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结果,当然让几个人一夜没睡好。

    其实,这也不光是他们被这种视觉冲击刺激到了,更不是因为洪衍武让他们几个跑了好几家银行、信用社分头存钱累到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洪衍武为了给“海碰子”们结钱,还刻意留了一万块的现金在身边,大伙儿都担心出事。

    就是陈力泉对自己的“火烧身”有充分信心,夜里也不由自主醒了两回呢,看看提包里捆好的十沓子钱,才重新安心重新睡去。

    但另一方面却要说,这实在是洪衍武极有先见之明的举措。

    因为临出发前,光在城里,“三戗子”和“虾爬子”就交上来三百斤海参,等到在“老刀鱼”家再会合时,其余“海碰子”们连赊带买,也收上来了五百斤的海参。

    要不是出手了那么多海参,又带着这么多现金,可就麻烦了。现在好了,这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再一算总帐,那可真是皆大欢喜!

    洪衍武当初垫的两千多块已经存进了银行,再刨除“海碰子”们的海参钱后,公帐上共计现金盈利一万零五百七十块。海参囤积一千一百七十斤。

    比起刚回滨城的时候,这可又是凭空翻了一倍!

    若按洪衍武的卖法来算实际价值,那就会更吓人,根本就是“海碰子”们想象之外的数字!

    而且现在就是不考虑公帐,比起以前,“海碰子”们也都成小财主了。

    旁的不说,没出一个月呢,连“海狗子”手里都有了小三百块钱了,其他的人还能差得了吗

    所以每个人简直都快乐傻了,大伙儿就差把洪衍武披红挂绿,真当财神爷给供奉起来了。

    只可惜,这次聚会,唯一的瑕疵就是出了“飞蟹”不讲义气的这件事。

    大家随后听“大将”讲述了事情经过,一听说,“死尸”在部队都没供出“飞蟹”,而这小子倒临阵脱逃的事儿后。当时都气坏了。各个义愤填膺,破口大骂。

    “三戗子”和“海兔子”都是急茬,连“碰海”都不想去了,非要先替“死尸”去找“飞蟹”算算账再说。

    后来还是因为“死尸”告诉他们,说“飞蟹”就一直没回村子,才不得不作罢。

    看到大伙们犯了众怒的激烈反应,“大将”不禁又想起了洪衍武的话,这时他才真正地明确意识到,哪怕他存心想对“飞蟹”放一马也不行了。

    是,“海碰子”们之间是最讲交情的,可对背弃伙伴的毛病,也是最不能容忍的。无论什么原因,只要犯了这条,大家就绝不会再信赖他。

    而这种要命的活计,没有信任感是根本不可能在一起劳作的……

    这次“海碰子”们再出发,时间已经是7月20日,目标仍是东南沿岸。

    说实在的,别看距离上次“碰海”才十几天,滨城所有的海岸线上已经有了显著的变化。

    因为盛夏的海不光是“海碰子”的海,也是整个滨城人的海。

    这个时节,你几乎在所有平缓的海滩都能看见人影,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奔向海洋,和大海亲近个没够。

    由此可知,“海碰子”当然也就变得更多了。

    认识的,不认识的。水平高的,水平低的。装备讲究的,装备将就的。真“海碰子”,假“海碰子”……

    反正海算是倒霉了,被人们搅得终日不得安宁。

    当然,对“海碰子”们来说,这同样不是件好事。人一多,海物就显得少了,更何况“海碰子”们聚堆儿在一起,也是难以有好收获的。

    所以,真正专业的高手,就只能奔向更荒僻,风浪更大的海湾。并且秉承着“先看后干”的原则,到一个地方,坚决要先数柴堆,好断定是否值得下水。以免落个白忙活一场,费力不讨好的结果。

