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哦,现在就老实多了嘛!来来来,把你亲口承认的这些话,摁个手印儿,就没你的事了。”
不久之后,元召把主父偃写完的供状递到武能面前。现在这条大汉的目光躲闪着,不敢和面前的这个小恶魔对视!没错!眼前的一定就是个小恶魔!
他从来不知道还会有那么难受的滋味!那是筋肉分离的感觉,如万千蚁齿撕咬,一点点的把皮肉筋骨扯断的痛苦,相信那种滋味没人能忍受的了……!他只不过拿手轻轻捏了某个部位而
第六十章 山水冷回眸 烟笼长安路
建章宫东南角宫中侍卫们休息的住所内,此刻,公孙敖感到有些奇怪,从下午时分开始,就没看到卫青的身影了。
而平常时,他是从来不会离开这么久的。问了几个侍卫,有知道的说好像是下午夫人有什么事情让他出宫去办了。
公孙敖始终觉得有些不太对劲,他知道青哥是个谨慎心细的人,这都交更时分了,不会还不回来吧宫门早都关了。
他正在暗中寻思纳闷之际,忽听窗棂轻响了一下,心中一惊,急忙抬头看时,一缕锋芒啪得一声钉在了对面的墙上,公孙敖反应迅速,反手抽出案边刀,纵身跃出窗外,同时打了一声呼哨示警。
七八个近处的侍卫闻声迅疾围拢过来,却见淡淡月色,风平叶静,远近并无一丝异样之处。
公孙敖犹不放心,又率所有侍卫把整个建章宫搜寻了一遍,却什么都没有发现。众人心下奇怪,回到刚才的屋内,看到墙上钉了一把小小匕首,有块红布飘在尾端。
有侍卫上前拔了下来,展开那方红布,众人围拢看时,灯光中明明白白几个大字“卫青有难,性命堪忧!”众人抬头对望,心都沉了下去。
长安城南几十里之外,平原开始逐渐变成起伏的山岭,这里已经进入终南山北麓的范围。
连绵百里的终南山隔绝了南北通途,也成为大汉长安的一道天然屏障。而山之北坡树木葱郁广阔的风景优美之处,就是皇家御苑所在~上林苑了。
上林苑最早是文皇帝所开始御旨兴建。汉家几位先帝都尚武,在这片地界划出这么一大块禁区来,一方面是做行围猎场所用,而另一方面自然是有些沙场秋点兵的用意了。
山间的风有些凛冽,远近营地有隐约篝火闪动,偶尔传来战马的几声嘶鸣。
喧闹了一天的林苑禁地渐渐沉寂下来,随侍将士各归营帐休息。秋草起伏间,刀鞘撞击铠甲声响起,警戒的侍卫互通口令,然后继续向外围巡逻而去。
老将侍立金顶御帐门外,如同山上挺立的松柏,面容严峻,夜霜渐起,染了眉梢双鬓。
从长安而来持有特赐玉牌的人已经进去半个时辰了,李广心中有些不安,他禁卫未央宫多年,自然是知道这些人的身份,他们是"西凤卫",直接听命于天子本人的秘密组织,若非不是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他们不会这么急的派人夤夜前来的。
但愿不要有什么大的风波啊!虽然朝中宫内派系倾轧,暗流涌动,但一直一来还都只是做一些小动作,表面的平和关系还是要维持的。如果某些势力要在这个节点挑衅发难,打破平衡的话,实在不是一个好时机。
来人终于汇报完了一切,慢慢躬着身子退出来,与门口的老将打个招呼,隐没在黑夜匆匆离去了。
片刻后,帐门口侍卫把围帘掀起,光亮一闪,有人走了出来。
李广行了一个军中礼,对面人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如此,然后负了双手,走到平地不远的边缘,默默无语,看着远处群山暗影,风啸如波涛。
天子刘彻现在心中并不平静,甚至是有些怒意的。接到西凤卫的密报后,他为某些人不懂自己的隐忍成全而恼怒。
