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书生的力量,在某些方面可以释放到无比强大。但在严格执行命令的铁甲骑兵面前,他们除了愤怒,其他的好像却无能为力。
萧望之被绑缚双手放在马背上,他眼中有些绝望的看着骑兵们开始他们的行动。居住在这块地域的几个部族,从长老、酋长首领们开始,毫无区别的被驱赶到一起。然后,他们都面色惊恐的开始听那位杀气腾腾的将军作出对他们命运的安排。
很快,肤色不同的几个部族民众间响起低声的哭泣和抗议声。没有人愿意离开族群世代居住的地方。更没有人心甘情愿去接受别人强行安排的未知人生。这些部族间虽然以前一直受波斯人的奴役,但在波斯帝国覆灭后,他们惊喜的发现,也许大多数人的命运将迎来彻底的改变。而且,这段日子来自汉人的帮助和对他们生活的改善,也让他们意识到,跨越山海而来的汉朝人,或许真的就是传说中上苍派来普渡众生解救苦难的呢!
然而,心中刚刚升起的希望和喜悦,就被突然而来的铁蹄踏碎了。所有的部族民众都惊恐不已的看着面前发生的一切。他们非常不明白,同样都是汉朝人,为什么有的是来帮助他们的,而有的却是要把他们粗暴驱离居地,重新陷入被奴役的命运中呢
汉朝骑兵却没有对他们解释的义务。在雪亮刀锋和无情的命令下,部族长老和首领带领着他们
第九百二十九章 千杀方称王
原先制定好的计划刚刚开始,就受到了阻碍。让坐镇波斯王城的燕王和广陵王禁不住怒火万丈。
派出去的人马虽然都没有经受什么损失,安然无恙的回来了。但这种深深的挫败感,是他们所不能忍受的。尤其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汉军大营竟然敢做出这样的决定,大规模的派出精锐骑兵拦截。而且据回来的人说,那些骑兵都是一副敌对的态度,如果不顺从他们的意思,很可能就会真正的刀兵相向,流血伤亡。这与他们原先想象中会出现的局面大为不同。
生性高傲的皇室亲王,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屈辱。十余万汉朝军队不肯听从他们的指挥,已经令他们心生怨愤。而今竟然敢出来阻碍他们在西方大陆这块无主之地上的王霸雄图。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有退回城来的将士,都受到了严厉的训斥。当夜色降临,两万多人马被聚集起来,接受了最新的命令。
燕王和广陵王以十分罕见的姿态,亲自披上了战甲。他们遗传自武皇帝的血脉,绝对不肯接受稍微的挫折。既然汉军大营中的那些家伙不识时务,想要凭着他们的力量守护那些部族民众,那么就要让他们知道,王者的意志是多么不可抗拒!
制定好计划后,两人进行了分工。燕王带领少量人马留守城中,顺便密切注意汉军大营的动静。而广陵王则亲自带领大部分军队,趁着夜色出城,直扑他们已经选定的目标。
当断则断,兵贵神速这样的道理,广陵王倒也多少了解一些。他虽然是第一次带领兵马进行军事行动,却也颇有一副将军的样子。这位身材高大的王爷,骑着高头大马,全身盔甲。他也曾习得弓马骑射,有一股子蛮力。
在广陵王内心深处,很是自负。以前是碍于自己的身份,没有机会从事这些兵戈之事。现在兵权在手,他不禁意气风发。回头看着灯火之下千万骑跟随在后,踏出城门。仰天冷笑道。
“所谓的名将,不过就是那么回事儿……这次本王就要让所有人都看看,究竟什么才是天纵之才!哼!”
