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时下钱粮自然最为重要。将粮食交给刘氏一族管理,正当其用。以老族长为首的刘氏宗人,从此再无怨言。便是此因。
刘备少时,与宗人的关系并不算融洽。
少时跟母亲说起要将老宅建成坞堡。母亲未反对,却说了个樊重的典故跟他听。
樊重善于经营,把庄园管理得井井有条,所起庐舍皆
1.148 七色婢女
冬,有异星出现于狼星、弧星之间。
刘备还记得家中七位小姐姐的来历。好像是陈逸‘少爷病’发,自暴身份,想让刘备为他招募婢女。刘备耻于蓄奴,楼桑也无女婢。于是托田氏商肆的主事去涿县购买。结果小事变大。主事又通报家主田韶。田韶以为刘备要蓄奴。这便将七位小姐姐高价买来。亲自送到楼桑。
七位小姐姐,琴棋书画,女工庖厨,生活居家技能全满。虽未曾亲自验证,想必房中术亦是满级。
后又随剑绝,苦练剑击。
据说。七人合击术,已炉火纯青。剑绝未雨绸缪。为能在自己病情恶化,失控暴走时,还有人能掣肘压制。便将能克制天下剑术的神技,皆融汇于此合击术中。
这些都是刘备最近才得知的。
嫣、绾、缃、碧、黛、霜、黎,七位小姐姐,实在是,强大。
看似单薄的锦衣下,皆身披一层内甲。由细密钢丝和复合软垫合甲而成。防御力,尤其是防穿刺堪比搪瓷札甲,仅次于吞光搪瓷甲。内衬“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的素纱襌衣,亦大有不同。
绾儿姐来自西域。有一头漂亮的亚麻色长发,与绾丝色近。故而母亲以‘绾’命名。为穿着方便,便用从母亲处学来的满级女红技艺,将‘轻烟笼身’的素纱襌衣,改造成了上下分离的西域款式。并沿边缘,用艳丽的丝线绣上繁花枝蔓。还巧妙的用盛开的花朵遮掩关键。
少年刘备无意间瞥见,当晚便梦溢。
所谓好事不出门。后来,七位小姐姐皆将素纱襌衣,改成了上下分离的样式。又被刘备酒醉失言提醒。这便将松松垮垮的足衣——绢面夹袜,换成素纱。时下的绢面夹袜,皆用整幅绢缝制而成。缝线位于脚面,袜筒向后开口,袜口有袜带。穿在脚上后,须用袜带系于脚脖处。颇为松垮。
改良后的素纱足衣,浑然贴合,长过膝盖。袜筒上开,变前缝线为后竖线。袜口处绣满宽边繁花,并设细丝带固定。
先是七位小姐姐换装,后有乌莲跟风。刘备的喜好,又如何能瞒过公孙氏
于是西域襌衣、素纱足衣,风靡宫中。
实在是大爱。
最先有孕的公孙氏,已颇显怀。副伏罗氏亦十分明显。刚刚有孕在身的乌莲,妊娠反应却比两人更为剧烈。甚至只能吃流食。担心她营养不够,刘备便用蜂王浆和果仙冻为食,并辅以各种珍稀滋补。
家中侍医更是日夜陪护不提。
醒时告诉刘备,梦见身披彩霞与刘备策马奔腾在塞外草原。问过家令士异,告知乃是吉兆。身披霞衣,必生贵女。
贵不贵,不重要。关键是母女安康。这才是最重要的。
三夫人皆有身孕。刘备如何敢大意。
小雪前五日。细雨夹杂雪花,悄然落下。
除了还在建造的粮仓,南广阳城的干栏重楼,南港船坞内的千石明轮船,忙碌了一季的临乡,终得空闲。
两位家丞悉心准备上京事宜。黄门令左丰亦在洛阳,为刘备购置了一处据说位置颇佳的宅邸。此去洛阳,除了上计,便是要结好朝堂重臣。能拿得出手的礼物,自然也要尽量多备。还有进宫面圣的各种礼节,甚至上殿时的走位,皆要好好练习。
