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关羽没有接话,他感觉兄长还有更多的话想说。
“如你所说,我们花两年时间击败袁绍,再花一年时间休整军队、积蓄粮草,制定下一步战略,然后再消灭一个敌人,继续重复之前的举动,想要光复天下,需要多久”刘备继续问道。
“十年,或者十五年”关羽思索片刻,给出了一个自己都不敢确定的答案。
对于幽州军来说,河北这边有个好处,那就是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纵向贯穿幽州和冀州核心地区的主路已经修通,再加上遍布各条河流的船只,无论是兵力调动,还是粮草物资的运输都十分便利。
倘若把战线推进到中原地区,甚至是更南边的江淮地区、西南的荆襄地区、西部的关中地区,道路和后勤就会成为制约军事行动的最大阻碍。
幽州军最为精锐的白马义从可以通过一人三马的方式,用五天时间就从广阳奔袭到中丘,到了山路崎岖的关中或是水纵横的江淮,就绝对不可能再拥有相同甚至是接近的推进速度。
击败袁绍之后,其余的对手肯定不会更强,但战争的进程却不会因此而加快,甚至在水密集的地区,潮湿的气候、稀奇古怪的疾病,都会成为军队最大的阻碍。
“那样的话时间就太长了。”刘备轻轻叹了一口气,“涿郡起兵仿佛就在昨日,这一转眼,却已经是年时间,你我兄弟戮力齐心奋斗了年,才刚刚拥有了争夺天下的本钱。”
听刘备这么一说,关羽有些讶然地抬起手,扳着手指头数了数,这才真正意识到,真的是年过去了。
“如今你我已经年过三旬,等到十几二十年后,我们重新把这个四分五裂的国家捏合起来,也就到了入土的年龄,归根到底,还是要给后人留下一个没怎么收拾的烂摊子,这样不行啊。”刘备语气越发低沉,不像是三十来岁的盛年男子,反倒像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听得关羽心中难受不已。
“大哥不要太过悲观,我们在幽州和冀州已经建好了基础,实力增长只会越来越快,应该用不到那么长的时间,就可以光复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了。”关羽说道。
刘备笑了笑,刚好他们眼前的这架投石机已经被拆卸完毕,要被运往更前沿的阵地了,于是二人挪动脚步,朝着另一个方向缓缓走去。
“这段时间以来,我就一直在想,冀州人节衣缩食,供养如此庞大的军队与我们作战,难道真是他们的本意”刘备发
第六十五章 权衡
连番猛攻,损兵折将,如今甚至又折损了一员主将,冀州军再也没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士气骤然降到极点,纵使文丑巡视各营,反复竭尽全力提振士气,也是毫无用处。
夜深了,偌大的军营渐渐陷入寂静,文丑却是毫无睡意,他坐在一处篝火边上,也不说话,就那样静静地注视着篝火,仿佛要从不断跃动的火焰中找到解决困境的方法。
“将军为何不去歇息”一个身影由远到近,来到文丑身后,涩声问道。
文丑抬起头,发现是白天里险死还生的马延,便拍了拍自己身边的平坦地面示意对方坐下,并反问道:“你不也是一样”
“末将刚刚巡视了弓手营,恰好路过这边。”马延顺从地盘膝坐下,回答了文丑的问题,然后摆摆手,让跟随自己巡夜的士卒回去睡觉了。
几句话说完,两人再次沉默,一时之间,只有木柴在火中劈啪作响。
“高将军生死未卜,我军人心惶惶,只怕敌军明日就会再度进攻,到那时候该如何抵挡”沉默了一阵之后,马延终于憋不住心里的疑问,对文丑询问起来。
“我已经让张南去袁使君那里了,让他尽早撤兵。”文丑顺手拿起一块粗大的木柴,轻轻拨动着火堆,同时平静地说道:“我们就守在这里,在使君退到安全地区之前,哪里都不会去。”
马延点点头,算是明白了文丑的想法,然后他的话语中就多了几分火气,“使君一退,我们就要腹背受敌,陷入幽州军的包围圈了,守又守不住,走又走不掉,只能全军覆没。”
