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兄长高风亮节,实为我辈楷模。”见刘政自己想得通透,刘备也不再多言,只是微笑着送他离去。
走了碍事的,卑弥呼彻底没了顾虑,她换下红白相间的裙装,穿上甘宁特意买来的高档女装,束起及肩长发,将自己打扮成一名普通的幽州贵妇,每天跟着甘宁走街串巷,领略着迥异于倭国的奇妙景象。
美食、衣物、化妆品,和所有女人一样,卑弥呼尽情地采购着各种商品,神秘贵妇的传说迅速在蓟城商家之间传播开来。
刘备提议的家宴盛大召开,并圆满结束,几位老先生对貌美端庄,极尽谨小慎微的倭国女王十分满意,以张宁为首的夫人团则是展现了她们的友善,让卑弥呼之前的忐忑不安全部消融在微笑之中。
众人得知卑弥呼今年只有二十一岁之后也没有太多惊叹,毕竟大汉王朝都经历了许多少年天子,倭国出个年轻女王也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
但卑弥呼说出她的经历之后,却让人们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慨叹,这位女子实在是不容易。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倭国始终处于分崩离析的战乱之中,国不成国,家不成家,所有人都生活在朝不保夕的恐惧之中,传说中可以沟通鬼神的巫女们则是被多方势力争夺,作为巫女家族的一员,卑弥呼的整个少年时代都被人争来抢去,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沟通鬼神的巫女,倒是我家夫人的同行,是吗,小天师”刘备坏笑着碰了碰张宁的胳膊肘,压低声音问道,随后就被一顿隐蔽的龙爪手弄得呲牙咧嘴。
而在另一边,卑弥呼的讲述还在继续。
或许是近百年的战乱让所有人都不堪重负,渴求和平到来,恰逢邪马台国国王身故,于是以该国百姓为首,三十多个周边小国联合起来,推举“周游”列国,为人们治疗疾病,祈求安康的巫女卑弥呼为王,国家大事则是由之前的贵族难升米主持。
为防止贵族们心怀不满,对自己施加暗害,卑弥呼住在高台之上,生活杂事都交给千余名侍婢去做,极少出现在外人面前,唯一能够接近她的
第八十五章 徐州
听到卑弥呼的话语之后,卢植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由衷的微笑,连连点头不止,可是这番举动落在另两位老先生眼里,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
不过是一个弹丸之地的所谓“国君”,值得如此高兴吗
他们却不知道,卢植和刘备、甘宁这师徒三人,图谋的却是倭国那储量巨大、且容易开采的金银铜矿。
一番宴饮,宾主相宜,各自尽兴而归,甘宁和卑弥呼借口不胜酒力,在州府的客房下榻,刘备是个爱热闹的人,而且他看甘宁似乎是有话想说,自然也就应允了。
让几位夫人和未来的夫人们自己去忙,刘备与甘宁二人则是来到书房,秉烛夜谈起来。
“卑弥呼对我说过,那个难升米是旧国君的亲信,一向有自立之心,不可不防。”
“使团里面有几个难升米的人”
“大概有六七个。”
“一共十个人,除了卑弥呼姐弟俩和难升米自己,意思其他全是难升米的亲信”
“差不多吧。”
“那就都弄死得了,我再给你安排几个得力人手,把邪马台国的内政外交撑起来,一定要把所有的nbn掌握在我们手里。”
烛火摇曳,短短几句话,就已经决定了数名使节团成员的命运。
刘备端起洁白如玉的瓷杯,轻轻嘬饮了一口浓茶,继续说道:“你这个征夷大将军主要负责军务,但绝不能把精力全部放在倭国,懂吗”
“倭国穷乡僻壤,值得我们用心的只有矿藏和人力,这些师兄都说过,小弟也牢记在心。”甘宁连连点头。
“我们的根基是在大汉,如今袁绍的地盘被进一步压缩,已难有所作为,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一定还会联合其他势力,给我军带来麻烦,其中青州臧洪和上党张扬位于双方势力之间,必定会偏向某方以图自保。”刘备的书桌上永远摆放着地图,此时他连说带比划,给甘宁上起了课。
