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他们曾经是幽州军各路人马之中的精锐,每战必前、所向披靡,虽然为了光复并州的目标而奔赴他乡,每天做着过去根本不屑于去做的事:分散到各个城池维持治安、训练被征集起来的新兵蛋子、在天气好的时候外出绘制地图,诸如此类。

    但是,在他们内心深处,远在冀州跟敌人真刀真枪搏命的那些兄弟,始终是让人记挂。

    如今听到弟兄们打了胜仗,这些老兵自然喜不自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张郃与文丑这两大冀州名将,居然没怎么打就全军弃暗投明,真是难以置信。”武州城正中的县府之中,简雍和牵招二人把脑袋都要挤在一起,一字一句地看着这份情报,没看几行,简雍就难以置信地抬起头来说道。

    “据说是高览高元伯前去做说客,还请动了张隽义家中老母。”夏侯都尉笑着补充道。

    此人复姓夏侯,单名一个兰字,乃是常山真定人,自幼与赵云相识,只是当初黄巾乱起之时没有一同从军,而选择在家中照顾族人,直到刘备占据冀州北部,他才带着乡里青壮前去投奔。

    因为夏侯兰自幼,通晓律法,牵招在前来并州的时候特意请他一起,在军中担任军正一职,此次他恰好前去关羽军中公干,顺便当了一次信使,结果就带回了天大的好消息。

    绝对是一员福将。

    牵招同样心情愉悦,对夏侯兰大声嘱咐起来,“三天之内,我要每一名弟兄都知道,官军已经击垮了窃据冀州的逆贼袁绍,很快就会出兵收复并州,让他们加紧操练,务必要训练出一支能挑大梁的部队出来。”

    “末将得令!”夏侯兰抱拳行礼。

    在并州这边欢欣鼓舞的同时,远在幽州的蓟城,明亮的灯火之下,一群人同样满心欢喜,仔细欣赏着自己面前的新鲜玩意。

    如果此时有人进来就会发现,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在北地声名远播,财雄势大的顶级豪




第六十八章 拿他们做实验
    把自己家里成色不等、大小重量不等的金银换成统一制式的钱币,听起来倒是不错。

    马上就有几名豪商目光闪烁,不知道在思索些什么。

    “敢问使君,是怎么个换法”程熙也终于放下了手中的金币,抬头询问起来。

    “评定成色、确定价值、再计算铸币过程中的损耗,然后等价交换。”刘备呵呵一笑,神色轻松地说道:“诸位跟着我做了这么多年事,哪一次吃过亏来”

    众人连忙哄笑起来,连连称赞刘使君高仁大义,才智卓绝,自己这些边地土包子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全是靠了刘使君的提携,希望这一次也不例外。

    虽然心中真实的想法不得而知,但这些老家伙都是人精,表演功力深厚,一顿连环马屁夹杂着忆苦思甜,把刘备拍得通体舒畅,甚至还有几个动情到痛哭流涕的,更是令人感动不已。

    “既然诸位都这么支持,那就回去跟家里人商量商量吧。”刘备见形势一片大好,便满意地点点头,让这些豪商们离开了。

    程熙眼珠子一转,试探性地问道:“这两枚钱币造型精美,老夫第一眼看见就喜欢得不行,敢问使君,能不能提前换上几枚”

    “行啊,程家主的面子我还是要给的嘛,明天你带上家里所有的金银过来,想换多少就换多少。”刘备呵呵一笑,慷慨地说道。

    听得此言,程熙老脸微微抽搐,几名机灵的豪商却是暗中偷笑,他们都是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彼此之间过于了解,此时见老家伙吃瘪,这几个人心里就像喝了美酒一样舒坦。

    众人各自向刘备行礼告辞,不多时候,便就全部离开州府。

    这时候诸葛亮才有些不解地向刘备问道:“先生为何要答应程家主的请求,我们手里明明只有五十枚金钱,若是都换给了他,其他人也群起效仿怎么办”

