条转递给另一个伙计,让他赶紧去仓库拿货。

    等待的时间里,白学长自然问起了段涛的工作问题。

    “还没找呢,跟一个朋友合伙做点小买卖。”段涛说道。

    “什么买卖”白学长问道,顺手掏出一包中华,开始给三人让烟。

    余大成和董浩都拒绝了,只有段涛接了下来,点着后猛抽一口,“在学校周边开了个小饭店。”

    “哦……”听到“小饭店”这三个字,白学长的眉毛高高挑起,之后说了一连串“挺好的,挺好的。”

    但其实在心里,他有点儿看不起餐饮这个行当。

    &nbs



第10章 外来入侵物种
    回到出租屋,董浩迫不及待的把电脑组装好,正准备登录浩方平台大杀四方,就被余大成强行拽了起来。

    “干嘛!”董浩一脸不情愿。

    “先把正事儿做了再玩。”余大成递给他一张纸,上面罗列着各种需要近期完成的事情。

    董浩虽然贪玩,但也能分清轻重缓急,当即接过纸,低头看了起来。

    “食品卫生许可、工商营业执照、排污许可等这些证件都没问题,我爸有这方面的关系,能搞定。就是时间可能有点长。”董浩说道。

    “行,替我谢谢叔叔。”余大成由衷的说道,有了董浩父亲的帮助,他终于不用再跑断腿办证了。

    “但下面的这些我就不明白了。”董浩指了指后面几项,“在商言商,我说句不中听的实在话,现在做餐饮行业的,全特么用的地沟油,没有哪家餐厅愿意傻乎乎的用花生油。而且这些米啊面啊的,你还特意标注了要用大牌子的,你这不是变着法子的提升成本嘛。”

    董浩作为一名餐饮世家的人,他刚才的话早在余大成的预料之中。而且余大成很清楚,以次充好、假冒伪劣是餐饮行业内部心照不宣的行规,只要不吃死人,很多店家都很愿意通过这种方式把成本降到最低。

    但余大成不愿意随波逐流。

    不仅不愿意,他还想通过一己之力,尽量改变这个行业的现状。

    想当初,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为了吸收存款,提高市场占有率,想尽了各种办法从对方手里挖客户、挖员工、挖资源,但到最后不还是谁也没能搞死谁

    直到支付宝的横空出世,才彻底颠覆了整个银行系统,进而改变了大部分国人的支付方式。

    为什么支付宝能成功就在于它属于“外来入侵物种”,它不按照常理出牌。

    现在余大成也决定不按常理出牌,而且他有试错的底气。

    相比于临街门面房那动辄上万元的月租,他每个月的那600块钱租金,实在是可以忽略不计。省下的这笔房租钱,即便扣除水电费和人力成本等必不可少的支出,也能轻松支撑起新鲜食材的购置费用。

    再说了,顾客们又不傻,蔬菜新不新鲜,是不是地沟油做的,一尝就能尝出来。之所以默默忍受,是因为全行业都在这么搞,顾客们没得选。

    余大成想赚钱,但他不想昧着良心赚黑钱。

    同时,他也深知如果浩涛饭店无视行业潜规则,强行开了“用新鲜食材和良心油做饭”的先例,结局只有两个。

    要么,被其他饭店联合抵制,惨死于襁褓。

    要么,成为那颗足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第一次做生意的余大成对这事儿没有十足的把握,但他愿意去尝试。

    当他把自己的理念和想法说出来的时候,深受父亲影响的董浩只说了一句话,“你是个疯子”。

    但说归说,董浩还是认认真真的执行着余大成安排的每一项工作,购置食品级的塑料盒,购置各种优质米面和食用油,联系经常供货的几个菜贩子,让他们每天给浩涛饭店提供最新鲜的食材。

    忙完了这些,余大成又让董浩联系了经常合作的供货商,让给拉过来十几箱饮料。

    “拉这么多干嘛咱们三个也喝不完啊。”董浩问道。

    “不是让你喝的,是前期推广时的赠品。”余大成笑呵呵的说道。

    董浩听后狂翻白眼,不再说余大成是疯子了,改口称他为二傻子。

    ……

    在董浩忙前忙后搞饭店,段涛加班熬夜做平台的时候,二傻子余大成也没闲着,他挑了个快开学的日子,决定去找学院的辅导员聊一聊。

    辅导员名叫苏柳,二十七八岁,人长得特别漂亮,身材也很好,简直就是经管学院众男生心目中的女神。如果不是因为相差岁数太大,再加上不可逾越的师生关系,很多男生都会忍不住对苏老师展开追求。

    即便如此,每年的情人节、七夕节,苏老师的办公桌上总是放着好几束鲜花,显然正在追求她的人不止一个。

    最重要的是,相比于院花冷佳怡的孤傲,苏柳见谁都笑眯眯的,尤其是那对如月牙般好看的大眼睛,时常给人一种知心大姐姐的亲切感。

    在前世,去见苏老师之前,余大成一定会好好捯饬一番,洗洗头发、换上干净的衣服,尽量将自己最阳光、最帅气的一面展示出来。他这么做绝没有觊觎之心,只是单纯的想给苏老师留下个好印象。

    但现在,余大成不会了,苏柳长得再漂亮,在他眼中也只不过是一个辅导员,一个能给他提供廉价劳动力的辅导员。

    “咚咚咚”

    “请进。”

    “苏老师,您好。”余大成语气尊敬的说道。

    “大成来了,坐吧。”苏柳指了指办公室里的长沙发,她的记忆力很惊人,经管学院大一至大四这么多学生,她能喊出百分之九十的人名。

    简单的聊了聊学习和生活上的事儿,余大成说出了此行的目的,想招几个



第11章 团委与学生会
    昨晚睡的很晚,早上起的也很晚,余大成睁开眼时已经是上午十点钟,手机上有三个未接来电,全是苏柳打过来的。

    “苏老师,抱歉,我手机调静音了。”余大成赶紧打过去,语气里尽是歉意。

    “你来我办公室一下。”苏柳只说了这一句。

    一番仓促的洗漱之后,余大成快速出门,来到苏柳的办公室时,她正在低头写着什么。

    “喏,这是学院领导的意见,今天刚签的。”苏柳放下水笔,把手边的文件推了过去。

    余大成接过来,看着手里这份“新鲜出炉”的文件,心里乐开了花。

    刨去那些枯燥的套话,文件的主体意思只有一个,学院对这种学生创业的模式十分支持的,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会尽可能的提供各种帮助,让余大成他们不要有后顾之忧,大胆的干,如果能成功,就可以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在全校推广。
123456...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