甘宁听着听着,突然冷不丁地将手指向青州南边,“徐州糜家几年来不断积蓄力量,又有翼德和几位师弟坐镇,实力极为不俗,琅琊的臧霸臧宣高也早已倒向我方,不如让他们从南面进攻青州,我军从平原方向进攻,以水师作为辅助,令臧洪首尾难顾,一举夺了青州。”
刘备摇摇头,“青州无险可守,臧洪胸无大志,只要我军击败袁绍,青徐两州传檄可定,提前占了反而要分兵把守,没什么实际的好处。眼下的重中之重,还是图谋并州和冀州,打通与中原、关中和江汉的道路。”
“师兄,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虽然刘备说得振振有词,但甘宁却不认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张翼德和糜子仲这种人才放到任何一家诸侯都会被委以重任,臧宣高那些人也是一样,他们追随师兄是为了建功立业的,师兄在别处接连用兵,将士多有功勋,就连小弟都能扬威异域,久而久之,他们心中难免会有所不满。”
刘备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
一直以来,他都秉承着天下一盘棋的思路,各路人马有主攻、有辅助、有伏笔、有暗棋,各有各的分工,之所以把张飞这个绝对忠诚也绝对能干的核心部下放在徐州,也正是为了在两淮地区保有军事力量的存在,同时插下一根毒刺,只要时机成熟,无论袁绍、陶谦或是曹操,都会被他来一记狠狠的背刺。
&n
第八十六章 镇远
获得了长辈们的认可,甘宁的婚事也顺理成章地举办了,只是由于他们身份特殊,不宜大张旗鼓,所以也只是在幽州商会最大的一处会馆之内举行了一场喜宴,邀请亲近之人前来参加而已。
但是,甘宁的身份决定了他的喜事不可能低调:卢植的弟子、刘备的师弟、海上商旅的守护神、倭国将来的执政者。
这些身份随便拿出来一个,都足以让人们趋之若鹜,更别说汇聚在同一个人身上了。
幽州商会的成员们是最热情的,他们财大气粗,又跟甘宁有业务上的合作关系,一车车礼物就跟不要钱一样送到了会场。
只是他们不知道,甘宁早就跟刘备商量好,外人送的所有礼物都归入公库,折合成金钱之后,n以甘宁夫妻的名义捐献给幽州各地的托育院和学馆,剩下一成则是留给卑弥呼,让她不至于白结一次婚。
至于内部人员,卢植送了一对玉佩,郑玄送了一套说文解字,蔡邕财大气粗,送的则是幽州今年唯一一张甲等琴。
其他人各有各的礼品,刘备作为压轴,带来的却是个五尺多长的匣子,还用细麻布裹得严严实实。
“刘使君,人家送来礼物都要在众人面前显露一番,你这裹得严严实实却是为何啊”程曦作为会馆主人,主动凑到刘备身边询问起来。
“你们都炫耀完了”刘备呵呵一笑,缓缓站起身来,慢条斯理地一层层揭开麻布,露出一个黄梨木打造,造型却极为简单的木匣。
刘备右手轻轻用力,只听得“咔哒”一声清响,铜制搭钮应声而开,他伸手一捞,随即单手高高举起一柄长剑,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结婚送剑,这是什么意思
“此剑名曰镇远,愿我兴霸贤弟执此宝剑出镇倭国,将大汉之荣光洒遍远方!”刘备手持剑柄,高声道出剑名,满座宾客轰然叫好,巨大的声浪几乎要掀翻房顶。
所有人都来了兴致,纷纷凑到近前,想要亲眼目睹宝剑的锋芒,刘备索性抽剑出鞘,将其摆放在宽阔的剑匣之上,让众人依次观看。
只见这柄宝剑的剑鞘与剑柄都是青铜铸就,通体遍布云纹,显得极为古拙,剑身则是由百炼精钢打造,寒光熠熠,一看就是锋锐无匹。
在平坦的剑脊之上,赫然镌刻着“镇远”两个篆字,字体凹陷,并被涂成朱红色,这颜料也不知是何种材料制成,竟可以随着视线角度的转变而变化光泽,恍惚之间,仿佛鲜血涌动,令人惊叹不已。
最后,甘宁大步来到刘备面前,双手接过宝剑,随即转过身去将其高举过头,用尽全身力气怒声吼道:“汉家荣光,永镇彼方!”
