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居然有这么多”刘备有些不敢相信,他刚才听了数据,进行了大略估算,光是蓟城这边就有一千五百吨的供应量,这可太了不得了。
要知道他们口中计算的还是咸鱼,是去除了内脏并经过脱水风干制成,重量比鲜鱼轻了不少。
这还是幽州的蓟城一个地方,按照这个比例算下来,刘备治下的渔民们今年在海上的收获甚至会达到上万吨。
太夸张了吧
“使君有所不知,如今在渤海、冀州、韩州之间,已经有数千艘大小渔船,小船耐不得风浪,便在近海岛屿之间捕捞大船则是乘风破浪,出没深处。”这名年轻官员骄傲地笑着,“据说跑得最远的已经到了韩州最南端和倭国,上次还有人差点捉到三丈长的巨鲨呢。”
刘备满意地点了点头,大力发展海上事业尤其是渔业,这是他最早就定下的政策,为此还对沿海渔民补贴了不少好处,比如买船价格、比如卖鱼所得的税收,通通给予极大程度的优惠。
如今纵横在海面上的各种船只越来越多,带来的不仅仅是大量的类食物,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海洋人才,能培养出越来越强的开拓精神,这才是刘备最看重的。
“诶,对了,渔民越来越多,为了确保收获,他们不会把幼鱼也一并捕捞卖钱了吧”忽然间,刘备又想到一件重要的事,连忙开口问道。
“使君放心,不可涸泽而渔的道理大家都懂,各个港口的官员也对这方面很看重,凡是在岸上晾晒售卖的鱼类,都有人去检查大连渔的眼尺寸都要量过。”这名官员从容不迫地答道。
“那就好。”刘备点点头,但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不踏实,于是打定主意,要请蔡邕去写上一篇浅显易懂的文章,告诉百姓们不要在一个区域过度捕捞的道理,再让各地官员加大宣传力度宣传。
不管怎么说,要给子孙留下吃饭的本钱才是正道。
听了一上午的汇报,刘备去后堂用凉水洗了把脸,迈步来到饭厅,刘永早已对桌子上的饭菜虎视眈眈,见到自家父亲过来,连忙欢呼一声扑到他的怀里,央求他给自己偷偷拿一块炸好的酥。
“嘘”刘备连忙止住儿子的话头,然后左右看看,发现饭菜还没有齐备,张宁等人还在后
第七十五章 空手套白狼
二人进到一件宽敞的讲堂,见到正在这里忙碌的诸葛瑾诸葛亮兄弟,还有负责主持书院日常工作的孙乾,向他们一番询问之后,刘备才算是大致清楚,诸葛亮究竟给这些师兄们出了什么主意。
过去每年到了十二月,百姓们都会找出旧桃符,经过清洗晾晒之后,再拿去请识字的人写上两位神祇的名字,用来驱鬼辟邪。
这样弄出来的桃符虽然尺寸不一、造型简陋,但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识字的,也分辨不出字体是否端正,甚至连错字都分辨不出,也就不在乎好赖,反正心意到了就行。
可是,诸葛亮别出心裁,从木器厂定制了许多桃木片,并且将其边缘打磨得相当圆润,拿在手里的感觉就好了很多,即使不写字,也让人觉得这木片是个挺高级的玩意。
然后诸葛亮又召集了书院里的学子,让他们各自认购一些桃木片,自行制作桃符,并且制定规格,要求学子们像刻碑一样,将神祇的名字雕刻在桃符之上。
刘备现在看见的,正是第二批桃符接受检查和鉴定,评定级别的现场。
宽大的桌面上摆放着三个大箩筐,分别标注了“特”、“甲”、“乙”三个大字,学子们排着队,把自己制成的作品拿给孙乾,然后由孙乾根据字写得好赖、雕刻技艺的高低来给定级别,然后由诸葛瑾按级别登记,作为结账的凭证。
光是粗略地扫了几眼,刘备就能判定,这三个大箩筐里面已经放了好几百对桃符,再联想到书院学子们如火如荼的工作景象,只怕他们制作的桃符总数得上好几万。
“小子,你这是弄什么呢”刘备分开人群,把诸葛亮一路提溜到个僻静的角落,直截了当地问道。