    “他不会换的。”刘备脸上早已没了之前的洋洋得意,转而换上了讥诮的笑容,“跟这群老狐狸打交道、谈事情,最重要的不是谈下来了什么,而是要摸清楚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

    诸葛亮闻言一愣,然后就回忆起之前屋内的场景,他的记忆力极其强悍,稍一思索,就回想起了程熙与众不同的表现。

    其他人都在讨论金银币的价钱是否合理、家中金银如何处理的时候,唯有程熙拿着金币翻来覆去地研究,时而点头,时而微微叹了一口气。

    可是这表现说明了什么呢

    “程家是蓟城乃至于幽州的第一大豪商,财力相当惊人,家中金银绝对不少,他的注意力没有放在其他方面,是觉得跟为师动脑筋是动不过的,捞不到什么好处,所以这老狐狸一开始想的,就是如何捞偏门。”刘备拿起手中的金币,就着明亮的灯火光芒端详起来,“可是他看了片刻,觉得仿制起来有些困难,于是想着从为师这里讨要一枚回去再做研究,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

    诸葛亮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这主意也有人敢想”

    “有什么不敢的”刘备哂笑道:“对于商人来说,杀头的买卖就意味着暴利,只要利润足够,就算要砍商人的脑袋,他们都会求你买自己家的刀。”

    与此同时,平坦的青石路面上,马车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声响,令



第六十八章 拿他们做实验
    把自己家里成色不等、大小重量不等的金银换成统一制式的钱币,听起来倒是不错。

    马上就有几名豪商目光闪烁,不知道在思索些什么。

    “敢问使君,是怎么个换法”程熙也终于放下了手中的金币,抬头询问起来。

    “评定成色、确定价值、再计算铸币过程中的损耗,然后等价交换。”刘备呵呵一笑,神色轻松地说道:“诸位跟着我做了这么多年事,哪一次吃过亏来”

    众人连忙哄笑起来,连连称赞刘使君高仁大义,才智卓绝,自己这些边地土包子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全是靠了刘使君的提携,希望这一次也不例外。

    虽然心中真实的想法不得而知,但这些老家伙都是人精,表演功力深厚,一顿连环马屁夹杂着忆苦思甜,把刘备拍得通体舒畅,甚至还有几个动情到痛哭流涕的,更是令人感动不已。

    “既然诸位都这么支持,那就回去跟家里人商量商量吧。”刘备见形势一片大好,便满意地点点头,让这些豪商们离开了。

    程熙眼珠子一转,试探性地问道:“这两枚钱币造型精美,老夫第一眼看见就喜欢得不行,敢问使君,能不能提前换上几枚”

    “行啊,程家主的面子我还是要给的嘛,明天你带上家里所有的金银过来,想换多少就换多少。”刘备呵呵一笑,慷慨地说道。

    听得此言,程熙老脸微微抽搐,几名机灵的豪商却是暗中偷笑,他们都是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彼此之间过于了解,此时见老家伙吃瘪,这几个人心里就像喝了美酒一样舒坦。

    众人各自向刘备行礼告辞,不多时候,便就全部离开州府。

    这时候诸葛亮才有些不解地向刘备问道:“先生为何要答应程家主的请求,我们手里明明只有五十枚金钱,若是都换给了他,其他人也群起效仿怎么办”

    “他不会换的。”刘备脸上早已没了之前的洋洋得意,转而换上了讥诮的笑容,“跟这群老狐狸打交道、谈事情,最重要的不是谈下来了什么,而是要摸清楚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

    诸葛亮闻言一愣,然后就回忆起之前屋内的场景,他的记忆力极其强悍,稍一思索,就回想起了程熙与众不同的表现。

    其他人都在讨论金银币的价钱是否合理、家中金银如何处理的时候,唯有程熙拿着金币翻来覆去地研究,时而点头,时而微微叹了一口气。

    可是这表现说明了什么呢

    “程家是蓟城乃至于幽州的第一大豪商,财力相当惊人,家中金银绝对不少,他的注意力没有放在其他方面,是觉得跟为师动脑筋是动不过的,捞不到什么好处,所以这老狐狸一开始想的,就是如何捞偏门。”刘备拿起手中的金币,就着明亮的灯火光芒端详起来,“可是他看了片刻,觉得仿制起来有些困难,于是想着从为师这里讨要一枚回去再做研究,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

