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北宫黄门,操持灭火机关。孙坚率江东健儿,继力汲水。上下联动,待扑灭过半火点,已天光大亮。余下宫殿,烈火熊熊。热浪席卷,救之不及。
“阿父,此火可疑。”长子孙策,烟熏火燎,近前来报。
“何以见得。”孙坚目光如炬。
“多处火起,救之不及。”孙策恨声道:“若是寻常灾异,必先有一处火起。而后风助火势,飞火蔓延,延烧一片。此火,却四面燃起,且周遭多置发烟之物,必是人为。”
“我儿言之有理。料想,必是内奸所为。”孙坚转而又问:“然,此时纵火,所为何来。”
父子二人,百思不得其解。
此时,赤楼帛兰船华云号,已顺下洛水。与曹孟德盖海斗舰汇合,入大河航道。
东郭粟市,袁绍大营。
“报——”便有斥候来报:“曹兖州盖海舰队,不知所踪。”
“哦?”累日来,与张济勾心斗角,言语交锋,颇费心神。袁绍一时竟未能警醒。
“先前泊于何处。”袁术忙问。
“富平津。”斥候答曰。
袁绍亦生警惕:“速往上林,一探究竟。”
“喏。”
不多时,探马回报:“上林军营,四门紧闭,无人响应。”
“不好。”袁遗顿足道:“曹阿瞒,必有所谋!”
“来人。”袁绍一声令下。
“卑下在。”便有心腹家将入帐。
“速领百人,携我将令,入上林大营。”
“遵命。”
百骑出营,直奔上林。破门而入,人去营空。
袁绍得报,一时浑身恶寒。
袁术更面色铁青。曹操悄无声息,拔营而走。弃盟众好友于不顾,所图必大。
袁遗忽惊醒:“天子何在?”
一语惊醒梦中人。
“华云号!”袁绍如何还能不醒悟。急火攻心,两眼一黑。浑身紧绷,不露痕迹。待熬过晕眩,脱口而出:“孙文台何在。”
“报,昨夜北宫火起,孙破虏一夜未眠。”
“好一个曹孟德。”袁绍怒极反笑:“只怕天子百官,汉室宗亲,已赴兖州矣。”
“奉天子以令不臣。”袁遗字字诛心。
“为今之计,该当如何。”袁术咬牙道。
“速退。”袁绍当机立断。
“何其急也。”袁术疑问。
“天子出奔,洛阳已成废都。蓟王再无掣肘,毕兴兵问罪。此时不走,更待何时。”袁绍反问:“莫非坐视八关望风而降,我等皆为鱼肉。”
“天下又如何。”
“孟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奉天子于兖州,与我等决裂。如刘岱、刘繇、刘表、陶谦等,四州必听命行事。玄德之河北,亦不与为敌。十万大军,孤悬洛阳,寿春空虚,无兵可守。若群起来攻,陛下罢黜。我等俱死矣。”袁绍字字锥心。
一夜之间,形势陡转。
本以为胜券在握。董侯困守绝境,无处安身。不料曹孟德,竟奉天子入兖州。获利之大,无可计数。
有天子坐镇。蓟王不敢轻起刀兵,且奉献如故。此消彼长,江河之间,一家独大。指日可待。
不能逼董侯禅位。合肥侯并史侯,无从据拥大义。师出无名,如何能挡蓟王雷霆怒击。
如袁绍所言,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闻袁绍所言,袁术亦醒悟。
事不宜迟。留孙坚断后,关东联军,即刻拔营。将市中粮草辎重,悉数掠去。退守旋门并虎牢二关,坐镇成皋,以观时局。
孙坚得报,袁绍已拔营。
悉知前后诸情,这才幡然醒悟。北宫纵火,乃缓兵之计也。天子百官,妃嫔公主,宗室诸刘,皆趁陪游天子之机,顺下大河,舟入兖州。
“无怪曹孟德迁州治于河上。”孙坚朗声一笑。眉宇间阴郁之气尽舒。
孙策如何能不领悟:“阿父,亦不想与天子为敌。”
“为父此生,秉忠持义。与玄德、本初、孟德、公路,刎颈之交。然终于汉室之心,天地可鉴。既不负至交好友,又可全大汉天子。何乐而不为。”孙坚笑道。
“阿父真英雄也。”孙策慨叹。
“一日操劳,早去安枕。”孙坚目光慈炯。谓虎父无犬子。三岁看老。孙策必是虎将。
是夜。忽听帐外喧哗。