“为百姓谋福祉,为同窗谋福利,推动幽州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这一年时间下来,诸葛亮从刘备那里学了不少新名词,尤其是官场上的套话,说得叫一个利索。
刘备瞪着眼睛问道:“你弄这么多桃符是要做什么”
“卖啊。”诸葛亮有些莫名其妙,做这么多桃符不是为了卖,难道要用来盖房子
“买桃木片的钱是从哪来的”
“没钱,赊的。”
过了好一阵子,在某间温暖僻静的小屋内,诸葛亮一五一十地讲述起了自己的全部计划。
诸葛家去年的桃符在那场暴风雪中丢失不见,所以诸葛亮就寻思着做个新的,可是当他前往木器厂寻找桃木的时候,却发现木器厂剩余了许多边角废料无法利用,便灵机一动,想出了变废为宝的主意。
他的第一步计划,是说服木器厂将这些边角料切割成统一大并做一些基本的打磨加工,并以低廉的价格卖给自己。
木器厂本来在冬天就进入了淡季,诸葛亮一口气就抛出了十万枚木片的订单,工匠们一合计,觉得用废料赚点小钱,在年前补贴点家用也不错,便高高兴兴地答应了。
诸葛亮的第二部计划,则是说服书院里那些学子,让他们用高于成本五成的价格认购木片,然后制作桃符,再约定了按照等级回购成品。
学子们平日里也要联系书法,大多数人都写得一笔好字,对于这送上门的零花钱自然是来者不拒,于是,短短数日,书院就变成了偌大的手工作坊,据说就连郑玄和卢植都兴致勃勃地做了几对桃符。
“你弄出这么大的阵势,若是卖不掉,岂不是都砸在了手里,要赔上一大笔钱了。”刘备听得眼角直跳,忍不住开口问道。
虽然
第七十六章 但求解惑
可是转念一想,刘备又有些恼火了。
这小子不好好,居然做起了投机倒把的生意,虽说小小年纪就能借鸡生蛋发一笔横财,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但他可是诸葛亮,这样做不是舍本逐末吗
“其实小徒这样做并不是贪图钱财,而是为了解惑。”诸葛亮何等机灵,看见刘备面色不愉,马上开口解释起来。
“哦解什么惑,说来听听,若是说不好,可是要挨板子的。”刘备冷笑起来。
原来诸葛亮一直对这些年来名士蔚然成风的现状颇为不解,在他看来,所谓名士,绝大多数都是些会做几篇文章、会说些沽名钓誉的大话,便能招摇撞骗的江湖小人。
但为什么连自己这个十三岁的少年都看清了,天下人还是对那些名士趋之若鹜,甚至将他们的胡言乱语都奉为圭臬呢
当日在木器厂看到堆积如山的废旧木料,诸葛亮突然想到,或许从这些东西里面,自己能够找到一丝明悟。
“士人和木料很像,品质最好、体型最好的,都成为了建筑房屋、制造船舶车辆的栋梁之才,剩下的就是这些废弃的边角料了,受尺寸所限,它们已经无法制作为人们日常所需的器物,最好的结局就是放在家里垫箱子,如果再不行,就只能一把火烧了。”
“但是,只要略加裁剪修饰,再写上吉利的字样,就成了桃符,可以挂在门上辟邪,人人经过之时都要高看两眼如果再有书院学子这块招牌,就能卖到原本价格的十倍、二十倍子干先生和康成先生亲自制成的桃符甚至有人出了一金一对的价钱。”
“这像不像那些绞尽脑汁投入名人门下,本质没什么变化,声誉却一日千里,从此扶摇直上的所谓名士”
诸葛亮在那里侃侃而谈,刘备却是听得一头冷汗,心想着自己平日里把他当成小大人一样,用辛辣犀利的语言给他讲述各种理论知识,这种教育方式会不会有些超前了
瞧瞧这脑子里面装的都是什么,这些东西是十几岁小孩应该想的吗
“咳咳,其实这样说也不对,桃符本身是废弃的木料不假,但经过工匠们的劳作将其切割成型、打磨精致又经过学子们书写、雕刻这些过程,已经具备了价值,这个价值高低暂且不论,但是”刘备本想教育诸葛亮,让他不要琢磨过于现实、过于揭露sn面的问题,但话一出口,不知不觉就又变成了吐槽,“把那些于国于民百无一用的名士与之相提并论,实在是有些糟蹋这么多人付出心智劳力才制作出来的桃符。”
