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云舒问道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筱筠清梦

    只是这一次似乎并不只是简单关注,周云舒分明感应到有人笔直的往自己这边儿走过来,气息正式这些天彼此留意却并未照过面的那位。心念一动,周云舒便自停下脚步,转过身,似是好整以暇得迎接对方到来。

    那是一个并不壮硕的中年汉子,一身短打,却显出精悍的气质。他大步往周云舒这边走来,两手抱拳,道:“周大夫,有礼了!”举止谈不上文雅,却是落落大方,干净利落,果然是军伍中的好汉子!周云舒微微一笑,道:“与足下也算是有十来天的默契,何用多礼”说着这话,手上却也不含糊,跟着报了一拳,同样的干净利落,爽快地紧。

    周云舒的话中之意,无非便是点破了这段时间彼此的默契,左右对方既然现身,那自然是不用再打什么哑谜,弄那些弯弯绕绕假做糊涂的戏码。对方汉子对周云舒的反应显然有些意外,但也只是微微愣神,旋即便多了三分欣赏:“大帅果然说的没错,周大夫非寻常人……”

    这里的“大帅”自然不会是别人,只能是张煌言这位将军了。没等这位中年汉子把吹捧的话说下去,周云舒便道:“何须客套未知朋友如何称呼,有什么事要交代么”张煌言前些日子注意到自己却没打扰自己,今天却叫这汉子站在这里,无疑的,必是张煌言有什么事情交代。不管做不做,对方摆出的这番姿态并不招人反感,周云舒也乐意先听听怎么回事——大约也是先入为主的观念作祟吧,否则,怎不见他对那位“麻子少女”另眼相待

    周云舒不拖泥带水,对方中年汉子也乐得如此!军中汉子本就直来直去,先前也是顾及周云舒很可能是位江湖人,这才试着吹捧一二,却被对方直接打断。当下也不糊弄那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径直道:“不敢。将军交代,若周大夫真非寻常人,便将这份请柬交与周大夫。”说着,这位汉子自怀里取出一张请柬,递于周云舒。

    周云舒伸手接过,却见这请柬并不怎么精致,只是黄表纸裁下来写就,也不具名,倒是颇像传说中的“英雄帖”,也不知是不是这玩意儿。此时不方便打开,周云舒便将之塞入怀中。却听对面这位汉子接着道:“请柬送达,在下也便回去复命去了。”说完,这位中年汉子再次抱拳,旋即转身离去。

    周云舒忙道:“壮士且慢,尚不知如何称呼……”

    那汉子叫道:“某家乃大帅麾下亲兵张平是也!周大夫,你人不错,希望有朝一日,能并肩作战,杀尽鞑子……”一面说着,一面大步流星,很快便转过街角,不见背影。

    周云舒略略沉思,从这位“张平”的最后一句话里,其实已经能够推测出很多东西了。必然是后金鞑子将要兵临城下,才有“并肩作战,杀尽鞑子”这样的话。而这封请柬,无疑也是由此而来了。

    “莫非是要召我做那随军大夫只是顾虑着我极有可能是江湖中人,不便直接征召以免适得其反,这才下请帖这是这也不对,堂堂将军,何须对江湖散人这般客套罢了,且回去看看这是写的是什么再说吧。”

    延安府,深夜。

    州府大厅灯火通明,莺声燕语,笙箫不绝。金钱鼠尾辫的后金老爷们一个个左拥右抱,喝酒吃肉,好不快活




第十一章、英雄大会?后金将动
    周云舒猜想的没有错,那一张类似于“英雄贴”的“请柬”,还真就是传说中的英雄贴。

    可能是因为最近来华阴县的三教九流的江湖人士太多了吧再加上一个个似乎都点了“享用野味”的天赋,华阴县附近的野兔野鸡什么的简直是遭了灭顶之灾,短短数日,要么远走高飞,要么全都进了这些江湖人的肚腹之中——周云舒寻摸了老半天功夫也是什么都没找到——连麻雀都没见一只,看看天色,再不回去,只怕又得翻墙才能入城了,便打消了兴致,打道回府。

    去客栈用了些吃食,周云舒回到“蜗居”,想起来自张煌言将军亲兵的帖子,当下就着月色展开,见那果然是“英雄帖”那类的玩意儿,微微一笑,便来了兴致,仔细琢磨。

    发帖给周云舒,显然并非是这次“英雄大会”的发起者张煌言将军察觉到周云舒身手不凡、医术高明什么的——那是话本小说中主角的待遇,周云舒显然没有这等荣幸。

    确切的说,大凡在这段时间出没在华阴县的人物,都受到了张煌言将军的关注。那些但凡看上去有那么几分样子,似乎有些能耐的,三教九流,俱都接到了这份“英雄贴”。唯一特殊的,大约就是给周云舒送帖子的是张煌言的亲兵,感觉上似乎素质高了那么些许罢了。

    对于这一个社会环境截然不同于地星的明末世界,周云舒自然也颇为好奇。曾几何时,他也曾艳羡那些飞檐走壁、快意恩仇的“侠林”人物。如今既然有机会,自然不肯错过了热闹。看看请柬上面的落款,却不是别的地方,正是此地最为著名的名山——西岳华山!

