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后波斯崛起。大流士一世征服埃及。接手法老们未竟事业,终凿穿漕渠。从红海船入地中海,只需四天。漕渠足宽二十丈,可供两艘桨帆船,并列行驶。足见工程之巨。
波斯人后,马其顿帝国兴起。亚历山大横扫欧亚,埃及逐渐希腊化。托勒密王朝对水利并不重视。这条接力凿穿的黄金航道,很快被淤泥阻塞,随之荒废。
后几经重开,又几经淤塞。
随后,奥斯曼帝国崛起。奥斯曼素丹对贸易本身,并不感兴趣。更喜欢占据欧亚十字路口,收取过路费。如此一来,古老的水道,再无疏通之可能性。乃至急于寻找印度的欧洲人只能扬帆西去,促进好望角和美洲的发现。
直至十九世纪末,这项延续了四千年的烂尾工程,最终由法国征调四百万埃及人,花费整整十年,(1869年)最终完成。为开凿苏伊士运河,计有十二万埃及人死于工地。许多尸体,无人认领或无法辨认,最终草草埋骨在黄沙,亦或被投入苏伊士运河之中。
自随蓟王泛舟南下,亲眼得见顿逊海渠的开建。开凿『苏伊士海渠』的念头,便在秦后鲁琪拉的心头萦绕。挥之不去。
若能沟通红海与地中海。丝路商人无需忍受安息的重税盘剥,经水路,将大汉的丝绸,源源不断贩运罗马。随之而来,蓟国横海舰队,长驱直入。
那些个围绕地中海而建的罗马城市,几不设防。
每每虑及,心头便犹如火烧。
洛阳,西园,长秋殿。
“卑下伍孚,叩见太后。”上军校尉伍孚,肃容下拜。
“校尉免礼。”帘内何后轻声言道:“校尉可知所行之事,何其艰险。”
“太后如何得知?”伍孚不由一愣。
“自是大将军告知。”何后言道。
“卑下已有死志。”伍孚实言相告:“必除贼臣。”
刘备的日常 1.171 飞桨木兰
“家小何在?”何后遂问。
“家小已送入函园。蒙大将军厚恩,以露台宅邸相赠。又赐蓟钞百万,此生无忧。”伍孚答曰。
“董卓暗披软甲,刀剑难伤。”此事,何后亦知。
“无妨。”伍孚答曰:“卑下已觅得神兵利器,当可一击毙命。”
“也罢。”见他心意已决,何后言道:“若除贼臣,校尉当封侯。”
“谢太后!”伍孚再拜而出。
稍后,长乐太仆赵忠,应召入内:“太后。”
何后言道:“九九重阳,举家欢聚。传朕口谕,京中何氏亲眷,皆入园中赴宴。”
“喏。”赵忠自去传命。
蓟王秦后,新婚燕尔。循例。蜜月之中,新妇皆与夫君,同床共枕。密集受孕。
完成血矛之约的希雷娅并阿奇丽娅,心结尽解,冰释前嫌。正如希雷娅梦境所示。阿奇丽娅,身具亚马逊传奇女王塔勒斯里斯的血脉。从母系氏族的角度而言,阿奇丽娅亦是亚马逊。毋庸置疑。尤其承欢一夜,双双醒来。四目相对,二人心照不宣,默契共生。
得知自东迁以来,历代女王的贞落,已与夫君血浴。阿奇丽娅不禁心生异样。昨夜又何尝不是浴血一战。
待稍后醒来的星辰·阿斯翠娅,说起解除血牙诅咒时,贞血涂唇的经历。更让阿奇丽娅,娇羞无限。
悉知深肤亚马逊,命运多舛。阿奇丽娅言,在罗马时,曾特意搜集过东迁亚马逊一族的情报。如同万里征途一般,支离破碎。历次战役被俘亚马逊,遭遇与女王等人,并无二致。还有不少,被贩运到罗马。充作女角斗士,搏击取乐者,不下数百人。时至今日,或十不存一。
女王轻轻颔首,战死是我族最终的归宿。
阿奇丽娅忽又言道:还有女战士伙同角斗士起义,杀出城市的传闻。罗马边墙行省,最大一支沙漠马贼的首领,绰号“血沙蝎母”。许是亚马逊。
曾号“血巢之母”的星辰·阿斯翠娅,点头道:感觉很像。
比起为战而生的亚马逊,先行复苏。秦后待女侍医入室施术,才被腹下阵阵清凉唤醒。欲挣扎起身。身侧希雷娅安抚道:皇后勿动。宫妃侍寝,侍医善后,乃是例行宫规。
