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卓一刀练了半辈子刀,也没见到过这样的气势。他眼睁睁的看着剑尖锋芒如一点寒星直奔面门而来,亡魂大冒,却是怎么躲都躲不过。“喀嚓”一声,丰沛无极的剑芒自眉间而入,半边脑袋都炸裂了。脑浆与鲜血飞溅,当场死的不能再死。
“师父……!”
三个少年的声音,几乎是从不同的地方同时惊喜大喊。热泪盈眶中,陆浚和季迦终于看到了他们心心挂念的李陵……还有一剑杀敌的元召。
再后面发生的事,他们两个人就不知道了。援兵来到,心神放松,在杀声如潮的大追捕中,重伤的少年就此昏迷不醒。这一睡,就是五六天。
当陆浚再次苏醒过来的时候,是在行走的马车上。身上的伤口都被细心地清理过,敷了伤药后包裹的很严密。稍微回想一下那些惊心动魄的厮杀场面,素来观察力极强的陆浚感觉到有些异常。又过了片刻,他终于忍耐不住,挣扎着坐起来,悄悄掀开车厢挂帘往外看时,却只见远近青峦叠嶂,山脉连绵起伏不绝。更有雄关巍峨时隐时现。早已经不是前些日子一路上所见的千里平原景象。
“哇!小浚,你终于醒了。这几天可担心死我了!”
有惊喜的声音传来。纷乱的行路马蹄声中,一个穿了铠甲的身影从马背上伏下身子,神情振奋的看着探出头来的陆浚,笑容满面,说不出的高兴。
“小陵?你怎么……哦,我们这是在哪儿”
陆浚有些疑惑的看着穿了一身威武甲胄的少年,又前后左
第七百四十三章 和平之剑
浩浩荡荡的北巡队伍中,皇帝陛下的心情自从离开邯郸后,便一直糟糕透顶,却又无人可以诉说。这种难以言说的苦,比起病痛的折磨,其实更让他难受。
现在他只要一想起曾经亲口服用下的那两颗药丸,就胸口发堵,那种吐的天昏地暗的感觉马上又来。他很怀疑,自己吃掉的是两个生命,正在看不见的地方用怨毒的眼神看着他。
针对皇帝突然严重起来的暴躁易怒,所有的身边人都战战兢兢,唯恐不小心就丢了性命。尤其是那些太医们,更是每天在惊恐中度过。皇帝陛下的真实病情,也只有他们这些人才知道。依靠宫廷秘传的某种药物压制住的致命隐疾,如果一旦失去了作用,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有可能,他们很想劝皇帝马上回长安,别再长途跋涉的继续折腾了!好好的修养,也许还能多活几天。但这句话,大约世间没有一个人敢出口,除非是真的不想活了。
赵王之恶,早已公布天下,世人皆曰可杀。从古至今,除了暴君桀纣那些家伙以摧残同类为乐之外,大约如此变态的人是极少。而赵王彭祖的行径,比起他们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初步估算,赵王在听信邪术的这六年多时间里,共残害有孕妇人数百,指使手下以残酷手段剖腹取胎,以此为药引,炼制所谓的仙丹妙药,供其服用。而用来当作“药鼎”的妙龄女子更是不计其数,她们大多下场悲惨……马蹄山中累累白骨,峡谷深处冤魂遍地。
当然,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赵王彭祖向当今天子供奉过灵药。而大为动心的皇帝早已经服用过了这件事,更是只有几个贴身心腹知道。即便如此,在皇帝敏感的神经中,他仿佛已经听到了全天下人暗中的嘲笑。
这样的过失,就算是聚九州之铁,也再难以消融。不得不说,皇帝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同意了元召关于公开诛杀赵王的主张,与他心中的愤恨难平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离开燕赵之地已经好几天了,皇帝的心情仍然难以平静。他很想把这件事从记忆中彻底抹掉,然而却很难。因为,每次来到御驾马车前请示行止的丞相元召,他脸上那种若有若无的神色,仿佛时刻在提醒着皇帝陛下,他已经知道了一切!
