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渤海郡公
曹化淳继续苦口婆心的说道:“唐王行事太过于极端,若是由他辅政,这大明很可能彻底亡国啊!”
“唐王不一定能保住大明,但是他有这个心,他的心里有皇室。”龙椅之上的皇帝叹道:“曹大伴,李邦华心里没有我这个陛下,他们读书人脑子里装的是百姓,他不在乎朕的死活,他只关心这百姓能否安居乐业。就算是朕甘心为天下付出,不在乎这条性命。他们也赢不了。他也是东林党中的能人了,可是这这一局棋,他居然毫无还手之力,连身边之人,都一一背他而去,着实让我失望透顶,如此之人,你当真认为他能辅佐太子吗
京师若是被攻破了,我必然以死殉国。
就算是你侥幸活下来,你还能活多久你又能帮太子几年
李邦华能成大事吗站在我的角度看,或者于大明帝国而言,唐王更合适。曹大伴啊,朕也没有想到,这个关头,你竟然能够想到唐王,你的眼睛还是那么毒啊。”
曹化淳沉默了下来,他太清楚皇帝陛下的性格了。点了点头,他无言的叩了三个头,“陛下,事已至此,老奴不便多说。老奴恳请独领一兵,为陛下最后效力一次。”
“也好,你当内相十几年,太子登基,唐王辅佐,必不容你,你想去守城,你便去吧,御马监的兵马全都给你。”皇帝伤感地道。
“多谢陛下。”曹化淳哽咽着站了起来,又深深弯腰行了一礼,“陛下保重。”
御道之旁,吴孟明看着曹化淳泪流满面而来,便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更改了。“内相!”
“罢了,罢了。”曹化淳摆摆手,步履蹒跚而去。
吴孟明哀愁的看了一眼皇宫,心里有万千愁绪,却无从诉说,只能转身而去。
深夜,唐王朱聿键拜访崇祯。
“陛下,臣听说您吐血了,您圣体可还康泰”
朱聿键跪在皇帝的龙椅前,双手扶着崇祯的腿,严重闪烁着雷光,“臣实在是担心的紧,不顾宫禁,连夜赶来,还请陛下恕罪。”
看着唐王的神情,听着他的话,崇祯皇帝百感交集。
凝视着眼前这张年轻的脸庞,对方的眼里,看不出丝毫的虚伪之色,那份担忧,是实实在在的。
可皇帝清楚,眼前的这位唐王,只怕恨不得自己早一点死去,当然,是在自己确定他辅佐太子之后。 或者说,他有机会篡权之后。
“吴孟明的调查结束了,这是他的调查报告以及相应的证据,你,不想看一看吗”皇帝伸手拍了拍身边厚厚的报告,盯着朱聿键。
朱聿键微微一楞,伸手想去拿这叠报告,但皇帝的手却压在报告之上,朱聿键的手僵在了半空,伸也不是,缩也不是。
“唐王,朕想问你一件事。”皇帝的眼睛眯了起来,盯着朱聿键,声音虽轻,但在朱聿键的耳中,却似乎带着极大的压力。
“你为什么非要让真定府全城覆灭”
犹如晴天霹雳,震得朱聿键两眼发花。他张口结舌地看着皇帝,连连摇着头,“不,不,不不不,我怎么会让真定府被攻破这,这关我什么事”
啪的一声脆响,脸上挨了崇祯皇帝重重的一记耳光。
“你当朕糊涂了吧”皇帝的声音仍然很低,似乎是在极力压制着自己的愤怒,又好像是在怕别人听到。
“你认为你的局设置的很完美你是这样认为是是吗”冲着冷笑说道:“可是你的手法太低劣了。低劣到从曹化淳到吴孟明全都看透了!本来让吴应熊出面,由国舅鼓动,你完全可以不露头的。
但是你为什么要弄几个东厂的番子做替死鬼!杀人的刺客是虎豹骑新军还有那个幕僚这些都是多余的你知道吗你急躁什么东林党妄图改革土地,就已经会被群臣围攻,你为什么非要掀起真定府的事情你为什么非要把徐梁卷进来你以为朕死了,你在赦免他,他会感激你还是你想不能为你所用,你就要杀了他”
朱聿键身子微微向后缩去,整个人都僵在了哪里。
“从一开始,我真的以为是东林党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断掉朕南逃的去路,可是你不该跟着吴应熊他们折腾啊!你这是在侮辱真的脑子啊!朕这一辈子,折腾死了那么多的首辅,那个首辅不是比你聪明十几倍”崇祯呵呵的冷笑说道。
“怎么,你不服你认为不会有人发现你可知道,吴孟明是什么人他那一夜,在曹化淳门前犹豫了半宿!他连自己的手下卷进来都不会犹豫,因为你一个藩王卷进来,他犹豫了!”
