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西游之妖行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含光大圣

    如果说晁错先前的,调动禁军往外,和那五万卫所治军换防,众人还能够当成晁错不知兵事的呓语,可以付之一笑的话,那此时,晁错的御驾亲征之请,便是触动了这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乃至于高高在上的天子刘启最敏感的神经。

    帝王端坐都城,百神庇佑,除开那魇镇诅咒之术以及无解的猛毒之外,这天地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在宫墙内,只是,一旦帝王离开这长安城,踏到那战场之上,那就意味着,这帝王将自己的安危,群神再也难以庇佑这帝王的安危。

    在战场当中,军气覆压之下,神祇无踪,这个时候,任何一方射出来的一支冷箭,都有可能带走帝王的性命——这是极少数的,能够打破帝王五百朝这规则的方法之一。

    在这帝制的国度当中,帝王中道而崩,对这国度,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可想而知。

    是以,除非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帝王以及禁军,绝对不会离开这长安城,甚至,哪怕是到了最后的一战,群臣们也绝对不会允许帝王踏上战场,若是帝王一意孤行的话,群臣绝对不吝于抬棺上殿——若是帝国倾覆,那在煌煌史书上背负骂名的,只会是末代帝王,但若是帝国不曾倾覆之际,帝王薨于战场,那会在煌煌史书上被记上一笔的,只会是那些臣子。

    “堂堂御史大夫,却妖言惑众。”

    “陛下,臣请斩晁错!”森然的恶意,几乎是化作实质,将晁错给彻底淹没吞噬,而晁错此时,却是一脸茫然,他完全不清楚,自己说错了什么——固然,帝王不得轻出长安。

    但眼下的局面,七国叛军大占上风,在他看来,若是不能以帝王之身亲率禁军出征,那绝对不可能挡得住那数十万的七国叛军,一旦是叫七国叛军突破黄河天堑,那长安陷落,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不需要功成,长安城中,百姓近百万,叛军只消是将长安城团团围住,断水断粮,那这长安城,自然是不攻自破。

    长安城中有存粮饮水不假,但有出无进,但这些存粮饮水,又能支持多久

    一年还是两年还是说,那些神祇修士,可以凭空的生出粮食饮水来。

    便纵然是能够支持数年,那这数年之间,帝国境内其他的君府州县,也早就改旗易帜,另尊王号了。

    “御驾亲征”

    “袁卿,你意下如何”刘启沉吟一阵之后,再度伸手止住了气势汹汹的文武百官,又将目光,落到了太尉袁盎的身上。

    “禁军不可轻动,还是臣走一遭黄河吧。”袁盎沉思片刻,然后出声,虽然明知自己此时只要轻轻的一推,晁错这个老对手,就必然是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况,但一番斟酌之后,袁盎还是放弃了这诱人的想法。

    国事唯危,他自己也将要起行,或许再难重归朝堂,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是人心浮动,这个当口,作为监察百官的御史之首,晁错,绝对不能出问题,一旦晁错出了问题,那朝中文武大臣为了争夺那御史大夫的位置,不知道会生出多少肮脏的交易勾当,而本来就风声鹤唳的朝堂,必然也会因此,更加的云波诡谲,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而在袁盎的话语之后,朝中的文武百官们,也都是察觉到了朝堂上风向的变化,于是这些文武百官们,也都说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偶有一些依旧看不清局势的人想要说些什么,也都是被旁边的人拦住。

    ……

    “这位皇帝,到底在想什么”与此同时,十方楼中,九大宗派之人,也都是聚拢到了一起,数十位久经世事,看遍人间沉浮的神境大修,此时却都是无一例外的,满脸疑惑。

    他们实在是看不懂,这位皇帝启的棋路。

    “这就是棋子和棋手的差距么!”良久之后,风雷道的一位老道人,才是感慨着出声。

    如果说将整个神州帝国,比作一张棋盘的话,那这棋盘上的棋手,只有十一个半,分别是九大宗派的道主,长安城的都城隍,至于说万灵山的山主,只能算是半个,而最后的一个棋手,便是皇帝刘启。