这当然是皇帝的错觉。其实在所有的随驾大臣和那些番王贵族眼里,大汉皇帝与丞相之间的关系,无比和谐。年轻的帝国丞相恪尽职责,不仅把这一路行程都安排得妥当当,而且还帮助赵国民众铲除了恶贯满盈的赵王,替皇帝陛下解决了危害江山社稷和皇室威严的巨大隐患,他的名声更加响亮。民心所向,功不可没!
也就是在这样各怀心事中,大队人马终于来到了出巡天下的第一个目的地,雁门关外,朔方三城。
在此镇守的边关众将和太守、各级官吏等众多人等,以无比隆重的形式,迎接了自长安而来的皇帝车驾。
塞外风尘,烽烟散尽。曾几何时,这片被铁蹄和刀箭肆虐之地,那些鲜血浸染,荒草丛生。早已经都变成了繁华和葱茏。朔方三城,真正的成为连接塞外草原和中原大地的重要枢纽。
不过是短短数年时间,就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不仅许多从来没有到过这里的朝廷大臣们和皇帝一样,都感到深深的震惊。就连那几个归降的匈奴部落王,也感到大惑不解。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片原先的烽火之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发展成如今的样子呢
“其实世间没有什么神奇的力量,不同种族之间,人们期盼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的愿望,就如同根植在地里的种子一般,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就会疯狂生长,繁荣在望。只要外力不去无故的打扰,他们自会成长成最好的样子……这就是自然的力量,更是人心的渴望!”
说出这番话时的元召,是在他代表大汉皇帝陛下亲自组织的塞外篝火盛宴上。
天子御驾巡视边关,意义重大。几项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就包括检阅边关将士的威武雄姿和犒赏三军。
白天在朔方城外,十年汉匈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大汉骑兵精锐和重甲步兵,分别接受了在城头观看的皇帝检阅。不管是场面的宏大,还是气势的威武,都让所有观看者叹为观止,肃然起敬。
尤其是来自西域诸国的王、侯、贵族们,当终于有机会亲眼目睹大汉最精锐部队的全貌后,无不目摇神驰,惊叹不已。随后在心中想要归附大汉势力范围,以求得其保护的决心,便更加坚定起来。西域地区虽然国家众多,但算起来都是小国。再往西去,接界的却都是些虎狼之国。以前没少受到西方的欺凌,若是寻求得东面这个强大邻居的庇护,那他们的国
第七百四十四章 刃有锋芒
猎猎长风,汉家号角。长城内外的一片繁荣,给所有亲身至此的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不管是怀着怎样目的,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情怀壮烈,有些仇怨已经深深埋在心底,再也难以消解。
隔着起伏的长草,挺身而立的男子冷漠地看着远处如同众星捧月一般的那个年轻人,目光中星星点点,都是恨意。
手中的酒洒到草地上时,他祭奠的却不是长眠在此的英魂,而是几天之前刚刚死在赵王府的那位摩风子师兄。
“……我们都忘了师尊的教诲,还是太轻敌了。不过,师兄你放心,他不会得意太久的……喝了这杯酒,且上路,好好等着,仇人授首之日,我再来祭奠相告……。”
寂寞低语中,名叫吾丘寿王的男子低下头,眉角狰狞。那一年,他们两个人出东海而来,游历天下,曾经笑谈各自志向。摩风子说要凭着自己的手段,享尽人间富贵。而吾丘寿王想要的是辅佐君王,宰执天下。
后来,摩风子留在了赵王府。而他孤身入长安,终于凭着自己的才学和机智得到皇帝的赏识,直至一步一步的成为心腹近臣,眼看目标在望。
吾丘寿王深深的知道一个道理,想要得到皇帝的绝对信赖,就必须要做出非常之事。而他早已经窥探得皇帝心中所想,更知道他当前最忧心的事是什么。为此,他不惜赌上自己的性命和未来,义无反顾的承担下某个秘密使命。
而今,阻断他前程大道的那个人,更是间接的杀死了摩风子师兄。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来说,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河间……就将是你的葬身之地!而且,还是死在你意想不到的人手里……希望你会喜欢这种方式呢!”
