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然而,有些人却永远也不会忘。比如,燕王和广陵王。
曾经有几年,老老实实待在自己府中的这两位王爷,仔细观察着外面的惊风密雨,他们内心深处的恐惧,简直是无以复加。只有他们才能真正体会,有一把刀悬在头顶,却一直不落下来的滋味,到底有多么难受!
而那两位皇子的死亡和他们背后势力集团的覆灭,更是让他们心惊胆战。因为他们惊恐的发现,就算是皇帝,竟然也保全不了自己儿子的性命。
这样的惊惧,让他们感觉到无所适从。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潜伏隐忍逆来顺受,便成了他们不约而同所选择的保命方式。
实在是没有办法啊!和生命比起来,其他的都变得不重要了。先皇帝的这两个儿子,把所有的私心杂念几乎都消除的干干净净。唯恐被人探查到丝毫,免得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遭受来杀身之祸。
这样的小心翼翼和心头的巨大阴影,并非是来自皇帝刘琚。那位心存仁厚的陛下,并不不会对他们怎么样。就算是前面那两位的夭亡,认真说起
来,也与他的直接关系不大。
让他们变得如履薄冰的人,是元召。也许在天下人眼中,这个人是大汉王朝的精神所在和力量的源泉。但在他们眼中,他是冷酷无情的恶魔。如果一旦惹到了他,那么下场一定会惨不堪言。这些年来,已经有无数血淋淋的现实,证明了这一点。
也正是因为出于这样的原因,在长安的时候,他们对余生岁月灰心丧气,几乎不再抱什么希望。这样安安稳稳的颓废到死,也许就是他们唯一的归宿。
然而,任谁也没有想到,就在他们几乎绝望的时候,元召却突然给他们指出了一条明路。并且在不久之后,就带着他们开始了这次西征的旅程。
平心而论,对此二王还是很感激的。他们也拿出了全部的实力和信心,想要在这陌生的西方大陆开创出自己的王国。
虽然内心深处很明白,元召这样做的目的,最终还是想要借助他们的身份,把西方大陆名正言顺的收归到大汉帝国的统治范围内。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跟着他来到了这里。
不管怎么说,距离长安万里之遥,未来的西方大陆,就算是名义上接受汉王朝的召令,但实际上,真正的权力将会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这也是当初元召跟他们制定协议的时候,早就制定好的规则。
既然是这样,那就大有可为了。至于名义上接受汉王朝的节制,其实并没有什
么大不了的事。毕竟他们都是华夏族裔,身上流着相同的血脉。归根结底,同根同源,未来还可以互相帮助。
本来这是他们早就接受的事实。为此他们甚至已经制定好了划分疆域的计划。根据之前的协议,他们将在西方大陆的西南和西北方向各自建立自己的王国。分封诸臣,建筑王城和宫殿。然后正式开始自己的王权制度。
只有真正踏上这块土地,他们和手下的属僚们才明白,西方大陆地域之辽阔,物产资源之丰富,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这让燕王和广陵王大喜过望。
第九百二十六章 星火传说知
地面上的积雪还未曾融化,辽阔的西方大陆上,所受到的疾病和战争创伤,正在慢慢恢复。不得不说,上苍有些时候虽然对待万物如刍狗,但也有一些时候,却又给予了丰厚的恩赐。
这场大雪来的很是时候。它有效杀灭了波斯人散播在大地上的疫病菌,把罪恶和腐朽都深深的埋藏。也许,等不久之后雪水汇成河流的时候,就会把所有一切都带走了。
从这一方面来说,生活在西方大陆上的数千万民众,都应该虔诚叩拜苍天,感谢其施与恩泽,普度众生。而实际上,他们也正是这样做的。
比遥远的东方神州疆域还要大很多的西方大陆,虽然远远比不上那里的繁华和文明,更没有那么多的人口。但如果认真加以统计的话,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族类和人群,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如果再加上散落在原始莽荒中的那些土著民族部落,可能有数百肤色不同的族类并存在这里,他们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他们都是这块土地的主人。