    除开这十一个半以外,整个帝国境内,所有的生灵,无论是什么身份,也无论是什么修为,都只是棋子而已,哪怕是那些半仙巨擘,也是一样,那些半仙巨擘们,和其他棋子的区别,只在于,这些半仙巨擘们,虽然依旧身为棋子,但他们已经有了主宰自己命运的能力,不像其他的棋子那般,只能随机应变,随波逐流,是生是死,全凭天意。

    在削藩策之前,九大宗派在这长安城的主事之人,还对刘启有所轻视,但在那削藩策之后,刘启正式在这棋盘上落子,引导这棋盘局势变化的时候,这些先前对刘启还不以为然的神境大修们,却是发现自己,完全看不懂刘启的棋路,完全没办法从局势的变幻之间,找出刘启真正目的,那就更不用提,对刘启的落子,做出种种的应对来了。

    这,就是棋子和棋手之间,最大的差别所在——地位,以及眼界。

    棋子的眼界,和棋手的眼界,完全不在同一个层面上,故此,棋子想要摸清棋手的想法,当然是难如登天。

    就如此时,刘启虽然只是凡人,但其视野眼界,却是整个帝国的延续,其谋划的,非是一城一地一时的得失,而是在数十年,乃至于上百年后的未来,这些眼界仅限于长安城中变故变故的神境大修们,又如何能想得到,刘启这位人间的帝王,竟敢于用自己的帝位做赌注,逼着各大诸侯王,参加这一场赌局

    而这些诸侯王们,却没有一人能够察觉到,如今的局势,都是刘启推动出来的。

    就好比绝大多数的文武百官们心中所想,削藩之事,虽然势在必行,但以刘启的能力,大义在手,绝对能够以软刀子割肉的方式,悄无声息的,将各大诸侯王的势力,压制得老老实实——这毕竟是一个当朝已经三百多年的皇帝,积威之重,绝对不是那些诸侯王们可以想得到的,而五百朝所代表的正统和大义,更不是那些诸侯王们,所能够媲美的。

    人间生灵无数,除开那些练气修行之人,便唯有当朝帝王天,有五百载寿,这些凡俗的生灵们,他们出声的时候,帝位上坐着的,是刘启,而当他们死去的时候,帝位上坐着的,依旧是刘启。

    是以,只要刘启还活着,那刘启的存在,就代表着,绝对的正统,绝对的大义,对寻常的百姓们如是,对七国叛军当中的士卒,同样如是。

    若非是晁错一捐削藩策加上刘启一封令各大诸侯王来长安自辩的旨意,将那些诸侯王们给逼到了死角,同时又强行的将‘清君侧’的大义塞到了这些诸侯王们的手上,,那些诸侯王们,绝对不可能举起大旗来。

    。




第二百一十六章 指点
    “想不通,就不想,静观其变就是了。”很快,一个面向略显威严的中年道人,便是冷冷的出声道,“反正现在也出不了长安城,想的再多,也是无用。”

    “不错,与其去猜测这些东西,还不如想想办法,怎么解开这长安城中的封锁。”昆仑山的老道人,也是应和着这中年道人的说法。

    “说得简单。”又一个头顶紫云冠的道人冷笑着道,“封锁长安城,是长安都城隍亲自下的谕令。”

    “这长安城中的修行者,有一个算一个,谁敢踏出长安城一步”这个道人,乃是龙山道的道人。

    “不知道是哪家的蠢货,自作聪明,动用魇镇诅咒之术也就罢了,还偏偏叫那灞水之神给捉了个正着。”昆仑山的那老道人,也是没好气的道,目光在其他几大宗派的人身上,一一扫过。

    如今可以确定的是,那魇镇诅咒之术的幕后之人,绝对是九大宗派当中之人,但到底是九大宗派的那一派,却没有人能够肯定。

    九大宗派当中,嫌疑最小的,自然是昆仑山,一则,魇镇诅咒之术的受害人,是和昆仑山徐求道交好的太攀,在众人看来,这就是徐求道的羽翼,昆仑山再如何的不智,也不会自损羽翼。

