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年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北海一岛
李亚民似乎也不知情,见他们下意识的从门口的板凳上站起来后,语气严肃道:“都回来了,那正好,今天开个家庭会议。冬梅,去把你三哥也叫来。”
说罢,就大步迈进堂屋,一言不发的坐在四方桌的上首位置。
胡秀英看了眼低着头跟进来的小儿子后,叹了口气,也坐了过去,在他的下手位置。
“这是怎么了”屋外,李春兰拉着丈夫的袖口问道。
“你问我我问谁去我还不是跟你一起来的”赵大成小声回道,早知道会碰上这种事情,他肯定另外抽个时间再来。
他今天过来主要是为了感谢一下小舅子,虽然婆娘告诫过不让声张,但小舅子帮了这么大忙,他现在出来了不过来照下面,实在说不过去。
不大会儿功夫,李冬梅领着李亚军和刘金菊也到了,堂屋里李亚民向外扫了一眼,莫无表情的说道:“都进来吧。”
大家各自找位置坐好,长幼有序,赵大成和刘金菊这两个外姓人,只能搬条板凳坐在门槛牙子边上。
“我昨天刚从外面出差回来,听说小东考上大学后,高兴得一宿没睡着觉,今天一早就坐车回了乡,到家里听娘说他最近白天都不着家,在镇上同学家里看书,我就感觉有些蹊跷,然后跑到镇上找了找,果不其然……”
李亚民说到这里,脸上的怒气越来越浓,“你们知道他在干嘛他哪里是在同学家里看书呀,而是大街上卖烤鸭!那油腻腻的,干得起劲的很,跟杀猪的屠夫有什么区别!”
“这……老大,你说的是真的”胡秀英诧异的瞪大眼睛,显得不敢置信。她刚才见大儿子把小儿子带了回来,就知道小儿子在镇上肯定没干什么正经事,但实在没料到他居然做起了屠夫的勾当。
“你问他!”李亚民伸手一指,两只鼻孔都在冒气。
“小东”
“娘,大哥说的没错,我确实干了,就寻思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趁着暑假赚点钱。”李亚东抬头看了他娘一眼,轻声说道。
“哎呀,你个死孩子,咋能干那种腌臜事啊!”胡秀英气极,推开凳子走了过去,伸手就在他胸口上捶了两下,红着眼睛骂道:“你个不肖子,学会了骗人不说,咋就一点志气都没有呢,哪个大学生能干那种事情,你是要气死你娘呀……”
“娘,你别生气,我知道错了。”李亚东害怕他娘真气出个三长两短来,赶紧搀扶住,伸手替她捋着后背。
“娘,好了,你先坐……”李亚民走过来拍开小弟的手,自己搀扶着他娘在原先的凳子上坐下,继续说道:“娘,你放心好了,这件事情既然发现了,就指定不能让他再干,你也别太生气,当心气坏了身子。”
胡秀英胸口起伏了好半晌后,才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碍。
“小东,你自己表个态吧。”
李亚东想都没想,望着他大哥斩钉截铁的回道:“不干了,以后再也不干了,就在家里好好待着。”
他此刻心里纵然有千万种说辞,有一肚子的委屈,有满腹的大道理,但一句话都不想说。原因很简单,家人就是他的全部。只要他们一切都好,今生他愿意付出所有。
可李亚东刚一表态完,屋里立马有人坐不住了,嘴巴张开了好几次,硬是没敢发出声音。
刘金菊是真的急了,她上次交给小叔子的十块钱这才刚回本,眼看就要见到回头钱了,突然整上这么一出,你说这叫什么事嘛!
堂屋拢共就这么大,李亚民又坐在最上首位置,屋里每个人的表情都尽收眼底,他自然注意到了二弟媳的焦急模样,继而又在弟弟妹妹们的脸上打量了一下,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你们怎么都不说话,这件事情难道你们都没看法”
听他这么一问,李亚军和李冬梅的脑袋不自觉的就低了下去,也就李春兰有些心烦意乱的蹙了蹙眉。
身为大哥,几个弟弟妹妹的性子李亚民自然清楚的很,诧异的瞪大眼珠子,“你们都知道”
底下一阵沉默。
“啪!”李亚民气得火冒三丈,两只手摁在桌面上将身体撑起,“好啊,你们几个,敢情是合起伙来骗我跟娘对吧,想翻天了不成!”
“大哥……”
“闭嘴!没你说话的份儿!”
李亚东张开的嘴巴又合拢了,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这下算是完犊子了。他开始埋怨自己为什么管不住嘴呢,为什么不把件事情瞒到底呢
“小军,你来说!”
李亚军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但也犯他大哥的怵。没办法,他大哥这个人几乎挑不出毛病,为这个家付出的比谁都多,他没有任何不敬重的理由。也就思想老套了点,循规蹈矩惯了,接受不了太跳脱的事情。
“这事……我是知道的。”李亚东咬着牙回道。
“好啊,长本事了!”