不久前对刘琚的刺杀以普通盗贼半路劫财的名义压了下去,而实际情况为何,许多人都心知肚明。
这次终南山秋围,纵马行猎不坠先祖尚武之精神只是一个方面,而更深的用意是借这次机会对各方的一个试探。
即便抛开宠爱卫子夫的缘故,对于现在跟在身边的这个小儿子刘琚,他还是有些喜爱的。
虽然性格可能稍显软弱了些,但这没什么,因为他相信,等到自己彻底掌握这天下的时候,那些隐藏已久的壮阔胸怀都会一一实现的。留给自己儿子的这片江山将会与先辈的不同,小琚儿只需要做一个仁德的太平君王就好。
是的 ,他现在是有了立刘琚为太子的打算了。这次带他出来,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试探一下各方的反应怎么样。
至于皇后嘛……别说她现在一直没有子息,就算是有了,也绝对不可能会立为储君的,这与感情无关,纯粹是利益使然。
因为,皇后和她身后的势力已经太大了!大到几乎可以与皇帝权威分庭抗礼的地步了,这是年青的君王绝对不能忍受的,也是不得不防备的,即便皇后曾经是那个青梅竹马的意中人也不行!
果然经不得试探啊!刘彻暗中叹了口气。招了招手,内侍赶忙紧走几步,俯身听候吩咐。
“召小李将军来见!”简短的话里透出帝王的威严,暗含了某种下定的决心。
小李将军就是李敢,李广的小儿子,现在的职位是羽林军校尉,官拜中郎将。军中为了与乃父区别开来,就称他为小李将军了。
不一会儿功夫,李敢奉命来到,拜倒礼毕,垂手听命。
刘彻面授机宜几句,李敢面色凝重,点头表示明白。又伸手从内侍手中拿过笔来,写下一道黄绫旨意,递给李敢。
“去吧!便宜行事即可。”
李敢接过,收在怀中,躬身行礼毕。点齐一队羽林军星夜回转长安而去。
苍茫夜色中,山岭之间星星点点的火把逶迤渐远,老将手扶剑柄侍立天子身后,无言无语。
长安城内小东巷的某处,连同公孙敖在内的七个侍卫都换了寻常人衣服,暗藏刀剑,静静伏在一处隐蔽之所。此前已经有两人去探看过了,眼前的这处外表寻常的院落中,戒备森严,人手不少
第六十一章 触发千机动 风起波澜生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正在等候消息的平管家就接到了密报,自己派去打探消息的两人失手了,并且人现在已经被关进了长安府衙之内。
这些年来,公主府的关系已经深入层层面面,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长安城内任何风吹草动,纤毫知闻!
平管家命人重重打赏了来报信的人 ,待来人离去后,脸色逐渐阴沉下来。
这两个笨蛋!平时看着办事还算精细,谁知道去探看个消息就弄成这样!他倒不是担心这两个人的生死,而是本来可以暗中筹划布置的大事有可能就此泄露,达不到想把建章宫中人拖进来的目的了。
尤其是竟然落到了汲黯的手里……那个古板的家伙以油盐不进著称,如果武能被他拷问出点什么来,倒是有些棘手。
他来回踱步,沉吟片刻,招手唤过一人:“速去后边儿牢内,对弟兄们说一说,不管用什么办法,按照我说的那些话,让那家伙招认了!此事绝不能再拖,恐怕会有变故……。”
说到这儿顿了一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如果二更天之前还问不出什么东西,此人就不必留了!不过一定要做的干净利落,不留痕迹。哼哼,这却是省了廷尉府的事了!”
