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这是一座浮桥,横跨在大梁水之上,由八十艘长约四丈、宽约一丈的高大木船组成。
辽东本地木材资源极其丰富,工匠们也不吝啬,在他们的精心制作下,这八十艘木船虽然形制简单,但结构极其坚固。
木船以两艘为一组,每一组相隔两丈,相互之间以成年人手腕粗细的熟铁链连接,垂直于大梁水的方向延伸出去,笔直地连通了这条河流的两岸。
桥面是由松木铺成,厚度足足达到了四寸,这些厚实坚固的木板被巨大的铁钉固定在木船之上,组成了三丈宽的桥面,可以同时容纳三辆马车并肩通过。
粗壮的铁链不仅贯通了水面上的船只,还一直延伸而去,直到距离大梁水两岸数十步的堤岸之上,在那里又穿过石匠们凿出孔洞的巨大石块,以此固定住整个浮桥的位置,防止桥面被水流冲走。
用巨大石块固定住铁链还不是结束,按照设计,岸边还将建立起四座桥头堡,到那时候,任由风吹雨打,波浪冲袭,这座浮桥也不会受到半点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河面上那条由船只组成的巨龙,终于渐渐地伸直了脊梁,上千名精壮的汉子喊着口号,手中不断用力,将沉重的铁链一点一点收紧。
正午时分,南岸这边的总指挥跑到刘备面前,满脸欢喜地汇报,两条铁链固定完毕。
又过了一个时辰,在遥远的河对岸,一杆红色的旗帜被高高竖起,并且迎风舞动,宣告着北岸的铁链也已经被牢牢地固定在了巨石之上。
到了这时,一直在河边翘首期盼的百姓们终于安心了,人群中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他们欢呼雀跃,为自己亲眼目睹了这超越人力的工程而兴奋不已。
刘备一直伫立在河岸边的高台之上,屏息静气地注视着整个过程,直到看见对岸的红色旗帜,他才长长松了一口气,神色变得轻松不少。
凭借无数人的努力奋斗,凭借海量的物资支持,辽东人拥有了超越这个时代的伟大工程,他们值得为自己骄傲。
“咱们这次真是动了大手笔啊,二十万斤铁、八十艘新船,再加上不计其数的木材,啧啧啧。”张焕看着浮桥,颇为肉疼地咋舌,在他眼里,这哪是桥啊,这分明是无数金灿灿的钱。
不过,第一次见到如此雄伟的人工造物,张焕心中的震撼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不消片刻,他就被吸引住目光,再也发移开。
刘备欣慰地眺望着北方广袤的土地,出言安慰张焕道:“老张,眼光长远些,格局大一些,有了这座桥连通南北,辽东和玄莵郡之间就再也没有阻隔,这一座桥节约下的人力还有时间,可要比你的二十万斤铁值钱许多。”
“我也没说这桥不值啊,要不然哪能同意如此挥霍库存的举动。”张焕眯缝起眼睛,开始畅想起未来的规划来。
辽东的农田主要都集中在大梁水沿岸,但在缺乏渡河条件的过去,人们在尽量开发南岸的同时,只能眼睁睁看着北岸的大片土地荒废。
有了这座桥,大梁水北岸就可以获得与南岸一样的发展机会,凭借这一年来的发展经验,新来的流民可以被安置在北岸,开辟田地,兴修水利,将原本的荒地变成富庶的家园。
唯一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但只要云长这次能够狠狠地揍上高句丽人一顿,扫平隐患,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等到这一仗打完,扶余人可以被安置到玄菟郡,那边地势平坦,还有大辽水和小辽水两条大河,能够养活许多人,只是大梁水上就绝对不能修建桥梁了,至少在击败鲜卑人以前不行。”张焕眺望着远方,思绪似乎也飞到了百里之外。
大辽水和小辽水就是后世辽河的主干——西辽河和浑河,水量远远超过大梁水,并且两岸都是地势平坦的草原,极其适合放牧,若是能好好利用那块土地蓄养马匹的话,以后刘备就不用再为了战马数量不足而犯愁。
但是,汉人想要在那边生活,并且发展生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在大辽水西岸,就是鲜卑人的地盘。
“是啊,想要安居乐业,家门口就不能有虎豹豺狼。”
刘备一样明白这点,他对张焕点了点头,眼神同样投向了西北边的天空。
那里是神奇的蒙古高原,让汉人头疼了数千年的一块区域。
蒙古高原泛指亚洲东北部高原地区,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北界为萨彦岭、雅布洛诺夫山脉,南界为阴山山脉,面积约二百万平方公里。
