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这些将领们已经苦思冥想了好长时间,就是在谋划如何让高句丽人出战,而不是龟缩在国内城中,结果今天就有好消息产来了。
关羽的脸上也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只要高句丽人敢出战就好办,在野战中解决对手,总比去啃坚固的城墙要来得轻松。
 
第四十四章 决战之日
而此时,在国内城的王宫之中,有两个衣着华丽的男人也正在相视而笑。
“你这次做得不错,居然能让五大部族单独出兵,呵呵,等那些蠢材出了城,和汉人交战之后,他们就知道自己是多么愚蠢了。”摇曳的烛火时明时暗,映衬着伯固苍老的面容,此刻他的笑容显得无比狰狞。
坐在伯固对面的拔奇脸上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的语气中满是轻松,“两天之后,五大部族的主力就会全军覆没,到那时候,我看他们还怎么觊觎父亲的王位。”
这父子俩都是见识过汉军战斗力的,拔奇甚至亲自面对过颜良的骑兵和赵云等人的追击,以他看来,五大部族的军队面对汉军凌厉的攻势,恐怕没几个人能活下来。
伯固听了拔奇的话,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以后就没有五大部族了,高句丽只需要王族来繁衍生息。”
“父王这话是什么意思”拔奇有些不理解。
“你且附耳过来。”拔奇仍是微笑着,然而他的眼中闪过一抹狠厉的寒光,却让拔奇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
决战之日,到了。
伴随着低沉的号角声呜呜响起,无数身披黑色铠甲的将士走出汉军大营,迈步来到大营前方的空地,排列成一个个小方阵。
将阵型排列在汉军两翼的,是数量庞大的扶余人军队,这个国家的人喜爱白色,非但衣服是白色的,他们连皮甲都要用白垩涂抹,远远望去,扶余人的阵地就像是雪地一样。
汉军和扶余军队间距不远,一边是黑色盔甲红色战袍,一边是白色皮甲白色战袍,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反差,从而显得格外声势浩大。
遥遥相对的国内城也打开了城门,无数高句丽人像是潮水一样涌了出来,迅速铺满了城下的空间。
由于这些高句丽人分别来自五个部落,并且不是脱产的正规军,无论从盔甲还是武器来看都不是那么整齐,和对面整齐划一的汉军相比就更像杂牌军了。
但是,也不知道五大部族的贵族老爷们施展了什么魔法,使得这些来自各部族的高句丽战士们充满自信,他们士气旺盛,昂然走出城门,面对汉军也丝毫没有恐惧感。
在各级军官的大声叫喊和训斥声中,交战双方的阵型都逐渐变得整齐,但所有人都可以看见,最先列好阵型的,正是全身包裹在黑色铁甲中的汉朝军队。
这八千人是关羽亲自选拔、并且训练出来的,是倾注了辽东的所有心血的精锐,若是从装备、饮食和训练来说,他们非但是辽东,甚至是整个汉朝军队体系中都绝无仅有的翘楚,他们唯一欠缺的,或许就是战争的洗礼而已。
“擂鼓!”关羽遥望着对面还尘烟四起,乱七八糟的高句丽军阵,冷着脸下达了今天的第一道命令。
得到命令之后,鼓车之上早已等待得不耐烦的鼓手们迅速动了起来,他们脱去上衣,露出健硕的肌肉,往手心吐了一点吐沫,从腰后抽出两根手腕粗细的鼓槌,呐喊一声,用力砸向面前竖立的,足足有一人多高的朱红色大鼓。
拳头大的槌头带着呼啸的风声,一下下撞击着牛皮蒙成的鼓面,发出穿透力极强的沉重声响,这鼓声响彻战场,传播到战场的每一个角落。
对于数万人的军队来说,一个鼓手、一张大鼓是根本不够的,单单汉军这边,就有二十名鼓手和二十面大鼓在同时制造着巨大的声音。
他们分散在五里多宽的战场之上,相互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默契的配合,鼓声阵阵,非但整齐划一,并且形成了连绵不断的声浪,这连绵不绝的鼓声似乎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催动着战士们不断迈动脚步,奋勇前进。
从第一声鼓声响起,位于军阵最前列的张飞便有了动作,他高高举起手中的丈八蛇矛,让身后的所有将士们都能看见自己,与此同时,他高亢粗豪的声音也传入了每一名汉军战士的耳中。
“汉家儿郎,随我杀敌!”
战斗刚刚开始,鼓声还相对平缓,久经训练的汉军将士们一步步踏着鼓点,跟随着被高高举起的红色战旗,向战场的中央地带迈动了步伐,随着这些将士们的运动,他们身上的铁甲甲片互相摩擦碰撞,发出了哗哗的响声。
在战场的另一端,高句丽人的动作就没有这么快了,汉军开始前进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完全整好队列呢。
看到汉军开始像城墙一般缓缓接近,位于第一线上的高句丽将领也无奈摇了摇头,放弃了继续整军的念头。
这些汉人真是可恶,一点都没有君子之风。
“擂鼓,迎击敌军!”随着愤怒的命令,同样低沉的鼓声在城下响起,高句丽人也开始前进了。
在古代战争中,鼓声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不仅仅是助长斗志,也不仅仅是调整己方将士的脚步,更重要的是干扰对方部队的前进节奏。
至于现在,交战双方各自擂响
第四十五章 都杀了吧
“喝啊!”