那人连连点头,表示明白,然后一溜烟儿奔后边去了。
而就在这同一个时刻,皇宫之内,一个老宦官模样的人静静跪在铺有绒毯的地板上,轻声慢语的向倚躺在卧榻上的老妇人禀报了一件事。
锦绣帷幕,挂帐流苏,刺绣飞凤图案,虽然尽显皇家气派却并不奢华。此处正是大汉长乐宫所在,而老妇人就是窦太后了。
窦太后近来患了眼疾,行动有些不便,已经好久没有走出这长乐宫了。但所有人都相信,即便她的眼睛瞎了,整个汉宫天下也仍旧如掌上观纹,没有人敢糊弄她。
老宦官禀报完毕,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睡榻之上的人无声无息,好似睡着了一般。老宦官并不急躁,跪坐不动,静听回音。
"啪"的轻微一响,是银鹤铜盏中的灯花炸开的声音,窦太后恍若被惊醒了一般,微微叹了口气。
“唉!人老了,操不了那么多心喽,这些事就不用再来烦我了!”
最里层幔纱帐子的隐约光线中,苍老的手把一直握着的一只玉如意慢慢的放到了锦榻之上。
“你们也不用去插手,就让皇帝自个儿……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另外去告诉程不识,好好当好他的这个长乐宫卫尉,看好宫门,别的不用他去多管。”
说完这些话,老妇人仿佛有些累了,把身子转了过去,不再言语。几个宫女连忙悄悄走过来,把帷幕层层放下,灯光拨暗,房间里逐渐变得静谧。
老宦官见再无其他吩咐,恭恭敬敬趴在地上行了几个礼,倒退而出宫门起身自去了。他是跟在窦太后身边的老人了,这次,敏锐的觉察出这位老祖宗对某些人某些事的态度已经改变了。
只是他不会去提醒那些人,也一个字不会说出去。他和他所统领的力量只要忠心于窦太后就好,别的任何争斗都与己无关。
公孙敖和他所带的侍卫们终于找了个机会翻墙进入了院子里。一路摸索,七转八拐的,又抓了个落单的拖到一间空房子中,用上手段询问一番,终于确定卫青果然被抓了关在这儿。
这下众人都暗呼侥幸,他们都是与卫青平日里交情很好的兄弟,探听到了他的确实下落,都有些小小的激动。
问到了想知道的事后,用刀鞘把那人打晕,丢在隐蔽的墙角处。大约商议一下,分成两路,互相照应,各自向那处充作牢房的所在摸去。
且说那几个负责看守的大汉,接到平管家派人送来的口信之后,不敢怠慢,几人轮流又拷问一番,可是任凭他们百般折磨,卫青就是闭目咬牙,对他们的那些问题一字不答。
又折腾一阵后,几条大汉也累的够呛,还是一无所得。心里不禁对这高个子也有几分佩服,只是奉命行事,下手却绝不容情。
“兄弟唉!就好好按照我们哥们说的招了吧,否则,你是熬不过去的!”一个大汉边抡着鞭子抽他边说道。
“是啊!这性命可是自己的,人的一辈子就这一次啊,这是何苦呢”
“我们三爷说了,只要你好好招供出来,会马上放了你的!”
旁边几人也在七嘴八舌的说着。可是那高个儿依旧把头耷拉着,任那皮鞭抽在身上,鲜血浸透了衣裳,既不说话也不睁眼。
估摸了一下时辰,几人有些着恼起来。想起平三爷说过的话,互相对视一眼,决定用大招儿了!
&
第六十二章 临难须肝胆 争权辩忠奸
从古至今,人生百态。恩情使人会记得生命里不期而遇的温暖 ,那些热血丹心。 也会记得大雨磅礴 ,没有带伞的日子,有人给予的帮助。更会记得浮生万里天青色等烟雨的隆重!
这世间所有遇到的磨砺,总会有遗憾, 但有些人会借过肩膀分担,一起迎接刀光剑影,无关利益,无关生死!
