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更何况按照张同的说法,只要百姓们努力耕耘,今年还不会有什么减产的迹象。
“明匙,跟我回府,好好说说这耐寒作物的事。”刘备心情大好,巡视农田的原定计划也不管了,拉着张同就往城中走去。
刚刚回到州府,刘备和张同等人连屁股都没坐热,就又有一封急报被送入书房。
刘备拆封一看,脸上就再次露出喜色。
“使君,是又有什么好消息了吗”张同好奇地问道。
“严格说起来跟我们没有太大关系。”刘备呵呵一笑,随手将这封急报放在桌子上,“是乌桓和鲜卑这两大胡族打起来了。”
去年
第三十八章 稳住
“听说北边打得很激烈,河水都被鲜血染红了。”
“最好是多死一些,以后我们收拾起来轻松一些。”
“”
“”
沮阳城的议事堂内,十几名汉军将领正在有说有笑地谈论着百里之外的战况,而他们之中职位最高、平日里也是最激进的张悦,却是端着一杯温热的茶水,若有所思地沉默着。
过了一阵,终于有人注意到张悦的反常举动,大声询问起来,“张长史为何沉默不语,可是蓟城那边又来了新的消息”
张悦回过神来,略带歉意地笑了笑,“消息倒是没有,只是刘使君写了一封信过来,说了说他对草原形势的看法,我觉得很有意思。”
“使君怎么说”众人纷纷问道。
“刘使君说,等到两家要分出胜负,或是都打不动了,我们就应该出面,让他们收兵歇战。”张悦斜靠在座椅扶手上,单手托腮,语气平淡地说道。
听到这样的指示,刚才还充满n的议事堂骤然安静下来,几乎所有将领的脸上都露出了失望和不甘的表情。
他们无法理解,面对这样的大好机会,为什么不紧紧抓住,而是要任其溜走。
“使君信里说了许多,有一些我能理解,有一些则是不太信服,既然大家都在,那就一起聊聊。”张悦说着话,从怀中掏出那封来自于刘备的亲笔信,朗声读了起来。
在刘备看来,幽州现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对南方诸州的战争,扫清诸侯,平定天下,重新恢复生产和秩序,让整个大汉回到正轨,是优于一切的最高目的。
基于这个前提,刘备必须把绝大部分力量用于南线,也就是说,对于太行以北、居庸关以西的草原地区,他在短期之内,是没有力量染指的。
“使君说,即便是击败了乌桓和鲜卑,我们也没有能力将他们彻底消灭,即便是机缘巧合,这些人像北匈奴一样西迁离开,关外的草原地区,依然会有新的胡族出现。”张悦继续说道。
“打跑了乌桓人和鲜卑人,汉人就可以在代郡和上谷北部定居生活,到时候迁徙民众、兴修城池、屯驻军队,再有胡族出现就将其彻底消灭,这不就行了吗”一名五大三粗的都尉不耐地说道。
张悦眯起双眼,冷笑着反问道:“世上的事情都是说来容易做来难,关外风沙多雨水少,刮一场风庄稼全完、下一场雪牲畜减半,百姓如何安居乐业李都尉,换了你的家人前去垦荒种地,你愿意吗”
这名姓李的都尉讷讷无言,羞愧地垂下了头。
汉人是天下最为勤劳,最具开拓精神的,先祖从黄河沿岸的小部落兴起,在众敌环伺下锐意进取,披荆斩棘,踏遍万里河山,将文明洒遍已知的每一个角落。
汉人的脚步东至茫茫大海,西至群山大漠、南至百越交趾,北至阴山山脉,几乎所有适宜居住、能够开垦的土地都被他们占领,四方疆域,无不是扩张到了极限。
数百年来,阴山一直作为汉人和胡人之间的天然分界线,在汉家朝廷最为强大的时期,多次派遣军队越过阴山进行远征,修筑长城,设立戍所,迁徙民众前往边陲定居,但这些举措,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
阴山以北的长城变成了无用的土垒、戍所变成了废墟、百姓们纷纷迁回内地,胡人去而复返,依然牢牢占据着这一片广袤的土地。
造成这样情况的,不是汉人突然失去了进取精神,而是因为阴山以北的土地完全不适合农耕,根本无法承载过多
第三十九章 冀州
此时此刻,远在蓟城的刘备却根本没有心思搭理北边的两个破落户邻居,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冀州南部的战场上。
新春伊始,襄国一线战火重燃,养精蓄锐了整整一个冬天的白马义从分为五部,利用自身卓越的机动力,突破了冀州军在襄国一带的布置,在赵国腹地纵横驰骋,切断了邯郸到襄国的一切联系。
襄国守将张郃本想趁机进行一次反包抄,配合屯驻在邯郸的文丑所部南北夹击,重创这支来去如风、令人头痛不已的幽州骑兵,但关羽紧随其后,全军压过渚水,在襄国城北十里扎下营寨,猜出一副攻城的姿态,让张郃顿时打消了对付赵云的念头,转而专心致志地研究起守城策略。