孙坚按剑而起:“何事惊慌。”
便有心腹帐外答曰:“回禀将军,井中似见神光。”
“哦?”孙坚披衣出帐。
果见中军帐前一井,吞吐五色神光。举军惊怪,莫敢上前。
孙坚令人入井,探得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方圜四寸,上纽交五龙,上一角缺。必是昨夜大火,亦或是天子出奔时,左右分散,掌玺者以投井中。





刘备的日常 1.13 匹夫无罪
稍后再看。
--------
中军大帐。
传国玉玺,居中安放。
帐中心腹,屏气凝神。
徐盛、宋谦、董袭、贺齐,久随孙坚,南征北战,忠心不二。长子孙策,更无须避讳。
“阿父,当做何为?”孙策毕竟年幼。
“谚曰:‘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孙坚言道:“此物与我等,有害无益。”
徐盛言道:“将军所言极是。匹夫怀璧,犹曰有罪,况此物哉!宜当呈送天子座前。”
孙策皱眉道:“天子出奔兖州,如何呈送。”
贺齐进言:“何不转呈蓟王。”
孙策又道:“我等俸主寿春。若此事外泄,必为盟主所恶。且京中传闻,蓟王欲易县为京,扶立阿斗。若将传国玉玺,转送蓟王。恐令传闻成真。”言下之意,空穴来风,事出有因。蓟王既有扶立阿斗之意,再得传国玉玺。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此事成矣。
孙坚亦醒悟:“此物,恐陷玄德于不义。”
“阿父明见。”孙策抱拳入列。
“诸位,意下如何。”孙坚又道。
董袭瓮声答曰:“将军何不,先行收下。假以时日,再做定夺。”
“也罢。”孙坚亦无良策。
中军大帐。
传国玉玺,居中安放。
帐中心腹,屏气凝神。
徐盛、宋谦、董袭、贺齐,久随孙坚,南征北战,忠心不二。长子孙策,更无须避讳。
“阿父,当做何为?”孙策毕竟年幼。
“谚曰:‘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孙坚言道:“此物与我等,有害无益。”
徐盛言道:“将军所言极是。匹夫怀璧,犹曰有罪,况此物哉!宜当呈送天子座前。”
孙策皱眉道:“天子出奔兖州,如何呈送。”
贺齐进言:“何不转呈蓟王。”
孙策又道:“我等俸主寿春。若此事外泄,必为盟主所恶。且京中传闻,蓟王欲易县为京,扶立阿斗。若将传国玉玺,转送蓟王。恐令传闻成真。”言下之意,空穴来风,事出有因。蓟王既有扶立阿斗之意,再得传国玉玺。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此事成矣。
孙坚亦醒悟:“此物,恐陷玄德于不义。”
“阿父明见。”
中军大帐。传国玉玺,居中安放。
帐中心腹,屏气凝神。
徐盛、宋谦、董袭、贺齐,久随孙坚,南征北战,忠心不二。长子孙策,更无须避讳。
“阿父,当做何为?”孙策毕竟年幼。
“谚曰:‘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孙坚言道:“此物与我等,有害无益。”
徐盛言道:“将军所言极是。匹夫怀璧,犹曰有罪,况此物哉!宜当呈送天子座前。”
孙策皱眉道:“天子出奔兖州,如何呈送。”
贺齐进言:“何不转呈蓟王。”
孙策又道:“我等俸主寿春。若此事外泄,必为盟主所恶。且京中传闻,蓟王欲易县为京,扶立阿斗。若将传国玉玺,转送蓟王。恐令传闻成真。”言下之意,空穴来风,事出有因。蓟王既有扶立阿斗之意,再得传国玉玺。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此事成矣。
孙坚亦醒悟:“此物,恐陷玄德于不义。”
“阿父明见。”
中军大帐。传国玉玺,居中安放。
帐中心腹,屏气凝神。