广陵王比燕王要年轻许多。心中对未来的期望,也要更加强烈。他绝对不满足平淡无奇的度过今生。他的雄心是要把这片比汉朝还要辽阔的疆域全部握在自己的掌心。
至于燕王兄……在夜色中纵马的广陵王脸上闪过一丝厉色。他又回头望了一眼被远远抛在身后的王城。有一些念头已经在心中慢慢的升腾。
从来一山难容二虎。这块眼看就要收入囊中的王者之地,在不久的将来,怎么能够允许两个人共同治理呢机会总是有的。他会慢慢的成就自己的王者之路。并且如果在有生之年能够做到,广陵王也并不介意把目光投向东方。那块生养他的土地,等到再次回去的时候,长安城,未央宫……都将在他的剑下颤抖。
带着巨大野心的广陵王,开始搅动风云。他的狠辣手段展现出来,果然做事情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分布在王城周围数百里范围之内的十几个较大的当地部族居住点,都被扫荡一空。这些先前逃过一劫的部族民众,终于还是没有逃脱命运的波折。他们被铁甲骑兵们毫不留情的像羊群一样驱赶,连夜进入王城之内。在此过程中,有些不肯听从命令的人,免不了流血受伤。
亲自指挥这次行动的广陵王,脸色木然的看着眼前的场面,情绪上毫无波澜。在他眼中,这些异族人根本就不值得怜悯。既然生来就是奴隶的命运,那就好好安分得去当自己的奴隶好了。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如此残酷,又何必去操心这些低劣民族的未来呢!
想到这些时,广陵王忽然感觉到元召的形象也没有那么高大了。而他心中的自负感就越发强烈起来。天降大任,舍吾其谁他广陵王才是真正能够成就霸业的人。
那一夜,城外有好几处火光大起。有些拖拖拉拉的部族民众被强行驱赶之后,汉军骑兵得到命令,直接烧毁了他们居住的地方。等到天明,都成了一片废墟。
他们的行动非常迅速。等到汉军大营的斥候们报告回详细情况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上午时分。
李陵没有想到王城中的那两位王爷竟然不达目的不肯罢休,直接运用了如此激烈的手段。这也怨他们过于大意了。毕竟是第一次独掌大局,考虑事情还并不周全。
还没有等到他说什么,公孙戎奴和其他人已经勃然大怒。这就欺人太甚了!
上一次大军出动,已经是手下留情,并没有做得太过分。只是让他们知难而退而已。却怎料到,对方做的更过分起来。
“李将军!我想……我们不能再姑息迁就了!否则,很可能会让西征大业毁于一旦。如果真的走到那一步,我们这些人就将是大汉王朝的罪人。”
回到汉军大营的萧望之,早就预感到事情不会那么容易就罢休。此时此刻,果然还是发展到了两方尖锐对抗的地步。想起那好几位同道中人的惨死,他平静的语气中隐含着怒意,丝毫不加掩饰自己的
第九百三十章 一箭风云破
广陵王的行事果决,倒是非常符合他身份。看到汉军兵临城下,他不禁杀心大起。在他内心认知中,一向认为所有的军中将士都应该忠心和听命于皇家。像现在这样公然刀兵相向,实在是一种极其悖逆的行为。
而这一切的原因,被他想当然归结为是几个将军造成的。尤其是李陵,年纪轻轻就领兵作战,并且屡立功勋。而且此人对他们极其傲慢无礼,早就让他心中不爽很久了。
上一次他拔刀欲杀之,并不是偶然起意,也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长久以来的嫉恨,让他忍无可忍。没想到,没有杀死对方,终究还是造成了麻烦。
素来心狠手辣的这位王爷,当再次听到李陵带领军队奔王城而来的时候,他心中就已经打定念头,这一次非要找机会杀死此人永绝后患不可。
为此,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已经召集心腹卫士们做好了准备。几张最大射程的九臂连环弩就放在手边,他要用这种军中大杀器来对付李陵。就看他命大不大了!
