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日誓言
传说许多年前,秦朝终于灭亡后,当时楚汉相争,逐鹿天下。经过百战锋芒后,汉军把西楚霸王项羽合围于垓下。十面埋伏,楚歌夜起,楚军军心大乱,无力再战。
项羽,这位盖世无双的英雄,空有拔山之力,也只落得一个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结局。
项羽死后,沾染着他血迹的那把宝刀,被汉军将军献给了汉王刘邦。宝刀的光芒摄人心魄,似乎霸王余威犹在。就连以无赖子出身而即将开创一个伟大王朝的刘邦,也有几分畏惧。
他很想毁了这把曾经屠过千万人的刀。可是又十分舍不得。手下大臣们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有人就对他说,西楚霸王就算再厉害,还不是败在了主公的手下?就算有灵尚在,从此以后,也只是和死去的千千万万将士一样,成为大汉江山社稷的护佑者。这把宝刀,正好用来宣扬陛下的威风,震慑不臣!
刘邦一听,正合他的心意。于是他下令,用这把霸王宝刀重新铸造成了两把刀,分别钦刻名号。一把叫做“诛邪”,另一把叫做“匡正”。
不过,这两把刀杀气太重,而且如此名贵,绝对不是普通将军所能使用的。因此,自从铸成之后,一直在匣中蒙尘,不得见天日。
后来,刘邦终于要死了。他虽然明知道自己留下的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政局,却也已经没有办法去改变。高皇后吕雉,这个厉害的女人,就算是放在千年历史上,也是头牌人物。她显露出的野心,刘邦就算最后有所察觉,也无能为力。
不过,老奸巨猾的刘邦,在临死之前总算是留了一着后手。他命人把宝刀“诛邪”赐给了太尉周勃。刘邦相信,万一在他死后有什么不可言说之事发生,周勃会明白这把刀中之意的。
刘邦用人的眼光,在所有皇帝中那是第一流的。生前所用的人没有让他失望过,死后托付的人,也不负所托,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在这方面的高明。
后来,太尉周勃就是拿着这把刀夜入北军大营,夺取兵权之后控制长安,诛杀诸吕和一众党羽,重新匡扶汉室,迎接汉文皇帝登基。名勋之重,重于泰山!
“诛邪”宝刀的传奇,并不止于此。再后来,持有这把刀的人,是周勃的儿子条候周亚夫。
那一年,匈奴大入侵,雁门关告急,长安震动。朝廷命令长安附近诸军紧急备战,以防备匈奴人的突袭。汉文皇帝亲自视察军队的时候,诸军皆开门迎接,守备松懈。而唯独到了细柳营驻军地,却被严阵以待,皇帝御驾难以靠近。
有宫中近臣来敕令打开营门时,身披重甲的将军回答的非常干脆。
“军中但知有将军令,不知天子令!”
传令者灰溜溜的回去了。汉文帝没有办法,亲自从车上下来打招呼,才得到允许进入细柳营。但这位板着面孔的青年将军又态度生硬的说了一句。
“甲胄在身,军中难施全礼,陛下莫怪……!”
这就十分嚣张了。在别的军营里可是得到热烈欢迎跪拜迎接的啊……汉文帝咬了咬牙,我忍!
“周亚夫,是真将军啊!”
走出细柳营的文帝竖起了大拇指。明媚的阳光下,青年将军威武雄壮,所佩“诛邪”宝刀灼灼生辉。既然传承了这把刀,总要对得起这刀的霸气。
周亚夫一点儿都不比他的父亲逊色。他带着这把刀,平灭七国之乱,诛杀奸邪,重整乾坤。在史书上留下的印记比周勃还要浓重的多。
然而,这把刀成就了他的功名,也葬送了他的性命。桀骜不驯的当世名将,在宽厚的汉文皇帝眼里,是社稷之臣。等到汉景皇帝这位生性刻薄的君王时候,就成了难以忍受的刺头了。
世间传说,当年周亚夫被下狱论罪,并非是气愤难平绝食而死。而是死于“诛邪”刀下。明月朗朗,乾坤浩荡,悲愤难平的将军面对着皇帝专门派人送来的刀,他毫不犹豫的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人间,不值得!
