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算了,以后再说吧。

    临乡上下皆知君侯岁末要前往洛阳。府中亦开始准备。公孙氏和副伏罗氏,先后有孕,无法远行。乌莲便陪在刘备身边。家中七名艳婢,母亲本想分给三位夫人,作为陪嫁的媵(ying)妾。却被刘备好言拒绝。

    母亲也是好意。毕竟媵妾要比妾的地位高很多。不仅有正式的身份,还可出席正式的宴会,享有次等继承权等等。

    所谓媵妾,一般是指随正妻一同嫁到夫家的同宗女子。媵制有三等。规格较高便是亲姐妹同嫁。规格中等则是一个身份较高的女子(嫡出)偕同一个或几个宗族女子(庶出)同嫁。规格最低便是以侍女陪嫁。

    如此一来,嫁过去的身份较高者便是妻,较低者便是媵妾。此制从战国直至三国时代,在贵族之间非常盛行。比如孙权的母亲吴夫人,就是和妹妹一同嫁给其父孙坚。从政治上说,媵制最大限度保证了嫁女一方的利益。假如正妻死去,或没有生育,那么媵妾便可取代她的位置,依然可以保证妻家利益。

    刘备之所以拒绝,正因家中艳婢皆与他自幼相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可以小妾论之。且公孙氏虽孤苦无依,性格却坚韧贞烈。先前拒拜大儒为义父,刘备便知其心。

    再者说,地位的高低,除去制度,还在乎刘备自己。刘备若敬爱,府中内外亦多尊敬。岁末前往洛阳,母亲、公孙氏让艳婢随行。刘备便没有拒绝。

    此去洛阳要走月余。刘备最迟要在十一月底出发。

    想等数城建完,已不可能。待这一季稻收完毕,颗粒归仓。刘备便将启程,远赴洛阳。

    刘备已去信黄门令左丰,崔太尉,还有恩师,托他们代为打点一二。时下尚无‘无诏不离’的律令。以上计之名进京觐见天子,正当适宜。

    “觐,见也。诸侯秋见天子之礼,于五礼属宾礼。”

    本是八月觐见,后改为岁首。

    副伏罗氏日渐显怀。刘备浅尝辄止,不敢妄动。侍寝多是乌莲。称呼上与丽珠夫人并列,称莲夫人。乌莲先前与副伏罗氏各居一殿。如今皆搬到北殿。

    东殿和南殿,暂且空置。由婢女日常打扫。待以后居养子嗣。

    宫中婢女渐多。胡女成风。多是婚礼时,各方所赠。母亲又命家令士异,甄选临乡汉家良女入宫,平复血脉悬殊。母亲的想法也是对的。左右皆胡女,婀娜多姿,烟视媚行。吾儿血气方刚,若皆是胡女侍寝,所生子嗣皆有胡人血统,岂非不美。

    听闻侯府甄选采女,临乡上下闻风而动。

    各城令、长官舍,人来人往,门庭若市,户限为穿。甚至许多官吏、豪商,亦将自家妙龄女子争相举荐。

    君侯少时便称麒麟子。如今更是名动北地,天下知名。且又是汉室宗亲,颇得圣恩。如




1.140 情理之中
    无须担心技术外流。亦不必担心无法掣肘。

    短锥破甲箭、长柄透甲锥,配合强弩、力士,皆可临阵破甲。火攻、水淹,板楯黄弩,还有硫磺毒雾。刘备有的是办法。

    已改肠衣目镜为白琉璃目镜的呼吸面罩,乃是压箱底的后手,无论如何也不会贩卖。

    君侯岁末要去洛阳的消息,已传遍临乡。市中胡商亦知。这便赶在出发前,三郡乌桓中的余下几部,皆找上门来。

    堂议伊始,便有侍卫来报。有涿县马市胡商,说是君侯旧识,在宫门外求见。

    “确是熟人。”刘备笑道:“请他进来。”

    不久,身穿精致胡袍的马商,脱靴入内。先抚胸行礼,又跪拜在地:“参见君侯。”

    “许久不见,生意可好”刘备笑着请他起身。

    艳婢送来坐席,胡商称谢后跪坐。乃是正宗的汉礼,并不是胡人习惯的盘腿。

    “生意时好时坏,还算过得去。”胡商躬身答道。

    自苏双和张世平,从右北平乌桓和南匈奴处,贩马邑中售卖。马市胡商的生意减了不少。如今马价日益走高。便是曾作价万钱一匹的耕马,亦卖到数万,甚至十万。马市胡商一本万利,看似成交量减少,利润却不降反升。

    “此来,所为何事”刘备笑问。

    “乃为我家大王而来。”

    数年前北伐之战,上谷乌桓王难楼亦有参与。战后论功行赏,也已封王。因非刘姓者不得封王的古训,皆号:单于。正如南匈奴王屠特若尸逐单于。汉庭给的封号,便是单于。给归义王、汗鲁王等人的正式呼号亦是单于。北人胡商却多叫大王。刘备先前便尊称归义王为大王。

    刘备笑问:“单于如何说”