草原上的篝火宴会正是热闹的时候,而吾丘寿王显然已经没有兴趣再待下去。充满仇恨的低语落满荒草丛生,没有人会听到。也没有人注意到,他的离去。
朔方城里当然还没有皇帝的行宫。不过,太守府经过简单的布置后,也足以侍奉皇帝休息了。羽林军早已经做好了严密的警戒,安全方面万无一失。更何况,这里是北疆大汉精锐之师的大本营所在地,没有人会不开眼到在这里捣乱。
早早就回来的皇帝刘彻,其实还并没有睡去。他喝下太医递过来的汤药,虽然苦涩难咽,也闭着眼睛使劲的灌了下去。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很久,实在是没有办法。如果不是用这种宫廷秘传的药物压制住体内的隐疾,很可能他早已经走不出长安。
心中的执念支撑着这位大汉朝的皇帝。高祖先帝传下来的江山在自己的手中终于盛大,既然如此,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他就必须有责任消除一切隐患,让这江山社稷不变色。
“下一站该去哪儿了”
奉召而来的左内史倪宽,在旁边恭候多时。听到皇帝询问,连忙近前一步,眼角余光偷偷撇了一眼斜倚在锦榻上的人,却看不出有任何异常神色。
“陛下,根据出长安之前拟定的路线,北巡朔方塞外之后,大队人马将会从雁门关南下,直驱河间,然后到达中岳嵩山,圣驾将会在洛阳暂时停歇……。”
皇帝微不可查的睁了睁眼,似乎是点了点头,又似乎是什么也没做。倪宽听到耳朵里的便只是一个含义不明的回应。
“哦,朕知道了。”
然后,四周便是一片安静和沉默。倪宽仍旧在躬着身子,等待着进一步指示。但皇帝却什么都没再说。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就在倪宽以为皇帝已经睡着了他正要悄悄退下的时候,终于又听到一句。
“一应事宜,去早些做好安排……朕,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等待。”
倪宽心头一震。他当然明白这话中的安排是什么意思。作为极少几个从很早之前就知道皇帝出巡意图的心腹之一,这位左内史大人深感自己肩头责任的重大。能不能成为名垂后世的社稷之臣,就看这一趟能做出多大的事了。
“陛下放心好了。臣身边的得力人手已经出发。他们将会提前三天到达河间,在那里做好一切准备。”
“好好去做。但有尺寸之功,封侯拜爵不在话下。只是,不要辜负了朕对你们的信任!”
“臣,愿赴汤蹈火,虽肝脑涂地,也再所不辞!”
得到皇帝保证的左内史、太中大夫倪宽,拜倒在地,涕泪横流。
“好了,去吧。顺便传朕口谕,让卫将军来见。”
倪宽心情振奋的走了。不久之后,卫青自城外而来。虽然这么晚了皇帝还要召见他,心中有些疑惑,但他还是以最快的速度从军中赶来。
只不过,当他像往常在私下里觐见皇帝一样想要直接往里走时,却被人拦住了去路。四周重重警戒之中,灯笼照亮走过来的一人。一身明光铠,甲胄齐全,手扶剑柄,身旁有四五亲信跟随,神态威武而傲慢。
“大将军且慢!面见陛下,请解去佩剑。”
卫
第七百四十五章 刀名匡正
五天之后,大队人马重新进入雁门关内,开始另一段行程。皇帝和他的大臣们虽然在朔方地待的时间并不长,但却意义重大。他们能够亲自站在这里,本身就已经代表了对这片地域繁荣发展的高度认可。更何况,身为丞相的元召当众所宣讲过的那些大汉王朝即将实行的对内对外政策,更是让所有人欢欣鼓舞,暗自庆幸身逢其会。
元召在上马之前,站在高处最后看了一眼以朔方三城为中心的这片黄金地带。如果下次他还是能够以这样的身份来,最大的希望便是看到这里已经发展出他所期望的雏形。
在将来,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庞大帝国,仅仅只有长安一个中心,是远远不够的。他的设想中,在东南西北方向的各个中心地带,都设立能够全面辐射地方的重要城市群,才是纵有四海、横贯八方的最强有力控制手段。