    耳熟能详的名字,加上某种情怀使然,周云舒第一个念头就是“华山论剑”!旋即又不无遗憾地叹息,可惜了,并非在华山绝巅,领略不了那般情怀——话说华山绝巅也容不下华阴县三教九流的数千江湖人士开大会吧,唔,地主华山派大约也不会同意。就算抛开这些不谈,应邀的大抵不过是些粗通武艺,会个三拳两脚的人物,高手不见得有几个——毕竟重的是数量而非质量嘛——能不能爬的到华山绝巅,也未可知呢。

    且言归正传,地点山脚下,发起者张煌言,主持者却是华山派。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号召大伙儿组织起来,协助华阴守军应对后金大军即将发起的战争!

    须知道,论单打独斗,一个会个三拳两脚的江湖人士多半能轻易撂倒百战精卒,但若在战阵之中,一千个武林好手,多半也扛不住一千士卒结阵围杀!这个所谓的武林大会,便是把大伙儿组织起来,有序配合,才能成为一股对后金军队具有威慑力的力量!

    明白了初衷,周云舒暗暗感佩组织者的良苦用心与睿智眼光,只是对这种方法却并不看好。所谓“江湖草莽”,便是独来独去惯了,性子最是桀骜,受不得约束。想要临时抱佛脚般让这样的人默契配合,无疑是异想天开!若真个这般简单,也不至于被称作“江湖草莽”了。

    且言归正传!不管心中是对这次“英雄大会”如何不看好,周云舒请并没有打算不去凑这个热闹!抛开那一份情怀不说,也正好看看这方世界的江湖豪杰们到底是怎么个样子,几乎每部武侠小说中都会出现的“华山派”,又是否会叫自己失望了

     



第十二章、世外僧道,亦效荆轲
    在得到李云传来的消息之后,张煌言情知时间不多,单以华阴县自己麾下数万兵马,或许能够拒后金大军于城墙之下,但要杀伤后金大军,甚至留下对方统帅阿济格的野望却简直无稽之谈!

    唯有把三教九流的江湖人士整合一二以为奇兵,与大军配合之下,或能得建奇功。也正因为此,张煌言才早早地关注整个华阴县的江湖人士。后来后金进犯的消息传开,张煌言便心知不妙,那李云只怕多半凶多吉少了!

    回想起自己当时先见之明,筹谋得当,张煌言面色却是微微泛苦:“李云兄弟,只望你吉人天相吧!”望望天上,无星无月,就着一豆灯火,张煌言整理案牍,心中却道:“明日的英雄大会,希望不要教某失望吧!”

    风起云涌,可决不是仅限于华阴一城!前赴后继的汉儿,更不只有陕西一处!比如现在的后金盛京城,便是一例。

    却说后金人攻陷北京,便打算将北京作为都城,原来的盛京只做陪都。只是一时间北京皇宫尚未修缮完毕,暂时还未迁都,是以这盛京城依旧还是后金人都城所在。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是后金人入关之后,在攻克南京、苏杭之后,自认大局已定,在“识时务者”的俊杰孙之獬上书剃发易服之奏章之后,多尔衮推行天下,意图以此绝汉家衣冠,断华夏脊梁!

    其目的能否达成暂且未知,但江阴人“八十日带发效忠,十万人同心死义”,却是点燃了燎原之火!更有些子武林中人,仗着武艺精深,艺高胆大,却是有了刺杀后金皇帝,以此报复的打算!

    非但有此打算,更是将之付诸了实际。也不知是第几波了,这回却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士与一个瞧上去垂垂老矣的和尚。老道士来头不小,乃是武当硕果仅存的耆老,道号柔云一身功力渊深莫测;老和尚也不简单,乃是福建南少林达摩院首座,法名七戒。

    为了汉家一口元气,两位方外之人却是无法在只顾享受自己清静,无奈踏入红尘,所为的,却是以慈悲之心,行杀伐之事,效那聂政专诸,行荆轲一刺,死生却已不再考量之中了。

    可能是因为汉人的反抗极为壮烈吧死生不计,却决计不肯接受剃发易服之辱,以至于这“剃发令”虽然推行有段时间了,也因此血屠累累,但成效却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好。多尔衮等人郁闷之余,也只好分化拉拢,威逼利诱,倒是不少人已经换成了金钱鼠尾。