虽说张郃在襄国经营数年,早已把城防布置得有如铜墙铁壁一般,但是,幽州军中突然出现的十架巨型投石机,其威力太过巨大,就连张郃自己,心中也变得没底了起来。
接下来,整个赵国境内,能够被冀州军用来对抗白马义从的,就只剩下文丑和他的骑兵部队了。
可是一段时间下来,冀州的铁骑部队四处奔走,却只能跟在白马义从的屁股后面吃灰,让文丑越发愤怒欲狂。
“追又追不上,打也打不过,这仗还怎么打”高大的军帐之中,文丑不住地兜着圈子,满脸都写着焦躁和无奈。
大帐之中,还有几名冀州军将领坐在下首,他们听着文丑的自言自语,情绪也是越发低落。
白马义从仗着自己超强的机动力,多年以来训练出的娴熟配合,部队可以做到随意分兵和合并,之前几次交手,文丑也曾经尝试过分兵追击,但追着追着,冀州骑兵就发现自己追逐的目标与不知道哪里钻出来的友军汇合,迅速扭转了兵力对比,反身又把冀州骑兵打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一旦文丑收拢兵力,又会发现自己能遇到的,就只有那么区区两三千的敌人,然后敌人也根本不想交手,而是牵着自己的鼻子来回游荡。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战术素养和装备的巨大差距。
刘备财大气粗,麾下骑兵部队都能做到一人两马,作为最精锐的白马义从,每一名战士甚至配备了两匹白色战马和一匹驮马,这些精心培育呵护出来的北地骏马速度极快、耐力极强,比袁绍能够提供给冀州骑兵的战马要强上不止一个档次。
除此之外,白马义从装备了最新式的板甲,与传统的札甲相比,这种新式铠甲不但减轻了数十斤重量,还大大增强了对锐器的抵御能力。
有了战马和铠甲的加持,白马义从的单兵战斗力和机动力占据了压倒性优势,这种优势转化到每一场战斗中,直接表现就是他们想什么时候打就能什么时候打,想在哪里打就能在哪里打。
冀州骑兵部队只要没有占据明显的人数优势,就只能收缩防守,可一旦他们聚集起足够抵消对手战力的人数优势,对面的白马义从就一溜烟跑了,根本不给他们交战的机会。
实在是郁闷啊!
就在帐内气氛沉闷压抑,众人都不知该说什么的时候,一名小校掀开帐门,单膝跪地,对文丑抱拳说道:“启禀将军,逢军师来了。”
逢纪
他不在邺城主持军务,跑到檀台来做什么
文丑精神一振,连忙命人前去迎接,片刻之后,逢纪带着满脸笑容,出现在众人面前。
“军师怎么来了”文丑快步上前,拉住逢纪的手,亲切地寒暄起来。
&n
第四十章 绝望
“高元伯没有被杀,而是归顺刘备了”文丑双手紧握成拳,手背和额头上青筋暴起,牙齿咬得格格作响。
作为袁绍麾下职位最高、威望最高的三员大将,文丑、高览和张郃在军中地位相当尊崇,这三人不但武艺出众、擅长统兵作战,还占着一条得天独厚的优势
他们都是冀州本地人,深得军中士卒乃至于本土派官员的推崇。
无论颍川派还是南阳派,纵使在袁绍那里格外受到宠信,也不敢过于欺压本土派官员,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三人牢牢掌握着袁绍手下最为精锐的兵团。
乱世之中,军权就是本钱,就是性命,就是一切。
几个月前,战局危急,高览亲率死士突入幽州军阵地却败在关羽手下,从此再无音讯。
在冀州本土派官员的大肆宣扬和鼓动之下,袁绍特意为高览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葬礼,为了借机争取军心,他还“慷慨”地把高览的部众分配给文丑和张郃,希望他们为其复仇,痛击幽州来敌。
可现在看来,袁绍的一番作为、冀州军的悲痛,都成了笑话。
这让人怎么接受
“我们原本计划在巨鹿南部屯田,用以加强防备、且减轻军粮压力,可是在得知高览和鞠义领军前来之后,许多民夫丁壮、甚至是新招募的士卒都丧失了斗志,纷纷逃回家乡,有些人甚至投奔到敌军那边。”逢纪苦笑着说道:“主公担心消息一旦传开,这边的军队也发生一样的情况,这才让我亲自前来安抚。”
“鞠义乃是冀州军一员宿将,如今军中许多都尉甚至于校尉,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高元伯这些年来善养士卒,威望更是不用多说,只要他二人登高一呼,还真有可能拉走一部分人。”文丑点点头,锐利的目光在军帐中扫了一圈。
单单在他的大帐之中,就至少有四五名将领曾是鞠义或高览的下属,并且深得器重。
逢纪顺着文丑的目光,同样扫视了一圈,见到好几名将领不敢与自己对视,而是低下头去,心中顿时明了,当即开口说道:“诸位连日征战多有辛劳,早些回去歇息吧。”