“诛邪”宝刀,从此下落不明。未央宫只剩了另一把“匡正”。
程不识绝对没有想到,皇帝陛下这次给他带来的是如此大的荣耀。“匡正”刀虽在鞘中,犹然铮铮作响,似乎是已经等不及饮血方休。
元召自然知道程不识。当年他初到长安,也曾经与之有过数面之缘。虽然没有打过太深的交道,但对于这位与李广齐名的昔日名将,他还是存有几分敬意的。
不过,程不识对于他的态度却很冷淡。元召也并没在意。这些老资格的将军都有自己的脾气,军伍之中很常见。至于皇帝的格外厚赐,他们这些人也完全有资格受得。
河间洛阳城内有皇帝的行宫在,不需要再去住太守府了。按照行程的计划,在这个地方是要多待几天的。因为河间地区处于中原
第七百四十七章 神兽麒麟
过犹不及这几个字,对于世间任何事来说,都是适用的。就比如现在河间地区所下的这场暴雨。本来是一场及时雨,缓解旱情,万民欢喜。可是如果一直下个不停,就要变成一场灾难了。
多下几天雨,在其他地方也许算不了什么。但河间地形有些不同。除了有一座太岳山之外,其他的地方全是平缓地带,极其容易发生灾情。而且更加严重的是,千里平原上有一条大河,浩浩荡荡正流经于此。
九曲黄河十八弯,转过最后一道弯后,流经这里的河段却正是最宽阔的部分。两岸的大堤经过多少年来的不断加高加固,水面早已经高出地面许多,如果一旦决口,后果不堪设想。
在过去的这些年里,这样的事或大或小不是没有发生过。每一次都给当地民众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为此,每到夏秋下雨时节,时刻注意严防死守,便成了郡县官员们最重要的任务。
皇帝车驾滞留河间,大队人马驻扎在洛阳城内,连续数天什么都干不了。河间太守程不识组织起了大批精干力量日夜巡查河堤,尤其是在最容易发生情况的金堤口附近,更是调集去了数千民夫,后来干脆派他的偏将领着一支人马在那里安营扎寨,所有人等不得懈怠半分。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可千万不能出差错啊!如果一旦发生意外,不要说皇帝还在洛阳城中,就只是民众受灾,所有当地官员也难辞其咎。
看着外面不停歇的雨势,程不识也终于在将军府中坐不住了。领着许多官吏们冒雨来到金堤口,他想亲自看看这里到底会不会生险情,才会放心。
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这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混乱不堪。虽然气氛也很紧张,但一切有条不紊,大堤安然无恙。所有人都放下心来。而听到将军亲自过来的偏将连忙跑过来迎接,程不识满意的嘉奖几句,以示鼓励。却见这位出身于当地的汉子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这几天还是很危险的,好几次都差一点儿被大水冲垮堤口……多亏了元侯亲自在此指挥,用木栅栏和沙袋把溃口堵住了,所以才有惊无险……。”
“哪个……元侯?”