一片欢呼声中,高坐在上首的卢植郑玄等人却是交换了眼神,然后心照不宣地微笑起来。
镇远的意思可不光是刘备口中所说,按照这个弟子对待异族的一贯作风,这个“镇”字的正解,只怕是要永镇倭国气运才对。
卑弥呼身着盛装与张宁等人坐在一起,静静地看着所有男人放声欢呼,她虽然不太理解这些人在狂欢些什么,但看到自家夫君在人群中央高举宝剑,威风凛凛,神采飞扬,犹如神袛一般高大伟岸的身影,她的心中也满是欢喜,一时间心神荡漾,俨然是看得痴了。
快乐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之间,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过去,甘宁和卑弥呼收拾行装,准备踏上南返的道路。
难升米等人早已变成肥料,永远地埋在了幽州的田间,取而代之的则是十几名性情坚韧,对刘备钦佩有加,且乐意远渡重洋,在异域他乡成就一番事业的年轻士子。
最关键的是,这些人还都是未婚的。
&nbs
第一章 蓟城见闻
北风乍起,寒意逼人,又是一年冬天。
在第一场雪飘落的时候,两支人马踏着遍地的洁白,缓缓来到了蓟城之外。
第一支车队是并州那边回来的,为首之人更是有简雍亲笔书写的过路凭证,守门的士卒稍加检查便将他们放进了城。
第二支队伍则是人数众多,并且都是身材魁梧之人,一看就是战场上下来不久的,偏偏一开口还都是外乡口音,虽然他们同样拿出了沿途官府开出的路引,急匆匆赶来的城门守将却依然不敢怠慢,一边对这些人严加防范,一边派人去往州府汇报。
“数百名外乡人,都是冀州口音。”刘备接过路引看了看,顺口问道:“为首之人是不是姓高,豹头环眼,满脸络腮胡子”
“使君明鉴,确实如此,那小人这就去下令放行。”前来报信的士卒一听就乐了,原来这是使君的熟人啊。
“不急,我跟你们一起去。”刘备放下手中正在批阅文件的毛笔,起身来到外间,穿戴整齐之后,坐上一辆轻便的马车,一路来到蓟城南门。
与此同时,那一群冀州口音的外乡人正在城门外静静站立,为首之人身材格外高大魁梧,正是幽州军的老对手、冀州军三大名将之一的高览高元伯。
高览这次前来蓟城,队伍里面除了几百名亲卫之外,还有二百余名在刘备军中效力的冀州士卒,经过一路结伴同行,他们早已经化敌为友,彼此熟络了许多。
“蓟城防务事关重大,这些守门将士也是恪守职责,绝非故意刁难,还请将军勿怪。”或许是担心高览这些人等得不耐烦,一名曲长快步走到他身边,轻声解释起来。
“兄弟你这话就是小瞧了高某。”高览洒然一笑,不再言语。
幽州乃是边州,时刻面对着虎视眈眈的塞外胡族,蓟城作为刘备的居所,幽州财富的汇聚之处,就算防务再森严几倍也丝毫不过分,若是守城的将士们随随便便就把高览这几百人放入城中,那才会被他瞧不起呢。
片刻之后,在十几名骑兵护送之下,一辆造型简单的马车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一直驶到城门内侧才停下,车厢门打开,刘备轻巧地一跃而下,朝着城外大步走来。
见到幽州的最高执政者亲自前来迎接,无论高览旧部还是刘备属下,都连忙抱拳行礼,对他表达敬意。
“高将军为何不在渤海与家乡父老叙旧,却跑到冷冻寒天的北疆来了”刘备面色轻松,对众人招了招手就当回礼,然后来到高览面前,似是调笑似是认真地问道。
高览脸上有些难堪,但他马上调整了心态,对刘备抱拳说道:“一路之上多受款待,若是不能亲自对使君道谢,高某于心不安,故而冒昧前来,还望使君不要介意。”