在这块广阔的原野上,一个个剽悍狂野的游牧民族此起彼伏,像流星划过天空一般兴起又衰落,无处不在的杀伐遍布在这里。
虽然这些民族强盛程度和生活习俗各有不同,但
第四十二章 驱虎,吞狼
在扶余人收缩兵力,减少山林中对抗之后,高句丽五部贵族终于和他们的部族取得了联系,那些生活在各部领地上的高句丽人,在得到了王室放权的消息之后,一个个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
几乎不用什么动员,五大部族的青壮们自己就收拾好了行装,背着武器,背着口粮,告别家人,三三两两地向国内城走去。
短短几天时间,国内城就迎来了四五万名各部族的战士,并且剩余的援军仍在源源不断地从各方赶来。
只是。
这群乌合之众,也配叫军队
就凭他们,也想击败汉军
拔奇站在城头,冷漠地望着不断从东面进入国内城的,相互之间还在嬉笑打闹,像是来参加秋游的部族士兵,心中不禁又是好笑又是悲凉,而他心中原本因为伯固和五部贵族们妥协,而对自己地位产生动摇的怀疑也荡然无存。
然而不是所有高句丽人都见识过汉军的武勇,这些年来,高句丽在长白山称王称霸,许多人心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幻觉。
我们很强。
站在拔奇身边的年老贵族就是这么觉得的,这位老者趴在城墙垛子上,眉飞色舞地看着吵闹的人群,看着自己部族的儿郎们矫健的身姿,为他们大声喝彩,“哈哈哈,有如此强大的军队,我们何须害怕汉人”
这些贵族们嘴里说着话,还不时地斜过眼,向拔奇瞥上两眼,那意思似乎是说,你们王室平日里趾高气昂,到了关键时刻,还不是得放下身段,哀求我们五大部族
拔奇额头上的青筋跳了又跳,但是考虑到当前局势,最后还是选择了忍耐。
可是拔奇越看越来气,越听越窝火,最终,他再也没有心情,不再理会那些五部贵族的自我吹嘘,转身离开喧闹的人群,坐上马车就来到了高句丽王宫。
伯固还在寝宫里等候消息呢。
“父王,这些人根本无法对抗汉人的军队,即使来再多也没用。”拔奇的脸上写满了不甘心和忧虑。
伯固在床上稍微直起了身子,饶有兴趣地看了看自己儿子,却没有说话。
“以这些部族军队的装备和纪律来看,比起我们王室的军队都远远不如,简直就是刚刚扔下锄头的农夫,乌合之众。”拔奇压低了声音,急切地继续说道:“即使是经历了春天那一场惨败,现在的王室军队,面对五部联军,也能勉强战个平手。”
伯固抿了抿嘴,拔奇连忙把放在一旁小桌上的参汤端起来,送到父亲嘴边。
“继续说。”
拔奇有些犹豫,似乎是难以启齿,“部族军队不是王室军队的对手,王室军队又不是汉人的对手,这样说来……”
“这就是本王为什么要召集他们过来。”伯固有些失笑地说道。
喝了一口参汤,伯固枯黄的脸上增添了几分红润,说话声音也变得有了些力气。“他们本来就不是汉人的对手,这些蠢材和本王一样,当年都曾在耿临的脚下匍匐求饶,怎么如今就忘记了呢”
就在不到二十年前,汉朝和高句丽之间曾经发生过一场战争,当时玄菟郡太守耿临亲率一千人出征,就在这国内城下打得高句丽人跪地求饶,那时高句丽的主战派正是现在的年老贵族们。
拔奇愣住了,他可不相信会有人的记性这么差,“那他们的自信从何而来”
“本王告诉他们的。”
伯固的声音中透出几分讥诮,“本王告诉他们,汉人朝廷如今衰弱得不成样子,他们在襄平城下聚齐了二十万大军才击败了我们高句丽三万人,并且死伤更为惨重,这次大举进犯只不过是汉人在虚张声势,想讨回一些面子而已。”
“啊”拔奇无法理解自己父亲为何要编造这样的谎言来欺骗他人。
“本王是为了你的王位啊,我的蠢儿子。”伯固见拔奇还是转不过弯来,终于忍不住轻骂了一句,摇头叹息起来。
高句丽国内的形势是众星捧月,王族在国内城周边居于绝对强势的地位,而五大部族星罗棋布地居住在更远处的山林中,王室也插不进手。
虽然对于任何一个部族,王族都有绝对的力量优势,但五大部族若是联合起来,实力比起伯固掌握的王族也不怎么逊色。
这一次汉军远征高句丽,关羽率领数万大军直扑国内城,正面迎击汉军兵锋,同时受到战争影响最大的,正是国内城周边的富庶地区,这里的百姓都是忠于伯固的高句丽人。
虽然不甘心,但伯固明白,高句丽人打不过汉人,这是事实。
想要坚持过这一次战争,需要很多人流血牺牲。
既然注定了有人要死,为什么不是让五大部族来
现在的情况是,王室军和部族军,谁对上汉军都绝对讨不了好。
