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昭烈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沉舟烂柯
“爹爹,我出嫁的时候也要坐这个。”程熙的女儿一直目送花轿拐过街角,才停下欢呼和鼓掌,声音有些嘶哑地对程熙撒起娇来。
程熙怜爱地看着女儿由于忘情欢呼,拍得红肿的双手,温声说道:“等你出嫁,为父就去刘使君那里说说好话,借用一次。”
其他豪强也是一样,他们都是好排场的人,这样的场面,正是他们做梦都想要的。
这样的反应,也正是刘备想要的。
早在第一木器厂接下这个活的时候,刘备就特意叫来王利,对他提了两个要求:
用料要好,要足,能多霸气就多霸气,能多奢华就多奢华;
作工要巧,要细,能多精致就多精致,能多诱人就多诱人。
“若是照着使君的要求,用上等木料来打造,恐怕造价太高。”王利犹豫片刻,继续说道:“而且这花轿只能用一次,用完就摆在那里落灰,太可惜了。”
“谁说
第六十八章 告别旧事物,迎接新生活
“姊丈来了,快去拦住。”卢植的小妾早就等候多时,只听她一声招呼,卢毓便一路小跑,拦住刘备的去路。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卢毓虽然只有四岁,却已经口齿伶俐,一番话奶声奶气地说出来,顿时笑倒了一大片府中之人。
刘备面带冷笑,大手一挥,早有裴元绍斜刺里杀出,只见他来到卢毓面前,将一块闪闪发光的金饼塞进小家伙怀中,卢毓欢呼一声便跑,扑回自己母亲怀里。
一路金饼开道,不消片刻,刘备就杀入后堂,出现在他面前的,是已经梳妆完毕,被一众女眷簇拥着的张宁。
刘备还准备耍宝,可是突然之间,一股别样的情绪涌上心头,让他鼻子发酸,两行热泪不由自主地顺着面颊流淌下来。
对面的张宁也是一样,她一边哭一边笑,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将精心涂抹的胭脂水粉冲出道道沟壑。
两人就这样默默对望,直到端坐在旁边的卢植和郑玄二人给赵云等人使了个眼色,众人才连忙起哄,拥着两位新人一路出了后堂,来到大门之外。
“天呐!”张宁刚走出大门,视线瞬间就被那无比奢华精美的花轿给吸引住了,不由得发出一声尖叫,她连忙捂住嘴,难以置信地回望刘备,只见这个男人脸上带着温暖的微笑,轻轻点了点头。
张宁也笑了,笑得无比满足。
与此同时,人群后方,卢植和郑玄两位老夫子心情复杂地看着他们,窃窃私语起来。
“不合礼制。”卢植轻叹一声,他为了婚礼的制度和流程,两个月来已经和刘备吵了好几次,可是这个弟子脾气倔得要死,非要按着自己的性子来,原本卢植心中还有气,可是整个过程看下来,老先生却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尤其是自己儿子拦道要买路钱那一段,多来几次就好了。
“若是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恐怕每个人都要这样不合礼制一次。”郑玄同样轻叹一声,刚才的情景让这位老先生也颇有感触,仿佛又回到了自己年轻时候,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康成兄,我们也该快点了,你还要主持正式典礼呢。”卢植不想多说,拉着郑玄,坐上早就准备好的马车,快马加鞭,抄近道向州府驶去。
刘备接了新娘子,又是一路走街串巷原路返回,张宁坐在花轿里,把挡风的轿帘都取了下来堆在身后,时不时地伸出头来对着道路两旁围观的人群招手,引得人群欢呼不断。
蓟城孩童们也忙活起来,他们追着缓缓前行的花轿,大声说着大人们早就教好的吉利话,然后看着亮澄澄的五铢钱从天而降,捡得不亦乐乎。
就这样一路吹吹打打回到州府,宽阔的庭院之中,丰盛的筵席早已准备妥当,幽州各地官府中人,广阳郡本地豪强,老家涿郡推举出的乡老们也已经坐得满满当当,客套的话语和无处不在的欢笑声将州府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随着时间推移,宾客们的对话越来越少,神情也越发严肃,因为,真正的婚礼时间快到了。
终于,夜色降临,宾客们在侍者的引导下,依次来到即将举行典礼的大厅坐下,一盏盏四尺多高的连枝灯被接连点起,将这里照映得犹如白昼,在庭院东侧,三座高大沉重,装满了肉食的青铜鼎巍峨矗立。
整个大厅之中灯火辉煌,气氛庄严肃穆。
一声鼓簧奏响,所有人都正经端坐,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婚礼开始了。
鼓乐之声,先是《鹿鸣》,后为《桃夭》,伴随着音乐,还有一群童子合唱着这首歌颂新婚女子的诗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合唱声中,刘备身穿上黑下红的爵弁服,拉着身穿黑色红边礼服的张宁,缓缓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
