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接下来的几天,刘备等人再次n于各种各样的宴席,基本上是做到了来者不拒,那些豪强们自以为拉近了与刘备的关系,摸清了刘备的性情,并为止喜不自胜,却不知道刘备也在近距离观察他们,还从一些若有若无的话头里听出点别的意味。

    最可笑的是,有几名胆大包天的豪强居然试探刘备,以漳水流域船只过于众多,影响正常航运为由,希望刘备允许他们自己组织运行会,规范并n此类现象。

    刘备一听,这不就是嫌竞争者太多,想弄个垄断组织出来嘛,一旦自己松口,他们弄出个所谓的行会出来,就可以拉虎皮做大旗,打击那些实力较弱的航运从业者,等到航运资源变得紧俏,便可以抬高价钱,获取更多利润。

    数量减少、单价提升,官府的财税收入不会有太b动,如果这帮家伙够狠,甚至能提升税收,但长期看来,审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内河航运业就要没落了。

    对于这些明里暗里的请求,刘备都是一笑而过,只不过在宴饮之后,他把这些前来试探的豪强都列出了名单,将其交给审配,看审配如何处理。

    “真是狗改不了吃屎,这才老实了几天啊”看着名单上的一个个人名,审配不禁冷笑出声,眼中也布满了煞气,“他们自己建立行会,无非是想勾结起来欺行霸市,攫取更多利润而已,完全从自己考虑,枉顾大局,看来又要砍几个脑袋让他们清醒清醒了。”

    在审配看来,横亘在冀州中东部的大陆泽漳水航道,完全




第七十五章 倭国国君
    在这个时代,“江”字特指长江,不是随便来条河就能随便命名为江的,“河”字也是同理,特指黄河,除了滹沱河这种被当地人约定俗成的称呼,也没什么其他的河流会以河命名。

    “江河淮汉”,这是汉人核心生活区的四条最大的河流,其他的河流不管规模多大,基本上都是以水为名,比如说辽东的辽水、之前西线战场上的渚水,东线的漳水之类。

    如今刘备打破惯例,同时以“江”字和“汉”字为一条河流命名,并且是在远离中原的蛮荒之地,这实在令人觉得难以接受。

    “我觉得挺好啊,汉江,汉人的江汉城,汉人的城,对于新附之地,必须用这种标志性的称呼来确定地位,让所有人都知道,那片土地是属于我大汉的。”刘备振振有词地辩解道。

    “那江字呢”审配不依不饶地追问道。

    “中原已经有一条汉水了,总不能照搬名字,让人说起来都不知道是哪个地方吧,另外我觉得咱们这些老名字,什么水什么水的,有时候让人误会,要不然就都改名,用江或者河给代替了。”刘备硬着头皮说道。

    他才不会承认是自己偷懒,索性把历史上的名字给搬过来了,要知道按照刘备原本的意思,贯穿乐浪郡中部的那条列水都要被改名为大同江,取“天下大同”的意思呢。

    这一顿胡诌扯把审配弄得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原本有心争辩,一时间却又找不到辩驳的理由,只好当个闷葫芦,以沉默来表示n。

    反正正事都说完了,该视察的也视察了,刘备索性不在渤海郡多待,准备趁着天气尚暖的时候出海,去韩州那边检阅一番。

    临行之际,刘备又特意嘱咐审配,一旦高览及其部属来到渤海,务必要让他们多走多看,了解家乡的变化,了解刘备的苦心。

    然而他的苦心叮嘱,却换来了审配的不耐烦,“这话都说了几遍了还没说够,使君赶快走吧。”

    刘备想想也是,自己确实太唠叨了,于是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片云彩,走了。

    “使君离开家里几个月了,就没想着早点回去”站在船头上与审配等人挥手告别后,鞠义凑到刘备身边,有些好奇地问道。

    “在家的时候每天都得处理公务,一忙就是一整天,抽空出去喝酒都要挨骂,哪有外面自在”刘备伸了个懒腰,对鞠义反问道:“你要是想回去就回去吧,到了章武那边换船,我让水师的弟兄们护送着去韩州。”