张飞腾空跃起,丈八蛇矛在空中划出一道巨大的弧形,伴随着寒光扫过,鲜艳的血花绽放在战场之上,高句丽阵中顿时响起几声凄惨的号叫声。
在张飞这头人形猛虎的率领下,汉军先锋部队高速前进,抢在高句丽人填补上缺口之前,一头撞进了他们阵型中心。
这些将士们根本不用多想,只是按照平日里千百次训练过的那样,在接近敌人之前就将拿在左手的盾牌贴近身体,然后借助整个肩膀和身体的力量,撞向挡在面前的敌人。
位于第一列的士卒都是特意遴选出来的精锐,一个个身强体壮,他们在高速奔跑下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让迎面而来的高句丽人根本抵挡不住,被撞得纷纷倒退,许多人甚至一屁股就坐倒在地上。
然而这些汉军战士们不会留给高句丽人再次起身应战的机会,他们一击得手,早已蓄势待发的环首刀随即挥出,准确地劈砍在各自敌人的身上。
城头上观战的高句丽贵族们面如死灰,他们绝望地看着自己的子弟兵被汉军从中心突破阵型,他们往日里自以为高句丽勇士天下无敌,可是现在,在那些剽悍的黑甲战士面前,高句丽人居然毫无还手之力。
尤其是那名冲在最前的汉军将领,他一边怒吼着前进,一边将手中的黑色长矛挥舞得如同旋风一般,所到之处,高句丽士卒纷纷倒地,根本没有任何人可以稍微阻挡他的脚步。
“这、这是什么人”一名面容枯瘦,身穿淡黄色锦袍的老者颤声说道,然而没有人回应他,五大部族的族长们都早已被城下迅速倾斜的战场形势震慑得说不出话了。
而在汉军大阵后方,关羽站在高大的木台上俯瞰整个战场,看到位于正中的张飞部队进展顺利,已经突破了敌军防线,正在长驱直入,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发出信号,让太史慈和颜良跟着张飞部队冲进去,然后穿插到敌军两翼的后部。”
命令下达之后,中军鼓声立时一变,远处正在前进的太史慈部队也听得分明,紧跟在太史慈身后的掌旗官回头一看,中军又挂起了几面旗帜,其中的特殊含义只有少数人看得懂。
“都尉,关将军命我军斜向切入高句丽军后方!”这名掌旗官大声喊道。
太史慈头也不回地继续前进,“知道了。”
辽东军这几位将领都是在原本的时空中大放异彩的,但现在来说,他们就像未经打磨的璞玉,非但声名不显,并且欠缺战场的淬炼。
可名将胚子就是名将胚子,他们身上具备常人无法企及的超凡天赋,以及对战场的敏锐直觉,早在列阵冲锋的时候,这些人就已经在脑海中勾勒出了战场的态势。
高句丽人数量众多,并且有大量弓箭手,在远程攻击方面肯定是强于扶余军队的,如果汉军不能迅速突破敌军前方的阵型,稳住阵脚的高句丽人势必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对汉军这边造成巨大的杀伤。
然而,随着张飞部队的长驱直入,高句丽人一字排开的阵型收到挤压,从中间凹陷进去,形成了巨大的缺口,高句丽人左右翼的方阵感受到了来自侧面的威胁,开始产生了恐慌。
也许是害怕被对手抓住破绽,也许是想要重新稳住阵脚,原本位于两翼的高句丽方阵前军也开始收缩阵型,中军和左右翼之间的缺口在段时间内变得更大。
虽然两翼的高句丽指挥官马上醒悟过来,发现了自己阵型的纰漏,并且大声呼喝着士卒,让他们回到原本的位置上去,但为时已晚,汉军已经敏锐地抓住了一纵即逝的战机。
还没等高句丽人填补上空缺,太史慈和颜良部队就已经一左一右,像是锋利的钢刀掠过血肉一般,将数万高句丽人分割成了三块。
“大王子,你这是要去哪里”
就在督战的高句丽贵族们乱成一团,在城头上左顾右盼,又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拔奇却一语不发,转身向城下走去,一位眼尖的老者瞥到他的背影,连忙出声叫喊起来。
拔奇头也不回地继续向前走着,只有毫无感情的声音随风传来,飘入几位贵族的耳中。
“我军败像已现,若不能重整旗鼓,必然会全军覆没,本王子现在去召集王室军队出城助战,各位稍安勿躁,在这里静候便是。”
原来他是要率军出战啊。
这些贵族老者们暗自松了一口气,又将视线转向了城外的战场,越看越是焦虑。
为了一举击败汉军,斩获更多的人头,从而在战后的战利品和权力分配中更有话语权,五大部族这一次是全军出动,只有少数亲卫负责贵族们安全,从而留在城内。
这样孤注一掷,也导致了几名老贵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城下部族军队陷入苦战,而没有余力来支援城外部队,只能寄希望于拔奇和他的王室军。
早知道就同意拔奇的提议,让王室军顶在最中间了。
几名老贵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懊悔不已。