“不会的,骑兵部队护送使君,我军与张隽义的部队汇合,缓缓退向襄国城,幽州军的投石机厉害,却不能用于野战,拦不住我们。”在文丑的拨动之下,篝火的火势越发旺盛,但他做完这一切之后,没有继续留在温暖的火堆旁边,反倒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烬和尘土,朝着自己的中军大帐走去。
“将军”马延叫了一声,却又无力地垂下了手,重重叹息起来。
文丑刚走出不远便停下脚步,等了片刻之后,见听不到后话,于是再次迈开双腿,头也不回地走远了。
与此同时,在下游十几里外,袁绍的大营之中,也有几个人围坐在摇曳的烛火周边,反复研究着对策。
自从得知高览杀入敌营,生死未卜的消息,以及文丑命人带来,让这边迅速撤离前线的口信之后,袁绍的情绪就变得极不稳定,他先是大发雷霆,掀翻了帐中可以找到的所有物件,把各种文书情报砸了一地,然后又破口大骂,怒斥被自己寄予厚望,却什么都指望不上的军方将领。
好容易被逢纪和郭图等人劝说得平静下来,面对闻讯赶来的张郃,袁绍却又像是遇见了救命稻草的溺水之人,拉着对方的手,反复询问有没有破敌之计。
但是,在这样正面战线被强行突破,侧翼被白马义从虎视眈眈,想稳固防线都要指望不知何时才能抵达的援军,全面被动的局面下,张郃也一样没有办法。
冀州不是没有全力支持军队,冀州军也不是没有全力对敌,他们什么都没有做错,可就是实力不如对手,加上主战场周边数十里一片坦途,根本没有地形优势可以利用,这才造成了如今的窘境。
张郃给出的
第六十六章 计中计
经过一番得不出结果的讨论,逢纪唉声叹气地离开了,却不知道透过帐门缝隙,两双眼睛一直注视着他的背影,直到背影彻底消失在夜色之中。
“他应该还会召集那群汝南人,研究下一步该怎么走。”目视逢纪一摇三晃的背影,辛评轻声说道。
“肯定的,别看他刚才说得亲切,什么汝颖一体,相互扶助,还把这两年来排挤我们颍川人的罪责都推到许攸身上,其实他才是汝南人的头目。”郭图冷哼一声,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如今许攸回魏郡稳定后方,无法与逢纪当面对质,他当然什么话都说得出口。”
辛评也离开帐门口,凑到郭图身边低声问道:“那我们怎么办”
“稳住他,友若说了,即便是耗尽冀州的底蕴,也要把刘备拖在黄河以北至少两年,给南边争取时间。”郭图目光灼灼,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我们要联合冀州本地人,全力支持张郃的提议,集合冀州、并州、青州这三州之力,让刘备顾此失彼。”
“也不知道文若他们在兖州进展是否顺利,自从我们离开邺城,许久没有消息传来了。”辛评问道。
郭图轻笑一声,从怀中摸出一份折叠得整整齐齐的情报,将其递给辛评,“自己看看吧,今天才送来的。”
辛评一愣,连忙拆开情报,就着昏暗的灯光阅读起来,越看越是欢喜。
就在不久前,曹操的部队连续设下奇伏,将青州黄巾军打得摸不到头脑,在一连串胜利之后,把青州黄巾逼入了济北国,如今正是秋收之时,黄巾军却疲于奔命,陷入了断粮危机,估计坚持不到冬天就要彻底投降了。
按照荀彧的计划,曹操将收编这支数量庞大的黄巾主力,并效仿刘备的举动,在兖州进行屯田,这个地区久经战火,百姓纷纷n他乡,大片良田荒废,原本极度难以恢复元气,但有了百万青州黄巾,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新焕发生机。
这些事情早在一个月前,辛评就已经有所耳闻,如今看着化为文字的详尽资料,他不禁感慨万千。
“有荀公达和戏志才在,收拾一群黄巾余党还不是绰绰有余”虽然一直想要取代荀谌在冀州这边的地位,但郭图并没有丧失理智,在他心里,自己和荀谌、荀衍几个水平差不多,但比起荀彧荀攸二人还是逊色一筹,所以说起投奔曹操的颍川精英,他还是比较信服的,“文若说了,只要我们为曹公拖延足够的时间,即便袁公这边败亡,我们几个也不愁没有出路。”