闻是循宫中旧例,秦后这才稍得安心。火辣渐退,舒爽滋生。清洗上药,侍医言,内外无创,无需缝合。
“有劳。”秦后实不知如何作答。
“奴婢不敢。”侍医不见容貌。皆身披医袍,肩背术箱,佩口罩手套。为宫廷制式穿戴。
仰见众人皆有侍医善后。又见面色略显苍白的英妮娜,还被喂下一丸补血药。秦后方知,何谓“面面俱到”。
“夫君何人善后?”秦后悄声问道。刘备已先行起身。此时,当在瑞麟阁中,批阅公文。
“吴房君,太医左令华妁。”希雷娅答道。
“原来如此。”秦后终是安心。
北宫,瑞阁。
蓟王刘备,正对照图卷,细看一艘船模。
此船模名曰:木兰舟。
南朝《述异记》:“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般刻木兰(树)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常用作船之美称,非指木兰树所造。
后世木兰舟,乃为巨型远洋海船。《岭外代答》中言其“帆若重天之云,舵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不忧巨浪,而忧浅水”。时“言船大者,莫若木兰舟也”。木兰舟以体大、载重(可载六七百人),结构坚固、抗风浪强,船员航海术娴熟,而闻名于海上。
又闻。唐时,此船于波斯湾航行,因船体大,只能泊于西拉甫港,货物须换小船才能西航至幼发拉底河口。溯幼发拉底河至巴士拉,再由此陆运至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
因搭乘“唐舶”安全。故许多远道而来的阿拉伯商人,宁肯囤货等待此舶转送。回国时,则常乘木兰舟至南印度,而后才换乘阿拉伯木船归乡。此逸闻亦可佐证,华夏造船术之先进。
为贺秦汉和亲之喜,将作寺特献此船模。
与白波大舡类似。此船多桅,桅杆装有机关转轴,可自由放倒、竖起。其“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柂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豢豕酿酒其中”。船舱之内可养猪、造酒。另有“大木兰船”,“一舟容千人,舟上有机杼市井”。比起满满上邦气象之白波大舡,木兰舟更多市井气息。更适民用。换言之,木兰舟,乃为国中船户而造。用以替换现有船只。
刘备发现,除去诸多细微处的改进,最大不同,来自潜轮。
与现有列轮迥异。木兰船身下所置,乃是螺旋浆轮。
螺旋,本指像螺蛳壳纹理的曲线。语出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又有如来发,发色青绀,螺旋右萦,引长尺余,卷可半寸。”
“此轮何名?”蓟王细看船模,脱口而出。
士贵人翻阅图卷答曰:“飞车桨。”
刘备闻其名,会其意。飞车,乃指“竹蜻蜓”也。
本是一种古老的儿童玩具。由轴和桨翼组成,多以竹木制做。商朝时,便有此物。
葛洪《抱朴子》有载:“或用枣心木为飞车,(于竹筒内)以牛革结环剑,以引其机。或存念作五蛇六龙三牛、交罡而乘之,上升四十里,名为太清。”
于是“飞车”,被认为是竹蜻蜓的最早记载。
然就刘备所知,华夏最早飞行器,当属《山海经》中『奇肱飞车』。
“奇肱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注曰:“其人善为机巧,以取百禽,能作飞车,从风远行。”
将作寺良匠,必是受竹蜻蜓、盐府风车、水中漩涡,乃至海上水龙卷,所启发。灵光乍现,将列轮改成螺旋浆轮。
刘备焉能不大奇。
“功效如何?”