诸葛亮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合着在自己先生眼中,那些活生生的人还不如六钱一枚的桃木片呢。
刘备面色有些尴尬,但是转念一想,对于天才来说,也没必要纠结他的年龄,只要自己把握住大方向就好。
至于诸葛亮想研究什么学问,琢磨什么问题,由他去吧。
“你能看到这些问题,并且付诸实际来研究,很好。”刘备打定主意之后,心情不是那么郁闷了,脸上也露出了和煦的笑容,可是紧接着就是话锋一转,“但是,研究问题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这股风气能大行其道,是什么人在其中推波助澜,有什么办法能够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诸葛亮稚气未脱的脸庞上再次露出凝重的表情,他隐隐感觉到,自己提出的问题不仅仅是浮在表面上被人看到的那些东西,在绝大多数人都看不到的水面以下,还有更为庞大的部分。
继续研究这个问题,或许就要触及到大汉王朝的根基了。
但刘备似乎并不想到此为止,他继续说道:“你还要回头想想,为什么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就能空口白牙,谈下六十万钱的生意并且赊账成功为什么书院里的师兄们会预先认购木片,服服帖帖地任
第七十六章 但求解惑
可是转念一想,刘备又有些恼火了。
这小子不好好,居然做起了投机倒把的生意,虽说小小年纪就能借鸡生蛋发一笔横财,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但他可是诸葛亮,这样做不是舍本逐末吗
“其实小徒这样做并不是贪图钱财,而是为了解惑。”诸葛亮何等机灵,看见刘备面色不愉,马上开口解释起来。
“哦解什么惑,说来听听,若是说不好,可是要挨板子的。”刘备冷笑起来。
原来诸葛亮一直对这些年来名士蔚然成风的现状颇为不解,在他看来,所谓名士,绝大多数都是些会做几篇文章、会说些沽名钓誉的大话,便能招摇撞骗的江湖小人。
但为什么连自己这个十三岁的少年都看清了,天下人还是对那些名士趋之若鹜,甚至将他们的胡言乱语都奉为圭臬呢
当日在木器厂看到堆积如山的废旧木料,诸葛亮突然想到,或许从这些东西里面,自己能够找到一丝明悟。
“士人和木料很像,品质最好、体型最好的,都成为了建筑房屋、制造船舶车辆的栋梁之才,剩下的就是这些废弃的边角料了,受尺寸所限,它们已经无法制作为人们日常所需的器物,最好的结局就是放在家里垫箱子,如果再不行,就只能一把火烧了。”
“但是,只要略加裁剪修饰,再写上吉利的字样,就成了桃符,可以挂在门上辟邪,人人经过之时都要高看两眼如果再有书院学子这块招牌,就能卖到原本价格的十倍、二十倍子干先生和康成先生亲自制成的桃符甚至有人出了一金一对的价钱。”
“这像不像那些绞尽脑汁投入名人门下,本质没什么变化,声誉却一日千里,从此扶摇直上的所谓名士”
诸葛亮在那里侃侃而谈,刘备却是听得一头冷汗,心想着自己平日里把他当成小大人一样,用辛辣犀利的语言给他讲述各种理论知识,这种教育方式会不会有些超前了
瞧瞧这脑子里面装的都是什么,这些东西是十几岁小孩应该想的吗
“咳咳,其实这样说也不对,桃符本身是废弃的木料不假,但经过工匠们的劳作将其切割成型、打磨精致又经过学子们书写、雕刻这些过程,已经具备了价值,这个价值高低暂且不论,但是”刘备本想教育诸葛亮,让他不要琢磨过于现实、过于揭露sn面的问题,但话一出口,不知不觉就又变成了吐槽,“把那些于国于民百无一用的名士与之相提并论,实在是有些糟蹋这么多人付出心智劳力才制作出来的桃符。”