刘备名义上是县侯。可治下十余城的规模,堪比几大诸侯国。地域虽窄,民众却多。且别无荒山险地,皆可辟为良田。从土地的利用率上来说,堪称第一。洛阳朝堂亦闻其名。
与太史慈、黄叙,混成密友的张小胖,也央求同去。刘备想了想,便同意了。太史慈、黄叙年纪尚小。武技还需打磨,这次
1.149 圣上好驴
刘备原本准备了十匹上等鲜卑良马,准备献给陛下。结果黄门令左丰来信说,圣上不好马,好驴。
刘备问,这是何故。
黄门令答曰,所谓高头大马。马背高耸,且马速亦快,骑之甚危。故而陛下喜好矮小速缓的驴马。
莫非陛下恐高
不对。记得陛下少年登基时,常登永安侯台。喜居高远望。如今长大,为何反不喜高
究其原因,还是受了宦官们的蛊惑。
因宦官怕各自逾制在洛阳城中建起的高楼,被天子所见。就诓骗说,天子不应登高。陛下深信不疑。从此便不再登亭台楼阁。自然也就不会看见宦官们在洛阳城中逾制修造的豪宅了。久而久之,原本那个喜登高楼的少年天子,变成了如今畏高的皇帝陛下。
足见,宦官影响之大。
年岁六十三钱的献费,缴入中署。中暑,便是禁中内府。乃陛下私库。中暑的钱库便设在西邸之中。卖官所得,亦存在西邸钱库。据说西邸库满,多到无处存放,陛下便将卖官所得,分别存于身边中常侍在洛阳城中的豪宅之内。
驴好办。明轮船盛行。底舱皆由数头、数十头渤海黑驴交替驱动。前些年,临乡便开始囤积上等渤海黑驴。如今,北地最好的黑驴皆在邑中。
刘备这便命人选了四头脾气温顺,毛色光亮,颇为神骏的渤海黑驴,充作献礼。此四驴,乃驴中千里驴也。
北地雪大。此行皆是大轮高车。数量不多,也就十余辆。驾车骏马,皆是极为耐寒的鲜卑良马。随行人员也已定下。刘备、七色婢、张小胖。史涣领一百绣衣吏,入京护佑。
此去洛阳,辗转两千里。所幸皆是大道,一车双马,一日可行百里。二十余日可达。为防雪大路封,通行不便。亦不可太晚,最迟十一月底便要出发。
大汉邮路通畅,十里一亭。亭中设馆,往来歇息。《汉书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其民稠则增,稀则旷”。既是说。若居民密集,亭的间距要相应的减少里程;若居民稀少,则相应增加里程。
秦时首建驰道。亦是历史上最早的“国道”。秦统六国,始皇帝于二年(前220年),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著名的驰道有九条,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滨海道、武关道、秦直道、秦栈道、西方道等。
驰道宽约五十步,路面由铁椎夯打牢固,高出地面呈龟背形,坡度有利排水。为便于计算里程,驰道两边因地制宜,每隔三丈植树一株,或青松杨柳,或槐柏榆桧,绵延间隔,壮观而秀美。
《汉书贾邹枚路传》:“(秦始皇)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汉书贾山传》亦有:“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的记载。
汉代秦后,郡国并行。在秦驰道的基础上,广修邮路。称‘五尺道’、‘新道’等。路网如叶脉,以秦驰道为主动脉,邮路纵横,连接郡县乡里。无所不至,无处不通达。
