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汉末之横扫三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北最光阴

    何仪看到三人的神色之后,也明白了他们的意思,沉吟片刻,道“这百姓之事正如刘将军所言,对我等来说乃是拖累,而且这些百姓也是君候急需的资源,君候之所以前来汝南,多半也是为了这些百姓,此事已成定局,对我们来说也无关紧要,我看就不必再多言了。至于我们麾下的兵马,我们几人互相依靠扶持多时,对于彼此也都已经十分了解,不是兄弟也似兄弟了,我何仪便坦诚而言,问大家一个问题如何”

    &nbs




第512章:夜宴 投效
    何仪之前就已经对张燕有了信任,对张燕已经没了多大的提防,因此他看事情看得会更加的客观一些,更加的透彻一些,黄邵等人还都是一份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心思,自然也就难以看出张燕心中真实的用意了。

    众人听完何仪的一番话之后,反过来一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以张燕的实力,若不是他们麾下有这么多的百姓流民,恐怕张燕都不会把他们看在眼里,更何况像现在这样亲自前来招揽他们了。

    至于他们麾下兵马的实力,不用何仪再次多言,他们也都知道自己麾下兵马的情况确实和何仪说的差不多,说的难听一点,他们麾下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恐怕以张燕的势力,还真可能根本没有看在眼里。

    众人想到这里之后,眼神都变得暗淡了一些,何仪看到打消了众人心中的倨傲之气,说服他们的可能大大增加,也是心中一喜,若是自己能够劝说他们投效君候,这也算是自己立下了一桩功劳吧。

    何仪美滋滋的接着说道“诸位,君候乃是何等人物,在我黄巾大势已去的时候迎难而上,一路招贤纳士扩充兵马,最终得以大败皇甫嵩定鼎太行山;继而又再出大军大败诸胡收复失地,成为天下闻名的大豪杰!在我看来,君候之所以能够完成如此功业,除了其能征善战攻无不克之外,君候的慧眼识人知人善任之能,亦是不能小看。”

    “那些文臣谋士和我等不是一路人,这也就不用多说了;赵云、高顺等人都是被君候从草莽之中提拔而出,张合是君候招揽的降将,鞠义和徐荣两人更是君候从一介降卒之中挑选而出!他们出身不比我等高贵,最终却可以追随君候大败诸胡得以名扬天下,何也这全赖君候慧眼识人知人善任之能也!君候能够远道而来招揽我等,这便是对我等的看重,就连张合、鞠义、徐荣这样的降将都能够在君候麾下脱颖而出名扬天下,难道我们携众投效会比他们还不如么”

    何仪说道这里,再次扫视众人一眼,道“只要我等真心投效诚心做事,君候定会看在眼里,到时候君候自会重用我等,在我看来,这样顺势而为要比现在和君候讨价还价让君候心生不满要明智的得多!毕竟我们日后还要在君候麾下做事,不知你们以为如何”

    众人听到何仪的这一番话之后,内心也都挣扎了起来,确实在张燕麾下机会很多,张燕的识人之明是天下人众所周知的,要不是张燕又识人之明,聚揽了那么多的名臣名将,恐怕他也难以坐下这么大的功业。他们携带部众投效张燕,就算是不如赵云、高顺等这样的张燕嫡系大将,可是他们的机会也肯定要比张合、鞠义、徐荣这样的降将多,如此而来,他们将来威逼没有可能成就一番功业,这确实十分诱人啊。

    毕竟他们不知道张燕是穿越过来的,张燕知道张合等人的本事这才重用了张合等人,在他们看来,他们的能力不会比张合等人差,张合他们可以做到这一步,那么他们定然也可以做到这一步,甚至是做的更好,毕



第513章:四十八万人口
    “好,事不宜迟,既然大家都同意此事,那我们这就去拜见君候!”

    “嗯!”

    何仪五人商量完毕之后,再次回到大堂之内,张燕此时还正在和典韦一起喝酒聊天,脸色十分淡然,仿佛根本不担心会他们不投效自己一般,和义务人看到张燕智珠在握的神情,心中更加黯然几分,看来君候果然没把自己等人的这点势力放在眼中,倘若自己等人麾下没有这么多百姓的话,恐怕君候还真不会前去汝南招揽自己等人,看来自己等人能够得到君候的亲自招揽也算是一件幸事了。

    不得不说,人这心态一解开之后,看待事物的观念便也不同了,同样的一件事情都能看出两个极端的看法出来。

    张燕看到五人回来,轻笑着说道“怎么你们可商议好了”

    何仪五人对视一眼,然后躬身拜道“我等拜见主公,愿为主公效死!!!”