而从二百多年前开始强盛崛起的波斯人,不过是这其中的一部分而已。他们像一股飓风一般,掠过大地,纵横四方,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成就了王霸雄图,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
生存在这一方的大多数族类,几乎都没有逃过被奴役的命运。在历代波斯王的铁蹄和刀光之下,为了存活下来,他们被迫选择屈服,以自己的血肉和产出供养着日渐庞大的波斯帝国。经过这么多年奴隶般的生活,他们麻木得逆来顺受,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存方式。
这本来就是一种人类的奇怪现象。跪得久了,就连怎样正常走路都忘记了。更不要说起来反抗,去重新讨回一个人该有的尊严。
如果没有外力的介入,这样的奴隶制度,也许还将长久的在这片大地上继续存在。贵族们永远是贵族,奴隶们永远是奴隶,千年百年,没有尽头。
就算是沧海,也需要飓风才能激起万丈波浪。天要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没有任何人能够想到,波斯王偶然而起的巨大野心,不仅葬送了自己的性命,而且连带着会把他身后的这个巨无霸式的帝国,拖着一起坠入地狱。
来自遥远东方大汉王朝的军队,跨越山海,从天而降。他们几乎是以横扫一切的气势,席卷过这片辽阔的大地。强横无比的波斯人,在这些铁甲骑兵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所有曾经被压迫和奴役的族群,都带着惊恐颤抖的神情,亲眼目睹了这场灭国之战。这些波澜壮阔的画面,留在他们的脑海中,成为永远也磨灭不去的印象。所有人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几乎是代表着上苍意志的波斯人和他们的王,会在旦夕之间,如同云烟般泯灭。
然而,这样巨大的冲击力,带来的却并不是喜悦,而是无边无际的恐惧。因为在这些被奴役百年的族群人眼中,
波斯人是恶魔般的存在。而降服和消灭他们的,也必定是更加可怕的恶魔。
高大的战马骑兵群,在夕阳的余晖下踏过阡陌河流,纵横呼啸。那些寒光闪烁的战刀,带着死亡的光芒,全身甲胄包裹中的冰冷目光,令人都不由自主的远远拜伏在尘埃中,不敢仰视。
汉朝骑兵对待敌人的手段,铁血而残酷。尤其是在波斯王城外的最后一战中,以绝杀的勇气对汉军大营发动突袭的波斯残余势力,得到的报复,几乎称得上是惨绝人寰。
在那一战中,被彻底激怒的汉朝军队倾巢而出,四面追击围杀。凡所遇之波斯人,无论任何身份,皆杀无赦!
这样命令背后的军事行动,其残酷程度,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因为,这样大屠杀的刀锋下,不会对目标有任何的区别对待。这其中就包括老弱妇孺伤病孤残……。
所有肤色不同的族群,他们都睁大了惊恐的眼睛,目瞪口呆的看着大汉骑兵的暴行。他们亲眼目睹了波斯王子和那些贵族们被乱刀分尸铁蹄践踏如泥的场景。更看到了所有波斯人不分贵贱,都如同草芥一样碎灭在尘埃间。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大汉骑兵在所有对外战争中所唯一的一次残暴行动,而这灭绝种族的报复,只是为了一个人而已。
无论如何,汉朝骑兵的巨大威慑力和无与伦比的恐惧感,从此以后已经牢牢地盘踞在每个人的心头。这些
大大小小的族群,把这看成了一个恶魔的传说。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会暗中讲给他们的后代听,以告诫他们,不管在任何情况下,也永远不要去触怒那条来自东方的巨龙。因为,一旦它睁开眼睛,鳞爪飞扬的时候,这世间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承受它的怒火!