几方实力对比,汉军兵精将猛,还有高句丽无法望其项背的战争体系,战斗力最强,这是毋庸置疑的。
王室军不是汉军对手,即使恢复到春天的鼎盛状态也不行,但他们凭借底蕴,战斗力仍然强于五大部族军队。
五大部族实力最弱,又没有真正经历
第四十三章 战前部署
又过了几天,城中的五大部族军队数量达到了接近六万,这意味着各部族基本到齐,并且是全力以赴,想要拿下这一场战争的胜利了。
高句丽王宫中,最后一次战前会议。
“本王子已经派了使者去汉军那里,和他们约定好了,两日后决战。”拔奇微笑着目视坐在下首的几位年老贵族。
“两日后也好,让汉人的头颅在他们的脖子上多待两天吧。”一名高句丽贵族老者脸上露出狂妄的笑容,哈哈大笑着说道。
也不知是为了给自己壮胆,还是心里真的这么想的,在座的其他五部贵族同样表现得满怀信心,这些人凑在一起,开始肆意地贬低汉军,仿佛胜利唾手可得。
“还有一件事,是关于战利品分配的。”拔奇继续说道:“大王考虑到五大部族这么些年,日子过得都不怎么富裕,所以他老人家说了,这次与汉人交战,谁抢到的战利品就是谁的,战胜之后,各部族再按照斩获的人头来分配剩余的战利品。”
嚯,伯固这么大方
几名贵族老者互相看看,脸上露出狂喜的表情。
众所周知,汉人拥有天下最好的武器和盔甲,武装程度比起高句丽来,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他们也正是靠着装备精良和人多势众两个优势,才能霸占着广袤肥沃的土地。
与汉人相比,高句丽人个个都是勇猛的好汉,只可惜他们的刀没有汉人的锐利,盾没有汉人的坚固。
若是这一次战胜之后,五大部族可以分享战利品,给英勇的战士们装备上。
那他们还不得起飞喽啊
看着众人欣喜若狂的表情,拔奇再次开口,而这次他说出的话就不是那么让人喜欢听了。
“王室部队会被安排在正面,与敌人中军接战,汉军英勇,你们的部队不是对手,布置在侧翼,为王室军掠阵就好。”
拔奇这一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几名贵族老者气得差点就要跳起来了。
怪不得伯固说话这么大方呢,原来你们父子早就谋划好了,想要把最肥美的肉吃进嘴里啊。
汉人的中军肯定是他们最精锐的部队,装备也肯定是最新最好的,甚至汉人将领就在中军,一套汉军将领的盔甲,那可是绝对能当传家宝来收藏的。
这么多年来,你们王室军都享受着高句丽最好的待遇,我们争不过,忍了。
到了今天,王室军实力大不如前,还想捞尽好处,我们忍不了。
“大王子你这是什么话,我们的部族军队不是对手,那伯固大王为什么还要征召”一名性情急躁的老者手握成拳,用力捶了一下面前的案桌。
随着这名老者愠怒地话语,其他贵族老者也纷纷出言附和。
“王室军若是大王子口中吹嘘的那样,半年前怎么会败给汉人”
“是啊,依我看王室军就是花架子,根本无法担任主攻的任务。”
众人说得口沫横飞,几乎要喷到拔奇的脸上,但他还是保持着平静,口中不急不慢,说出让这些贵族们越发生气的话。
“你们这么多年都没正经打过仗,各部族勇士在山里打打野兽,欺负那些小部落也就罢了,但两国交战,数万人的战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更何况,我们的对手是汉军,天下无敌的汉军。”
放屁!
别以为我们不知道王室军什么德行,遇见便宜跑得比谁都快,遇见危险更是跑得比谁都快。
如果汉军真的还是那么强,王室军早就躲在后面,把我们推出去了,还会抢着上阵
把我们当傻子呢!
在拔奇的撩拨之下,这些利欲熏心的贵族老者火气越来越大,最后一个个铁青着脸,极其强硬地要求伯固出来和他们对质。
“不让我们担任主力,我们就不打了,各自回领地去。”
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拔奇终于无奈地同意了五部贵族的要求:两天之后,王室军在城上观战,由五大部族的军队出城与汉军对阵。
五部贵族终于逼得拔奇退步,得意洋洋地乘坐马车离开了王宫,拔奇看着他们一个个远去,心中不禁暗笑。
“高句丽派了使者来,说是要两日之后决战。”城外汉军大营,关羽的军帐之中聚齐了所有的将领,他环视一周,缓缓地说出了令人振奋的消息。
高句丽人真敢出战
听到这个消息,张飞等人喜出望外,他们原以为高句丽人会闭门不出,依仗坚固的城墙和众多的军队固守国内城,若是那样的话,汉军强行攻城,势必会造成大量的伤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