    鞠义咧着嘴笑了,“那可不行,跟着使君到处蹭酒喝,总比回家问婆娘要钱喝酒好得多了。”

    “你也是把俸禄全部上交”刘备一听,鞠义连喝酒钱都得问婆娘讨要,顿时难以置信地问道。

    “不啊,总得留点零花的。”鞠义愣了,一对牛眼瞪得nn,“使君这个也和全部,似乎有点玄机啊。”

    刘备老脸一红,背着手走下船头,眼泪在心中默默地流淌。

    此时正值秋水高涨,船队顺流而下,速度相当之快,短短数日就抵达海边,之前劳工们辛勤建设的港口也早已竣工,被命名为章武港,成为了章武县最大的财税来源,就连章武县令都多次向幽州发文,请求把治所挪到海边呢。

    “这些人还算是听话,之前我让他们把山头空下来留给我,结果还真的留下了。”在章武港中巡视一圈,见到道路笔直、房屋齐整,往来客商络绎不绝,一副蒸蒸日上的景象,刘备不禁喜上心头,指着远处树木稀少的小山包对鞠义说道。

    “地势不错,可以俯瞰全局,使君果然眼光独到。”鞠义立刻拍起了马屁。



第七十六章 在这里跪着呢
    虽然不知道刘备的用意,但甘宁在得到指示之后,立刻带着倭国使臣们在茫茫大海上兜起了圈子,直到半个月后接到通知说可以北上了,这群已经被抓鱼晒太阳的日子弄得接近崩溃的家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一路渐行渐北,随着空无一物的地平线上渐渐出现许多黑色身影,甘宁知道,刘备派出的迎接队伍来了,便命人下到船舱,请倭国国君前来见礼。

    一个时辰后,规模庞大的船队从两翼包抄而来,如同众星捧月一般,将载有甘宁和倭国使团的大船夹在中间。

    “甘、甘君,这便是天朝上国最强大的船队吗”从看清楚迎面而来的幽州舰队的第一刻起,年轻貌美的倭国国君便吓得面色煞白,浑身颤抖不已,几乎是硬撑着才能把话说完整。

    “自然不是,我们最强大的战舰还在辽东,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带陛下亲自去看看。”甘宁身穿锦袍,站得像是青松一样笔挺,任由鬓角和额角的长发随风舞动,彬彬有礼地答道。

    看似从容不迫,但甘宁心中,还是对刘备的精心安排竖起了大拇指。

    前来迎接的船队基本上还都是幽州水师的弟兄,甚至连船只都还是原来那些,刘备所做的事,就是给水师将士换上了全套的汉军装束,火焰一般的红色衣服搭配黑光沉沉的厚实铠甲,特意加上半面面罩的头盔,高达一尺有余的大红色盔缨,让平日里不修边幅、有如海贼一般的水师将士们显露出不一样的气势。

    除此之外,所有的战舰也被涂上了青黑色的漆料,刘备出于某种恶趣味,还让工匠们在船头两侧用白色和红色颜料画上了巨大的眼球和布满利齿的大嘴,远远望去,就像是一条条海中巨鱼在破浪前行,血口大张,企图咬碎一切敢于阻挡的敌人。

    再加上从船头延伸到船尾,如同云霞一般连绵不断,席卷了整个海面的黑底红字汉军战旗,这数十艘战船无论出现在任何地方,都会令人胆战心惊,拜服于大汉的威势之下。

    “大汉如此强盛,若是能够派出军队,让我国再次恢复安宁,那可就太好了。”在二人身后不远处,一名倭国官员操着不怎么流利、并且音调有些怪异的汉话,有些讨好地说道。

    “难升米大夫,这些话还是留着给我们使君说吧。”甘宁似笑非笑地转头,淡淡瞥了对方一眼之后说道。

    被甘宁的目光扫视过来,难升米连忙躬下身子,恭恭敬敬地垂首说道,“将军教诲得对,是下臣唐突了。”