    诸葛亮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这主意也有人敢想”

    “有什么不敢的”刘备哂笑道:“对于商人来说,杀头的买卖就意味着暴利,只要利润足够,就算要砍商人的脑袋,他们都会求你买自己家的刀。”

    与此同时,平坦的青石路面上,马车车轮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声响,令



第六十九章 两汉币制
    “这是你连夜写出来的”

    第二天一早,看着诸葛亮顶着一对黑眼圈,郑重其事地双手奉上厚厚一叠纸张,刘备有些吃惊地问道。

    诸葛亮有些疲惫地点点头,又对刘备俯首施礼,低声说道:“若是先生没什么吩咐,小徒就再去睡一阵。”

    “快去快去,你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能经常熬夜呢,要秃头的知道吗”刘备连忙摆了摆手,让诸葛亮回去补觉,自己则是拿着他连夜赶出来的文章,认真看了起来。

    华夏自周朝以来,王室衰微,列国并起,各国以其实际情况出发,铸造和使用了各种货币,其中青铜铸币最为广泛,包括三晋、两周地区通行的布币,也就是青铜铸造的铲形货币齐国、燕国地区流通的刀币秦国、魏国一带流通的圜钱以及楚国流通的蚁鼻钱。

    除此之外,楚国还有郢爰,也就是黄金铸版,使用时切割成零星小块称量使用的货币,也是最早有史料记载的黄金铸币另外还有沿海地区使用贝壳作为货币的,但由于保存和使用起来比较繁琐,逐渐被时代淘汰了。

    “还不错,确实是当成正事去做,也下了心思去寻根溯源了。”刘备赞许地点点头,继续看了下去。

    秦王扫,四海归一,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建立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同时废除了大小、形制、货值不一,庞杂混乱的六国货币,新铸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将其推行天下。

    半两钱虽然规范了货币流通,但由于币制较高,被太史公司马迁评价为“重、难用”,不利于普通民众使用,故而受到很多地区的抵触,加上秦始皇死后胡亥继位,为了填补财政,粗制滥造了大量钱币,重量不足却仍称半两,越发被民间抵触。

    秦亡汉兴,高皇帝刘邦为了休养生息,尽快恢复民间活力,颁布了一条法令,允许民间私铸钱币。诸葛亮认为,这一条法令是不折不扣的败笔,对汉王朝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伤害。

    在他看来,私铸钱币必然会使铜钱轻重和成色不一,进一步扰乱民众,州府库房中还储藏有之前所谓的“荚钱”,大小有如人的指甲盖,轻得能浮在水面上,用手一捏就会碎裂,这种钱币流通于世,损害的只会是民众对朝廷的信任。

    其次,通过偷工减料可以牟取暴利,这会驱使大多数有钱有势的人去犯法作恶,使朝廷难以控制,豪强富商们通过这种手段变得比官府还要富有,势必会形成割据势力,拥有铜山和铸币权的吴王刘濞引发七国之乱,一度危及到汉家江山,就是源出于此。

    第三,货币滥行,引发物价混乱,普通民众根本无力应付,普遍变得赤贫,要么落草为寇,危害地方安全,要么依附于富商豪强,成为不交税赋的隐户,不管做出什么选择,只会造成社会动荡,税收降低。

    所以在元鼎四年,孝武皇帝颁布诏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往京师销毁,将铸币大权重新收归中央,然后成立铸币机构,由水衡都尉下属的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钱,于元狩五年铸出第一枚面文五铢,重量也是五铢的钱币,被天下人成为五铢钱,从此通行于世。