    两位出家人看着满街金钱鼠尾,鲜少汉家衣冠,再看那遍地饿殍,朱门酒臭,本就是盛京城里的常态,却多少有些悲凉涌上心头!七戒老和尚更是喃喃自语:“罪过,罪过”

    柔云老道与七戒老和尚并不傻,自然不会青天白日直闯宫禁——那不是行刺,那是在找死!他二人寻了处废弃的院落暂时落脚。至于这家院落的主人,也不知是饿死了还是被戕害了,看积起的灰尘蛛网,起码有一年的时间无人洒扫。两人略略整理出可供两人下脚的地方,随后便各自盘膝打坐,只等暮色四合,月黑风高之时。

    直到夤夜时分,盛京城万籁俱静,柔云老道与七戒老和尚本就功力高深,再经过一天的养精蓄锐,自是神采奕奕。他二人骤然起身,出门出了宅院,向着盛京皇宫潜去。在施展轻身功夫的情况下,脚程自是极快。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便自躲过巡城卫士,潜到了盛京皇城之下。

    相视一笑,两个出家人都有些意兴风发,血脉贲张的感觉。七戒老和尚开口道:“老牛鼻子,今儿个就看咱们手段如何了。”

    武当派的柔云老道微笑不语,却听七戒老和尚继续道:“老和尚清规戒律数十年,除了年少轻狂,犯了色戒,还真没干过出格的事儿!今儿个眼看大半截身子入土,只差最后一抔泥巴,却又再犯杀戒,看来往后得法号‘六戒’了。”说着,打量着面前的这道护城河。也不知是不是为了防范武林人士如他们这般,这护城河足有七八丈宽,纵然他二人武功盖世,也绝难度过!再看看对面城墙极高,间有武士把守聚集,城堡里亮着灯光,不时有人进出,想要从容进退,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谁不知道你个花和尚风流韵事”老道士柔云翻了翻白眼,却不在这个题外话上与老友多做打趣,他打量四周,见沿河附近衍生有许多竹子,柔云老道随即动手砍折一根,取了其中两节,



第十三章、百转千折,终见皇帝
    一通纠结,大眼瞪小眼!

    确切一点儿,是两个半截身子入土的一僧一道,登着两双眯缝着的老花眼,面面相觑!“要不,咱们一间间找过去吧”老道士柔云呐呐道:“左右鞑子皇宫也就这么大,想来也费不了多少功夫的……”

    瞅着灯火通明,似乎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宫殿群,老道士柔云的话里多少有那么些子“心虚”的味道。

    “哼哼,老牛鼻子念经念傻了吧!莫要废话,且看你佛爷手段!”说着这话,老和尚七戒那锃亮的大光头早已蒙上了一层黑布,减少暴露的机会,但此时柔云老道士却是分明从他头上,仿佛看到了“佛光”一般,暗骂了这位老友一句:“小人得志!”却也不再废话,倒要瞧瞧这个满口大话的和尚有什么高明主意。

    高明主意,七戒老和尚自然没有,他也不是能够有什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筹谋智慧——否则也不会跟柔云老道两个热血上头,做出了这般无论成败,俱都生机渺渺的决定。

    七戒老和尚的办法倒也简单!三五个起落之后,便领着柔云老道来到了另一座宫殿群。黑暗阴影之中,七戒老和尚的话里满是得意:“前面是朝会召见群臣的地方,都这个时辰了,那鞑子皇帝此刻自然不再前殿,应在这后宫之中……嘘,有人来了!”

    柔云老道躲在一颗老松树里面,看着眼前宫门耸立,有大片灯光,自此外泄,使百丈内外,映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更有一排银甲武士,沿着宫墙一路下去,来回巡视。他传音入密,对七戒老和尚道:“这里戒备如此森严,想要混将进去,似乎并不是容易。还有,你又是如何能够确信这里就是后宫所在”

    七戒和尚同样心中打鼓,透过宫樯,眼见得鳞次栉比的殿宇林立,星罗棋布也似的也不知究竟占了多大的面积,他也没了什么把握。只是在老友面前,却是不肯漏了怯,便传音道:“牛鼻子休要聒噪,只看这里戒备森严,鞑子皇帝必然在此!后宫后宫,可不就在前殿之后么你这老牛鼻子,着实无知得很。莫要废话,找机会前进去!”

    柔云老道瞠目结舌!倒不是因为七戒老和尚话语难听,两人数十年交情,一直都这么过来的。他惊异的,却是这厮不学无术,却在这洋洋自得,真真教人无语!只是此时此地,却已经容不得他再有考量,只得道:“罢了,左右到了这一步了,便依你碰碰运气吧,大不了今夜扑了个空,明夜再来便是!”