    船队缓缓前行,陆地的轮廓也越发清晰,眼看着沽水港就要到了,甘宁心中兴奋不已,而倭国国君在内的使节团成员却是有些惴惴不安,唯恐自己礼数不周,得罪了天朝贵人。

    进港、靠岸、沿着宽厚稳固的踏板走下船头,时隔一个多月之后再次踏足坚实的地面,甘宁等人一时之间还难以适应,在原地站了好一阵子,才继续迈开脚步,朝着码头上垂手站立的官员走去。

    就在双方相距还有十几丈远的时候,那位年轻官员突然扬声说道:“倭国使团请留步,使君即将莅临相迎。”

    “屁大点事,也要劳烦我师兄亲自前来”甘宁心中疑惑起来,他之前在派人回去送信的时候已经说得明明白白,这个倭国国君名不符实,真正能够掌握的人口不过十余万,甚至不如三韩的首领们实力强大。

    刘备何等身份,能够允许这群化外之民前来幽州就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哪用得着如此厚遇,还亲自前来迎接

    下一刻,甘宁的话语声戛然而止,不由自主地张大了嘴,痴痴望着迎面而来的仪



第七十七章 太穷了
    “汉倭奴国王卑弥呼,叩见幽州牧大人。”就在刘备与甘宁对话的时候,俯身于地的倭国国君抬起头来望向刘备,用略显生硬的口音自报家门。

    听到这位女子清朗的声音,刘备略略有些惊讶,他矜持地点了点头,“不远万里前来朝见,足见倭国之诚心,阁下快快请起。”

    倭国女王起身的动作相当缓慢且显得费力,看模样应该是惊吓过度,趁着她低头起身的时候,刘备马上望向甘宁,无声地动了动嘴唇。

    “她听得懂汉话”

    甘宁与刘备交往已久,瞬间就从唇语中分辨出来师兄是在说什么,立刻点了点头,然后脑袋微微一偏,嘴角抽动几下。

    “后面那几个也会。”

    刘备也点点头,露出一个会意的微笑。

    过了片刻,卑弥呼在所有人的注视下站起身来,沿着预先设置好的铺着红色地毯的阶梯缓缓登上前来迎接的金色辇车,然后与起身相迎的刘备打了个照面。

    刘备最近两年被轻度近视困扰,直到此时才看清了卑弥呼的相貌,只见这位倭国女王面容清丽、五官端正、眉如柳叶、双目狭长,确实如赵猛所说,是个年轻貌美的婆娘。

    不知是出于何种习俗,卑弥呼将白色布帛缠在额头,漆黑的长发从两侧披散而下,均匀地分布在肩头,她的身材在女人中算是高挑纤细,搭配白衣绯袴、类似于后世巫女服款式的及地长裙,整个人显得充满了独特神秘的气质。

    似乎是感觉到刘备在仔细打量自己,卑弥呼垂下脑袋,恭恭敬敬对他行了个大礼,然后小步挪到朱红色的厚垫上跪坐下去,继续沉默不语。

    “那个,我腿不好使,就不陪着你跪了啊。”刘备略有些尴尬,也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座椅上坐定。

    在金甲骑士们的护卫之下,高大华丽的辇车转了个头,向北缓缓驶去,甘宁留在后面吩咐了一阵,让几名小吏带着倭国使团的其他人去把身上的屎尿洗了,再换身干净衣服,然后便跨上战马,紧紧跟上了刘备一行。

    辇车走得四平稳,刘备则是仰头看天,回忆起后世对倭国和卑弥呼的记载。

    东汉初年,倭国列岛上的人们处于从原始部落向国家制过渡的时代,许多部落结成联盟,形成几百个大大小小的所谓国家,其中一个较大的部落国君为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特意派出使节,取道三韩,来到汉朝觐见。

    光武皇帝刘秀在了解了这些部落国家大概的风土人情之后,为嘉许其远道而来的恭敬行为,特授金印一枚,赐名为倭。

    倭国的倭字取义于委字,委表示随从之意,再加个人字偏旁,也就是顺从恭敬之人,甚至在光武帝赐予倭国国王的金印上面所刻的字,都是“汉委奴国王”这五个字。

    这也就是倭国名字的由来。

    有了名字之后,倭国就认定了大汉这个君主国,数次派遣使节进行朝觐,结果到了黄巾之乱前后,倭国爆发战乱,再次n成几十个巴掌大的小国,相互攻伐不定。

    根据倭国传说,邪马台国国王卑弥呼终身未嫁,获得了与鬼神沟通的特异能力,于是被周边三十多个小国推举为王,到了三国鼎立的时候,这位倭国女王还派遣国中高官带着贡品来到中原朝贡,受到了魏明帝曹睿的接待,并获赐亲魏倭王的金印和铜镜一百枚。