“不介意不介意,我们幽州人好客得很呢。”刘备哈哈大笑,熟络地拍了拍高览的肩膀,与他并肩前行,径直来到城中。
走了不到百步,高览和他的部众就被蓟城的繁华景象弄得目不暇接,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有些人甚至驻足不前,四下张望起来。
幽州气候寒冷,冬天更是难熬,在高览等人的想象之中,此时的蓟城应该是极度萧瑟,街道空旷,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街头,类似的场景才对。
但是,此时此刻,出现在众人眼前的,却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穿着各色衣物的人们穿行在每一个街角,几乎每一个人手里都提着东西,顽皮的孩童们高声欢笑,在人群中钻来钻去,玩得不亦乐乎。
即便见到刘备和他身后浩浩荡荡的队伍,这些百姓们也没有半分惊慌,反倒是热情洋溢地打着招呼,然后便各自忙碌去了。
高览扪心自问,即便是在黄巾之乱爆发前,天下还勉强维持着太平的时候,他也从未见过如此
第二章 真正的忠义
似乎感觉到高览心中浓浓的怀疑之情,刘备索性让那些士卒们自行活动,他则是拉起高览的手,径自往附近的一条窄巷走去,那里是著名的衣帽街,店铺林立,货物从低档到高端一应俱全,密集,客人从官员富商到黎民百姓都有,是了解蓟城风土人情的最佳地点。
对于这样的安排,高览和他那些部属们都有些难以置信,纷纷愣在了当地。
他们还没说要投效刘备呢,严格说来还是战俘的身份,刘备就这样大大咧咧地将他们撒在蓟城,万一惹出事端甚至是弄出命案,到时候抓都没地方抓。
刘备就这么放心
“我对人一向是以诚相待,你们这些年轻人能够跟随高将军跋涉千里,足见对他忠诚有加,如今到了蓟城,应该不会做出让高将军颜面无存的事情吧”面对众人的惊疑不定,刘备却坦然一笑,随随便便几句话,就把他们的行为和高览的颜面nbn在了一起。
话说到这份上,那些部属也都知道,自己若是做出什么不规矩的事,恐怕高览就只能以死谢罪了。
这是赤果果的道德bn啊。
高览倒也洒脱,只见他转过身去,对自己的部众拱手一礼,朗声说道:“高某的颜面和生死,就托付给诸位兄弟了。”
“将军放心,我等都有分寸。”众人齐齐应道。
刘备带着高览走进衣帽街,刚要进到一家店铺,突然想到一件要紧的事,顿时皱起眉头,“坏了,高将军那些部众身无分文,万一有中意的东西可怎么办”
“使君不用担心,我等回到家乡之时也拿了一些盘缠,田元皓和审正南两位太守也资助了不少钱财,日常用度应该是足够的。”高览微笑着答道,顺手掀开这家店铺的门帘,“使君请。”
刘备这才放心,跟迎上前来的店铺伙计攀谈起来。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聊,高览彻底了解了幽州百姓的生活状态,心中越发感慨。
半个多时辰之后,二人终于逛完了衣帽街,眼看已是日上三竿,刘备又带着高览来到一家酒肆,寻了个安静且临街的小包厢,对坐浅酌起来。
“寻常百姓都能挺胸昂头,活得堂堂正正、有模有样,蓟城确实要远远胜过洛阳,使君,高某敬你一杯。”落座之后,高览首先举杯,郑重地向刘备承认了自己之前的错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