其他人也不是傻子,自然听懂了逢纪的言外之意,知道他起了疑心,便纷纷站起身来告退,顷刻之间就走了个干干净净,只剩下对坐的文丑和逢纪二人。
“文将军,军中需要进行一番整顿,否则会出问题。”这时候逢纪也不遮掩,直截了当地说道。
“我知道,只是如此一来,牵扯到的人就太多了,如何安置这些人又不让他们心生不满,军师想过吗”文丑点了点头,随即忧心忡忡地问道。
逢纪摇了摇头,话语中满是无奈,“当今正是用人之际,我们却不得不翦除隐患,实在是举步维艰。”
此时此刻,这位自诩足智多谋的南阳名士才真正感觉到一阵绝望和无力。
想法再多,计策再妙,没有同等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都是白搭。
自己费尽苦心,制定下吞并冀州的计划,颍川诸人在邺城辛辛苦苦干了几个月,又是拉拢世家豪强又是铲除韩馥的心腹,终于让袁绍从兵不满万、脚下无立锥之地的窘境一跃成为冀州的主人。
可是刘备大摇大摆地统军南下,硬生生从袁绍手中夺了半个冀州不说,还差点把荀谌等人率领的北上部队给吞了。
自己
第四十一章 攻心
冀州,襄国城。
在众多守城士卒的注视之下,一名身着轻裘的圆脸青年从北方而来,单人匹马来到城下,指明要见张郃。
听了士卒的禀报之后,张郃略加思考,便下令放对方进城,他倒要看看,来的是何方神圣。
圆脸青年被几名冀州军士卒一路推推搡搡走入城北军营,脸上挂着不屑的笑容,却始终一言不发,直到来到张郃所在的议事堂,守门兵卒再次要进行搜身检查,他才有些不耐地扬声说道:“张隽义身为冀州名将,胆量却小得像是三岁孩儿,数万大军在这里围着,难道还担心我怀揣利刃,来个血溅三尺不成”
“让他进来!”门外的争执被张郃听得清清楚楚,也让他脸上有些挂不住,强压着怒气开口,让守门兵卒放行。
片刻之后,圆脸青年昂然而入,仿佛看不见两侧顶盔贯甲,对自己怒目而视的冀州军将校,径直来到大堂正中,不卑不亢地施了一礼,朗声说道:“襄阳廖化,见过张将军。”
廖化
好像没听说过。
满屋子冀州军将校都是一脸茫然,不知道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无名小辈。
“阁下来我襄国城中所为何事”张郃仍然是拉着一张臭脸,对面前这个口出狂言,质疑自己胆量的无名之辈,他是一点好感都没有。
廖化呵呵一笑,“自然是为了劝张将军和诸位英豪迷途知返,投入刘使君麾下,匡扶社稷,共诛国贼。”
“大胆!”
“放肆!”
一众冀州军将校顿时勃然大怒,纷纷喝骂起来,有些性情暴躁些的甚至把手按在了腰间的剑柄上,要把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子剁成肉酱。
张郃一抬手,所有声音顿时戛然而止,只有他的声音继续响起。
“谁是国贼”
“自然是窃据高位,自封官爵,意图分疆裂土,为一家一姓之荣华富贵,让百姓受涂炭之苦的袁绍、袁术,以及劫持天子,虎狼成性的董卓余党诸人。”廖化神色坦然,口中侃侃而谈,刚才那些冀州军将校的喝骂、张牙舞爪要拔剑砍人的举动,仿佛根本影响不到他。
此言一出,议事堂中再次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怒骂,怒骂声中,唯有张郃沉默不语,和站在不远处的廖化深深对视。
廖化进城之后待了还没有一个时辰,就被愤怒的冀州军将领们驱逐出城,并且放出话来,说是再有下次,定斩不饶。
返回军中之后,廖化第一时间拜见关羽,将自己这一路的所见所闻通通禀报上去,他之前在襄国潜伏了两年时间,对城中布置了如指掌,此番虽然只是在城北走了半圈,但已经足够他摸清那一带的城防情况。
“高将军弃暗投明的消息传进去了没有”关羽听了廖化禀报的敌情,以及张郃等人的反应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开口问道。
“议事堂中有我们的人,末将的一番言辞在数日之内就可传遍襄国各处,到时候地方军心民心皆不稳,我军可一战破城。”廖化回想起对自己高声怒骂,眼神中却带着欣喜的旧日同僚,言语之中也颇为得意。
关羽再次点了点头,“元俭此行辛苦,回营歇息去吧。”
望着廖化的背影,关羽若有所思起来。
刘备和简雍初创幽州商会,建立情报的时候,关羽还在辽东担任太守,没有见识过草创时期的艰苦,也没有见识过简雍等
第四十二章 该补补了
“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