崇祯看着面如土色的唐王,说道:“曹大伴说的不错,你这个人只有聪明,没有任何的大智慧。”
唐王退后了几步,看向崇祯的眼神之中,露出一丝凶光。
“呦呵你想对朕动手”崇祯冷笑着说道。
“臣不敢!臣身受皇恩,怎么敢做这种大逆不道之事”朱聿键汗透蟒袍,虽然崇祯身体病怏怏的,但是那一股逼人的气势,竟然压得自己喘气都难。
“朕虽然已经绝望了,但是朕一日不死,尔等终将是臣!你以为跟你来的那个先天的废物,就能要了朕的命那个废物便是宋义朝吧”
朱聿键整个人都几乎要趴伏到了地上,额头的冷汗滴滴落在地板上。
但是眼神的凶光却没有丝毫的褪去。
“这份狠毒,确实有几分大明列祖列宗的模样。”崇祯叹了一口气。
大殿之外作为一个普通亲兵打扮的宋义朝,在朱聿键趴在地上的那一刹那,双眼里瞬间迸发出鹰隼一样的凶光。
整个人的气势瞬间变了。
他向前走了一步。
吴镶却手拿几根银针,平静的站在他的面前。
宋义朝刚刚迈出去的一步,又退了回来。
“第一次见你,就知道你不是好东西!”老者微微一笑,“年轻人,你野心不啊。”
“夺命银针,你他娘怎么做了太监”宋义朝咬牙切齿的说道。
“什么叫做我做了太监,杂家本身就是个太监。”吴祥微微一笑,“怎么男人做久了,感觉没意思,想换个身份试试”
“我不想跟你打。”
“杂家也不想废了你啊。陛下看出你的野心,也有些喜欢你,杂家不想忤逆了陛下的意思,你还是老实的在一边儿呆着吧。”
宋义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无声的点了点头,看着夺命银针的出现,他就明白,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看崇祯的态度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 入瓮
第二百三十四章入瓮
大殿内的气氛有些凝滞的可怕。
对于唐王朱聿键来说,这种命运掌控在别人手里的感觉,让他感觉到深深的恐惧。
他用极度渴望的眼神看了一眼崇祯的御座,才发现自己身上的压力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散去。
“现在你可以告诉朕,为什么一定要将真定府拱手让给他人了吗”崇祯的声音再次响起。
“因为真定府名义上是朝廷的,但是实际上是东林党的,就算是陛下想通过真定府,转水运南下,只要东林党那边不松动,陛下也走不了。”唐王的声音微微有些发颤,“而且,臣明白,陛下根本不会走的。与其留着东林党用真定府的兵马要挟陛下,不如背水一战,让京师彻底陷入险境,这个时候,谁都不能用京师还有希望,不用南迁的道理来阻拦陛下了。这样便多了一份让太子殿下南下的可能。”
“果然狠毒。”崇祯叹息一声说道:“我大明本来就缺少能征善战之师,如今又少了一支,怕是不论是李自成,还是多尔衮,都是极其开心的。”
“陛下,臣有罪。”唐王的声音颤抖着,哀求的看着崇祯。
“真定府的兵马也就罢了,大明精锐兵马虽然不多,但是想办法练就是了。但是方以智,你也忍心让他去死吗大明哪里有那么多忠臣去丧命”崇祯脸上露出一抹哀伤之色。
对于方以智,他是从心里感激的。若不是他与徐梁联手挡住了东征军的偏师,朝廷如何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布置防御
“臣早就派人布置了。与对方的约定之中,有一条,那就是必须保证方以智的安全。”唐王战战兢兢的说道。
“保证方以智的安全你可知道,李贼的兵马有多么痛恨方以智你拿什么保证他的安全”崇祯的声音忽然大了起来。
唐王朱聿键低下头,默不作声。
对于眼前这个心狠手辣的藩王,崇祯微微摇头,他丝毫不知道,自己做出的这个决定对于大明到底是好使坏。
可是自己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比起唐王,那些祸国殃民的东林党更加恐怖。将国家交给他们,最后的下场定然是丧权辱国。
不想让明王室彻底成为附庸,他就必须找到一个强权的人物。
“如你所愿,我已经命令吴孟明封锁了左都御史府,京师的东林党已经彻底完了。”
盯着唐王,崇祯淡淡的说道。
啊!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唐王吃惊的看着崇祯,他本来以为自己的意图完全暴露之后,崇祯会给自己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