“咦”李亚民刚想对他发火,却无意间瞥到坐在他旁边的小妹脸上一片涨红,小脑袋瓜越勾越低,都快埋进了脖子里,脸上闪过一丝诧异,“冬梅,你不会也知道吧”
“呜呜呜……”
李冬梅虽然没有说话,但这哭声却比什么言语都更能说明问题。
李亚民下意识的与胡秀英相视一望,都能从对方眸子里读懂惊讶。
“春……”
“不用问了,这件事情我清楚的很!”
李春兰皱着眉头站起身来,她感觉大哥有些小题大做了,不就是做点买卖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再说小东又不是长期做,过去吃大锅饭的时候,人家大学生知青不一样扛着锄头攒工分连马克思都说过“劳动最光荣”,分什么贫贱
第十八章 天生劳碌命
李亚东撂摊儿了,然后蔡小惠家乱套了,想吃京城烤鸭的人民群众要造反了。
不管是在那个年代,敢跟人民意志作对的,基本都没好果子吃,而且这年头的社会等级自上而下为:工、农、商……
农民就是二大爷,你去把你二大爷吃到嘴边的肉呼到地上试试
第一天的时候倒还好,大家以为东家有喜什么的,虽然有些扫兴,但体谅一下也就算了,谁家还没个应急事儿
可第二天过来一看,还是没开张,一打听后才知道,原来做烤鸭的那小子撂摊子了,人民群众顿时不乐意了。
把首都的美食带到镇上,让人民群众都能尝上一口首都的滋味,这是一件多么具有崇高意义的伟大事业咋能顾小家舍大家,说不干就不干了呢这样的人就应该抓起来批斗!
蔡小惠和张春喜实在顶不住压力,尝试着自己烤了一炉,好吧,人民群众一吃到嘴里——“呸!这啥玩意儿!”
“小东,你就行行好吧,赶紧救救场,我小姨她家门口现在成日有几十号人堵着,就差没有冲进去拆房子了!”
日上三竿,李亚东悠哉悠哉的躺在屋檐底下的凉床上,手里端着一只黑不溜秋的、也不知从哪里摸出来的小茶壶,里面沏着山上采来的野山茶,时不时的嘬上两口,日子过得好不惬意,对于一旁愁眉苦脸的张春喜爱理不理。
“东哥,我的亲哥嘞,你就算真不能干了,好歹抽出一天时间过去把我俩教教会啊,这样半吊子挂在那里,烤出来的鸭子狗都不吃,算怎么一回事嘛!”
李亚东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都跟他说了不要着急不要着急,大伙儿有点情绪是正常的,不过这种情绪注定持续不了几天,忍忍也就过去了,可他就是不听呀。
而且李亚东很怀疑情况是否有他说的那么剑拔弩张。
“你要再赖在这里不走,茶叶蛋的买卖也要黄了,嫌钱挣得太多”
“那不能够!”
张春喜最终还是三步一回头的走了,就像李亚东说的一样,烤鸭的事情已经没指望了,要是再耽搁了茶叶蛋的买卖,他就直接被打回原形了。
这两天李亚东差点没被他跟三嫂刘金菊俩人给烦死,烤鸭的事情显然没撤,三嫂那边最后用二十块钱给打发了,想必她也不会让自己丈夫知道,不然肯定还得送回来。
“投资所得”和“伸手白拿”完全是两个概念,往往越是亲近的人,越不会向你伸手要东西。
李亚东稍稍抬头,刚好看见四姐李冬梅拿着把笤帚从门口走出,赶紧一个挺身坐了起来,小声问道:“姐,你说我是不是得上县里一趟,去找大哥谈谈”
“这个……”李冬梅歪着脑袋琢磨了一会儿后,回道:“还是别去了,大哥正在气头上,你去了也是添堵,我看也没什么,他跟二姐吵架也不是头一次了,过些时日消消气也就好了。”
李亚东将这番话在脑子里捋了捋,发现还是蛮有道理的,不然怎么叫作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呢
他就是因为太过自责,总觉得矛盾是因他而起,一心想着怎么去解决,从而忽视了最本质的东西——他们可是一家人。
就好像两口子床头打架床尾和,一家人哪有揉不碎的疙瘩老李家虽然家徒四壁啥都没有,但也有一种多少富贵人家想都想不来的东西,那就是团结。
这辈子虽然许多事情渐渐出现了偏差,但李亚东心知肚明,老李家的这种团结意识是坚不可摧的,“家”这个概念在老李家人心中,那永远都是排在首位的。
“姐,你啥时候变得这么聪明了”李亚东感觉有些诧异,这还是他那个极没主见、遇事就爱撒猫尿的四姐吗
“死小东,讨打是吧!”
