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血丹心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流年书柬
这种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从他金殿陈策、封侯开府之日?还是从他一剑扬威、震慑千军之时?
此时,听着他指点着下方各处侃侃而谈,站在身后不远处的青袍老书生脸上带着笑意,手捋须髯,满是欣赏之色。
自己没有看错,小侯爷果然是和恩师在某些方面是有相同品性的人。如果自己以后真的不能进入朝堂得以施展胸中抱负,那么,就好好的待在小侯爷身边,帮他做出一番事业,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元召自然不知道主父偃的想法,他正在满脸陪笑恭敬的于马上拱手,听着那位已经退休的老丞相的一番教诲。
“小子,你可不要光说这些大话啊!老夫给你筹集的那些钱财,是要回报的。到时你可别给我败光了,还指着这些帮老夫挣点养老钱呢。哈哈!”
“那哪能啊!您老人家就放心吧。到时候要真没钱啦,一定把您老接到小子府中去吃饭就是了。嘿嘿。”
两位侯爷,一老一小,对答诙谐,都是开玩笑的语气,四周人也哈哈大笑起来。
这窦婴自从辞去丞相之位后,脱去了琐事缠身,乐的一身清闲,性情竟似回复到了年青时代的几分豪爽。
每日里除了契阔谈宴,纵情豪饮,就是相伴一帮军中昔日故旧,出长安城去终南山打猎。而每次回来,是必定要经过长乐塬来瞧瞧的。美其名曰,是来看看自己交给元召的钱浪费了没有。
其实元召心里自然明白,这窦老头儿外冷心热,这是对自己有好感,明里暗里眷顾之意,对此,他是心存感激的。
今日却是恰巧,他们这一帮军中宿将又去终南山走马行猎而回,收获丰厚,来到长乐塬讨杯酒喝时,就遇到太子刘琚的一大帮人从长安而来了。
虽然刘琚已经是太子了,有了君臣之分,但在这些老一辈的朝廷功臣面前,他是一点儿都不能托大的。彼此之间是先行的君臣之礼,然后又行了晚辈参拜长者之礼。
这一帮老将对这有礼貌的孩子还是很满意的,他们大多是性情耿直之辈,对于朝堂上的那些勾心斗角的勾当接触较少,因此气氛融洽,一大帮人合在一起,在长乐塬上四处又看了一圈,指点谈论,很是高兴。
既然都是豪爽的人,一顿酒又是免不了的。新打的猎物,经过一个冬天的将养,正是肉质鲜美肥嫩的时候。大锅架起来煮上屠剥干净的肉,又在架子上烤了一只肥羊。
元召又派崔弘去渭河上打了两尾鲜鱼,亲自做了两道清蒸鱼。
新酿的烫喉烈酒,香气扑鼻的美味佳肴,杯盏流觞之间,分成三大帮而围座的人都快意非常。
喝到酒酣耳热之际,有豪情满怀的老将披襟当风,拔剑而舞。更有人停箸击盏,慷慨而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数度循环,众声相合,余音绕于山林,不绝如缕。
周围人都被这气氛所感染,一起大声喝彩!连远处巡视的骁骑营兵士们也用刀柄敲响了胸甲,以添声色。
声音远远传去,营造的间隙里在休息的“劳改犯”们有许多人似乎也被触动了什么感情,呆呆的向这边张望着,脸上是羡慕的神情。
&
第一百章 安得两全法 天机未可说
平川芦白风飘絮,云涯剑舞水凌砂。
烟波浩渺澄碧色,七弦裂匣凝未发!
喧嚣了一天的长乐塬终于寂静下来。苍穹大地,星空如同墨染,远近篝火相连,骏马的嘶鸣声偶尔响起,旷野的风有些凛冽,但有时候人心冷暖与天气无关。
在长乐塬最南端的云涯之上,有竹笛清音在缓缓的吹奏,脚下的渭河水汹涌奔流,直向无尽的远方。
下午的时候,太子的车驾没有随着那帮老将军一道回长安。因为刘琚还有许多事要和元召细说。
等到那曲悠扬笛音抖落下最后一个音节,元召把短笛交还给小冰儿,打发她自己去一边练习。搞不懂,为什么身边的几个女孩子都喜欢这个东西?
泠霜泠雪姐妹缠着他学了一阵之后,现在连只喜欢舞刀弄剑的小冰儿也非要学。难道是这个时代太缺乏乐器的缘故?呵呵!