“你已经说服了京师的皇族,权贵,勋贵也大多数倒向了你。甚至连京师的锦衣卫都愿意听从你的安排。这一方面朕不得不说,你做的很好。朕很好奇,你是如何做到的。”
唐王低着头说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做好了殉国的准备。”
“把握人心的本事,你确实有了些火候,怕是今日进攻,你已经做了完全准备吧。”崇祯冷冷的看着唐王朱聿键。
“臣。”
“现在你明白,在这纷乱的朝局之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在你的掌控之中吧就算是你掌握了锦衣卫,朕想要你的性命,依然易如反掌。宋义朝是你最大的依仗吧一个先天武者罢了,比他厉害的人如同过江之鲫。”崇祯叹息一声说道:“朕将国家导向了如此地步,确实有罪。但是你却永远比肩不了朕。朕今日就要告诉你,在胜利面前,永远不要冲昏头脑,越是身居高位,就越要如履薄冰。”
“臣记住了。”
“起身吧。一直跪着也不是一回事儿。”
吴孟明刚刚封锁了左都御史府,心里还有些担忧居庸关的情况。
他的担心不无关系,徐梁是否愿意乖乖交出居庸关的兵权,全看心意,眼下的大明,愿意乖乖听从皇明的将领越来越少了。
一直到他的手里多了一份情报。
吴孟明的脸上露出一抹喜悦。
徐梁与东林的关系莫逆,若是不能连他一并搬倒,那么这一次陛下就不算赢,崇祯就不敢对京师的东林党做出过分的事情。
飞一般的穿越层层宫闱,直奔皇帝的寝宫而来。
脸上露出了淡然的笑意,自从奉命调查真定府案以来,他的脸上一直看不到任何笑容。
他知道,此时牵扯到了虎豹骑新军,一旦连最后的依仗都造反了,那么京师便会瞬间暴漏在李自成的进攻之下。
他是多么的不想看到这件事情发生啊。
刚刚得到情报,太子殿下成功说动了徐梁,愿意来京师完成大婚。太子殿下和公主殿下,于徐梁同时返回京师。
这个消息让他简直大喜若狂。
军权的交接,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刻,终于没有引起国家的动荡。
吴孟明知道这一次崇祯使用的套路有多么的危险,一旦太子殿下被徐梁挟持,那么对于国家的传承来说,可以说是毁天灭地的灾难。
“陛下,大喜啊。”
看着飞奔而来的吴孟明,大太监吴祥赶紧打开了寝宫的大门,锦衣卫指挥使可是随时不需要禀告便可以进入宫闱的人。
这份殊荣,可是多少年不曾有过了。
崇祯躺在龙椅之上,正在说着什么。
唐王站在身后,正在为崇祯捏着肩膀。
看着这一副场面,吴孟明脸上并没有露出任何的惊讶,反而是理应如此的样子。
“吴指挥使,什么事情让你如此高兴”唐王抬头笑着望着吴孟明。
“唐王殿下!”吴孟明给崇祯行了跪拜大礼之后,又给唐王行了一礼。吴孟明清楚的知道,这一次政治斗争过后,唐王的身份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这个顷刻间便翻雨覆雨将东林党置于死地的人,他从心底透出一股畏惧。
尤其是当他看到唐王的笑容的时候,他都会想起那些背叛自己的锦衣卫高层,后背的冷汗便会不住的往外流。
“靖国侯已经出发来京师了。”吴孟明的腰板并没有直起来。
“太子和公主呢”唐王身前,崇祯急切的问道。
“太子殿下和公主殿下都好的很,已经与靖国侯一同返京了。”
第二百三十五章 教导
第二百三十五章教导
崇祯坐直了身子,看着吴孟明递过来的信件,忍不住哈哈大笑说道:“好好好,居庸关无碍,徐梁入瓮,朕总算是放心了。看看你做的好事,还要让朕擦屁股。”
“臣知错了。”唐王低着头,心里对于崇祯更是多了几分服气。
起初,对于将国家管理到如此地步的崇祯,唐王心里是瞧不起的。可是当他看到崇祯稳坐钓鱼台,将自己的计谋完全看在眼中。当自己的计谋出现了纰漏,又在弹指间解决的时候,他才知道眼前这个君王到底有多么的强悍。
他自己亲自南下执掌朝纲,才是最好的选择啊。
只是对于崇祯的理解,他知道,崇祯无论如何都不会这样做的。
想到这里,唐王又有些惋惜。
“这个徐梁总归还是有几分懂事的,该留住他的性命,就一定要留住,毕竟大明还是缺乏有本事的人的。”崇祯笑眯眯的说道。
“是陛下。靖国公与国有功,若是处置不公,天下百姓也难以接受。臣这边已经做好了准备。”
“你还是算了。”崇祯摇了摇头,“朕这边自有打算。对了,你迅速派人去保护徐梁和太子一行人,派六扇门的高手和锦衣卫所有的好手。这一路之上恐怕也不安全,朕听闻当初方晴去居庸关可是被不少人伏击,朕可不想他们在路上出了什么岔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