    五铢钱由于大小适中,价值稳定,一直被沿用下来,期间虽然遭遇王莽乱政,但直到今日仍然大量留存,就在十几年前,灵帝刘宏还重启了五铢钱的铸造,意图剥削民间,最终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对声中黯然收场。

    看到这里,刘备不禁摇了摇头,显然是不太满意。

    日上三竿之时,诸葛亮再次来到书房,然后就被刘备叫到身边,对那篇文章做起了评论。

    整体来说,诸葛亮的叙述都是合情合理,唯有最后一部分让刘备觉得有



第六十九章 两汉币制
    “这是你连夜写出来的”

    第二天一早,看着诸葛亮顶着一对黑眼圈,郑重其事地双手奉上厚厚一叠纸张,刘备有些吃惊地问道。

    诸葛亮有些疲惫地点点头,又对刘备俯首施礼,低声说道:“若是先生没什么吩咐,小徒就再去睡一阵。”

    “快去快去,你这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能经常熬夜呢,要秃头的知道吗”刘备连忙摆了摆手,让诸葛亮回去补觉,自己则是拿着他连夜赶出来的文章,认真看了起来。

    华夏自周朝以来,王室衰微,列国并起,各国以其实际情况出发,铸造和使用了各种货币,其中青铜铸币最为广泛,包括三晋、两周地区通行的布币,也就是青铜铸造的铲形货币齐国、燕国地区流通的刀币秦国、魏国一带流通的圜钱以及楚国流通的蚁鼻钱。

    除此之外,楚国还有郢爰,也就是黄金铸版,使用时切割成零星小块称量使用的货币,也是最早有史料记载的黄金铸币另外还有沿海地区使用贝壳作为货币的,但由于保存和使用起来比较繁琐,逐渐被时代淘汰了。

    “还不错,确实是当成正事去做,也下了心思去寻根溯源了。”刘备赞许地点点头,继续看了下去。

    秦王扫,四海归一,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建立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同时废除了大小、形制、货值不一,庞杂混乱的六国货币,新铸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将其推行天下。

    半两钱虽然规范了货币流通,但由于币制较高,被太史公司马迁评价为“重、难用”,不利于普通民众使用,故而受到很多地区的抵触,加上秦始皇死后胡亥继位,为了填补财政,粗制滥造了大量钱币,重量不足却仍称半两,越发被民间抵触。

    秦亡汉兴,高皇帝刘邦为了休养生息,尽快恢复民间活力,颁布了一条法令,允许民间私铸钱币。诸葛亮认为,这一条法令是不折不扣的败笔,对汉王朝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伤害。

    在他看来,私铸钱币必然会使铜钱轻重和成色不一,进一步扰乱民众,州府库房中还储藏有之前所谓的“荚钱”,大小有如人的指甲盖,轻得能浮在水面上,用手一捏就会碎裂,这种钱币流通于世,损害的只会是民众对朝廷的信任。

    其次,通过偷工减料可以牟取暴利,这会驱使大多数有钱有势的人去犯法作恶,使朝廷难以控制,豪强富商们通过这种手段变得比官府还要富有,势必会形成割据势力,拥有铜山和铸币权的吴王刘濞引发七国之乱,一度危及到汉家江山,就是源出于此。

    第三,货币滥行,引发物价混乱,普通民众根本无力应付,普遍变得赤贫,要么落草为寇,危害地方安全,要么依附于富商豪强,成为不交税赋的隐户,不管做出什么选择,只会造成社会动荡,税收降低。

    所以在元鼎四年,孝武皇帝颁布诏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往京师销毁,将铸币大权重新收归中央,然后成立铸币机构,由水衡都尉下属的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钱,于元狩五年铸出第一枚面文五铢,重量也是五铢的钱币,被天下人成为五铢钱,从此通行于世。

    五铢钱由于大小适中,价值稳定,一直被沿用下来,期间虽然遭遇王莽乱政,但直到今日仍然大量留存,就在十几年前,灵帝刘宏还重启了五铢钱的铸造,意图剥削民间,最终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对声中黯然收场。
1...136137138139140...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