“倍于列轮。”
“妙哉!”蓟王不禁慨叹。
:。:
刘备的日常 1.172 连珠合璧
木兰舟三桅至六桅不等。艏、舯、艉,三处船楼,亦错落高低,不同搭配。集水密隔舱、平衡舵、减摇龙骨、钉接榫合并船壳造船法于一身。效仿西林车楼。船楼内各式便利,一应俱全。居家载客,两相宜。
此船,艏尖艉肥,面阔底尖。其中,“木兰(大)舡”,设六桅,计十二帆。船长二十六丈(60米),宽六丈七尺八寸(15.6米),高三丈二尺六寸(7.5米),吃水二丈五(5.8米)。
主甲板上有艉楼二层,下有三层,底层为水密隔舱并压载舱,其上两层为货舱、针房、医舱、船员住舱等。
木兰舟并木兰舡。一大一小。载重三千石至万石不等。
『飞车桨』并『鸾翼帆』,双驱动。昼夜可行三千里。
一言蔽之,吃水深、稳定好、航速快、续航强。
将作寺所献船模,便是木兰舡。
士贵人言道:“此乃‘甲字号’木兰舡。另有乙、丙、丁,三(型)号。”
蓟王轻轻颔首:“必是客船、货船、客货两用,三型。最大区别,在于艏、舯、艉三楼,并樯桅数目。”
“夫君明见。”士贵人按图索骥,果如刘备所言。
船身大小既已确定。舱容亦随之确定。然甲板下船舱不宜载客,唯多建船楼。于是必起艏、舯、艉三楼。如此一来,甲板遂被挤占分割,唯有将帆樯,减至三桅(鸾翼帆最低三桅)。若客货两用,则各有取舍,增减不一而足。且看船家如何择选。若只为货运,则设艉楼一层。通甲板可置“双鸾翼”,计六桅。若不用鸾翼帆,改用新式『翀嚣帆』,可挂满十二帆。
嚣,古之四翼鸟也。《山海经》:“(梁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夸父,四翼,一目,犬尾,名曰嚣,其音如鹊,食之已腹痛,可以止衕(腹泻)。”
“翀(),飞上天”。
翀嚣者,四翼冲天也。
四式木兰舡,必引国中船户,争相订购。
“将作寺献船有功。自左国令以降,升爵一等。”大利于国,蓟王焉能吝啬。
“左国令黄承彦,位居国老。若再升爵,当为关内侯。”士贵人言道。
“此船一日三千里。国之利器也。”刘备言道:“当为关内侯。”
“喏。”士贵人遂去拟诏。
蓟王新婚燕尔,不忘国事。诏封左国令黄承彦为关内侯,赐车盖,特高一丈,长史主簿车,缇油屏泥于轼前。另予黄金百斤,骏马十匹,翠玉琼浆十瓮,蓟钞十万。将作令苏伯以降,皆升爵一等。另有赏赐,不一而足。
此乃继“龙窑一体烧造术”,蓟王再升匠人爵。
蓟王光融天下,明以照奸。“毕协赏罚,戡定厥功”。将作寺必有大贡献,方得升爵重赏。须知,蓟王有言在先:五大夫以上高爵,非立大功者不可得。
乃至五大夫爵以上,每升一等,作价十亿钱。足见民爵之昂贵。一般人等,便是豪阔如田韶,想卖官鬻爵,亦力有不逮。
蓟王诏命将作寺,齐升一等爵。足见事大。
果不其然。稍后,待木兰船模,公之于众。众皆恍然大悟。
“木兰白波,飞桨翀帆”,遂成典故。并著于世。
大到船壳,小到船板,皆与先前不同。故旧式海船,无从改造,唯有拆除重造。饶是如此,成本亦比购买新船,价低三成。
于是,“解船工”,应运而生。解船与(庖丁)解牛同意。解船工,专解旧船。将船木分门别类,拆解下来。送入船坞,取材重造木兰舡。
尤其老船木,本就质地坚硬,远超一般木材。且久经海水浸泡,浪潮冲刷。质地更硬,密度更高。并有防腐、防虫、防水、防晒、耐潮、耐磨等诸多优点。去朽留精。老木再用,重获新生。尤其诸如甲板、侧舷、船舱等处船板,皆可通用。
唯一重大改造,便是龙骨。
九九重阳,置酒高会。
蓟王于王宫,大摆国宴。宴请八方来使,四海姻亲。
歌舞百戏,应有尽有。奇人异士,群英汇聚。凡故国来使,后宫妃嫔,亦于南宫披香殿内,垂帘相见。传语家书,遥寄乡情。凡能入披香殿觐见,使者皆与有荣焉。
会宾客大宴,蓟王携二后入殿。蓟后并秦后,一个翠凝仙艳,一个雍容华丽。连珠合璧。与蓟王左右相伴,佳偶天成。
果然只羡鸳鸯不羡仙。
秦蓟之好,广为流传。
凡节庆,必不止一日。自月初蓟王和亲,到九九重阳。“三日小宴,五日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
国人无不慨叹。蓟王家待亲使,何其厚也。
蓟国千里稻禾,水天一色。城中重楼高阁,鳞次栉比。蓟都号五九城。只比京师洛阳稍逊一筹。一见方知,实则“半百之城”也。足满五十衢。
蓟都十城,皆满四十九衢。三百里督亢,所聚繁华鼎盛,必是龙兴之地。