“大姐儿……也非常喜欢!你送她的那支,她一直带在身边。”
元召回过头,篝火明灭的光亮中,是刘琚那副有些暗淡的脸色,眼神里带了些期望。
元召心底里暗叹了一声,自从上次聂壹暗地里给他说过那个消息后,他就知道建章宫中一定会派人来的。只是没想到是刚刚册封的小太子亲自来了。
身后是临时搭建的几座帐篷,脚下是一片平阔的土地,侍卫和羽林军在远远的警戒,身边都是亲近的人。
“嗯,我知道。那……你这次来是卫夫人的意思吗”
“不是的!是我自己想来,想把心事对你说说。起先的时候,娘亲是不许的,后来经不住我的哀求,她才放我出来的。”
刘琚看到元召听到他的话后点了点头,就继续说下去。
“要来的时候,我去看过大姐儿了,本来以为她会让我给你捎什么话的,可是她犹豫了一会儿却什么都没有说……。”
元召手中折了一枝芦苇,手指轻拈,芦花纷飞,静静听着他在说话。
“她虽然努力的装出一副安宁的表情, 可是内心的慌恐不安,眼神里是藏不住的!元哥儿,就真的再没有办法了吗大姐儿好可怜的啊……!”
说到这里,他终于忍不住,拉住元召的一只衣袖,声音里带了微微的颤抖和酸楚之音。
利安公主开春以后就会远赴草原和亲一事,早已在年前正式公布,人尽皆知。所有人都对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公主抱以无限怜悯,元召身边的人自然也不例外。
此时听到这太子说起,心里都感觉沉甸甸的。年前的时候有流传的消息说是已经拒绝了匈奴人的这个条件,不知道现在为什么天子又改变了主意。
傍晚时分特意从骁骑营那边赶过来的卫青拍了拍刘琚的肩头,温言说道:“这是朝廷的决议,诏令已经公布天下,又有什么办法可想呢?唉!”
大家还在梵雪楼的时候,素汐倒是偷偷的跟着出宫去玩过好几次,与灵芝、小冰儿都很合得来。
“师父啊,匈奴人那么凶恶,草原的环境又那么恶劣。素汐姐姐身体又那么弱。怎么可以让她去那种地方呢!那可怎么办……师父你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面对着那几双期盼的目光,元召苦笑着无奈的摇了摇头,有些话他现在没法儿说。
朝廷有一个大计划!而且这个计划的决定者就是当今天子本人。
虽然熟知历史的元召知道,这个计划不管保不保密,最后都不会成功。但现在他也没有办法去阻止,因为刘彻不是一位普通的帝王。
自从长乐宫的太皇太后表态正式放权以后,脱去了牢笼的束缚,皇帝内心的猛虎已经开始苏醒,现在恐怕还没有人意识到这位帝王的野心会有多大!但元召知道。
所以虽然明明知道这次他会经受一个很大的挫折,并且会招来严重的后果,但元召没有办法去劝说。因为自己不能让别人看成是神,去预言一些将要发生的事,那样会不容于这个时代的。
看来自己给他的那个十年生聚计划,他现在还是没有耐心去等待啊。急于求成,好大喜功……正是这位年轻帝王的本性。
国家战争,拼的是综合实力和强大后盾,无论是古今中外,还没有听说过凭着一两次侥幸而成功的。
就让他经受这次挫折也是好的!虽然会激怒匈奴人的凶残本性,北疆战火会更激烈,会受些损失,但也是有好处的,起码可以让他经受这次教训,以后的军国大事不会再这样莽撞了。
元召自问不是圣人 ,管不了天下那么多苍生的生死,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做而已,如果为了这些而去危及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安全,那他不会去强行做的。
惟一让他心里有些愧疚感的是……那个柔弱的小公主。
曾经那么无助和感激的眼神,在那个自己带她出宫的长安之夜里,深深烙在了元召的心底。
史书上记载的利安公主很早就香消玉陨了,史官寥寥几笔略过,隐去了多少真相!并没有留下太多详细的信息。
反正据元召猜测,她短暂的生命,不是消逝在未央宫内的帷幕争斗中,就是埋葬在了遥远的大漠深处。难道就是殒身在这一次的事情中了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就是她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春天了吧眼睁睁看着一个花儿一样的少女走向毁灭,心情为何会如此不爽呢!
刘琚见元召好久都不说话,来时的期盼终于渐渐失望下去。既然连他也没有办法,那大姐儿的命运就真的无法挽回了!
他年纪终究还小,想到伤心处,不禁悲从中来,泪珠终于再忍不住,眼角滚滚而下,无声哽咽。
“明天,一起回长安,我跟你去一次未
第一百零一章 野望尽头 谁家宫阙
夜影深沉,长街寂寥,马车缓缓而行。马是普通的马,车是普通的车,而坐在车厢里闭目养神的人,却并不是普通的人。
丰神俊朗,神情儒雅,淮南王刘安年轻时就是风流公子。如今虽然已过中年,但那种长期养尊处优所形成的雍容之气,却令人不知不觉为之折服。
身为汉高祖的皇孙,当今天子的皇叔,身份不可谓不尊贵。而占据江淮丰镐之地,裂土封王,世代承袭,在各诸侯国中,又国势最盛。
其声望之隆,于“七国之乱”平息后的这近二十年时间里,一时无两,隐隐然已经成了各诸侯国的首席代言人。
这样的地位,可以看作是天下寥寥的几个有资格指点江山的人也不为过了。
可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前边吴、楚之国的教训并不远,在某些事情上,刘安的心中是有着深深的思虑的。
开国之初,因为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高祖皇帝分封天下,以刘姓子侄镇守四方,本意是为了使刘氏的江山更加牢固。但是让他并没有想到的是,以后的皇帝会与这些诸侯王的矛盾越来越深,反而成了威胁社稷统治的不稳定因素。
其实,这样的事在每个朝代都是不能避免的,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未央宫中九重高阶上的那个宝座太诱人了!