    其二,如今大变将其,昆仑山的徐求道和林灵羽,有恰好成就元神,这个时候,他们更应该去往大军交战的前线,或者游历四方,但在这一遭魇镇诅咒之术以后,徐求道和林灵羽,也不得不坐困于长安城中,这无异于是将先一步成就元神的优势,拱手相让。

    想着这些,那昆仑山的老道人,望着其他几大宗派的人,目光当中,也是不经意的有了三分审视怀疑。

    在他看来,在场的九大宗派,除开他们昆仑之外,任何一方,都有可能会是那魇镇诅咒之术的幕后主使策划——毕竟,徐求道和林灵羽成就元神,就代表着昆仑山在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变当中,取得了先手,然而,一场魇镇诅咒,却是叫长安封闭,众人都坐困于长安城内,对于长安城外的巨变,无计可施,这样一来,昆仑山占下来的先手,也就没有了任何的意义。

    “裘老道,你是在怀疑我们么”龙山道的那头戴紫云冠的道人,看着这昆仑山老道人的目光,也是嘲讽了一声。

    “不要忘了,这魇镇诅咒之术,要么,就要拿到受术者的生辰八字,要么,就要取得受术者的一缕本源气机。”

    “我们几大宗派,都和这姓云的小辈,没有任何联系。”

    “相反,倒是你们昆仑山,有机会悄无声息的拿到他的气机。”

    “你们昆仑山,莫不是贼喊捉贼吧。”

    “放你娘屁!”龙山道那道人的话音才落,昆仑山一方,就已经有憋不住心中火气的道人,骂出声来。

    ……

    “狗屁不通,简直是狗屁不通。”灞水水狱当中,天师府的老道人邓明通,此时也是冷眼看着嵩明三人,吹胡子瞪眼的,一脸的不满之色。

    “你们这些所谓的术法绝活,实在是破绽百出。”

    “老道人真是好奇,你们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这位邓明通老道人,不愧是天师府的合道半仙当中,最喜好提携后辈之人,水狱当中的酷刑之后,这老道人从太攀等人口中,知晓了如今帝国最近所发生的大小事,自个儿在一旁思索了一阵子,推演了一会儿帝国局势可能的变化之后,也是心情一阵大好,然后,就开始给太攀四人,讲解起了炼神还虚这过程当中的种种关隘之处,同时,也细说了一些自己琢磨出来的一些小技巧。

    虽然邓明通的说法,不是针对每一人单独提出来的,但其毕竟是半仙巨擘,高屋建瓴之下,随口的一句点拨,在太攀四人眼中,都无异于是醍醐灌顶一般,叫人茅塞顿开。

    而在之后,嵩明三人,也是壮着胆子,向这邓明通老道人请教自己在修行法术之际,所碰到的难点,以及法术当中的不协之处,对于这些问题,只要是不涉及天师府的秘传,其他的东西,邓明通老道人,都可以说是慷慨相传。

    只是,这位老道人的口舌,实在是过于的厉害,也过于的不留情面,以至于最后,嵩明三人又是羞恼,又是感激的情况下,带着七分不甘,三分炫耀的意思,将自己多年来琢磨出的,压箱底的法术,在邓明通老道人的面前,也讲述了一遍——在太攀看来,他们这压箱底的手段,也确实是令人震惊,五行合转,风火相加。

    但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这压箱底的手段,受到了邓明通老道人更大的讽刺以及更大的不屑。

    ——于邓明通老道人而言,这也算是他修行的一种方式,参演百家法术,虽然这些法术,他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一一修炼,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推演,接受了来自于无数背后偶然而生的灵感之后,邓明通对百家法术,可谓都是了然于心,对这些法术的优缺点,玄妙处,了如指掌,在斗战之间,邓明通甚至是只看对面手印的变幻,就能够猜得出来对方要使用的法术的类型,甚至,只是感应这天地间元气动荡的频率,邓明通就能够判断出,自己的敌人所使用的,是什么法术,类别如何,威能如何,破绽何在——知晓了这些,在对敌之际,任是敌人用什么手段,邓明通都是一剑而破之,轻松写意,这已经是另类的一剑破万法了。