驰道宽阔而平坦,驾车、纵马速度很快。时人在驰道上驾车,半日可飞驰两百里。秦人施工异常严格,筑路亦非常坚固。在距驰道修成六、七百年后的魏晋南北朝,其中很大一部分仍能正常通行。
此去洛阳,线路为:先入上郡道,再入临晋道,转东方道前往洛阳。半日飞驰两百里。驰道绝对是最早的高速公路。何须二十日。若无阻碍,十余日便可抵达。
&nb
1.150 洛阳上计
冬至后五日、清晨。
刘备辞别娇妻、母亲,还有赶来送行的两位家丞,前往洛阳上计。
车队从临乡出发。先沿官道北进上谷郡,再西入上郡道,一路南下,沿驰道前往洛阳。徐荣、程普,各领一百鼍龙骑、一百射虎骑,沿途护送。
之所以赶了个大早。乃是不想劳师动众。君侯也不习惯与人离别。且车上有巨额献金,不宜张扬。
临乡有两千白毦精卒,一千板楯黄弩手,还有义父和典韦两个万人敌镇守。母亲、妻子当安然无恙。
内有母亲、士异,外有耿雍、崔钧,体系健全。自也不会有问题。纵然君侯在外,只要公孙氏平安诞下麟儿。有临乡少主在,家臣、民心亦不会散乱。
还有四位大儒坐镇学坛,声望无两。士人亦不会找麻烦。
临行前,已安排好一切。纵然有些许缺失,以临乡官吏之能,亦可妥当处理。实在棘手,六百里去信洛阳,请刘备定夺,也不过三五日。
天空飞雪,路上已结薄冰。车内炭火熊熊,温暖如春。
第一批白琉璃,便安装在刘备的马车上。隔着薄纱和琉璃,看遍沿路风景,亦是难得的享受。马车下装板簧,车厢内铺楼桑寝垫。车轮亦做轻量化钢性改造。减震、避震,双管齐下。十分舒适。
胡人游牧,辗转草场。有半年时间皆是车居。故而车厢阔长。刘备没有打造诸如邑中舫车那种能载百人的大车。太过惹眼,恐遭人非议。此去洛阳,天子脚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让苏伯只对高车略作改进。外表如常,仍是两轮。厢内却别有洞天。改造后的高车,甚至可前后连成一串。前后间隙以毛毡相连。前车套六匹鲜卑重耕马,可轻松拖动三连队。
前、中、后,三节车厢,功能各有不同。
前车起居,中车餐饮,后车厨卫。功能与西林车楼类似。水洗、烹煮、安寝,一应俱全,尺寸相应缩小。十余辆马车,皆可前后连接。必要时首尾相连,围成圆车阵。守备亦无忧。
傍晚已到上谷郡境内。
岁末将至,路上皆是归乡的游子、客商。斥候回报,亭舍客满。若亮明身份,自然可以落脚。却苦了满舍的旅人。百余人的车队人马,亦多有不便。便未去打扰。
所幸刘备未雨绸缪,改造马车。这便择一空地,圈成圆车阵。搬动机簧,外侧厢墙自行落地。封死车底。内层厢墙虽薄,却覆盖搪瓷甲片,防御自当无碍。马匹皆牵入圈中,身披御寒毛毯,由车夫好生照料。
卷在车檐下的防雨皮革迅速抽出,相互拼凑成一块大大的篷顶,将圈内空间遮蔽大半。一道道的缝隙,正好用来通气。
清扫积雪,挖出火塘。兵士砍来薪柴,用鱼油木炭点燃。烟气冲天而起,不多时便温暖如春。
徐荣、程普率队猎了几只野雉和一头野猪。刘备便交给七婢,烹制貊炙。婉儿主庖,余下姐妹从旁辅助。手中厨刀,上下翻飞。不时便将这头颇大的野猪开膛剖腹。尽去秽物脏器,由长签穿好,架在火上炙烤。
七人绕行塘上篝火。衣袖飞舞,身形交错。举手投足,如行云流水。
寒光乍起。猪毛纷纷坠落火中。一时火苗飞舞,灿若繁星。短短的时间。一头完整的野猪,竟被七人联手割出无数道细密的伤痕!
徐荣、程普的震惊皆在脸上。
此乃合击术!