蓟国之强盛,非亲见而不可尽知也。
可想而知。待使者满载而归。各国姻亲纽带,必当牢不可破。
自古富在深山有远亲。
兵精将广,谷支十年。蓟王虎威,不可争锋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蓟王起身离席。
群臣、使节,齐声恭送。
乘天梯,直升七重顶。蓟王携二后,共入观天阁。观天阁女仙,喜从天降。又“弱态含羞,妖风靡丽”。
蓟王携二后,同修仙门中术。
:。:
刘备的日常 1.173 有生之年
蓟国兵强马壮,蓟王威震四方。恩怨分明,嫉恶如仇。自幼割头进爵,因功封赏。虽富甲一方,却从未卖官鬻爵。国风亦如此。
善待姻亲,花钱如流水。且一切花销,皆出少府。未动分毫民脂民膏。先前,国相与国令,分掌宫中内外诸事。自设门下署并少府,国令与国相,皆分掌国政。不再参与王家之事。且为纪念故人,从此不再设右国令一职。虽有缺憾,却无愧于心。
强弱,乃势也。
强者顺势而为,凡有下赐,弱者必甘之如饴,乃至恸哭流涕。感激涕零。
弱者逆势而为,凡有上供,强者说三道四,挑三拣四,还难免嗤之以鼻,乃至不屑一顾。无人感激(上贡不是应该的吗?)。
故曰,唯有强权方手握真理。
为何蓟国虽只有千里之土,却聚拢千万国民。更有海内仁人志士,纷至沓来。便是受不了那口鸟气。
四夷皆以汉化为荣。亦是此因。
自我高祖一时大意,身陷平城之围。而后百年,匈奴皆对大汉,不屑一顾。话说,秦汉之交,华夏百废待兴,满布疮痍。时有语云“:汉兴,接秦之獘,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天子出行,竟凑不齐一色马匹。将相只能乘牛车。齐民无片瓦遮头。后文景之治,百年生息。武帝一战功成,终扬眉吐气。“漠南无王庭,漠北走穷狗。”
立国尚不满百年。
不急。
亦无需百年。
蓟王二十又七。有生之年,当可四海归一。
九九重阳后。四方使节,携蓟王回礼,洒泪而别。南港旌旗蔽日,帆樯如林。货运天梯,早将车队收入船腹。待抵达最近港津,再依次放下,省时省力。
迎来送往,自有门下署吏,全权负责。门下督郑泰,主簿孙乾。功曹许靖,贼曹刘翊,记室张节,居功至伟。更有东孝西直,并司马祭酒,统御全局。自当面面俱到。
单门下一署,人才鼎聚。可想而知。国之羽翼,如林之盛。
待使节船只尽去。王家船坞,闸门升起。碧水倒灌,维护保养一新的三足踆乌号,徐徐驶出。王宫车驾,由盛装云霞卫护佑登船。顺下泉州,汇入横海右艂,并海市随同南下。
融漓本欲随行。奈何年岁尚小,进出船宫,多有不宜。另需补足汉宫仪。且为王太后所喜,故留在身边,言传身教。视如己出。
融漓身系三南大局,断不可有失。
俗谓财不露白。自当养于深宫。万勿轻动。
自入船坞养护,三足踆乌,焕然一新。赶在出航前,将作寺良匠,又加班加点,更换飞车桨。七桅凤翅帆未做更改。三足踆乌船宫,稳重第一。
比起后世置于船尾的螺旋桨叶,时下飞车桨,仍至于左右侧腹下。差动齿轮组并变速齿轮组,可精确调节中高低,三挡转速。再加过桥齿轮,前进后退,灵活可变。
墨门机关术,自有大玄机。
蓟王南下五日。
京师朔望大朝。百官齐聚玉堂殿,商讨国事。
首当其冲,无非合肥侯淮南割据。
少帝大肆笼络,四方州牧。上下夹攻,腹背为敌。恨不能,如南阳那般,将寿春亦连根拔去。话说,数月之后,南阳水退。南都城墙,百孔千疮。城内楼宇,多已残垣断壁。南阳乃光武龙兴之地。云台功臣,半数所出。勋贵世家遍地。
逃难时,自顺走一两件传家之宝。余下积谷、积财,皆没于大水。大水退后,遂被厚厚淤泥掩埋。于是乎,各式人等,皆奔南阳。挖掘自家积财,盗掘他人钱财,兼而有之。南阳一地,遂成“聚宝盆”。甚至连家冢祖坟,亦未能幸免。盗掘之猖獗,竟“一日千丘立,四野无哭声”。
可不是么。又不是真坟,何来哭声。
鱼龙混杂,吏治全无。
惊闻祖坟不保。先前滞留蓟国各处国宾馆,整日醉生梦死的南阳勋贵世家,纷纷质押传家之宝,招募佣兵,僦船南下,驱赶盗墓贼不提。
故,今日大朝。略有不同。
京中南阳勋贵世家,纷纷托人上疏。求少帝发兵,剿灭流寇。重建帝乡。
重建帝乡,力有不逮。然驱逐流寇,当手到擒来。
少帝遂问政太师。
董卓对曰:“回禀陛下,杀鸡焉用牛刀。南阳郡,本为荆州所辖。当命荆州牧,发郡兵驱之。”
少帝轻轻颔首:“重建之事,又当如何?”