    “哈哈哈哈,好!!!”

    “能得诸位黄巾栋梁相助,,何愁我黄巾大业不成也!!!”

    张燕大笑着称赞了众人几句,然后上前将五人一一扶起,接着说道“诸位将军能够投效于我,我定不会辜负了诸位的信任,赶紧快快起身吧!”

    五人也都顺势起身,“主公厚爱,我等愧受!!!”

    这一次何仪也不坐在诸位了,在张燕右侧的下位坐下,然后说道“主公,我汝南黄巾所部有五十余万之中,周边士族门阀又仇视我等,这么多的百姓人口要迁徙并州,可不是一件小事儿,若是再有世家门阀作祟,恐怕还会别生事端,我等又当如何前往并州之地呢”

    张燕此行的目的便是为了他们麾下的百姓,五十余万人口的迁徙事关重大,这可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情,若是不能提前安排好的话,很有可能会发生巨变酿成大祸!这些百姓在何仪等人麾下生活良久,大半部分都是他们麾下兵马的家属家人,何仪不管出于哪方面的考虑,也得先问好张燕的打算。

    毕竟他们可是黄巾起家的,做的最多的就是裹挟百姓的事情,自然知道这么多的百姓浩浩荡荡的招摇过市的场景和难度,毕竟这一次的百姓们可不是消耗品,死了也就死了,这一次可是为了迁徙百姓,肯定不能有太大的死伤。

    好在张燕已经提前有了一些准备,留下了郭嘉和戏志才两人游说荀氏和陈氏,让他们帮他打通前往并州的道路。

    可是现在不同于未来的世界,现在可没有汽车火车什么的,更别说就算是在未来世界想要迁徙五十万的人口,那也是一件大事,就更别说现在了,道路不好走,也没什么搭乘的工具,多半只能靠腿来走,想要顺势的迁徙这么的距离,肯定得提前先做好可靠的计划才行。

    不过张燕也不能太过打击众人,得先给他们提提心气儿,张燕摆了摆手让众人安静下来,说道“诸位将军不用着急,迁徙百姓之事事关重大,甚至关系到我部能否立足脚跟,在并州彻底扎下根基,我在前来汝南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妥善的安排。并州刺史张懿不敢我和作对,我也已经令大将张合在并州边境留下了接应的兵马,五十万百姓只要进入并州境内便会有人接应,可以直接进入我治下的西河郡河套之地。”

    &n



第514章:迁徙计划
    “什么此时当真!!!”

    “周瑜果真有领军献城降曹之意你是如何探知此事的,赶快详细说来!!!”

    刘备和孙权两人听到王五的话之后,“蹭”的一声便跳了起来,看着王五大声喝道。王五看到这两个大佬儿都怒了,怕连累到自己,急忙解释道“在甘宁和太史慈合兵一处之后,大约不到两刻钟左右的时间,便听到太史慈大营内将士山呼海啸。小人抵近探查太史慈大营,俘获了一名东吴军士,才探查到了此事,急忙回来禀报主公,还请主公定夺!”

    刘备听到军士的话,心中大乱,他知道此事关系甚大,这名军士若是没有十足的把握,肯定不敢拿这件事来骗自己。现在曹军围城将近一月,城内本来就已经到了内外交困的地步,现在如果周瑜献城投降的话,恐怕这柴桑城会立时告破。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和曹操作对,还在徐州戏耍过曹操一次,曹操现在肯定恨自己入骨,若是被曹操擒获的话,自己肯定落不了好下场,还是得造作打算才好啊!

    刘备心中十分慌乱,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便看向了军师诸葛亮。诸葛亮见刘备看向自己,知道他是要让自己拿主意了。可是现在曹军在城外深挖沟渠、数十万大军将柴桑城围的水泄不通,自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又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说呢现在曹军已经是枕戈待旦,只要周瑜献城投降,曹军便会马上入城,柴桑城立刻便会告破。再加上周瑜在东吴军中的威望甚隆,想来东城、西城和南城的东吴军将士大半都会投降曹操,现在城内可以信赖的力量便只有自己这两万兵马和孙权带来的五千卫士了。

    曹军有七十万之中,若是涌入柴桑城中,自己这两万五千兵马立时便会化为齑粉,自己现在便只有趁乱突围一途了。至于能不能成功突围出去,便全看天意吧!诸葛亮想到此处,不由得心头一痛,自己在隆重隐居十余年,一直坐看天下风云变动。自己经常自比管仲、乐毅两人,可是没想到刚刚出山不到两年的时间,便到了山穷水尽坐困孤城的局面,真是一种讽刺啊!难道逆天而行便这么难么,看来天意不在我诸葛亮啊!