    而这,也就让洪衍武琢磨出一个能够移花接木,又缺德冒烟儿的窍门来了。

    这小子故意指示大伙儿在海边多烧柴堆。用这种古代军事中常见的伎俩,不但吓走了不少在他们之后赶来“海碰子”,还能够把暂时还去不了的海岸抢先“霸占”。

    最过分的,是洪衍武对这见不得光的一手非常自鸣得意。他竟公然宣称,说他要的不是脸,是实惠。

    这种堂而皇之的厚颜无耻,又让大伙长了见识。弄得谁一说起这事来就忍不住要哈哈大笑,既不得不对洪衍武的计谋表示由衷的佩服,又忍不住偷偷想骂他两句脸皮赛城墙。

    但无论怎么样,在这么热的夏天,外界干扰最多的时候,在洪衍武的运筹帷幄下,他们一伙儿人又捞又收,获得的利益是其他的“海碰子”根本难以想象的。

    大家都觉得,就为了这个,也早该给洪衍武开个庆功会了。

    有句话叫“来的早不如来得巧”,“海碰子”们才刚有这个念头,没想到,一个意外的客人来访了。

    7月25日,就在洪衍武他们刚换到一片新海滩——“杜家嘴子”安营扎寨的时候,让人非常意外的是,上次问过洪衍武下次打算去哪儿“碰海”的杨卫帆,竟然开着吉普车找来了。

    必须得说,杨卫帆这个人确实是非常够意思的。为人根本不摆臭架子,更是待人以诚。他既然跟洪衍武他们交上了朋友,那么一切都是设身处地替他们考虑的。

    他这次不但




第六十三章 分道扬镳
    每天就这么说着、闹着、唱着、喝着,杨卫帆在海边待了三天。

    这可以说是打他离京之后,最快乐的三天。

    他感觉无论是和洪衍武,还是和“海碰子”们相处,简直就像多年的好友一样,把他内心积压多年的郁闷和压抑全都挥发出来了。

    在这些至情至性的人之间,他获得了多年来一直遍寻不到的珍贵友谊。要不是一次不好离开部队太久,他真希望能多待几天。

    而“海碰子”全体,也都对杨卫帆感谢得要命,那么多军用物资就不说了,只单说杨卫帆送他们橡皮艇这一件事,就是莫大的贡献。

    特别是一经检验,实战效果简直好得不得了,大伙儿几乎是整船整船海货往岸上送。使得他们仅用两天半就掏光了“杜家嘴子”的海,那真是“缴获大大的”。

    对此,“海碰子”们无以为报。干脆就在杨卫帆临走前,大伙再次集体下了次海。用鱼枪打了二十几条大鱼,又摸了好多扇贝和海螺,让杨卫帆带回去,也给麾下的战士们打打牙祭。

    虽然礼轻,但情意重,总能略表一番心意。

    就这样,杨卫帆载着一车的海鲜,带着心满意足和对友谊的珍惜,与“海碰子”们暂时挥手作别了。

    而在此之后,“海碰子”们又一鼓作气,连战连捷地扫荡了五片海滩。

    谁都没想到,靠着橡皮艇,他们居然已经赶上了因“大将”结婚耽搁下来的进度了。

    那么等到班师回朝之时,这次“碰海”的成绩也就非比寻常了。

    说出来简直能吓死人。光鲍鱼壳就弄了一千八百多斤,为了这个,陈力泉和“大将”蹬着两辆三轮车专门跑了滨城一趟,卖了一千块钱。

    至于鲜海参,那得有小两万头了,晾干之后就是六百余斤。此外,他们还从遇到的本地“海碰子”手里又收上来五百斤的海参。

    此时,他们手里已经实际控制着一吨多的海参了,不夸张的说,简直顶得上一个小型水产公司了。

    所以别看这次出来“碰海”的时间最长,可因为收获丰厚,大家居然都不感觉累。

    8月16日动身回家的时候,人人仍旧特别兴奋。还连催洪衍武和“大将”尽快会合再出发,很明显,这都是发财发上瘾了。

    还是“老刀鱼”用传宗接代的大事,压住了阵脚。说要是不充分休息,以后是要做下病的,弄不好就娶不了媳妇了。这才控制住了这帮小子蠢蠢欲动的贪婪。

    这次再回到滨城,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买卖越做越大,洪衍武经过成熟思考,把贩卖海参的具体方式,以侧重安全为出发点,又进行了一次严密的规划和改进,并决定以后严格按照此方式进行。

    首先,他自己、陈力泉、“小百子”还有“大将”,要先做到住处与贩卖场所分离。今后人住,是在“胜利招待所”,贩卖时,却要另找其他地方。

    而且哪怕在任何一个招待所贩卖,他也要和陈力泉分头租下两个房间。这样一个房间卖,一个房间存货,在交易中,也要做到人货分离,钱帐分离。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街上还要由“小百子”负责望风,一旦发现不妙,一个弹弓打碎玻璃就能及时报信。