而处在河套草原地区的朔方三城,正是他想在北方实现这个目的战略要地。在此之前,主要以军事手段巩固这片地区的安宁。而借助于这次皇帝北巡的契机,元召也趁机开启了他早就准备好的一个目标转化。那就是从此以后,以军事力量为辅助,以经济和民族文化交流为主要手段,把大汉王朝西北、东北和北面以外所有能够辐射到的地区都融合进来,真正建成大北疆共同发展圈。到了那个时候,才能够算是高枕无忧,再也不用担心来自北方民族的马蹄和烽烟了。
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当然还需要时间,任重而道远。但按照现在的发展形势和人心向背,元召心中已经很是欣慰。以暴制暴和强权镇压,从来不是解决族群矛盾的最好方式。只有化干戈为玉帛,以包容的态度接纳和融合,才有可能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孺慕而教化无形……。
“其实,和韩嫣一样,留在这塞北的辽阔草原上也不错。”
越过长城,行走在燕山古道上时,并马而行了一段路的卫青带着莫名的感慨,忽然说了这么一句。
元召有些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这一段时间不知道什么原因,卫青有些沉默寡言,感觉好像心事重重的样子。虽然他本来就不是话多的人,但这样的反常,元召还是能觉察出来的。
“怎么了语气有些伤感哦……韩嫣这家伙离开羽林军是好事,我跟他谈过……。”
“我不是这个意思。也可能是离开久了,重新回到和匈奴人血拼过的这些地方,总是有些怀念的吧。毕竟,有那么多的将士把自己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里。”
卫青的话里有些闪烁,像是故意躲避着什么。元召却并不再多问。他相信如果卫青有事一定会和自己说的,而他没有直言相告,就一定有迫不得已的苦衷。
古道幽深,绿树山峦,清爽的风拂过战袍,甲胄生凉,很是惬意。马背上,卫青看着元召脸上温和的笑容,他无声地叹了口气。运筹帷幄,冲锋陷阵,战场上面对千军万马他都不怕。然而……现在却是忧心忡忡,难以化解。皇帝前几天在朔方城中的那次特意召见时,说过的那些意味深长的话,虽然他还没有彻底想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心中的不安,终究是越来越深。
“……卫青,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朕希望你记住,你是琚儿的亲舅舅。这万里江山,终究是要交到他手上的……究竟怎样做才是对他最好的保护,你可要好好地想清楚了……。”
回想起说这话时的皇帝神情,卫青分明从其中看到了许多复杂的东西。他虽然谦和谨慎,但并非不通人情世故。冷眼旁观之下,更是曾经亲眼目睹许多朝堂风云变幻。皇帝话外之意,早已让他惊骇莫名。
如果真的有一天,要做出最不愿意面对的抉择,究竟该怎么做呢被韩嫣的调离而在心头蒙上一层阴霾的卫青,看着巍巍群山逐渐被甩在身后,不禁用力握住了马缰绳,纵马追上前面的队伍,尽最大努力不再去想这些烦心事。也许只是自己想多了……将来的事谁说的准呢!更何况,元哥儿,他会用最妥善的方法解决掉一切麻烦的吧
然而,卫青绝对没有想到,世事无情,他的生死抉择不用等太久,马上就会来到呢!
皇帝陛下车驾一路南下,沿途所过郡县、各诸侯王地一应接待如仪,自然都是极其盛大铺张。盛世之名,非是虚言。不仅中央王朝现在库府丰盈粮仓积满,就算是各地方也是不差钱儿。都说是有钱要用在刀刃上,皇帝和朝廷的重要大臣们好不容易经过这一趟,如果不趁这个机会好好的展示一下自己治理下的政绩功劳,那还等到什么时候!
皇帝刘彻本来就是好大喜功的帝王,功过三皇,德迈五帝这样的事,是他们的终极梦想。一路之上耳边听着歌功颂德,眼中所见繁华遍地,不由得飘飘然而自喜,暂时忘却了病痛和忧虑。
“史书之上,将会如何记载朕的得失”
皇帝随口问了一句。随驾出行的太史令司马迁没有犹豫,更没有迎合,他的回答硬邦邦。
“回陛下,一切如实记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