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回狂野时代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爱吃烤串

    10人脸上木讷,这次脸可算是丢大了。如果地上有一个缝,都恨不得钻进去。各自收拾了一下物品,把剪子等公用品放到桌子上后,恋恋不舍地离开技术科。

    还要淘汰4人,陈志坐在办公桌前,没有动。

    郑峰和杨可挨个案子、办公桌看众人打的毛板、净版和写的工艺。

    还真别说,刘婧不论是毛净版还是工艺,都是最好的。杨可心中也不得不佩服,刘婧这个大学没有白读。

    经过对比后,挑出四个最差劲的,四人也知道自己的水平,并没有争辩。

    陈志道:“你们四人去找王霞调度,由她安排去缝制车间报道,具体工作由车间主任安排。”

    四人走后,陈志道:“你们九人就是技术科的骨干力量了,希望你们团结友爱、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具体工作由杨厂长、郑厂长安排。”

    刘婧虽然不愿意与其他八人平起平坐,但也是没法子,心中愤愤不平,找茬道:“陈厂长,现在就只有我们9人了,工作量肯定大,不能只挣平均工资吧。”|

    “技术科实行单独计件工资制度,具体方案由杨副厂长给你们讲讲吧。”

    杨可道:“很简单,就是奖励制度:接合同打样板的技术员,在原来工资的基础上加0元,此合同如果成功生产,再加50元。”

    八人一听,非常兴奋,这要是接一个单子,那就多赚70元。

    刘婧还想找杨可的毛病,但一时间想不出来什么,而且70元确实是一个极大的诱惑,心中为之一振。

    脑子发热,说道:“我的技术是最棒的,以后我们厂的合同,我都可以完成,不用他们。”

    刘婧的这句话,根本没把技术科的人放在眼里。

    众人心中恼怒,想发火,但终究没有说话,毕竟刘婧给众人的印象就是一只疯狗,犯不着跟她一般见识。

    同时心中也都想到,这么大的工厂,接单子是经常性的,她一个人根本干不过来,而且杨副厂长和她不和,不可能给她更多单子。

    想到此处,不由得都望向杨可。

    杨可道:“接单子、合同,是要看你们的特长的,而且会按照顺序接,这样就不会厚此薄彼。”

    陈志实再也不愿意看到刘婧凡事都要争的样子,挥了一下手,道:“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写报告,过完节交到郑副厂长手里。”

    然后领着郑峰、杨可、李梦洁出去。

    众人心情大好,望着领导离开。

    尤其是韩志国三人对杨可感激不已。要不是他的指导,哪能这么轻易通过考试。

    原来,前段时间,杨可一直督促三人好好研究童装,不懂的地方马上问。说是下个单子就是童装,让他们都了然于胸。但并没有说考试的事。

    三人也很用功,一有时间就琢磨童装工艺,并且打板,凡是模棱两可的地方都问杨可,杨可耐心辅导,三人进步神速。

    韩志国撇了一眼闷闷不乐的刘婧,大声道:“走啊,去车间拿东西回来。”

    刘婧咬牙切齿,双眼喷火,望着韩志国三人,大声道:“人得志,你们给我等着。”

    韩志国可不管三七二十,哈哈哈大笑着扬长而去。

    ……

    李梦洁把各部门人员写的申请都送到陈志办公室。

    陈志看了一遍,递给杨可和郑峰还有供销厂长。道:“样品工倒是很明智,都要求进车间。”

    杨可道:“那是,样品工的技术都是一流的,她们进入车间赚的钱更多。”

    供销厂长看完申请书,道:“我部门这些人啥都不会,都申请去整理车间打包,打包哪用得着这么多人。”

    杨可道:“裁剪车间铺布的工人都是女同志,那是力气活,可以给他们分配几人。

    另外,缝制车间分配活的也都是女同志,抱着活楼上楼下跑也很辛苦,把他们也都换下来,综合办和财会科的男同志也就都能分配进去了,这样换下来的女工还能上机台干活。”

    陈志对几人道:“财会科、综合办、供销科该留谁,你们自己定。剩下的人交给杨副厂长。由杨厂长安排这些人去哪里,今天下班前让他们都去各个车间报道。”