    诸葛亮微微的摇了摇头,收拢了一下心思,看向关羽问道“云长将军,现在城外的曹军如何”

    诸葛亮投靠刘备之后,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在新野两把火烧没了曹操的五万大军,虽然还是免不了兵败失地的局面,但是也挫动了曹操的士气,收拢了刘备麾下将士的军心。再加上刘备的倚重,视诸葛亮为如鱼得水,现在诸葛亮已经十分受刘备众将的尊敬,就连自傲清高的关羽也不例外。

    关羽听到诸葛亮的问话,登时回道“军师,在某回来的时候,曹军只是在城外列阵并没有异动。”关羽说到了此处,想了想又接着说道“在北城外列阵的曹军约有五万余人,依靠壕沟土墙防守,军师若是想想要突围而出的话,还需早做准备。”

    “嗯,我知道了!”诸葛亮点了点头,然后看向刘备和孙权两人



第515章:戏志才来汝南
    郭嘉和戏志才两人将荀彧和陈群送走之后,这才彻底的放松了下来,戏志才呼了一口气,说道“此事终于有了结果,我们也算是对主公有个交代了,只要汝南那五十万之众迁徙到并州,主公便可坐稳根基再无短板了。”

    郭嘉笑了笑,说道“兄长说笑了,此事不一直都在兄长预料之中么,否则兄长这几日岂会如此安逸荀氏和陈氏能够延续百年自然懂得趋利避害之道,主公所求不过是让荀氏和陈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又不是让他们以家族附骥其后,他们岂不会做出最好的选择再加上此事对他们也是一件好事,以荀氏和陈氏的智慧,他们岂会看不出朝廷将南阳黄巾驱赶到此地的用意”

    “主公一来给予他们不少的利益,二来也是免除他们的掣肘之患,三来也是给他们留一条后路,此事一石三鸟,荀氏和陈氏竟然还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才说服颍川士族答应此事,这已经让我感到十分意外了。看来乱世将至,其余士族也是不甘落与荀氏和陈氏之后了,颍川士族已非铁板一块,看来颍川之地已经不再是世外桃源,也要多事了啊。”

    “哈哈哈哈,奉孝眼光锐利至斯,这番论断要是传扬出去肯定羡煞旁人啊!”戏志才大笑几声,接着说道“乱世将至,又有哪里还是世外桃源呢颍川乃是天下士子英才储备之所,早已经是是非之地了,你我两人这次投效主公离开这处是非之地,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好了,先不要说这些了,荀氏和陈氏已经答应为主攻打开道路,我们必须得尽快的将这个消息传递给主公。以主公的威望想要招揽收服汝南黄巾残部,简直就是轻而易举,想来主公现在已经在等着你我两人的消息了。”

    “何仪等人虽然有一些勇略和权谋,但是想要顺利的完成迁徙五十万百姓之事,能力还是有些太过不足了,主公要完成此事,肯定需要你我的帮助才能轻松一些,颍川之事虽然完结,但是也需要留下人手进行联络沟通,你我两人,需要一人前往汝南相助主公,一人留在颍川联络荀氏和陈氏方可,不知奉孝意欲前往何处”

    郭嘉不在意的一笑,说道“兄长处事谨慎,熟悉政务,迁徙百姓之事太过繁琐,恐怕我的能力有所不济,还是请兄长前往汝南一行相助主公吧,我还年幼便留在颍川落一个清闲自在吧。”

    戏志才白了郭嘉一眼,说道“奉孝太过谦虚了,不过迁徙数十万百姓而已,以他的能力想要完成此事也是轻而易举,你将机会相让与我,兄长在这里谢过了。”

    迁徙百姓的事情虽然繁琐,但是这也是一次在张燕身边展现能力的机会,张燕身边文武荟聚,错过这一次的机会,他们可就不一定还会留在张燕的身边了,这样单独接触张燕施展能力的机会可就不多了。郭嘉虽然还年轻,机会还有很多,但是郭嘉直接将这个机会让给戏志才,戏志才心中也是十分感激,不过他和郭嘉交情很深,感谢的话也就不用多说了,意思到了即可。

    戏志才和郭嘉两人相视一笑,便闪过了这个话题,开始上一一些细节上面的事情。

    第二天一



第516章:终抵美稷
    有了戏志才的帮助,张燕这边也轻松了很多,四天的时间转眼便到,刘辟和龚都两人麾下的人马也浩浩荡荡的来到了颍川边地,将近五十万之众都聚集到了附近,迁徙百姓之事已经蓄势待发!