辛评长吁短叹了一阵,颓然说道:“我那兄弟就没有这样的魄力,当初让他留在文若身边,他却非要跟我前来邺城,现在想走都难。”
他说的是自己的胞弟辛毗,之前荀谌率第一批颍川精英出山辅佐袁绍,辛评辛毗兄弟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辛毗与辛评不太一样,他性情刚直,看不惯颍川士子抱团的行为,便主动离开权力中心,去地方上任职了。
辛评一直想让辛毗离开这个相互倾扎的漩涡,甚至让他返回家乡颍川,带领家族成员跟随荀彧一起,谁曾想到了东郡之后,辛毗又把全家十多口人给通通带到邺城了,还振振有词地说什么不能弃兄长不顾,把辛评气得火冒三丈又毫无办法。
“你算是好的了,我那个族弟奉孝才不让人省心,只是争吵几句就跑得无影无踪,到现在都下落不明呢。”郭图同样叹了一口气,有些惋惜又有些幸灾乐祸地说道:“就他那个狗脾气,估计早被人乱刀砍死,尸骨都化成泥了。”
辛评又叹了口气,翻开情报下一页,这下他就明白,为什么荀彧
第六十七章 撤军
好好睡了一觉,又听取了逢纪、郭图和张郃等人的建议之后,袁绍终于认清,自己再坚持以渚水防线与刘备对峙,将会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于是他当机立断,做出了撤军的决定。
张郃率领精锐步卒护卫袁绍,马延率领骑兵部队在侧翼活动,文丑则是集结了原渚水防线的所有军队,携带一切可以带走的物资器具,缓缓向南撤去。
九月初二,在再次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冀州军核心主力撤回襄国城,袁绍则是脚步不停,一路南下,朝着自己的大本营邺城驶去,
短短二十天的战斗,一万多人的损失,说起来并不算是伤筋动骨的惨败,但在袁绍集团所有人的眼中,这种全盘被对手牵着走,己方做不到任何想做的事,最终在对手无心穷追猛打的情况下才能逃出生天的战争,实在是他们不愿意回首的经历。
回到襄国之后,张郃第一时间就带着士卒和民夫在城外挖掘壕沟,希望在凛冬到来之前进一步加固城防,他同时下达命令,让城中百姓无分老幼,只要是有闲暇的,就都出城捡石头去。
全城的车辆都被征召起来,担负起了运输石块的重任,一时之间,襄国城周边十几里的原野上满是忙忙碌碌的人群。
“为什么要捡石头进城,并且是大的小的都捡,只要露出地面的一个不留”一支被派到最北面挖掘石块的民夫队伍里,几名精壮的年轻人一边费力地敲打着磨盘大的石头,希望将其破碎之后再运输,另一边则是压低声音互相询问着。
“你们没听说吗幽州军弄出了一种霹雳车,可以把数百斤的石弹抛出两三里远,袁绍抵挡不住,这才放弃渚水,把苦心经营了两年的防线拱手相让了。”一名中年男子看了看附近,确认周边没有人注意自己,这才开口说道。
几名年轻人顿时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警觉地抬头环视起来。
“手里别停,听我说。”中年男子低声呵斥道:“张郃急匆匆地下这么多命令,那就说明襄国城不久后也会有大战,今天让你们过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那我们该做什么,去跟刘使君说,襄国城附近的石头都没了”一名满身泥土的年轻人嗤笑起来,“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值得去汇报”
中年男人眉头闪过一丝怒意,“重不重要不是你我说了算,我这里还有一份襄国城防图,是弟兄们这两三年来刺探到的情况汇总而成,你们谁愿意去一趟北面,给使君送过去”
众人沉默片刻,然后齐齐望向一名圆脸青年,圆脸青年则是头也不抬地笑了笑,“这种事轮不到别人,只有我这个简先生亲自点名的去做。”