    “大王说,想如南匈奴、右北平乌桓,试种苜蓿。”

    “这有何难”刘备笑着点头:“上谷郡距此不远。若你家单于愿意,可遣牧人来临乡学艺。至于耕种所需器械,皆可以市价购买。”

    “多谢君侯。”胡商大喜,再拜:“宝石、湩酪等,亦想在临乡贩卖。”

    “可也。”

    “敢问君侯,可否容我在楼桑邑中,开一间商肆”

    这才是重点。

    “蕃邸坊市若有空闲,但租无妨。”

    “多谢君侯。”胡商呈上礼单,拜谢离去。

    临乡大路通天,广纳四方宾客。上谷乌桓王想来分一杯羹,亦无妨。只需诚实经营,依律纳税。刘备都欢迎。事实上,即便没有上谷乌桓,市中胡商有没有各方势力的代言人,亦是个未知数。

    以刘备如今的能力,向查清市中胡商的来龙去脉,殊为不易。所谓日久见人心。若心怀叵测,久必露马脚。令刺奸贼捕,捉拿拷问。便可能知详情。还是那句话,只要诚实经营,遵纪守法,刘备都欢迎。

    城外水田已青黄相杂。不日便可收割。水陆皆有重兵布防,谨防生变。

    这日,派驻在外的魏袭,急急忙返归临乡。问过方知,其妻又产一子。

    临乡富足安逸。生儿育女,正当其时。魏袭少时任侠,颠沛流离。定居楼桑,数年前中年得子,取名魏疏。小家伙如今长得虎头虎脑,颇有气力。且十分聪慧,机智过人。好好调教,必是良将。今又得一子,自然欣喜万分。

    满月酒要吃,算算时间还来得及。

    母亲和公孙氏已代为探视。送上许多补品给其妻调养身子。魏袭眉开眼笑,连连称谢。

    待公孙氏返回,告知刘备,母子平安。

    刘备连连点头。见她脸上颇多艳羡,这便说道:“可惜为夫要远行,等不到夫人诞下麟儿那一天。”

    公孙氏翩然一笑:“家国天下,自当以国事为重。”

    刘备轻轻点头。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n



1.142 意料之外
    华佗自是良医。

    活人无数,不求名利,不慕富贵,集毕生之力于医术,方能有此成就。然却心中常感懊悔。究其原因,乃是医者父母心。既行悬壶济世,又岂能不心怀家国天下。

    可医术只能治病,无法治国。故而时常懊悔。刘备以治国如治病入题,可谓正中要害。

    华佗心悦诚服,出仕临乡。为民治病,为国造血。

    若不然,必好言拒绝。即便挽留,亦不会多待。

    不日,楼桑病舍外,便排起长龙。许多久治不愈的隐疾,皆被华佗妙手回春。

    刘备有幸亲眼目睹了一场外科手术。

    先将麻服散与热酒配制,使患者服下。待失去知觉,再剖开腹腔、割除溃疡,洗涤腐秽,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据后世考证,麻沸散的大致成分是:曼陀罗花一升,生草乌、全当归、香白芷、川芎各四钱,炒南星一钱。

    结合后世知识,刘备又为华佗打造了血袋、吊瓶、针管、止血钳等手术器具。果然事半功倍。

    临乡良医,旁习华佗外科神技,无不叹服。

    用良医吉本的话说,“实乃大开眼界”。

    良医收入颇丰。不仅食俸,出诊亦有诊金。且君侯一视同仁。华大夫独享双俸,便是明证。听闻医学馆招募学徒,临乡上下踊跃报名。一日便有千人。剔除手抖、气弱、晕血、胆小者,收徒数百。不出数年,这些学徒便可独自行医。那时,各城再建分院,可治万民。再过数年,可治一国。何愁天下无良医。

    经刘备提示,华佗欣然将所学医术,分成内、外、妇、儿,四科。根据不同病灶,分别授徒。

    除去诊金,汤药几乎免费。

    常用药材,多出自临乡邑民自家药圃。今已足量储备。流民四处乞食,多生疾患。病舍本已人满为患。不料华佗入驻才一旬,病舍几近空置。华佗看病不受症状表象所惑,用药精简,绝不滥用。且重视预防,“治人于未病”。对于病入膏肓的患者,则不加针药,坦然相告。以少量酒服麻服散减轻病痛,令其安乐而亡。

    听闻种种神奇医术,临乡上下皆拜服。无怪食双俸!