    “这婆娘能活到曹孟德孙子那一代,看来也是个长寿之人。”刘备打量着卑弥呼的侧脸,心中似乎做出了什么决定。

    &nbs



第七十八章 狗奴国
    话虽这么说,但刘备还是对倭国使团表达了十足的善意,先后让人添了三次菜,直到对方吃得肚皮nn才算罢休。

    由于之前从未接触过如此高度数的美酒,卑弥呼在内的所有倭人都醉得不省人事,被各自送回馆舍歇息,刘备和甘宁则毫无醉意,来到一间安静幽雅的静室聊起了天。

    甘宁上一次回到幽州,向刘备和卢植展示从石见银山发现的矿石,然后就再赴倭岛,在地图上标出的地区展开了勘探,如今半年时间过去了,他取得的成果更加辉煌。

    “师兄之前说的金山,我们也找到了。”甘宁从腰间摸出一个厚实的小包,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布团,将层层布条解开之后,金灿灿的大小颗粒就出现在两人眼前。

    刘备捻起一粒蚕豆大小、外形不怎么规则的小金粒,将其拿到眼前细细观察起来,口中不住地啧啧称奇。

    按照这光泽、重量和坑坑洼洼的表面来看,应该是高纯度的天然金块。

    “这是最大的一块,其余被发现了金子的大多是砂砾一样,需要反复筛选,淘去大量泥沙才能获得。”对于当初拿着簸箕筛泥土的时候,甘宁到现在还是心有余悸,“就眼前这么点金子,至少需要两三个人辛劳数日,筛掉十几万斤泥土才能获得。”

    “十几万斤泥土就能出这么多金子,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刘备有些失笑,“要是幽州能挖出金子,别说筛泥筛土了,就是石头山,我都能带人给它挖平了你信吗”

    根据后世的科学推测,地球上的黄金储量大约有四十亿吨,其中分布在地核内的有四十七亿吨,人类科学能够抵达的地壳部分,黄金储量只有不到一亿吨,与地壳的总质量相比,还不到亿分之一。

    如此低的丰度决定了黄金的高价值,在矿业生产之中,金矿品位能够达到一克每吨,就是说一吨矿石泥土里能提炼出一克黄金,就可以作为工业矿体了。

    如今在倭国发现的金矿,一不需要各种冶炼手段,二不需要跟人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拼命,光是招人去筛土就能找到,这种弯腰捡钱的事还嫌累,世上就再也没有不累的事了。

    “那岛上有河吗”刘备迅速回忆起当年看的西部片,一个个牛仔站在河边端个簸箕,不断地涤荡泥浆,时不时有人发出欢呼的场景,“金子重,在泥浆里面更容易沉底,只要搅拌得好,再把上层泥浆冲掉,筛选金子就方便多了。”

    “有几条不大不小的河,用来淘泥是够了。”甘宁摸着下巴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可行,“那我回去就让人用这个办法试试。”

    刘备点点头,“等回到蓟城,我再找几个工匠来,设计一套用脚操作的筛子,到时候一部分人专门运输含有金矿的泥土,一部分人专门筛选。”

    “好,好,都听师兄的。”甘宁兴奋地说道,这些年刘备设计出来许多机械,在各行各业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相信只要刘备出手,倭国那边的采金业也将得到腾飞的机会。

    “现在在倭国那边开采金矿和银矿的都是什么人”刘备继续问道。

    “这事说来就长了,大体上来说,还是以倭国当地土人为主。”甘宁笑了笑,开始讲述他是如何在倭国列岛纵横捭阖的。

    自从石见银山被发现,张焕



1...118119120121122...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