“大胆!李陵小儿,你今天敢兴师动众来这里,真是吃了熊心咽了豹子胆,不知好歹。为了这些低劣种族的人,难道真的想以武力相对吗”
听到城头上的怒喝,单骑在万军之前的李陵抬起头来,冷眸如电,遥遥看着广陵王并不清晰的面孔。他暗自磨了磨牙。
“广陵王,你和燕王贵为王族,理应自觉维护大汉王朝的国家利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西征大计的顺利完成。却没想到,你们竟如此自私狭隘,为了你们各自的野心,弃家国利益于不顾,妄自割据地盘,分裂军队。而今更是倒行逆施,用残酷手段对待已经表示顺服的部族民众,擅自破坏整体西征大计,妄想称王称霸……真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陵和十万王师在此,岂容你们继续胡作非为下去。念在你们都是皇室亲王的份上,如果现在放下刀枪,开城投降,并且释放所有的部族民众,表达痛改前非之意。我们自然会网开一面,把你们押回长安,交给皇帝陛下亲自处置。如若不然,就休怪我不客气了!”
少年将军立在马上,大义凛然,声音慷慨激昂。最近一系列的遭遇和经受的伤痛,终于让他逐渐成熟起来。雄鹰展开翅膀,开始搏击风云。
却不料,他的这一番指责,换来的只是燕王和广陵王的不屑一顾,还有他们的无情嘲讽。
“李陵,你以为你是谁啊实话告诉你吧。别说是你了,就算是你师父元召还在,也已经无法阻挡我们已经展开的王霸大业。整个西方大陆地域,我们是势在必得。哼!李陵,你还是带领着所有的军队赶快想办法撤回汉境吧。你应该知道,整个朝堂上除了元召,没有人会再有这么大的魄力来支持西征这件事。相信不久之后,命令你们撤退的旨意就会来到。既然如此,还不如早早做好滚蛋的准备,你带着人舞刀弄枪的在这里又有什么意义呢”
城头上密布四周的两万多军士沉默的看着下面,
五万大营兵马正严阵以待,准备听候将军命令,随时出击。有浓重的阴云笼罩在头顶,气氛压抑,令人窒息。
他们都是大汉王朝的战士。在过去这些年里,有多人曾经并肩战斗在草原、西域或者是其他不同的战场。可是今天,他们却不得不为了各自所维护的利益而战。这样的无奈和沉重,堆积在每个人的心头。大多数人都不想把刀锋朝向昔日的同袍,然而,却无能为力。
也许,下一刻就会万军拼杀,血流成河。
“我最后再说一遍,马上开城投降……。”
李陵竖起剑锋,以剑为令,严厉的对城头上的人下了最后通牒。然而,他的一句话还没说完,蓦然,杀机暴起,距离几十丈外的城头高处,随着弩机扣响,几缕冷锋直奔他的面门而来。
李陵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在阵前早就有思想准备,随时防备来自不同方向的袭击。听到熟悉的振响声,他马上就意识到,有人偷袭。而且,听响声正是九臂连环弩!
李陵在吃惊之余,并不慌乱。看清弩箭的方向,伸手之间,一面小小的铁质圆盾遮住面门。“叮咚”几声,数支都被挡住。
九臂连环弩的劲力非常大。李陵虽然眼疾手快的挡住了射来的第一簇,但却被震得胸口气血翻腾,他本来就是带伤出战,忍不住一口鲜血喷了出来。他心中怒急,正要挥剑退后指挥攻击时,却听到广陵王猖狂的大笑声又从高远处传来。
“李陵!看你还不死……哈哈哈!”