程不识有些惊愕的抬起头,一时半会儿没明白过来部将说的是谁。其他人也是一脸懵懂。那偏将连忙用手指着远处正要走进一座帐篷中的身影说道。
“啊,就是他,元侯嘛……他身边的几个人都这么称呼他的,听说他们是从长安跟着皇帝车驾来的……。”
虽然隔着雨幕看不太清楚,但程不识马上就知道偏将说的这个人是谁了。他的脸色变了变,终于没有走过去,只是低下头重新披好蓑衣,淡淡的说了一句话。
“他就是长乐候元召,大汉王朝的丞相。”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偏将更是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这两三天以来,一直和大家一样满身泥水待在金堤口上的年轻人,就是名满天下的元召?他感到心中激荡,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元召走进自己的帐篷,随手脱去沾满泥浆的外衣。几个从长安跟随而来的侯府侍从早已为他准备好了温水和干净的衣服,连忙帮着他收拾干净。其实元召一直不习惯别人伺候,但他们这几个人都经过两位夫人的特别嘱咐,对自家侯爷的饮食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决不肯懈怠半分。元召也只好由他们去了。
这个时代的黄河大堤,相对来说是非常简陋的。好在,河道也没有后来的那么危险。不过却也丝毫大意不得。据他这几天在金堤口观察,这里确实需要大修了。否则就算这次勉强度过危险,早晚也会出大问题的。这个情况,他打算回城之后好好去太守府说一下,让程不识重视起来。如果有可能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来,他愿意提供最大的帮助,这本来就是一个执政者的职责所在,责无旁贷。
一个好的迹象是,雨应该就快要停了。漠漠云霎之下,天边已经显出鱼肚白。他虽然不会望云观气的玄妙学问,但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却也可以判断出雨势即将逐渐停歇的迹象。
听到自家侯爷这样说,侍从们自然是深信不疑。这世间有没有神仙他们没见过,但元召在他们眼里,早就被视为不似凡人的存在。这几天这么辛苦,侯爷终于可以回城好好休息一下了。
果不其然,就在午后时分,大雨果然说停就停了。虽然天气依然阴沉,蒙蒙细雨扑面,但已经没有大碍。元召在回洛阳城之前,又认真的对那在此镇守的副将叮嘱了几句。金堤口险段虽然目前来说还没有出现大危险,但经过这些天的高速水位浸泡冲刷,已经形成了极大的隐患。还是要在这里好好守着,直到集齐物料人手进行彻底加固修复后,才可以放心的撤离。
那偏将和所有军民人等态度恭敬,凛然遵从。自从知道这个年轻人的真实身份之后,没有人会不对他发自内心的敬重。
只不过,回到洛阳城之后的元召
第七百四十八章 潜龙岭上
太岳山脉自千里平原上拔地而起,气势非凡。虽然主峰算不上太高,但在这中州地界来说,作为唯一的山峰,已经称得上是名山。
太岳山上有禹王神庙,供奉的是治水九州的大禹神像。不知道始建于何年何月,传说非常灵验,河间远近郡县民众素来信服,一年四季香火不绝。而遇到旱涝灾等异常天气,更是来这里祈求跪拜,以求上苍赐福。
这次连续几天的大暴雨,彻底解决了大地干旱,眼见得秋后丰收有望,河间官民人等自然尽皆欢喜。虽然有几处地方闹了水灾,不远处的黄河大堤更是一度出现险情,但和丰收的好年景比起来,这些又算不了什么了。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雨势刚刚停歇不久,当地民众就在一些有名望的乡绅村老号召下主动组织起来,开始准备第二天的祭谢禹王庙活动。对于这样的事,太守府自然要大力支持,这也本来就是一直以来的惯例。
程太守身兼文武,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在河间地方任职十年之久,虽然说不上爱民如子,还是很有威望的。听说这件事之后,当夜就决定,率众参加第二天的太岳山神庙祭拜。
其后不久,更有一个令人感到震惊的消息传扬开来。就在他们熟悉的太岳山上,有人亲眼所见神兽出没,虽然此事说起来有些神异,但在民众热情空前高涨下,却尽皆深信不疑。毫无疑问,天子圣驾就在洛阳城中,天降这样的祥瑞,正是表明中州地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果然是天下一等一的好地方。
在这样气氛中沉睡后的当地民众,天还没亮就起来准备出发了。虽然天气依然阴沉,雨后的道路难行,却无法阻挡他们的热情和一颗颗虔诚的心。洛阳城头的守城士卒几乎是目瞪口呆的看着数万人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的直奔太岳山而去。
太岳山的山势相对来说较为平缓,并不算陡峭。不过,在北面的山坡,却有两座山峰夹着一道深谷,十分惹人注目。这里就是著名的奇峰谷了。而那座年代久远的禹王神庙,就在这座山谷中。
据说有善于观察风水地理的世外高人,曾经路过河间太岳山脚下。看到这山川形势,非常感慨地说过一句话。
“中州地界的灵气,全凭着太岳山镇压而不外泄。而这其中的全部玄机,就在太岳山的一条山谷和一道山岭之间!阴阳交错,万物潜生,乃绝佳的风水宝地啊……!”
那位高人口中所说的山谷,就是奇峰谷。而一道山岭,则是相邻的潜龙岭。太岳山当地和附近的所有人都听过这个传说,并且深信不疑。而今天的事,不就恰恰验证了吗!