二位新人携手迈步,走入礼场之时,整个院落的气氛越发,众人的目光全部聚焦在这一对璧人身上,刘备器宇轩昂,张宁美丽端庄,所有宾客都在心中暗自赞叹不已。
在侍者和赞者的引领下,二人走上礼台,沃盥礼、对席礼、同牢礼,一项项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其实这些环节用现代语来说,就是夫妻二人金盆洗手,对
第一章 幽州商会
光和四年,秋末。
洛阳城内的大汉王朝高层,尤其是以皇帝刘宏,十常侍,以及各大世家为首的人们,似乎是从黄巾之乱带来的阴霾之中走了出来,重新开始了花天酒地的生活。
与此同时,由于大儒蔡邕在洛阳编书,各地士子仰慕他的才学,多有前来求学或是求结识的,一时之间,这座经历了二百余年风雨的东汉帝国首都,似乎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在这一次的经济和文化浪潮之中,大批有为青年涌现出来,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却不是汝南、颍川或是河东等传统世家的子弟,而是一位来自幽州涿郡的青年。
简雍,简宪和。
自从在炎炎夏日之中率领一支庞大商队来到洛阳,简雍就故意显露财力,他首次出手就买下了城外一处价值五百多万钱的豪宅,以幽州商会洛阳馆为名,随后大兴土木,弄出个宽阔无比的待客大厅。
据说大厅正中搭建了齐腰高的木台,上面放置了各种宝物,四周是一圈美轮美奂的小径,名曰“万宝路”。
这万宝路名字俗不可耐,又有自吹之嫌,城中士人闲谈起来无不嗤之以鼻,生怕自己被俗气沾染,失了名士的身份。
但私下里,他们又好奇得很,想要前去一探究竟,到底是怎样的一间房屋,怎样的一条小径,才能配得上“万宝”这个称呼。
他们没有等多久,机会就来了。
幽州商会宣称,第一个受邀见识这万宝路的,将是出身于弘农杨氏,先太尉杨赐之子,临晋侯杨彪杨文先。
消息一传出来,顿时引来无数嘲讽之声,弘农杨氏家世渊博,乃是天下士族之中的领军人物,从有关西孔子之称的杨震,到杨秉、杨赐,无不位列三公。
杨彪博学多闻,年轻时就与蔡邕卢植等人齐名,位列三公,将家世推到四世三公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这等人物,会去你臭不可闻的边地商贩家中
但是,让所有人惊掉一地下巴的是,也不知是简雍使了什么手段,杨彪居然欣然应邀,携带着十二岁的儿子杨修,一起出现在了幽州商会那所谓的洛阳馆。
事后有许多人专程前往拜访杨彪,识图从他口中获取一些消息,然而杨彪面对种种询问,只是矜持地笑而不答,有好事者不甘心,又想方设法询问杨修。
杨修年纪尚幼,书却读得不少,然而他琢磨了半天,最终只给询问者留下了两个字来形容——“煌煌”。
煌煌者,明亮辉煌、光彩夺目也。
其他人更加好奇了。
接下来,受到邀请的是大儒蔡邕蔡伯喈,他同样不是孤身一人,而是带着两个女儿,昭姬和贞姬共同赴约。
只不过蔡邕去时两手空空,回家之时却另有一辆满载的马车跟随,貌似是得了不少好处。
面对好奇者的询问,向来孤傲的蔡邕一反常态,对简雍大加赞赏,认为此子有学识、善言辞、洒脱不羁,实在是一等一的年轻俊才。
至于万宝路,蔡邕摇头失笑,说出一番更加劲爆的话。
“老夫没听说这个名字,主人更是不曾提起,只不过,厅中确有万金不换之宝。”
这一下,洛阳文化圈沸腾了。
简雍的大名更是无人不晓,俨然成为大汉帝国首都上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士人们不再矜持,也不再纠结幽州边地人的粗鄙,纷纷派人送上拜帖,希望与这简宪和见上一面。
君子坐而论道,岂不美哉
第二章 贿赂张让
其实第一次听说要坐在那个“椅子”上的时候我是拒绝的,因为,你不能让我坐,我就马上要坐,第一我要试一下。
这是张让在面对摆在厅内,数量众多的桌椅之时,产生的本能反应。
然而在试探着坐下,将双臂搭在位于身体两侧的扶手之后,张让情不自禁地向后靠了靠,让自己处于更加舒适的姿态。
张让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本来挨了一刀就身体有亏,再加上多年在宫中伺候皇帝,他已经明显感到,自己的身子骨不比往年那样硬朗,腰腿越来越跟不上了。
现在这样的坐姿解放了双腿,腰部和膝盖、脚踝都没有压力,张让觉得自己就算坐上一天一夜都没问题。
“老大人若是不嫌弃,回府的时候就带上一套吧。”简雍见张让舒服得都快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便主动开口说道。
“唉——”张让长长出了一口气,随意地点了点头,“你可知道,老夫是为何而来。”
肯定是皇帝听说了这边的事,害怕我们结成乱党,颠覆大汉江山,否则谁能支使得动你这个一手遮天的老阉竖。