徐盛、宋谦、董袭、贺齐,久随孙坚,南征北战,忠心不二。长子孙策,更无须避讳。
“阿父,当做何为?”孙策毕竟年幼。
“谚曰:‘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孙坚言道:“此物与我等,有害无益。”
徐盛言道:“将军所言极是。匹夫怀璧,犹曰有罪,况此物哉!宜当呈送天子座前。”
孙策皱眉道:“天子出奔兖州,如何呈送。”
贺齐进言:“何不转呈蓟王。”
孙策又道:“我等俸主寿春。若此事外泄,必为盟主所恶。且京中传闻,蓟王欲易县为京,扶立阿斗。若将传国玉玺,转送蓟王。恐令传闻成真。”言下之意,空穴来风,事出有因。蓟王既有扶立阿斗之意,再得传国玉玺。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此事成矣。
孙坚亦醒悟:“此物,恐陷玄德于不义。”
“阿父明见。”
中军大帐。传国玉玺,居中安放。
帐中心腹,屏气凝神。
徐盛、宋谦、董袭、贺齐,久随孙坚,南征北战,忠心不二。长子孙策,更无须避讳。
“阿父,当做何为?”孙策毕竟年幼。
“谚曰:‘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孙坚言道:“此物与我等,有害无益。”
徐盛言道:“将军所言极是。匹夫怀璧,犹曰有罪,况此物哉!宜当呈送天子座前。”
孙策皱眉道:“天子出奔兖州,如何呈送。”
贺齐进言:“何不转呈蓟王。”
孙策又道:“我等俸主寿春。若此事外泄,必为盟主所恶。且京中传闻,蓟王欲易县为京,扶立阿斗。若将传国玉玺,转送蓟王。恐令传闻成真。”言下之意,空穴来风,事出有因。蓟王既有扶立阿斗之意,再得传国玉玺。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此事成矣。
孙坚亦醒悟:“此物,恐陷玄德于不义。”
“阿父明见。”
中军大帐。传国玉玺,居中安放。
帐中心腹,屏气凝神。
徐盛、宋谦、董袭、贺齐,久随孙坚,南征北战,忠心不二。长子孙策,更无须避讳。
“阿父,当做何为?”孙策毕竟年幼。
“谚曰:‘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孙坚言道:“此物与我等,有害无益。”
徐盛言道:“将军所言极是。匹夫怀璧,犹曰有罪,况此物哉!宜当呈送天子座前。”
孙策皱眉道:“天子出奔兖州,如何呈送。”
贺齐进言:“何不转呈蓟王。”
孙策又道:“我等俸主寿春。若此事外泄,必为盟主所恶。且京中传闻,蓟王欲易县为京,扶立阿斗。若将传国玉玺,转送蓟王。恐令传闻成真。”言下之意,空穴来风,事出有因。蓟王既有扶立阿斗之意,再得传国玉玺。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此事成矣。
孙坚亦醒悟:“此物,恐陷玄德于不义。”
“阿父明见。”




刘备的日常 1.14 各奔东西
“王上,乃为贼臣董卓所黜。今贼臣授首,夷灭三族。世人皆以为,王太师必行拨乱反正。岂料事与愿违。”刘诞娓娓道来:“天下十三州,陇右、河北,唯命蓟王。关东、江左,多归寿春。唯剩巴蜀,愿俸王上为主。”
史侯言道:“御史当知,王允已裹挟二弟,迁都兖州。关东、江左,恐非叔父独占。”
刘诞答曰:“王上明见。曹兖州此举,乃与关东群雄决裂。背倚大河,更加四方将军相助。关东为何人所有,尚未可知也。”
“五斗米师张鲁,乃蓟王假子。今窃据汉中,立五斗米道。朕若与之相争,恐为蓟王所忌。”史侯言道。
“张鲁母,卢夫人,位列天光女仙。为蓟宫美人。多年前,亦为蓟王诞下麟子。蓟王太后有言,凡王子公主,皆为封君。卢夫人所生子,亦无例外。既有亲子,何意假子乎?”刘诞言道:“更何况,蓟王儒学立国,兼顾百家。先前有令,凡奉邪教,夷三族。足见深恶痛绝。闻五斗米道,亦与太平道,颇多干系。王上若能除之,料想,蓟王亦甚欣慰。”