一言九鼎,俯视天下,挥手之间,风云雷动!
这样的赫赫威风有哪个男人不想去拥有呢他刘安又何能例外。何况父辈的恩仇在他心中念念不忘。
今晚武安侯田玢给他透露的一些消息,让他的心情很不平静啊!
这段时间朝中风波不静,大臣退位,皇帝开始公开选拔天下贤才,朝政这是要有大的变局啊。
所以他接到身在长安的世子刘建秘密传信后,敏锐地感觉到这其中也许有机可乘,所以提前来到长安,探看虚实。
并且在贺旦过后也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以留恋长安风物为理由,暂且留了下来,就是想要好好的看明白这次的变局。
朝臣中还是有许多与他暗中交好的,有的是因为旧日的情谊,有的是因为贪恋钱财,所以最近他也从许多渠道得到了一些消息,心中已经有了隐约的猜测。
至于为此而付出一些金银宝贝,这算是事儿他淮南王最不缺的就是这些!他有铜山盐海,还在乎这点儿东西吗
用那些无用之物,换得自己最想知道的朝堂局势和绝密情报,在他看来,太值得了!
而今晚太尉田玢对他透露的消息和猜测,无疑是最值钱的。为此,他走的时候,给武安侯府留下了满满一箱的玉石珍珠。田玢那张阴沉多日的老脸,难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只是……说到珍宝,他想起了上次赏赐给流云帮主郭解的那一车。可惜了啊!事没办成,人却被砍了头,偌大的一个帮派,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烟消云散了。
“那个小小的长乐侯,本王要他全面的资料,这几日内就去办好!”淮南王朝车厢外低声吩咐了一句。
名叫少恭满的男子连忙接声应诺,他来往长安多次,陪着小王爷在长安又过了这半年,各处关系已经打点熟悉。而且这长安潜伏的几百名淮南暗探,也是由他统领的,因此,这些事自然由他去办。
走在他前面的“一丈伏魔”韦陀,淡淡叮嘱了一句:“暗中打听就好,别去惊动他。那个人的修为……高深莫测,你们要小心!”
少恭满微微愣了一下,韦陀是什么样自负的人,他们淮南王府的人都很清楚。听他话中之意,竟然对那长乐侯很是忌惮,难道那小侯爷有那么厉害
他还没有出口相问,却听到世子刘健在旁边冷哼了一声。
“这个什么长乐侯,去年秋天我刚到长安的时候,倒是与他有过一面之缘。当时本来与田家老二想要好好教训他们一顿的,却被汲黯那老家伙搅了局,哼哼!后来本来想再去他们那间茶楼,让他们知道些厉害的,却一直未得其便,今日父王提起,倒让我想起来了,改日一定去让他们去吃些苦头!”
他话音刚落,就被坐在车厢内的淮南王呵斥了一句。
“早就给你说过多少次,不可小觑天下英雄!这世间藏龙卧虎,有的是厉害的人物存在。不改掉你这个狂妄的性子,早晚会吃个大亏的!”
刘建对他父王终究还是有些畏惧的,见他有些微怒,连忙低头认错,表示会认真改正。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做大事,还是需要脑子的。个人武勇就算再厉害,在智谋面前,又抵得什么用呢所以,你有空还是要多向府中几位先生讨教啊,多学点谋略,等到将来我把这个位置交给你,也会放心。”
刘建连连称是,他们父子在这方面却是有些相同,他的心中也很是赞同这番话的。而面无表情的韦陀心中却大不以为然。
因为,这世界上还有一句话说的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成渣啊!”
不过,韦陀现在自然不会大煞风景的把这句话说出来。这些日子,在他的心中,对那一天雪原上的那一剑之威是念念不忘的。
后来,他曾经又悄悄地去那个地方看过现场。遗留痕迹的轮廓,让他心中惊骇!也只有达到他这个修为水平的武者,才会真正懂得如此凌厉的剑气意味着什么。
他也曾经一度怀疑这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然而,他更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一剑如虹是他在远处亲眼目睹,当时自己大惊之下竟然牵动了自身气机,气血翻涌受了暗伤!
那位小小侯爷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春秋故老相传中,有几人用剑已经达到了通神的地步,难道如今的世上会有如此人物?
看自家王爷今后的行事……韦陀心底隐隐有些担忧。如果那长乐侯是敌非友的话 ,倒是一个心腹大患,将来也许会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
大街之上,此时无人,马车逐渐走远,终于渐渐消失在黑暗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