    几人说完自己想用的人后,便一起出去。

    杨可和李梦洁回到生产厂长办公室,把名单递给蒋慧云和王霞,蒋慧云和王霞对各个部门的情况最为了解,商量一下便决定各车间的人选了。

    李梦洁记录完毕后,递给王霞,王霞开始电话通知各个科室的人员到车间报道。

    各车间主任对于其他人倒是没什么反应,唯独技术科的八名样品工,都争着要。

    四名主任脚跟脚来到生产办公室,都说自己车间年轻工人多,技术力量薄弱。

    王霞道:“每个车间两名,正好是平均分配,不能改了。”

    四名车间主任则都说对方好手多,占便宜,一时间嚷嚷的不可开交。

    蒋慧云和杨可则是笑着看五人争辩,不吱声。

    王霞最后道:“我的师爷啊,你倒是说句话啊。”

    杨可笑道:“我感觉挺有意思的,这要是没有革新,我想你们也不会这么争吧。现在即便你们争到明天也没有用,因为没有准确数字来支撑你们的观点。这样吧,这次是全面推行革新,我们都是第一次,所以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这批单子结束后,我们坐下来根据各班的成绩对比,再做一部分调整,咋样。”




189,不能占人家便宜
    四人一听,也是这么个理,便不再争执。

    蒋慧云道:“抢人才为了提高产量是好事,但不能影响团结,以后单子说不定怎么复杂呢,也会出现需要互相帮忙的状况,不搞好团结的话,到时候别的车间不肯帮忙,那损失可就惨了。”

    四名主任相互搂腰挎脖,嘻嘻哈哈,道:“姐妹还是好姐妹,放心吧,不会闹掰的。”

    王霞掐着腰道:“要是闹掰了,我挨个收拾。”

    “王调度,不用你收拾,你扯嗓子一喊,我们都得被震晕,呵呵。”

    “呵呵……”

    这种氛围正是杨可想要的,团结互助、良性竞争。这样革新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

    ……

    晚上,杨大河坐在院子里,悠闲地抽着烟,心里还是有些翻江倒海,想平静下来,但就是平静不了。

    开始盘算着儿子这10万元钱该咋花,嗯,儿子结婚肯定不愁了。

    又看了看西侧的偏厦子,等儿子结婚的时候,可不能再住偏厦子了,得扒掉,重新盖一间正儿八经的厢房。

    那也花不了几个钱,这些钱还能干啥

    杨大河有些愁,哎,自己天生就不是有钱人,有了钱竟然不知道咋花,摇了摇头,嘴角裂开,傻笑不已。

    这些钱都是儿子的,他想咋花就咋花呗,我看着他花就开心。

    情不自禁地看着地桌对面的杨可一眼,眼中充满了慈爱,也有些困惑在里面。

    敲了敲桌子,道:“你那革新都是从这里学的吗”

    杨可没法具体解释自己为什么懂得那么多,只好顺坡下驴,关掉录音机,放下《学日语》,抬头道:“是啊,这都是国外的先进技术。”

    杨大河感慨道:“嗯,以前不是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吗,现在看来也不是完全正确的,这外国语学好了,也能走遍全天下啊。”

    就在这时,杨菊背着书包,开开心心地推门进来。

    杨大河道:“今天不上晚自习了吗这么早就回来了。”

    杨菊道:“明天十一放假,所以今天没自习。哥,你们放假不”

    杨可道:“放假,对了,沈建设明天请客,特意提到也请你,你去不”

    杨菊眼睛一亮,随后暗淡下来,道:“我还是不去了,最近学习很紧张,我得在家复习。”

    “好吧,明年高考完事,哥领你出去旅游,好好玩玩。”

    “真的呀,哥,我好想看看大海是什么样子,你领我看大海好不好。”

    “好的,哥答应你。”

    “呵呵,哥,你最好啦。”

    就在这时,院门再次被推开,杨兰的声音传来:“你哥好,你姐就不好了吗”

    杨菊开心地奔过去,张口双臂,一下子就扑到杨兰的怀里,紧紧抱住,惊喜地喊道:“姐,你咋回来啦”

    “看看我后面还有谁”

    杨菊顺着杨兰的肩膀向前看去,朱婷婷在杨兰身后闪出,笑出一对酒窝,道:“杨菊。”

    杨菊松开抱着杨兰的手,开心地道:“婷婷姐,你也来了呀,快请进,快请进。”

    两人进来,与杨大河和杨可打招呼。

    大女儿回来,杨大河更加开心,问放几天假。

    杨兰道:“放一天假,再加上星期天,总共两天。”

    在当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还没有假期,也没有黄金周、长假,一个星期只休息一天。