董太师对曰:“南阳大水,乃出天意。至今不知祸福。若有违上命,逆天而行。恐非社稷之福。故,臣以为。重建之事,宜当徐徐图之。”
董卓果现权臣之姿。假以时日,当可比大将军梁冀也。少帝心中慨叹,而色不变:“太师所言极是。非朕不愿,乃不敢也。”
“陛下明见。”董卓领群臣下拜。
起身后,面露得色。手中朝芴,乃尚书令荀攸,入殿前,亲自送来。董卓遂更换手中朝芴,自行入殿。由尚书令先行“备板”,殿前更换,几成惯例。
如此,神鬼不觉。百官见太师,对答如流。亦各自嗟叹。
可想而知,少帝亦越发信赖。
贼臣与权臣,一字之差。然云泥之别。同样嚣张跋扈,只手遮天。然贼臣者,窃国也。权臣者,专权也。
只需不窃国。何人为权臣,之于少帝而言,并无本质不同。
故见董卓渐有权臣之姿,朝野上下,皆暗松一口气。
扪心自问。此时此刻之董卓,并无代汉之念。亦无废帝之心。
只可惜,天算不如人算。
稳步下阶,心腹爱将牛辅,早已恭候多时。
却见一人,手持朝芴,立于阶下。
定睛一看,正是西园上军校尉,伍孚。
董卓不疑有他,和煦一笑:“校尉所为何事?”
伍孚躬身答曰:“下官奉太后之命,诏太师入西园,商讨立后之事。”
“哦……”此事,尚书令许攸有言在先。欲将董卓女孙配天子。
太后传诏,不可不去。
略作思量,董卓轻轻颔首:“有劳校尉。”
“不敢。”伍孚再拜:“太后尚有口谕,命下官传语太师。”
:。:
刘备的日常 1.174 以谢天地
非伍孚故弄玄虚。乃因立后兹事体大。密语相告,达成默契。唯恐骤然出口而事无成,伤及二家颜面。亦非太后所愿。
董卓心领神会:“太后口谕,某,洗耳恭听。”
伍孚这便躬身近前,附耳言道:“太后曰:公女孙,岂能白身入宫。宜当受封渭阳君。”
“哦!”董卓大喜,冲西宫行礼:“太后所虑周全,臣,焉敢不从。”
便在此时,伍孚忽弃朝芴,袖中寒光一闪。
噗——
七星刀削铁如泥。直插心窝。
“嗷——”董卓目眦尽裂。双臂宛如铁箍,将伍孚死死钳住。
“虏欲反耶!”
伍孚大声言道:“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乱国篡主,罪盈恶大,今是吾死日,故来诛奸贼耳。恨不得磔裂奸贼于都市,以谢天地!”
言罢奋力抽刀,顺势切下。
“贼臣受死!”
斜切一刀,迸溅火星。几将董卓剖腹。
“太师!”牛辅近在咫尺,却救之不及。
“哈哈哈!”伍孚仰天大笑。余光一瞥,忽浑身一颤。
便在这电光石火间。董卓奋力将伍孚推出下怀。用力之猛,全然不顾肥大身躯,仰面坐地。
上身去势未尽,后脑勺磕中石阶。一时披头散发,热血泼面。
顾不得许多,低头一看。三层软甲悉数破烂。然肥肚却只留下一道浅浅血线。伸手抹去,并无大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