    刘辟和龚都两人也赶到之后,张燕将众人召集到一起,说道“川那边已经传来消息,荀氏和陈氏已经打通了前往并州的道路,我们随时都可以出发。现在百姓们都已经到齐,让百姓们休整一日完成调派,然后我们便出发前往并州,我们的粮草也不多了,一定要在粮草消耗干净之前到达并州!”

    众人躬身拜道“诺,我等领命,必助主公完成此事!”

    张燕抬抬手让众人跟起身,接着说道“将所有兵马和百姓都分为五十队,各自带上粮草辎重,每一队百姓由一千兵马进行护送,将军中的马匹、耕牛全部利用起来用来拉车,百姓中的老弱病残都搭乘车辆前行;你们五人们每人负责十队百姓,何仪,你率领第一队先行作为先锋,你进入颍川境内之后,便会有人为你引路,颍川境内地势比较平缓路比较好走,河内郡内还要过河,这得花费大量的时间,我们定要在三天之内穿过颍川郡!好了,你们各自前去准备吧,定要在一天之内完成分队准备好出发!”

    众人再次应诺领命道“诺,我等领命!”

    众人各自下去之后,戏志才笑着说道“主公,如今迁徙之事开始启动,半月之内定会有结果出来,若是这五十万之众顺利的到达并州治下,那主公便可补足势力底蕴,从此海阔凭鱼跃了!”

    “哈哈哈哈,希望如此吧,如今能做的事情都已经做了,剩下的便看天意吧!”

    一日之后,五万兵马和四十余万百姓都已经准备完毕,全部的兵马和百姓分为五十队,每队都有接近万人,其中有一千军士,百姓之中的老弱病残和所携带的粮草辎重全部装车,军士和青壮百姓都徒步而行,五十万之众已经打点完毕蓄势待发!

    随着张燕一声令下,何仪带领第一队人马开始徐徐前行,一路烟尘滚滚直往颍川郡而去,每队百姓之间都相隔出一段距离,一来方便管理调度,二来也方便军士护卫,五十万之众浩浩荡荡的北上,沿路的山匪盗贼都不敢有丝毫窥探。

    五十队人马也不入城,靠近城池之后便绕城而过,沿途郡县的官吏士族们也都已经得到了命令,一来,有荀氏和陈氏的担保,二来,他们也畏惧张燕的威势,沿途郡县不敢稍加阻拦,只是在这些人马靠近的时候关闭城池以防不测,在大队人马离开之后再度开城继续过活。

    在颍川郡内,张燕大队人马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意外,在三天之内便穿行而过来到了河内郡的地界,张燕令大队人马休息了一下午的时间,第二天早上便开始继续赶路,准备穿行河内郡。

    河内郡乃是司隶大郡,郡内大城重城无数,黄河穿郡而过,张燕想要穿越河内郡必须得找地方过河方可,在穿行河内郡第二天的时候,张燕终于率队来到了成皋一带,成皋一带有渡口桥梁,张燕又令黄邵率领两千兵马作为先锋前来此地先行架设浮桥,等张燕率领大队人马到来时候,黄邵又已经架设了三十余座浮桥,牛马车辆走原有



第517章:流民之事
    众人入城之后,张燕先将众人互相介绍认识一番,然后说道“如今招揽流民之事进行的如何了”

    田丰上前躬身拜道“回禀主公,自主公出山之后,我等从太行山之内招手流民十余万,其余各地还有十余万流民投奔而来,共计招收流民二十三万之众,这些百姓已经全部分流到各郡之中进行安置,现在无论是太行山内,还是北部各州都还有流民陆陆续续的投奔而来,相信我北地诸郡治下的人口定会越来越多。。”

    太行山内的流民和北部各州的流民毕竟不像汝南黄巾所部的百姓那样,就聚集在那里等待着张燕前去接收,这些流民百姓得等着传信过去赶来投奔,或者是派人前去招揽,肯定得花费不少的七里河时间,在这月余的时间之内,田丰等人能够招募到二十余万流民百姓,这已经十分出乎张燕的预料了,张燕满意的一笑,说道“嗯,做的不错,辛苦诸位了。”

    张燕就带着典韦等六七个人出山一个月便带回来了五十万之众的人口百姓,他们占据地利在同样的时间之内,招募的人口数量还不到张燕的一半,这已经令他们十分汗颜了,虽然这里面有很多的客观原因,但是事情没办好就是没办好,他们也不会给自己的失利找借口。
1...108109110111112...1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