    要论谨慎程度,这都能赶上电影里地下工作者接头了。

    对此,“大将”不免觉得有点过了。因为在他看来,招待所还从来没有过稽查人员,洪衍武的办法已经算得上绝对安全了,根本没有这些必要。

    可洪衍武却说,小心驶得万年船,计划周密永远是好东西,因为越是巨大的冒险,越是需要巨大的谨慎。

    他还说他们现在是属于太顺了。可没有危险不等于以后永远没有,像这样越干越大,弄不好就会被有心人盯上的,若不提前做好准备,到真出事的时候就晚了。

    “大将”听了不免神色一凛,又一次地意识到自己和洪衍武存在的差距。

    最终,他认真地点点头,表示了心悦诚服的认可。

    到了1977年8月20日,还发生了一件大事。消失了将近一个月的“飞蟹”,终于露面了。

    这小子哪儿都没去,背着个麻袋偷偷摸摸先到“胜利招待所”来找了“大将”。

    那态度是相当殷勤。“飞蟹”见了“大将”一直夸张地陪着笑,又是点头哈腰,又是点烟,又是给拉椅子,用卑躬屈膝、曲意承奉来形容一点不过分。

    可“大将”见了“飞蟹”却没一点高兴劲,就连装也装不出来。

    特别是他看见了“飞蟹”谄媚着拿出两瓶酒和两条烟后,就只顾求他宽宥则个,表示想重回这个小集体。却绝口不提一句自己当初干过的操蛋事,心里着实不是滋味。

    当时韩莹没在家,“大将”冷着脸只身坐着只是抽烟,一句话也没有。

    但心里却在想,“飞蟹”是完了,竟然学会了避实就虚,跟他搞这一套了。难道还以为他会为了这点东西,就不讲是非曲直了不成

    可问题是,“飞蟹”却不觉得他自己的做法有任何问题。随后就打听起现在公帐的财务状况,十分关心洪衍武手里有没有现钱,说他又带来了五十斤的海参。而他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还是半句不提,全没一点自责和后悔的意思。

    因此“大将”的情绪就更坏了。他觉得,现在“飞蟹”还真是掉钱眼里。别说哥们儿情谊,几乎连最基本的羞耻心和是非概念都没有了。

     



第六十四章 降价
    刚出了“胜利招待所”的大门,“飞蟹”一扭脸就不是他了。

    他再不复刚才可怜兮兮、满脸感激的样子,而是变成了一脸阴鸷。一走到大街拐角处,就朝着“胜利招待所”的方向恨恨地吐了口痰。

    “呸!”

    然后不住口发着牢骚地骂。

    “什么东西!我就不信,你要肯留我,谁敢反对现在一点情面不讲,连正眼都不带加我的,还大哥呢!亏得我一直拿你当神敬,亏我还给你带了烟酒,真是多余!”

    “兔崽子们!还一致决定!老子是逃兵就你们仗义装什么孙子!他娘的,真进了班房,看你们谁还仗义得起来!”

    “哼!不顾自家兄弟,你们就跟那帮京城人混吧!人家在京城可是职业流氓,我就不信,最后你们能得着好。为了大把的钞票,小心京城人给你们都玩了!”

    半晌,虽然嘴上痛快了,但毕竟今天的最终目的没达到,心里还是相当遗憾。

    “飞蟹”无奈地又自言自语起来。

    “还真是可惜了!以后再卖海参就得靠自己想办法了!虽说这一千块省着点够花几年的了。可比不了在这儿搂钱方便啊!唉,一只能下金蛋的鸡,就这么飞了……”

    带着满心的失落,“飞蟹”不得不举步离去了。

    他其实并不怎么在乎丢了面子,遭受了羞辱。他的脑子里现在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件事,那就是今后要靠自己单打独斗的未来似乎有点茫然,和对“大将”一伙人还能闷声大发财的嫉妒。

    而当他不知不觉走过两条街后,竟很意外地发现了一件很奇怪的事。也不知什么缘故,平时常空荡荡的水产商店聚集着不少的人。

    出于下意识的敏感,和想看看热闹的秉性,他马上快步走了过去,一探究竟。

    没想到等到他扎进人堆里一看,再听旁边的人这么一议论,刚才的愤懑,登时全都转化为欣喜。

    他赶紧又挤出了水产商店,笑呵呵地直奔路边的一个饭馆。不为别的,他要为从天而降的好事儿喝上两口。

    敢情破天荒的,水产商店的海参落价了。

    五十头的每斤落了六块钱,八十头的每斤落了五块钱。而且还有人猜测,说下面弄不好还得继续降呢。所以刚才围的那些人又想买又不敢买,叽叽喳喳,乱成了一团。

    当然,海参降价,这对任何“海碰子”而言,都不是件好事。可谁让相比较起来,某些人要吃天大的亏空呢!

    更何况“飞蟹”手里的海参全都出手了,腰包里还揣着“大将”给的一千块的现钱呢,只图眼前小利的他,就更不在乎了。他的心里只有损人不利己的开心与畅快。

    哈哈哈!我就知道!

    真他妈老天有眼,我看你们还美得出来!老子才是真正有福气的人!

    大将呵呵,你为了充大,五十斤海参,白给咱一千块……

    那句京城话是怎么说的你就是个傻冒!我一点也不感激你!

    送你的烟酒还不要,哼,装什么清高。大爷我自己享用喽……

    洪衍武知道海参降价的消息是在一天之后。

    除了“大将”、“三戗子”和“虾爬子”,都挨个风风火火给他来报信以外,他自己从海参的交易上也明显感觉出来了。

    降价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有意购买的顾客再不肯出高价,而由于价格谈不拢,交易量迅速下降。

    而且还有不少一天前刚买过海参的顾客又找回来了,要求要么从交易价格中退一部分钱,要么就索性退货。

    对此,洪衍武爽快地满足了这些人的要求,并因为察觉到事态不妙,迅速从这个招待所撤离了。
1...121122123124125...4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