简雍心中暗自想着,脸上却不敢表露出来,只能假装试探着问道:“老大人可是伸手就能摸得到天,莫不是”
“没错,陛下想看看,能够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把洛阳搅得鸡飞狗跳,到底是什么人物。”张让睁开眼睛,仔细打量起身下的椅子。
这些座椅形制一模一样,都是宽大厚重,椅垫和靠背都裹上了漆成黑色的皮革,里面应该还垫了别的东西,坐上去柔软无比,座椅两侧是一尺宽的扶手,任何人都能将胳膊摆成最舒服的姿势。
张让注意到自己座椅右边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小木桌,质地和座椅应该是同种木材,桌面四周是木料,中间则是镶着一整块青瓷,木头和青瓷之间严丝合缝,工艺极其高超。
木桌比扶手要低上一些,保持坐姿的情况下刚好能够将手搭在上面,此时正好有侍女端了茶水进来,将一个青色瓷杯轻轻放在桌面,对张让屈膝一礼,便退下了。
“你这个幽州商会,是卖瓷器的”张让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细细打量起手中的小东西,这和他平日里使用的又不一样,整体造型圆润,侧面还有一个耳型把手,方便人握住。
“不光是瓷器,什么都卖。”简雍轻笑着答道:“其实草民是奉幽州牧刘备刘玄德之命,进京献宝而来,只是苦于没有门路,见不到天子以及老大人。”
幽州牧刘备。
张让马上想起了那个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并被皇帝大加赞赏,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一千多金好处的年轻人,他是一年前当上幽州牧的吧,如今站稳了脚跟,就想着继续攀附自己,也算是有心了。
“既是刘玄德的人,为何不直接去宫中觐见,早日道明来意,反而故弄玄虚,每日召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张让心中暗喜,脸色却变得越发严肃。
简雍马上苦着脸说道:“刘使君深孚君恩,早就想派人来,只是碍于天下人之口,所以才打了这么个幌子。”
这小子,又想巴结内侍和皇上,又不想被人戳脊梁骨,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早民乃是边地之人,不懂礼仪,唯恐失了天家颜面,还望老大人见谅。”简雍见张让面上露出讥讽的笑意,连忙开口解释,说着说着就压低了声音,“刘使君此次命我前来,给老大人带了五百金,只求见皇上一面。”
张让听到这句话,脸色一下子舒展开来,条条皱纹就像是绽放的菊花一般,嘴角忍不住地抽了几下。
今年不知是怎么了,卖官的行情一路下跌,三公的职位降到五百金都没人上门,皇上每天唉声叹气,饭都吃得少了,要不是去年王芬和刘备两笔大买卖赚得盆满钵满,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此时刘备这五百金,无疑是给张让打了一剂强心针,让他对卖官事业重燃信心。
这天底下还
第三章 吴钩霜雪明
数日之后,简雍应召入宫,在一座小小的偏殿之中,见到了大汉王朝目前的主人——灵帝刘宏。
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个在外界风评差到极点,几乎可以和夏桀商纣媲美的昏君,对待自己却是很客气。
“你叫简雍,刘备那边来的”刘宏随意地指了指自己身边不远处的锦垫,“坐吧。”
看到简雍有些畏手畏脚的样子,陪坐的张让也温和地笑了起来,“圣上不是那种装腔作势的人,让你坐你就坐。”
是啊,反正自己在进宫之前,已经被从头到脚搜查了两三遍,浑身上下连个带尖的东西都没有,皇帝自然放心了。
就算自己暴起发难,门外还有顶盔贯甲的侍卫呢,随便来两个就打发了。
想到这里,简雍索性放下心来,对刘宏郑重地行了一礼,然后坦然坐下笑道:“山野村夫,不识天家威严,让陛下见笑了。”
“你送来的东西朕用过了,很好,只是宫中有宫中的礼制,当着外人还是得用这个。”刘宏说着,拍拍身下的锦垫,有些无奈地说道。
简雍消息灵通,早就打听到灵帝刘宏喜好书法辞赋,于是在入宫觐见的前两天,他已经通过张让,把一整套书桌,皮椅,文房四宝以及茶杯镇纸等小玩意都送了进来。
至于儒家经典一本没有,皇帝不喜欢这个。
为了这次觐见,简雍早有准备,送来的东西都极其华贵,远远胜过这个时代主流的质量,自然而然的获得了刘宏的欢心。
“圣上昨日在御书房,用宪和你送来的笔墨纸砚,将五十章《皇羲篇》写了一遍,期间可是赞不绝口呢。”张让笑着说道,让三人之间的气氛更加融洽。
“是啊,孤这三十年来,还是第一次将笔意施展得淋漓尽致。”说起这个,刘宏就有些得意,他自认治国理政没什么本事,但一直以书法为傲,简雍送来这个,不啻于将宝刀赠予英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