汉朝人竟然如此可怕。在战争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完全取代了波斯人在各族群心目中的位置。而且,也已经做好了迎接新的统治者,继续接
第九百二十七章 云涌风起时
天气晴朗,雪光刺目。虽然有些稍微的寒冷,但当战马的铁蹄踏碎一地积雪,马上铠甲骑士心中,还是大多数都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
出现在地平线上的这支千余人的骑兵军队,人数虽然并不算多。却显得很是威武雄壮。全副武装的每一个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势,令人生不起抵抗之心。
而实际上,不管是这些骑兵自己,还是他们这一路上所遇到的任何人。也都是这样认为的。
事到如今,来自大汉王朝的千余精锐骑兵就可以在这片大地上纵横无忌的驰骋,而不必担心来自任何方面的威胁。这是一个真切的事实,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不过,在带领这支骑兵的为首将军心里,总是有些稍微别扭的感觉。在纵马飞驰上一处草坡之后,他回头看了一眼远处的波斯王城,还是暗自叹了口气。
“如果前段日子亲自参加过那些激荡人心的战斗,也许一切都会不同吧”
这位名字叫做李五的偏将一边在心里默默转过这个念头,一边招呼他的麾下骑士们稍微休整一下,准备迎接即将开始的军事行动。
按照燕王和广陵王的命令,除了五千军队留守王城之外,其余的一万五千多人,都将接受他们统一的指挥。李五他们这一支骑兵,只是这次军事行动的一部分而已。
而李五和其他许多人一样,之所以心中有疙瘩,都来自于相同的原因。那就是他们隶属于二王的这两万多军队,并没有直接参加与波斯残余势力的战斗,而是一直追随在他们的身边,以保护这两位王爷为最大责任。
虽然从本质上说起来,所有军中将士责任不分轻重,这也是一种必然的需要。但无论怎么说,身为军中男儿,不能够亲自上阵浴血厮杀,本身就会有很大的失落感。尤其是在汉军大营形势那么危急的情况下,他们保护着二王躲在安全的地方,任凭外面喊杀连天,只是沉默的守候。即便是现在想起来,那种心底深处的巨大煎熬,仍然记忆犹新。
好在,那一切都已经过去。从现在开始,他们将大展拳脚,追随着二位王爷,建立属于自己的功勋。
李五和他的麾下骑兵,想法很简单。不管是汉军大营的将军们还是波斯王城里的王爷,大家既然都是汉人,身上流着相同的血脉。又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万里征伐来到这里,那么无论是谁接下来主导这次战争,又何必区分的那么清楚呢
如果元召还在,那自然不用怀疑。一切都将按照他的指示行事。但现在很可能会让整个西征军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情况下,燕王和广陵王作为身份最高的人,他们站出来,却是名正言顺的事。
这样的想法,并非是因为他们接受了丰厚赏赐而改变的。作为忠于大汉王朝的战士,他们的任务本来就是为国征战,开拓疆土。而在当前的形势下,维护两位王爷的权威,听从他们的命令,似乎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更何况,以武力征服整个西
方大陆,把全部的疆域都纳入控制之下,是元召西征计划的大政方针。就算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也要严格地遵循。
燕王和广陵王为此已经做出了广泛的动员,他们慷慨激昂地发动演说,鼓舞士气。用尽一切办法让这两万多将士都相信,他们才是大汉王朝利益的最佳代表者,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必然会把西方大陆经营的更好。
在二王口中,他们这些将士,就是这一切的奠定者。在汉军大营十余万人马不肯听从调遣的情况下,他们所有人,应该用铁甲、战马和手中的刀,对这片大陆再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以保证将来的安稳统治和更好发展。
就这样,在经过宣誓效忠之后,兵分十路,一万五千多精锐骑兵踏出玻斯王城,开始由近到远,对一切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族群,进行彻底的清理和迫降。