“哦?”史侯遂言道:“莫非,因虑及父子之情,故不忍相害。”
刘诞答曰:“王上只需善待张鲁,不害其性命。则无患矣。”
史侯涣然冰释:“御史,言之有理。”
汉中地利,远非弘农可比。得益州刺史刘焉相助,如高祖故事,养精蓄锐,未尝不可染指中原。
事不宜迟。张济等人,遂密谋兵入汉中事宜。
不出三日。天子出奔,人尽皆知。关东联军将粟市粮草辎重席卷一空,拔营而走。据旋门并虎牢二关,静观其变。
三日后,孙坚率本部,濯龙登船。绕行东郭,避函园水砦,经鸿池顺下洛水。洛阳十二城门俱毁,自可畅通无阻。
稍后,前卫将军张济,亦经濯龙水路出城。南下伊水,经南阳入汉中。
洛阳,遂被叔侄三人所弃。更加城门尽毁,宫室坍废。北军尽走,南军皆废。禁中内外,只剩黄门宫女。
倾颓至此,二百年未有。
万幸还有函园,足可栖身。如前所说,京师屡遭兵乱,四郭百姓,多空置祖宅,迁入函园别馆。十里函园,悬楼九坂。人满为患。
民情如火。不得已,函陵令鲁肃,六百里奏请蓟王,求开九堡纳之。蓟王从谏如流。自东向西:营堡、粮堡、器堡、钱堡、中堡、官堡、学堡、民堡、客堡,开官、学、民、客四堡,分门别类,安置无可依归者。
百官虽与董侯,东迁入兖。然家小多半滞留函园。皆知蓟国大汉一藩,蓟王天下明主。自不会加害。且比起乱世枭雄曹兖州,蓟王行事,有礼有节。足可信赖。裸官兖州,亦是权宜之计。
或有人言。洛阳兵乱,接二连三。四郭百姓,惨遭血洗。为何仍强留京师,何不外出辟祸。原因其实很简单。所谓傍树而生。终归“大树底下好乘凉”。汉室宗亲,达官显贵,名士豪商,齐聚天子脚下,聚拢鼎盛繁华。民生远非别处可比。又谓“朝中无人莫做官,京中有人好做事”。亦见权利之重。故公子王孙,虽各有封邑,却宁愿代代居于京师。便是此因。
历朝历代,莫不如是。
诚然。亦有忠良,与国同休。
二百年帝都,无人问津。
书报国中。恰逢月中大朝。蓟王问计群臣。
右相持芴而跽:“禀主公。臣,窃以为,京师断不可废。城门虽毁,然垣墙犹在;南宫完好,北宫残存过半。年初,天子已命掖庭令毕岚,重建西园。只需假以时日,当可得还旧貌。”
“右相之意,乃由我主,重造京师。”门下祭酒司马徽,持芴问道。
“正是。”
“今,天子迁都兖州。弘农王并合肥侯,各奔西东。天下十三州,割据之势成矣。”门下祭酒司马徽奏曰:“我辈何去何从,主公当早做决断。”
“另立可乎。”薮东守乐隐,夺人先声。乐隐乃国之宿臣。久随蓟王。与辽海守郭芝等,身着初代朝服,为人所敬。
“长子尚未封王。”蓟王直抒胸臆。
言下之意,长幼有序。嫡长子尚未受封,麟子阿斗称帝,不合礼法。其言中深意,群臣如何能不领会。且不清不白,立阿斗为帝。而不先诏告天下,告庙列祖,收入家门。名不正而言不顺,言不顺则位不稳。必后患无穷。
领会王(上)意。众国老,涣然冰释。
“天下五帝,皆出东父”。谶语出自云台观邸。流传甚广,北国尽知。闻秦后鲁琪拉,珠胎暗结。已有三月身孕。白帝之子,当出矣。
“如此,可先重筑京师,再奉天子西还。”上庠令郑玄持芴奏对。
“可。”蓟王言道:“命函陵令,并洛阳令等,一干人等,重筑京师。再命函园上军校尉,收拢八关散兵余勇,编纂成军,守备京洛。”
“喏。”
兖州,甄城。
朝廷东迁,百废待兴。甄城虽坚,却不足容纳。大肆扩建,乃是必然。此笔巨资,无需曹操负担。王允已命不其侯伏完,取自中署。
曹操迎驾有功。加卫将军,封县侯。意气风发,欲大展身手。
“天子移驾,百官随行。今为公卿,该当如何?”幕府初开,曹操问计。
“规大河之南,以待其变。”别驾陈宫,一语中的。
“资之以牧天下,此霸王之业也。”程立笑道。
见荀彧无言,曹操笑问:“主簿有何高见?”