待盘中一张张排列整齐,炙烤到焦黄流油的肉片,端到面前。徐荣程普,面色凝重。各自用长箸轻轻夹起一片。
竟锋薄透影。盘中每一片,皆是如此。
难怪。
难怪君侯此去洛阳,家中猛将一个未带。只带了少时相伴长大的七女婢。
谁又能想到,七人皆是深藏不露的一流剑客。
刘备吃完便登车入睡。七婢相伴身侧,一切皆如少时模样。
&n
1.1 雪夜敌踪
烽堠乃夯土版筑而成。墙基垒满砾石。甚至牢固。只是顶部多已坍塌,且明显有纵火的痕迹。根据焦痕判断,乃是被火箭点燃。火从屋檐开始,由四面向顶棚中间延烧。而后梁柱坍塌,火焰与顶棚上的烽火堆,一起坠落堡中,遂燃起大火。
如此,便看出刘备建造临乡时的匠心独运。所有木质建筑的顶棚,皆覆盖掺入铜铁矿粉烧造而成的超硬陶制瓦片。排瓦如鳞,边缘还缀满瓦当。毫无缝隙可钻。木质檐墙皆坚木包铁,诸如一些重要建筑,还覆满搪瓷甲片。再加上户户有水塔,梁下设熟铜喷头。一旦火起,可开喷淋灭火。火箭无用。
再看此处烽堠。顶上皆黄泥茅草。如何能防火箭。
顶棚四面同时着火,向中心延烧。显然是被游牧骑兵团团围住后,火箭天袭。
茅草和稀泥建造的屋顶,其实也能防火。只是天长日久,先被骄阳暴晒开裂,再遇大雨冲刷。泥浆渐渐流失,茅草裸露在外。若能时时补上稀泥,也不止于此。就怕年久失修,再遇明火。其结果,便如此堡这般。
堡内木质结构,皆付之一炬。
好在还有诸如兵器库,营房等,同为夯筑夯土的内室结构完好。斥候已先行探查过,除了一些荒原野兽的痕迹,土堡内并未发现人踪。
四周砦墙,多有开裂。砦门亦不见踪迹。好在院中空地足够,马厩虽无棚,石质槽头还算完好。史涣领绣衣吏先行入内,遍查之后,确认安全。徐荣、程普,这才率龙虎营护车队进入。
版筑而成的土堡墙体,亦多有损坏。墙面坑坑洼洼,乃风沙雨水所蚀。究其原因,还是缺少了遮风挡雨的宽大屋檐和顶棚。好在墙内夹板完好,整体结构仍在。一时半会不会坍塌。
马车刚刚驶入,天空已落飞雪。
不多时,竟变成鹅毛大雪。车夫急忙用皮革遮上厩顶。马厩四墙前高后低,乃单面坡顶。即便落雪,亦不会堆积。皮革足够强韧。
堡内虽能遮风,却无法挡雪。刘备看了看天空,这便没有入内。车队在院中排成圆阵,堵住入口。如昨日一样,在外过夜。拉上顶棚,中圈伞状支撑架,比昨日略作升高。如此便将车圈变成了一个中心高,四周低的圆形帐篷。落雪会自行滑落,不会在棚顶积压。
搬来砾石,垒好火塘。射虎骑和鼍龙骑外出射来野味,在篝火上炙烤不提。
土堡的好处便在于,可登墙守备,防御野兽夜袭。绣衣吏射出钩爪,沿堡墙攀上屋顶碉楼,再放下软梯。射手爬梯而上,便可居高下射,布控整个院落。
雪花从皮革棚顶的缝隙处,不断落下。还未及地,便被升腾的热浪烘成一缕缕长长的烟气。斥候纷纷归来,面色严峻的冲史涣耳语几句。史涣这便来报,需谨防夜袭。
撒出去充作斥候的绣衣吏,皆是淮泗豪侠。久历江湖,刀头舐血。历经无数血与火,生与死的历练,还能活下来。经验早就固化成直觉。虽并无蛛丝马迹,然几乎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丝隐藏的杀机。
商量之后,这便向史涣通报。
史涣又来提醒刘备。
刘备点头道:“好生准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