拔
第四十六章 想不通啊
国内城中乱成一团,但王宫却似乎独立于喧嚣之外,仍然保持着宁静。
大王的寝宫中,伯固静静地坐在床上,自从患病以来,他几乎每天都只能以这种姿势来度过,这让雄心勃勃的高句丽王很不习惯。
忽然,一阵脚步声打破了令人心悸的宁静,随后,拔奇的身影出现在房门口。
伯固看了看自己的儿子,不禁笑了,拔奇还是太年轻,从他脸上轻松的表情,伯固就读懂了一切。
“解决了”伯固将身子向后靠了靠,这样让他更舒服一些。
困扰了自己半年的隐患终于解决了,伯固觉得自己终于能放松片刻。
“都解决了,五部贵族的直系亲属之中,除了少数负隅顽抗的被当场格杀,其余人员都已经被关押起来了,只等父王发落。”拔奇低下头颅,恭谨地答道。
伯固沉默不语,只是眯缝着眼睛打量拔奇,半晌之后才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你眼里还有我这个父王,杀人之前还知道先禀报一声。”
拔奇心中大惊,连忙双膝一软跪倒在地,颤声说道:“儿臣一心向着父王,凡事都不敢自作主张,还请父王明察。”
前些日子里,拔奇亲眼目睹父亲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也目睹父亲变得软弱,连五部贵族都压服不了,他确实以为伯固老了,昏庸了,不行了,心中有些自以为是,举止也有些骄纵。
但是从昨天开始,看着伯固足不出户,单单是用计,就除去了五大部族几乎所有的力量,再次将高句丽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手段让拔奇不寒而栗,也让他明白自己还是太嫩,还远远不是父王的对手。
“好了,起来吧,本王是在夸你。”伯固对自己儿子的表态十分满意,他呵呵笑着,似乎困扰了自己大半年之久的病魔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接下来我们还不能闲着,要做好两手准备。”
“两手准备”拔奇亲历了整个阴谋的部署,他其实已经猜到了父亲接下来的计划,但这个时期他可不愿再露锋芒,一心只想着装傻来让伯固放松对自己的警惕。
坐在王座上的人是没有感情的,只要他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就是亲生儿子也会被痛下杀手,拔奇很了解伯固,直到自己父亲做得出这种事。
伯固再次点了点头,说出自己的计划,“你去安抚住城中百姓,就说五大部族私下里勾结汉人,妄图里应外合,将高句丽献于汉朝,务必要守住城门,不能让任何人出入。
同时,严密监视城下战况,五大贵族毕竟有好几万军队,就算是几万头猪,杀也要杀上两天,等到汉人将城外的人杀光了,累了,满意了,再派人去求和,尽量拖延时间,若是能说动汉人退兵就更好。”
“儿臣明白,儿臣这就去办。”
“让你的人收拾财物细软,随时做好出城的准备,若是汉人不肯退兵,我们就拖延着打,若是实在守不住国内城,我们去深山里躲避些时日,等汉人走了我们再回来。”
国内城周边山峦起伏,只要伯固父子带着直属部队离开国内城这个活靶子,进入大山之中,凭借熟悉地理这个优势,就算汉军心有不甘,也没办法抓到自己。
实在不行,还可以向东渡过马訾水(鸭绿江),在南边躲一躲,顺便过个冬,高句丽人在长白山里冻惯了,汉人行吗
更何况汉人来了足足好几万,再加上扶余人,这么多人别说吃粮了,就算是吃草,一路走来都能把沿途吃光了,他们的粮草绝对支撑不了太久,只要被拖下去,他们终究是要退兵的。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这是高句丽百年来一贯秉承的生存法则,正是由于这种不计较一时得失的特质,高句丽人才能从长白山里无数个小部族之中脱颖而出,并且最终成为这里的霸主。
如今伯固要再次祭起跑路这个传家宝,他对自己的水平相当有信心。
拔奇心里早就如明镜一般,但他还是装出大吃一惊的样子来望着伯固,“要逃到山里,那王宫这里的财物也要……”
伯固摆摆手,示意拔奇去忙自己的,“王宫这里不用你管,自然有人会准备妥当,去吧。”
明明有病在身不能动弹,还不让插手王宫里的事,这条老狐狸果然不信任我,另有心腹啊。
拔奇低着头,不断地腹诽着,但他根本不敢将心中不满表露出来,只好对伯固施礼之后退出了寝宫。
似乎还有什么遗漏,拔奇一边走在王宫曲折的道路上,一边心中不停地盘算,仿佛始终有什么东西让自己疑惑。
突然间,一个想法进入了拔奇脑中,让他瞬间觉得如坠冰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