几万人出动,几乎是空了半个洛阳城。各种各样身份的人都夹杂其中,锣鼓喧天,规模宏大。天刚刚亮就出发,进入奇峰谷,到达禹王神庙平台,也不过辰时刚过。祭祀活动盛大而热闹,各种仪式闹腾下来,估计也要一天的时间。
这么盛大的活动,安全保障自然不容忽视。中州将军、河间太守程不识为此出动了大队人马,不仅抽调郡县府衙各级官吏,而且更是调集六千大营驻军,全副武装的进入太岳山。这般的大张声势,可是从来没有过的。有当地的宿老主持各种仪式,奇峰谷中禹王庙前,繁杂隆重,香火弥漫,不必细说。
天空还是有些阴沉,空气潮湿。不久之后,有一只大约几百人的队伍也离开洛阳城,来到了太岳山。这些人却不是来祭拜禹王的,他们的目标是,潜龙岭。
带领几百骑兵的骁将,是河间驻军大营的一名将军。名叫程虎。今日他遵照中州将军程不识的将令,带这些人马跟随着来潜龙岭,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助狩猎那头出没的神兽。
不过,程虎这不是这件事的主导者。策马走在前面的那几个大人物,才是实际指挥这次行动的人。这位程氏子弟抬头看了一眼前面行走的背影,不禁用手握了握刀柄。即便是还没有开始行动,他的手心已经全是冷汗了。
他率领的这一营人马,全是善射的甲士。每人除了刀剑大盾之外,强弓劲弩装备齐全。而之所以挑选出这些英勇敢战之士走这一趟,却不是只为了抓一只区区的神兽这么简单。想起昨夜程不识交代的那些话和自己当时的表态,这汉子的心里又不禁怦怦跳了起来。
“程氏一族蒙受皇恩浩荡,无以为报。现在到了为陛下效命的时候……其他的什么都不必多想!不惜任何代价,必须把此人围杀在太岳山中……!”
“将军放心,程虎愿挑选死士,为国尽忠,以效死命……!”
“那个人的厉害,相信你们都心里有数,我不必再多说……明日之战,程虎部得到命令之后,率先发难。如果你不能得手,也不用担心,我自会有别的安排……只盼你们都尽心尽力,忠于王事就好!”
&
第七百四十九章 山崩地裂
自古以来,在无数的典籍记载中,被君王和王公贵族们当做祥瑞的东西很多,五花八门,有的甚至很奇怪。而最常见的就是上古灵芝草、千秋人参果、万年古鼎、千年老龟、八条腿的白鹿、五条腿儿的麒麟等诸如此类。
每当有这样的东西出现在世间,则预示着盛世华典、圣贤当世、天下太平……是大吉大利之兆。正因为如此,历代王朝都对其极为重视。至于到底有没有用,没有人去认真的考究。反正不管是真是假,都只是极力的去吹嘘追捧,当做一件了不得的事来对待。
就连几百年前那位儒家学说的开创者孔子老先生,都曾经在传世典籍中郑重其事地记载下麒麟传说,煞有介事的说上一大通天地大道与其之间的关联。其他的世俗之人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好大喜功的皇帝,如果抓到这么一只宠物,养在皇家园林中,那可是比什么威震四海超级有面子多了。
然而,就算真的世上有这些畸形东西生长,那么它们带来的到底是祥瑞还是灾祸呢要知道,孔夫子听闻君王西狩获麒麟后,黯然**,不久后就呜呼哀哉了呢!
元召自从昨天听倪宽说过这件事之后,他就一直觉得有些好笑。他从来就不相信这些虚妄的传说,国之兴盛,在于人政。用人得当才是大道。不过,既然有这个机会,他倒很有兴趣来见识见识这种绝世生物到底长的是什么样子。
太岳山中,雾霭沉沉,惊闻神兽现出踪迹,所有人都精神振奋地赶了过来。潜龙岭尽头,前方一道断崖壁立,却见一头叫不上什么名字的奇形动物,正被军士们从草木间驱赶出来,有些惊慌失措的蹿到那边,却已经无路可去。
在一片惊呼声中,元召目瞪口呆地张大了嘴巴,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就算是他见多识广,也没有想到会亲眼所见这么荒诞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