“今(兖)州初定,决裂关东。境内‘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宜当屯田休兵,蓄养民生。先治内乱,后讨不臣。”荀彧早有所虑。
荀彧,所思所想,常为人先。从不居功自傲,举重若轻。
“主簿所言极是。”曹操叹服:“真乃‘吾之子房也’。”
荀彧再进良言:“泰山贼乱讨平,当早退兵。不可久居徐州。”
曹操言听计从:“可。”
:。:




刘备的日常 1.15 各有算计
稍后再看。
--------
成皋联军大营。
“孙文台,今在何处。”袁绍居高问道。
“孙破虏顺下大河,不知所踪。”袁遗回报。
“孙坚亦不可信!”话音未落,袁术已怒气冲冲,步入帐中。
“左车骑何意?”袁绍忙问。
“请屏退左右。”袁术抱拳请命。
待帐中只剩袁氏兄弟。袁术这才密语相告:“那日救火时,孙坚自井中得传国玉玺。隐瞒不报,欲据为己有。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此事当真。”袁绍眼中戾芒乍起。
“乃我……”袁术话锋一转:“同乡。自孙坚营中,亲眼得见。焉能有假。”
何来同乡,必是细作。袁绍自深信不疑:“天子六玺,虎纽玉螭。若得传国第七玺,陛下稳居帝位矣。”
“先是曹孟德,再有孙文台。群雄离心,盟不久矣。”袁遗慨叹。
闻此言,袁术心烦意乱:“今汉式微,人心思乱。‘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何况今日乎。”
袁绍自有主见:“天子虽群雄共立。然毕竟我为外戚。孟德、文台,有此举,实不以为。”
“为今之计,该当如何。”袁遗遂问。
“传国玉玺之事,假作不知。”袁绍答曰:“文台欲攻荆州,随他所愿。左车骑,可谋取江左,为万全之策。”
“盟主之意,割据江东。”袁术会其意。
“然也。”袁绍言道:“玄德雄踞河北,并陇右、西域。断难相争。孟德规大河之南,奉天子以讨不臣之势成矣。我辈若冒然兴兵,则为逆乱。天子只需一道诏命,玄德必水陆并进,大军齐出。胜负如何,毋需多言。大江上下,枝津遍地,故渎纵横。非飞云、盖海,不可取也。逢用人之际,断不可交恶。”
时局崩坏,唯有如此。众皆慨叹,不料袁术忽生一计:“孟德既奉天子,必联络四方将军。何不行离间计。”
“计将安出。”袁遗忙问。
袁术闭口不答,袁绍却已心领神会。
见袁绍会意,袁术又恨声道:“孙文台窃据传国玉玺之事,或可令刘景升知矣。”
袁绍动了动嘴角。却未置一语。
蓟国都,门下署,鸾栖馆。
散朝后。蓟国谋主,相约小酌。
“奉天子以令不臣。必出荀彧之计。”中丞贾诩,一语中的。
荀攸慨叹:“可惜从叔,不能为我主所用。”
“此计高妙。”沮授言道:“即解叔侄相争之祸,又除今汉国祚不继之危。”
田丰轻轻颔首:“若叔侄为一己之私,无故罢黜天子,乃至汉祚断绝。我主必另立新君。如此,汉室三兴矣。”
之于时局,众谋主,果有远见。一旦叔侄二人暗中苟且。逼迫董侯禅位。蓟王托孤重臣,必不会坐视不理。另立新君,水到渠成。
正因董侯携百官迁都,保住大位。才令汉祚延续。一干人等,勾心斗角,犹不自知。
唯有荀彧,窥破天机。
只因,无论合肥侯,亦或是史侯,先前皆因故被废。早已证明,不可为帝。为家国天下,汉室存亡计。蓟王当另立新主。
成皋联军大营。“孙文台,今在何处。”袁绍居高问道。
“孙破虏顺下大河,不知所踪。”袁遗回报。
“孙坚亦不可信!”话音未落,袁术已怒气冲冲,步入帐中。
“左车骑何意?”袁绍忙问。
“请屏退左右。”袁术抱拳请命。
待帐中只剩袁氏兄弟。袁术这才密语相告:“那日救火时,孙坚自井中得传国玉玺。隐瞒不报,欲据为己有。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此事当真。”袁绍眼中戾芒乍起。
“乃我……”袁术话锋一转:“同乡。自孙坚营中,亲眼得见。焉能有假。”
何来同乡,必是细作。袁绍自深信不疑:“天子六玺,虎纽玉螭。若得传国第七玺,陛下稳居帝位矣。”
1...573574575576577...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