而燕王和广陵王给予这些铁甲战士的命令是,降服者免死,但有不从,无论是什么肤色的族群,一律诛杀干净,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这样的命令虽然有些残酷,但和前些日子汉军四出无情杀戮比起来,并算不了什么。因此,每一个骑兵,在从波斯王城中出来的时候,他们磨亮了手中的刀,已经做好了杀人的准备。
李五选择的是往西南方向。他们有意的避开了汉军大营。虽然王爷们已经说了,大营里的人在没有接到长安的最新指令之前,他们是不会有任何轻举妄动的。但李五还是不
想和昔日的同袍面对。如果那几位将军真得如同王爷预测的那样,很快就会带领军队返回汉境的话,那应该是最好的结果。
往前再走不远,就是好几个族群共同居住的地方。这也算的上是距离波斯王城最近的一块区域了。这里是必须纳入归降之地的。
当先派出去的几个先锋骑兵,带着将军的指令和王爷的意图,已经提前进入那片区域。如果那些族群的人识时务的话,就应该早早的全部出来望尘而拜才是。
可是,让他们感到有
第九百二十八章 兵戈若相向
谁也没有想到,冲突会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突然爆发。而且是在汉军内部。这世间有些意外,本来就很难以预测。更何况,夹杂了无尽野心在内,流血已经避免不了。
事情的最终起因,从二王离开汉军大营进入王城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揭开对峙局面。而引发的节点,就是王城内骑兵的出动。
遵照燕王和广陵王命令的骑兵,严格执行了王爷们制定的军事计划。他们驱赶着部族民众,让他们离开原先居住的地域,都到指定的地点去重新划定他们的生活和日常活动范围。
这样的行动,只是二王计划中的一部分。他们就是要借此好好梳理一遍这块土地,达到树立自己的权威目的。在今后的王权扩张过程中,好好听话的,自然会得到应有的待遇。冥顽不灵妄图抗拒天威的,将被以铁血手段残酷对待。
而在行动最初开始时,发生的一点小意外,燕王和广陵王并没有放在心上。当时他们在王城内接到外出的将军派人回来汇报,说是军事行动遇到了阻碍。有几个什么随军而来的书生,竟然阻拦骑兵们进入部族居住地。而且态度坚决强硬。所以派人回来请示怎么办。
当初元召还在的时候,燕王和广陵王好像也听说过这方面的事。隐约知道元召似乎非常看重这些书生们的作用。只是他们并不清楚这其中的细节,也不曾去多打听。
然而今天,竟然是这些人首先出来阻碍他们的大计。燕王和广陵王冷冷笑着,轻蔑的摆了摆手,命令去通知所有的领兵将军,自己便宜行事,不必再来请示。
所谓“便宜行事”,这背后所隐藏的意味,就太丰富了。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二王相信将军们都会明白他们的心思。不过区区几个书生而已,在犀利的军事手段面前,他们的作用简直不值一提。如果真的不知好歹,激怒了那些骑兵,被失手杀伤几个,他们一点都不担心会担不起这个责任。
负责清理西南方向的李五,是最先得到王城指示的将军之一。他的做法很干脆,在几番言辞交锋对方不肯听从的情况下,他直接命令手下把以萧望之为首的那七八个书生都绑了起来。
李五还算是多少有点脑子的人。虽然做得有些粗暴无礼,但很好的掌握了分寸,没有发生流血死亡的事。毕竟这些倔强愤怒的书生们都是汉人。他们不辞辛苦万里而来,也算得上是勇敢者了,却不能轻易的伤其性命。
只是,李五并不知道,在其他地方,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死亡的悲剧,或者说是遗憾。有几个坚持自己使命和信念的文化传播者,为了维护他们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并且初见成果的怀柔政策,在与王城骑兵们激起的冲突中失去了生命。
离开汉朝跟随大军西征之前,他们的身份只是书生,并没有在朝堂上担任什么职务。也没有什么显赫的出身。大多数人都只是怀着一种崇高的信念和对华夏文明的无限爱护,才接受了这次任务。这样的情怀,无疑值得所有人尊重和赞扬。
具有这样高贵人格的书生们,他们的身份却又如此低微。以至于他们的死亡,并没有人当作是多么重大的事。牺牲在西方大陆的将士已经有很多,名单上再添加一笔,也不过是轻飘飘的几个名字而已。
只不过,当时轻率作出指示的二王可能绝对不会想到,正是这几个在他们眼中卑微如草芥般生命的逝去,把他们的错误推向一个再难以挽回的境地。在不久的将来,当王权梦断、骇然回首的时候,他们才悔悟曾经做出过的决定是多么愚蠢。只是,一切悔恨都来不及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