    “蛤蟆坐井,不知天高地厚。”

    “你们当法术是什么”

    “勾连精气神,化虚为实,破幻为真。”

    “每一道法术,都是修行的奇迹,在任意一个修行者的手上,都能够展现出截然不同过的风采来。”

    “你们连最基础的法术五行法术都不曾琢磨透彻,掌控自如,也敢去推演这些复合的法术”

    “最令老道惊讶的,是你们居然敢在自己的经络穴窍间,构建出这法术的符文模型来。”

    “你们就不怕,这法术有所缺陷,然后在你们的经络当中,砰!”邓明通老道人做了一个爆炸的动作。

    “不说其他,就说你们这风火相加的法术,叫什么,焚风的……”

    “风火转换的关键节点符文,是那几个,你们琢磨清楚了吗”

    “还是说就是凭运气随意的选了几个”

    “这风火转换的节点,够不够稳定会不会自我崩解”

    “这些你们想过吗”

    “你们信不信,老道只要随意的掐个符文,你们这所谓的焚风,就风火相冲,将你们的经络穴窍卷成灰烬”邓明通的言语之间,嵩明三人,都是忍不住的冷汗沉沉而下,一个个的都是庆幸着,这手段是压箱底的,等闲不示于人,能不用,就绝对不用,以至于反而是抱住了自己的性命道途。



第二百一十七章 说和
    “云小子,你会哪几种法术”当嵩明三人在邓明通的指点下,开始补充完善自己所推演出来的底牌的时候,邓明通便又是将目光,落到了太攀的身上。

    “云小子你年纪不大,防备心,却是数一数二。”

    “你这阴沉的性子,真不知道你师傅是怎么把你教出来的。”邓明通哂笑着,言语之间,颇有不满之意。

    “云小子,老道再向你讨个人情可好”邓明通的目光,在太攀和嵩明三人的身上,来回移动,不等太攀有所回应,这老道人就继续出声。

    “这三人对你出手,却是将自己给搭了进来。”

    “也算是受到了惩罚,且他们对你也没什么恶意,争斗之际,也多有保留。”

    “不若由老道厚颜做保,令他们三人,给你一些补偿,了结了这一段恩怨如何”

    “终究是有用之身,白白折损于此,实在是毫无意义,若是一定要死,还不如以兑子的方式,换掉一两个妖族的性命。”

    “多谢前辈作保,晚辈三人应允,若是云道友愿意揭过这一段恩怨的话,我三人日后,绝对不因此事,再起事端来。”而这个时候,牢狱当中的长青也是清醒了过来,拍着胸脯道。

    就他们本身而言,自然是愿意揭过这一段恩怨的,毕竟,他们虽然不一定能出的了这水狱,在这水狱当中,太攀也奈何不得他们,但他们三人,却都有各自的弟子门人。

    若真是令太攀带着芥蒂离开这水狱,那难免,太攀会找上他们的弟子,而且他们的弟子,为了他们的下落,也同样会找上太攀,到那时,冲突之下,他们的门人弟子,乃至于传承,都有可能彻底覆灭。

    他们当然是不愿意见到这种情况发生的,那种所谓的‘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的人,虽然也有,但毕竟,只是极少数。

    人生于世,除非是孤身一人,不履尘寰,不见生人,不饮,不食,不言……否则的话,这人必然就会于天地周遭产生形形色色的牵绊,或是恩怨,或是情爱,或是义气……

    管他凡夫俗子还是高高在上的修行者,都概莫能外。

    便是传说当中的那些仙神,也都摆脱不了这一点——就好像太攀所记忆的那些神话传说当中,最为波澜壮阔的一段,那名为封神的劫难。

    圣人亲传,雄踞天地,名之为截的教派,便是因为这剪不断,理还乱的牵绊而覆灭。
1...7980818283...2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