诸葛亮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合着在自己先生眼中,那些活生生的人还不如六钱一枚的桃木片呢。
刘备面色有些尴尬,但是转念一想,对于天才来说,也没必要纠结他的年龄,只要自己把握住大方向就好。
至于诸葛亮想研究什么学问,琢磨什么问题,由他去吧。
“你能看到这些问题,并且付诸实际来研究,很好。”刘备打定主意之后,心情不是那么郁闷了,脸上也露出了和煦的笑容,可是紧接着就是话锋一转,“但是,研究问题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这股风气能大行其道,是什么人在其中推波助澜,有什么办法能够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诸葛亮稚气未脱的脸庞上再次露出凝重的表情,他隐隐感觉到,自己提出的问题不仅仅是浮在表面上被人看到的那些东西,在绝大多数人都看不到的水面以下,还有更为庞大的部分。
继续研究这个问题,或许就要触及到大汉王朝的根基了。
但刘备似乎并不想到此为止,他继续说道:“你还要回头想想,为什么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就能空口白牙,谈下六十万钱的生意并且赊账成功为什么书院里的师兄们会预先认购木片,服服帖帖地任
第七十七章 出大事了
与惊心动魄的上一年相比,初平四年的冬天显得极为平淡,然而,新年的喜庆尚未完全退去,春耕正在进行当中,一条重磅消息就像是惊雷一般,炸响在中原大地。
兖州刺史曹操倾尽全部兵力,有如泰山压顶一般攻向徐州,数十万百姓再次流离失所,向周边地区逃亡。
“前太尉曹嵩及子德从琅琊入泰山,邵遣兵迎至,未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怨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邵畏操诛,弃郡奔逃,不知所往。”
读罢手中言简意赅的急报,刘备不禁喟然长叹一声,该来的还是要来,曹嵩在这个时空的命运,还是跟前世一模一样。
“陶恭祖素有名望,应该不会做出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吧”卢植皱起眉头,有些不确定地询问道。
恩怨分明,不迁怒他人,乃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即便陶谦被曹操打得头破血流,可人家老爹又没招他没惹他,好端端的在琅琊躲避乱世,压根就没参与到曹操的大业之中。
诛杀与自己毫无恩怨纠葛、并且毫无反抗能力的敌方家属,这种事情如果真的坐实,那陶谦也就没什么脸面再待在徐州牧的宝座之上了。
太丢脸了。
刘备叹了口气,又拿起另外一份情报,与陈登发来的上一封急报不同,这份由直属于田豫的徐州商会密探传回的情报,相对要详尽许多。
根据徐州商会所说,这一次截杀,确实有些阴差阳错的因素。
“据说曹孟德命令泰山太守应劭前去迎接自家老父,没曾想我们的前太尉大人家中财产实在过多,弄了百余辆大车来运送财物,走得无比缓慢,比预计的汇合时间晚了整整一天。”
“陶恭祖从琅琊方面得到消息之后,派遣麾下都尉张闿率领两百骑兵前去拦截,本意是吓唬吓唬他,让曹孟德不要再对徐州动武,却不料那张闿见财起意,擅自下令诛杀全部曹家人。”
“曹家老爷子原本已经逃到后院,准备钻洞离开,结果他那位小妾体形肥壮,卡在墙洞里动弹不得,老爷子无计可施,只能躲入茅厕,结果全家都被乱军杀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