李冬梅恼羞成怒,操起笤帚撵着李亚东满院子跑。
姐弟俩打闹了一会儿后,李亚东感觉心情好了不少,跑到村子里溜达了一圈,正好碰上大田叔赶着牛车准备去乡里,于是一溜烟的跑回家,跟他娘知会了一声,“娘,我跟大田叔去乡里了。”
“咋又突然想起来去乡里”胡秀英正在厨房里腌制一条大草鱼,探出脑袋来问道。
昨天村里小枫子家干鱼塘,儿子过去晃荡了一下,就把最大的一条草鱼给买回来了,足足十二斤,新鲜的哪里吃得完所以她只好把余下的给腌起来,准备晒干后做成咸鱼干,吃的时候蒸一下就好了,不过儿子说他爱吃煎的,就是老费油了,胡秀英有点舍不得。
“去乡里找人换点肉票,割点五花肉回来,晚上吃包面。”李亚东就权当他娘已经同意了,撂下一句话后,人就没影了。
他这个乖宝宝做的太久了,在某些事情上他决定任性一把,譬如给长期营养不良的母亲和姐姐补补身子。
他藏的那些钱只拿出了一半给他娘,剩下的一半还在床底下的夜壶里,不是不愿给,而是不能给。以他娘的性子给了就压箱底了,再想拿出来可就难了。
“哎呀,小东,别跑啊,咋又要去割肉呢,家里的鱼肉不是还没吃完吗……”胡秀英赶紧追了出去,可门外头哪里还有人
“这孩子……”
李冬梅正坐在小板凳上搓衣服,看见她娘这副模样不禁有些乐了,眨巴着大眼睛问道:“娘,晚上吃包面”
说实话她也挺馋的,包面这种东西平常过年都不见得能吃到,她都快忘记是啥味的了。
“吃吃吃,就知道吃,不要钱是咋的!”胡秀英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这两个败家玩意儿,简直气死她了。
李冬梅知道他娘不是真生气,而是舍不得钱,笑嘻嘻的说道:“娘,你别生气嘛,现在不是有钱了吗,那不吃吃喝喝的还能干啥”
她这话不说还好,一脱口后,胡秀英直接赏了她一颗红烧板栗。
“你个死丫头,长点心吧!小东上学来来回回的路费不要钱你也老大不小了,以前那是没指望,现在手头宽裕点了,我不得寻思着给你置办点嫁妆你以为两百来块钱有多精花是咋的”
“娘,你提这个干嘛……”李冬梅的脸上瞬间变得红通通的,娇嗔道。
胡秀英大概知道女儿脸皮薄,倒没在这件事情上继续唠叨,踮起
第十九章 风驰电掣,使命必达
李亚东其实挺好奇母亲的思维为什么有了如此大的转变,要知道这可比他记忆里的印象提前了好多年,上辈子直到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母亲才渐渐变得开明起来,同意他从学校里辞职,到大城市去闯荡。
第二天一早,他跟在他娘屁股后面旁敲侧击的老半天,可惜始终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也只好悻悻然的作罢。
“咦小东,你不去镇上”
李冬梅看到弟弟穿着两根筋和大裤衩在门口瞎晃悠,显得有些诧异,这可不像是要出门的打扮。
“不去。”李亚东摇了摇头。
虽然这次是他娘叫他去的,等于有了免死金牌,但眼下大哥正在气头上,他可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再生事端,还是乖乖待在家里的好。
“你去吧,娘都答应了,你这……”
李冬梅原本还想劝说一下,可李亚东已经遁走了,跑到张本旺家邀上闷闷不乐的张细毛,再次为村里的通电工程添砖加瓦去了。
日上三竿,胡秀英好容易将屋前屋后给拾掇了一遍,然后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捶着酸胀的腿肚子,看到女儿正用皂角在洗头,随口问道:“你弟啥时候走的”
“走哪去”李冬梅趴在搪瓷盆前垂着个头,披头撒发的,晚上叫人看见了能直接吓死。
“镇上啊。”
“他没去镇上。”
“啥玩意儿”胡秀英顿时腿也不酸了,站起身问道:“那他人呢”
“竖电线杆子去了。”
“这个死孩子!”胡秀英气得牙痒痒。
好了,她是心疼儿子受苦受累,可那小兔崽子自己却半点不知道爱惜。
午饭的时候,李亚东汗流浃背的回来了,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比起昨天好不到哪里去。整个就一泥腿子,哪有半点大学生的样子
“等下去跟村长打声招呼,就说你在镇上还有别的事情干,以后不准再去了。”胡秀英的语气虽然不重,但话里却透着股不容拒绝的意味。
李亚东凑过来嬉皮笑脸的说道:“娘,这可是集体劳动,都是为了村里能早点通上电,连主席他老人家都说过,集体劳动最光荣,要有农业学大寨的精神嘛,这点小苦小累算不得什么。”
“那也不行!说了不能去就是不能去,你要真不想去镇上,就在家里给我好好呆着,村长那边我去说!”胡秀英板着脸道。
她倒还真想去找方驼子说道说道,她儿子好歹是个大学生,那以后毕业了不比他这个村长官大咋能真当劳动力去使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