    话说。君侯轻财重义,善识人,称麒麟子。诸多先例在前,我等实不该无端生疑才是。

    华佗之能,不仅在治病,亦在‘治未病’。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重在预防。

    见流民多孱弱,便编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等五种禽兽姿态的“五禽戏”。一叫虎戏,二叫鹿戏,三叫熊戏,四叫猿戏,五叫鸟戏。模仿虎的扑动前肢、鹿的伸转头颈、熊的伏倒站起、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等。

    每天清晨,华佗率领义舍流民在旷地上习练五禽戏。

    且常言此戏“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饮食。”又劝众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据说弟子吴普用此法锻炼,活到九十余岁时,听力视力皆上佳,牙齿未有脱落。

    在刘备看来,五禽戏其实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和关节都能得到舒展和锻炼的医疗体操。类似瑜伽的效果。不晓得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话说曼陀罗花是不是也产自西域

    先前只有义舍流民随之练习。后来刘备亦忍不住跟练。

    加之神医之名广为流传。上行而下效。楼桑民众纷纷赶往医学馆,习五禽戏。实在人满为患,刘备只好限定人数入场。如此一来,最初那批练习五禽戏的流民,竟被各城重金请去,传授五禽戏。

    于是。临乡一新职业:五禽戏师,又新鲜出炉。

    还是那句话。只要到了临乡,想死都难。

    得益于赛马场的存在。加之西林、楼桑又有轨道直连。两城频繁往来,汉胡关系日渐融洽。姻婚嫁娶,时有发生,屡见不鲜。嬉笑喧闹



1.143 动则生阳
    “魏延。”公孙氏笑道。

    果然!

    刘备不由得一声暗叹。

    命运当真奇妙。

    魏袭、吕冲皆是顺阳卫出身。刘陶入朝为官,顺阳卫就地解散。为避仇家追杀,魏袭、吕冲等人皆隐姓埋名,迁居别处。至于后来境遇,必然不好。或许长子魏疏未能养大,便是此因。故而史书上只见魏延,未有魏疏。迁入楼桑后生活安逸,长子魏疏再无性命之忧。若能健康长大,必是不下魏延之虎将。魏袭后继有人。

    人的性格三分天生,七分后造。诸如潘鸿、朱盖这样的宿贼,都能在大儒陈寔门下磨去匪气。知耻后勇。如今兢兢业业,拱卫临乡水路。食俸六百石,宗人皆丰衣足食。

    潘鸿、朱盖数年前亦先后得子,刘备亲去祝贺。如今也已是半大童子。按照江南风俗,还未取大名。平时只唤乳名:獐儿、獾儿。

    家臣的好处就在于,家臣生子,亦为下代家臣。临乡文武皆有名师,只需悉心教导,必成良才。

    主公亲临,蓬荜生辉。魏袭急率妻妾宾客迎出府外。刘备少时便举家来投,如今人到中年,气色却尤胜先前。人逢喜事精神爽是其一。无需整日提心吊胆,睡得踏实,心中无忧是其二。最关键,身处要职为主公所器重是其三。

    “臣(魏)袭,拜见主公、主母、太夫人。”魏袭率众跪地行礼。

    刘备上前搀扶:“快起身。”

    主母,乃是婢妾、仆役、家臣对女主人之尊称。

    《史记苏秦列传》:“居三日,其夫果至,妻使妾举药酒进之。妾欲言酒之有药,则恐其逐主母也;欲勿言乎,则恐其杀主父也。於是乎详僵而弃酒。”

    母亲、义母、和三位夫人去后院看望魏妻母子。刘备与众家臣前往中堂入席。

    家臣府邸,皆是三进院落。庭院阔长,装修华美。中楼三阶五重,前后各高三重。西院还有仓楼、望楼、阁楼。四周有角楼、居中有门楼。颇能住人。院中白砾铺地,青石为路,曲径通幽。假山鱼池,上架水廊。睡莲成簇,锦鲤成群。穿行其间,有阵阵秋风吹过,不禁神清气爽。

    此等豪宅,造价百万。如今已被炒到千万钱。且有价无市。

    临乡内中外,嵌套三城。爵民居外,家臣居中,刘备自居伴宫。

    魏袭所宴请,皆是刘备家臣。耿雍、崔钧左右二丞、苏双、张世平两位洗马、门大夫华佗、治水行人卞纪,还有义父黄忠、徐荣、黄盖、蒋钦、魏袭等,诸宿将。潘鸿、朱盖巡视临乡水路,不敢轻离。亦命各自宗人送来贺礼。

    刘备居首,文武东西对坐。

    舞姬居中伴舞。乐伎四周奏乐。君臣齐举杯,上下俱欢颜。

    庖厨、舞姬、乐伎、皆是从楼桑市中高薪请来。尤其是善胡旋舞的胡姬,早已不在酒肆伴舞。但凡家中有喜事,临乡人家便会高薪请来,歌舞助兴。高雅亦或是艳俗,全凭雇佣人家做主。

    如今临乡侯亲临,舞乐自然极尽高雅。岂能流于媚俗。只不过号蕃邸第一舞姬的胡女,一颦一笑,皆饱含深情。却又浅尝辄止,若即若离。的十分高级。如此卖力,少君侯又岂能不知。

    这便冲身旁艳婢耳语数句。待一舞作罢,艳婢便取下髻上一枚珠钗相赠。金钗上嵌有龙眼大小的合浦走盘明珠一颗。价值不菲。艳婢来自西域,胡语纯熟。与刘备相伴长大,虽是婢女,却情如姐弟。左右皆呼:女公子。当面则省‘女’字,前缀其名。

    女公子,诸侯之女。《左传庄公三十二年》:“雩,讲于梁氏,女公子观之。”
1...7778798081...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