过了一阵,圆脸青年突然捂着肚子大声喊疼,然后在众人的嫌弃声中弯着腰离开,绕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向一处稀疏的树丛跑去。
“你是简宪和安置在襄国的密探”刘备接过被油纸包裹的情报却不急着看,反倒是颇为好奇地望着面前的圆脸青年问道。
“正是,小人姓廖名化字元俭,本为黄巾余党,天公将军败亡之后便流落江湖,后来洗心革面,与同伴杜远等人下山寻找活计,结果被宪和先生看中,在邯郸和襄国一带活动。”这圆脸青年颇为胆大,面对一众位高权重之人都面不改色,口齿更是伶俐。
刘备点点头,打开情报看了看,原来是一份精心绘制的城区平面图,上面将襄国城各条大道小路,驻军地点,咽喉要道,都标识得清清楚楚,这种迥异于时代的绘图风格,正是幽州商会特有,旁人模仿不来。
&
第六十八章 撤民
鉴于西线的战事告一段落,关羽的部队损失较大,急需修整和整编,加上天气渐渐变冷,想要再次发动战争基本上要等到明年开春,刘备便留下白马义从扫荡周边地区,自己乘船顺流而下,去大陆泽督战了。
在渚水这边没有捞到什么硬仗,鞠义觉得十分不过瘾,在他的死缠烂打之下,刘备只得将保卫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于是鞠义和他的七百多名先登死士也踏上渡船,跟随刘备一路耀武扬威,希望在大陆泽或是更东边的清河方向找到用武之地。
当然了,张凯那个倒霉蛋也没被丢下,跟着一起走了,每天白天被鞠义抓着讲道理,敢顶嘴就是一顿老拳,晚上则是去刘备那里聊天,听他讲述各种稀奇古怪的见闻,渐渐的,对刘备倒也没了什么抵触心理。
船队浩浩荡荡顺流而下,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河上漂泊,自然要捞鱼来吃了。
在吃的方面刘备可以说是行家,至少比同行这些东汉时代的家伙要懂得更多,口味也挑剔许多,其他人吃得津津有味的烤鱼,他却是皱着眉头长吁短叹,原因是懒得挑刺。
“还是海鱼好啊,吃起来不用提心吊胆,而且肉还多,吃一条就饱了,哪像这个。”刘备叹了口气,放下手中啃了两口的烤鱼,怀念起在海上吃鱼的好日子。
“老大你不吃了”旁边的裴元绍已经风卷残云一般吃完了自己那条,正在四处张望呢,见到刘备扔下他那一份,立刻讨好地凑过身子,腆着脸问道。
“不吃了,你吃吧,盘子里面的韭菜和葱也别拨拉到旁边,都吃了,这可都是好东西,壮阳。”刘备见这傻小子光吃肉不吃菜,马上苦口婆心地劝说起来。
鞠义本来吃得正高兴呢,一听刘备说到海鱼,顿时也意兴阑珊,回忆起了之前跑到辽东的时候,在那边吃的海鲜,“是啊,我们当初去辽东的时候,在海里捞上来的大龙虾,个个都有手臂那么长,那肉更是晶莹洁白,用盐水煮一煮就是绝世的美味,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吃到。”
“海里面好吃的多了,韩州那边有一种刀鱼,长的细细长长,看似平平无奇,烤来吃或是用平底锅煎了吃却是味道鲜美,香脆无比。”刘备也兴高采烈地讲述起自己最喜欢的食物,把旁边那些没怎么见识过大海的内地汉子听得一愣一愣,不知道流了多少口水。
两人正说得高兴,突然听得一声极为响亮的“咕咚”声,他们同时转头望去,只见裴元绍咧着嘴在那里傻笑,应该是咽口水的时候太过用力,这才发出如此声响。
“瞧你那没出息的模样。”刘备笑着踢了他一脚,“你这傻小子跟着我走南闯北,什么美味都吃了个遍,居然还这么馋。”
“我刚才听老大一说,顿时回忆起了那些美味,这才忍不住咽口水。”裴元绍早就被踢惯了,丝毫不以为意地地拍了拍腿上的鞋印,继续傻笑着说道:“没吃过的人才不会像俺这样。”
就这样说说笑笑,船队一路朝着大陆泽南岸驶去,没想到刚走一半路程,原本没什么船只的湖面尽头,就出现了数量巨大的船队迎面驶来。
“怎么回事,是郭奉孝他们吃败仗了”听到船头哨兵报告之后,鞠义一个箭步就窜出船舱,急吼吼地问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