最先背着卫青往外闯的那个健壮的侍卫已经死去了。他用自己的身子遮挡住了刺向卫青的几柄刀剑,然后就倒在了地上。
他们是在从牢房内冲出后不久就被截住的,对面的人都很凶悍,一拥而上,把他们围住后是刀刀往要害处招呼,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
事已至此,别无选择,也只有拼命了!几个人护拥卫青在中间,轮开刀剑泼了命的向外冲去。
这就是愣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一鼓作气冲开一条血路,来到院门之处。公孙敖轮起手中刀,卯足力气"喀嚓"劈开了橫门栓,一脚把门踹开,一阵风般就冲到了小东巷大街之上。
突出囹圄,众人心下一宽,辨别了方向,急忙向大街尽头奔去。
等到平管家领着后援人员从前院赶到,见人已经被救了出去,不禁大怒,大骂一群手下无用废物,命令赶快去追。
那巡武卫校尉领了人就跟在这后面,却是个办事精细的人,见此情形,怕节外生枝事有不谐,马上派手下两人立即去向坐镇巡武卫大营的田少重将军报信,就说杀人逃犯拒捕抵抗,且十分凶悍,请求派后援支持。
然后这一群人就在后面紧咬着尾巴追杀过去。公孙敖领着侍卫们在后面掩护抵挡,只是卫青的伤太重了,行走不得,边打边走逐渐不支。
侍卫们身上已经都挂了几处伤,追来的敌人越发凶悍。情势危急时刻,几人只得暂且退入路边的一间空房子内,借助地形御敌。
后面追来的人把此处团团围住,只是此处的房型地势较高,侍卫们居高临下守住门口,倒一时半会的冲不上来。
平管家随后赶到,见那帮人躲在那处高屋中 ,弟兄们冲了几次竟伤亡多人,他挥手示意暂停。与那校尉商议了几句 ,校尉一声冷笑:“哼哼,以为躲在这儿就安全了平三爷且放宽心,巡武卫大队人马马上就会赶到了,到时候管他们这些人什么身份,当作盗匪尽皆歼灭就是!”
平管家点头称是,既然有巡武卫的人出马,就不用自己手下弟兄去多损伤性命了。因此命令把那边好好包围,不可放跑了一人。
屋子之内,几个侍卫牢牢守住门口,公孙敖把卫青放在当地,大略给他包扎了一下,众人略略喘息了一阵。适才一路奔逃,都早已是筋疲力尽,全都是以命相拼,才坚持到现在的,别的根本来不及多想,此刻暂时停息下来,看了看眼前形式 却是大为不妙啊!
卫青半躺在那儿,心中难过,又有一个兄弟为自己而死了!剩下这些人都带了伤,现在还不知道这笔账该向谁去算。可是眼下处境……分明是已经陷入了死地啊
在这儿等待,只会坐以待毙。可是就算是能派人冲出去,也不知道去求何方援救,因为皇帝并不在长安!
而对方那些大汉刚才停下了凶狠往上冲的脚步,公孙敖等人暗自庆幸的时候,他的心里却更加不安起来。
果然,卫青预感的没错,静寂大街尽头蓦然有马蹄声开始响起,由远而近,踏碎了月光夜色,声声似敲击在他的心上, 众人神经一下就绷紧了起来。
几人面面相觑,都觉查到了不妙。公孙敖连忙翻身而起,极目向远处看去。只见黑压压一支马队打了灯球火把亮子油松,再到近些,逐渐看的清楚起来,马上骑士穿着正是巡武卫的皮铠服饰。
联想到之前就是巡武卫的人把自己抓到此地的,卫青暗叫不好!这些人明显已经做了某些势力的帮凶了,一定是来者不善。
原来此前巡武卫统领田少重早已接到密信,让他伺机帮助做成此事,他虽然知道这样的做法一旦暴露出去,必定为人所不齿,甚至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但他却推却不得。
在很早以前,武安候田玢就已经与大长公主府结成了政治联盟,并且暗中做了许多密不见人的事,这些都是田少重知道的。
他知道父亲有自己的打算,公主府给过的承诺是那个百官之望的大汉宰相的位置。但,田少重隐约猜得到父亲的野心也许并不止于此。
其实父亲心中的恨意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