    直到1994年月,国家颁布《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规定从当年月份起,当月第一周双休、第二周单休、依次循环。即形成了“隔周五天工作制”,也就是当时的“大周末”。

    这是我国劳动制度的重大改革,牵动短途旅游发展迅速。

    随后1995年,实行双休日;1999年,国家颁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双休日拼接,形成了7天长假,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黄金周”。

    旅游业也随之成井喷式发展。

    周芳听见院子里有女儿的声音,急忙出来,招呼朱婷婷坐,道:“那只能在家呆一天啊。”

    朱婷婷道:“我俩也不想回来的,只是建设哥说请吃饭,所以我俩就回来啦。”

    原来,十天前沈建设出差滨城,顺便去滨城医学院看杨兰,邀请杨兰和朱婷婷回来,并且负责送两人回滨城。

    刚开学不久,杨兰并不想回来,因为来回还得花路费,能省点就省点,但经不住朱婷婷在一旁磨人,并且替她答应了沈建设。所以就回来了。

    听完杨兰的解释,杨可做为过来人,心中一动,该不会是沈建设看上妹妹了吧。不然他也没必要去看妹妹,更没必要邀请妹妹回来,并且还答应送妹妹。

    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早就想好了请吃饭,并没有告诉自己,而是前天才告诉自己。

    原来这子是有预谋的,如此看来心机倒是挺深的。

    转念一想,要是妹妹能和这个沈建设处朋友,这子是警官学院毕业的大学生,长相也不错,为人正直,与妹妹倒也般配。

    好吧,不管我分析的对不对,明天就见分晓了。

    杨可问道:“返程车票买了吗”

    朱婷婷摇头。

    杨可站起来,道:“我这就去给你俩买,晚了恐怕买不到坐票。”

    “哥,不用买,沈建设说送我俩回去。”杨兰道。

    杨可一听,心中一动,看来不用观察了。肯定是在追大妹。于是道:“不能占人家便宜,到时候把车票钱给人家。”

    “知道啦,哥,你妹妹是占便宜的人吗。我俩都饿了,晚上吃啥”

    “下馆子呗,走吧。”杨可道。

    周芳指了指厨房,道:“我都做上了,再多做俩菜就可以了。”

    本来杨大河想在家偷着乐的,但大女儿同学来了,就不能太寒酸了,于是指着天空,说道:“等你那俩菜做出来,我们都得吃星星了。”

    周芳急忙进厨房,把饭锅从炉子拿下来,盖好炉子,摘下围裙,与众人一起出门。

    ……

    竖日,早上吃完饭,杨可依旧坐在院子里学习他的日语。



238,这事不用你管了,喝酒!
    夏彤很是关心儿子的身心健康,急忙道:“站起来,让妈看看。”

    李纹革乖乖站起来,转了两圈,道:“妈,你看,我一点事都没有。”

    夏彤这才放心,拉着李纹革的手坐下来,问道:“梦洁说是杨可找的人,到底找的谁啊,肯定不是建设,他没那么大权力。”

    李纹革很不好意思,平时趾高气昂地瞧不起杨可,没想到竟然是杨可把自己弄出来。但老妈问了,也不能不说。

    于是道:“是杨可与和平两人凑了7万元,交上后自然就把我放了。”

    “啊!真交7万元啊。”夏彤虽然心中有些准备,但李纹革说出来,她还是很吃惊。

    女儿只说杨可找人把儿子放了,没说交钱的事,这7万元可是天文数字,这不是一般的忙,是大恩大德啊。

    夏彤终于清醒过来,于是道:“和平,谢谢你,为了纹革的事情,借钱给我们。多少钱,夏姨一定还上的,一定还上的。”

    赵和平道:“夏姨,我和纹革从玩到大,我不也是你儿子吗,你这么说就见外了。我也没拿多少钱,就拿了1万元。那六万元都是杨可拿的。”

    “别说1万元,就是1百元也得还。”

    然后又问道:“杨可哪来这么多钱”

    赵和平如实回答:“当时他手里只有4万元,后来他打了个电话,有人开车给他送来了万元。本来他不想让我拿钱,但我知道他现在停薪留职,肯定用钱,所以就拿出了一万元。我就攒了这么多,不然我还能帮他分担一些。”

    夏彤流泪道:“你们都是实在的孩子。杨可跟外人借的钱,必须先给他还上。”
1...686970717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