    虽是守备森严,然则宫院至广,处处皆可用以藏身。以这两个老不死的身手,倒也不怕被发现。逡巡一阵,将附近的环境打量清楚,随即闪身绕过数十丈的距离,来到一处种着几十株松柏的地方。

    这里松影交错,可能离那正门已经比较远了吧,看上去倒是安静多了。透过眼前松枝,可见当面宫墙较前足有三四丈高下,上面覆着琉璃瓦,映着灯火,闪闪生光。那墙脚下伫立着两个后金武士,每人一口腰刀,银甲贴身,看上去威风八面,倒也颇像那么一回子事。

    毕竟只有两个武士,想来是这些后金人也不会相信有人能施展轻功,轻易越过数丈宫墙,所以只是安排两个卫士做些表面功夫吧倒是省了两个老不死大把功夫。神不知鬼不觉收拾着两个卫士,简直如吃饭喝水般容易。

    像是一阵微风吹过,婆娑的松针摇曳,遮掩了柔云老道屈指弹出两枚石子的的破空之声。紧接着,这两人便好似中了定身术一般,依旧维持着先前顾盼神威的雄姿,实则已经穴道被制,



第十四章、折戟沉沙,华阴会盟
    鲜少有人只道,那一夜的盛京皇城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什么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之类的小道消息,无疑只是听风是雨的闲人,战胜了杀头的恐惧,杜撰出来博得惊叹的口舌之事,荒诞之处,着实难以令人置信。

    毕竟说起来,后金人自吴三桂开关迎入关内,作为后金皇帝的皇太极便不知遭遇了多少次来自汉人的刺杀!这其中有数不尽的所谓的江湖侠士、武林豪杰,却大多没见到皇太极的面儿就倒在森严的宫禁之中;也有那专门干脏活的锦衣卫余孽,虽然被崇祯皇帝废除了,但参与下来的力量非同小可,更是刺杀暗杀的专业人手,可惜还是倒在了喇嘛供奉们脚下,除了给皇太极带来几分瞧乐子的意思,其实都算不得什么。

    只是那两个看起来都快要老死了的和尚道士,怎么也没想到竟是那么厉害!饶是皇太极枭雄心性,在看着卫士们连近身都做不到就被斩杀,供奉们也不过三拳两脚便自殒命。至于那些招揽来的高手,更不用提……以至于皇太极被追着跑了六七座宫殿,才算是仗着众人悍不畏死地给他拖延了时间,才侥幸撑到僧道两人力竭而亡……

    “人的武功,真的能够修炼到这个程度”后怕之余,摸着胸口只差半分就能要命的伤势,皇太极禁不住浮想联翩:“这般能耐,说是成仙成佛,也差不多了吧素闻中原广大,能人辈出,不知像这样的人物还有没有,若是有,还有多少”想到这里,饶是自负能混一天下,一统宇内的帝王,心中也不免发凉,对未来更是蒙上了一层阴影,转而却又有些意兴勃发起来:所谓的“方寸天地,人尽敌国”这样的人物,若不是一头撞进宫禁,并且死追自己,谁能杀的了只是这样的人物,若是征服了,任凭使唤,像一条狗一般匍匐在自己面前,才不枉自己一代帝王的伟业吧!

    “传令下去,封口!”

    只是随后的后金皇帝大病三日,宫人侍卫一批批的斩首,人头滚滚——据说朝廷供奉的密宗喇嘛们,竟是再也没人见过,后来的都是清一色的新面孔……而后朝廷诏书天下,言道天下僧道众多,不事生产,不敬天子,不缴税赋,实社稷毒瘤,着各地官府抑之,并展教化,使其回归乡野,耕田扩荒,以为天下之治云云,倒是令后金所占据的半壁江山的和尚道士苦不堪言!

    据小道消息说,从那以后,南北少林就此翻脸,北少林方丈摔坏了不知多少茶盏杯具,整日里骂南少林目光短浅,兴风作浪,非佛门子弟云云,也不知是真是假……

    除了武当和南少林,没有人知道武林中乃至整个天下硕果仅存的两位高人一夜折戟,从此整个天下,便再也没了那等超越先天境界,差一步就是传说中的“举霞飞升”的传说级人物存在了。“只手挽天倾”,似乎本就不是江湖人所能做到的,哪怕功力超绝,天下无双的前辈高人,在整个民族死生存亡的时候,所能做的也是寥寥。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推崇英雄们力挽狂澜,殊不知对于一个庞大的集体来说,自下而上去摧毁他远远比斩首战术,期待除去首脑之后敌人自乱要靠谱得多。毕竟一个趋向成熟的集体,自有体制。简单说来,死了皇太极,自有他的兄弟儿孙们登上那个位置,整个后金的战车并不会停下来——若是在后金入关之前,那倒还有戏,如今却是迟了。只可惜,穿越客周云舒都未必明白这个道理,更遑论这个时代一门心思练武,守着自己小山门的两位武林前辈
12345...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