知道不妙的李陵急忙挥剑,后面的几十骑也终于反应过来,大声惊呼着赶过来相救。然而,终究还是晚了一步。广陵王亲自射出的第二簇一共三支弩箭,转眼即到。
李陵想要用剑去格挡,然而这般劲力,势必难以成功。后面举着盾牌赶来相救的骑兵眼看也已经来不及了。李陵心中悲凉,身为将门之后,虽然早就知道刀箭无眼,生命无常这样的道理,但他还是怎么也没想到,
第九百三十二章 含元殿生波
大汉长安,春雪消融。时隔多年之后,名叫终军的男子终于再一次主动请缨,接受了最艰难的任务。
历经岁月洗礼的他,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但在所有人印象中,愿请长缨缚苍龙的少年,仍旧像一把开刃的剑一样,从来都不曾折损过锋芒。
那些壮怀激烈,也许都已经成了过往。功勋与荣耀,被青史铭记。少年高傲的情怀,在经过这些年执掌重权后,变得越发稳重成熟。
大汉王朝开创百年,尤其这高速发展的二十多年,才造就繁荣盛世,璀璨文明。除了历史的机遇之外,离不开一大批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而终军就是这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这位从小就胸怀大志的人,自从执掌大汉司隶校尉府以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大汉王朝的吏治清明、朝堂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元召在长安的时候,对于交给司隶校尉府的所有事宜,都素来非常放心。在内心深处,就连他对终军也是非常敬重。这个人内中的风骨,正是华夏风范的表率。
有时候,元召会在暗中庆幸,而且有巨大的成就感。这种感觉并非是为了自己对于这个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而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深切地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
不管是司马相如、东方朔还是终军,在自己的介入下,他们终于可以施展各自心中的抱负。去真正的开创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如同原先历史轨迹中那样,或夭亡,或屈辱隐忍滑稽附会,或不甘心的消磨尽生命……。
元召以自己最大的能力,为类似于他们的许许多多人,搭建了一个宽阔的历史舞台。而他们也不负所望,各有成就。
不管是任何时代,只要有了一批这样的国家脊梁,那么繁荣昌盛,必然可期。就算是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或者是危局,他们也一定会竭尽全力,以国为任,渡过难关。
也正是因为这样巨大的信任感,元召才能放心的放下一切,把长安以及整个大汉朝堂都托付给他们,然后去万里西征,而不必顾及身后之事。
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当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不必担心会找不到可堪大任的人。
西方大陆的消息,终于还是传扬开来。长安的朝野之间,虽然得到的极力控制,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慌乱。
虽然元召可能遭遇不测这样的绝密信息,只有皇帝一个人知道,他怕引起动荡,没有对任何大臣提起。但只其他几个消息,就足够令人感觉到震惊了。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大汉骑兵军团,竟然在西方大陆陷入到困境中。先是瘟疫疾病的侵袭,然后是波斯余孽的围攻,因此造成巨大伤亡……再然后,就是燕王和广陵王如同叛逆行为的发生。
这一系列的事件,因为长安得到的具体细节并不算清楚。所以还不能评估后果会严重到什么程度。然而在这些扑朔迷离的背后,还是有许多有识之士发觉了这其中的不同寻常。
尤其是燕王和广陵王的反常行为,令人费解。当初他们在长安的时候可是规规矩矩的,从来不敢逾越半分。怎么现在敢公然如此更何况,有元召在,他们又是怎么生起不臣之心的呢这一切都不符合常理。
但这些疑惑,没有人能够得到答案。无数的目光,也只能投向未央宫,盼望着皇帝陛下能够做出明确的解释。
皇帝并没有解释什么,也没有再继续公布任何关于西方大陆的消息,更没有提及关于元召的任何一句话。
就算是一些大臣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尚书台和御史大夫那里,他们也没有得到更多的了解。尚书令大人东方朔和御史大夫司马相如,跟他们知道的是一样多。自玉门关大将军府传回来的最新军报,也只是说燕王和广陵王割据王城拥兵自立,和汉军大营互相对峙,处于一种僵持的局面中。
事关重大,没有人会漠不关心。朝野之间,许许多多种议论开始浮现。而许多声音并不乐观,不免搞的人心惶惶,动荡不安。
也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未央宫中终于有消息传出来。皇帝陛下决定,要求所有在长安的朝廷大臣、宗室勋贵、各部有司长官、以及部分诸侯王,共同参加明日的大朝会。
所有人都预感到,皇帝陛下的这个特殊命令,很可能经过长久的考虑。也许,有些重大的事要发生了。
r />
那天,也只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当所有该来的人都聚集在含元殿,皇帝刘琚平静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他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努力的平息心情,以便使自己的思路更清晰。
这次朝会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讨论关于西征事宜的。主持朝会的尚书令东方朔,把这几天陆续收到的几封急报正式做了通报。虽然大多数人都已经通过不同渠道知道这些事,但真正在朝堂上听闻详细,还是都感觉到暗自心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