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尤其是,刘璋的身份,还是大汉皇室苗裔!

    当然了,这是明面上的原因。在狡狐的心里,还有另一层意思。

    他这是需




第三六八章、枭雄狡狐皆奸诈
    虚伪,是上位者必备的技能。

    适当的虚伪,能将让人如沐春风;过度的虚伪,则是会让人由内到外都觉得,如同吞了几百只苍蝇一样恶心。

    即将冠冕为王爵的曹老大,自然是让人如沐春风的那种。

    明明是迫不及待的从邺城赶来谯县,临见到狡狐陈恒了,却变成了一点都不着急。很神奇的,聊起了家常。

    关于陈恒的子嗣。

    他以狡狐许久未见过嫡长子陈修为由,叨咕了几句陈修的顽劣。

    然后呢,狡狐就很上道的,连忙接口告罪惭愧什么的。还将自己态度给表明了,也将曹老大想要的答案证明了。

    “待巴中之地安定,恒回朝廷任职,也就得闲暇了。届时定会好好管教一番,避免让其在将来辱了陈家的门楣!”

    刹那间,曹老大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无比亲切。

    很快,就板起脸说教了一番,说子嗣关系到家族未来什么的,汝个狡狐不能马虎。还做戏做得很全套的,问及了狡狐其他的孩子。

    好嘛,就当着千里迢迢来叙家常吧!

    陈恒心中无奈的感慨了句,便兴趣勃勃的聊起了自己的孩子。

    比如说到已经从军了好多年的陈仇,养成了严于律己、谨慎厚重的性格,就是有一点可惜,巧变不足。日后只能当个执行的良将,不能成为都帅。

    比如谈及去岁刚冠礼的陈遂,说此子有君子之风,性情刚正不阿而又仁厚,他日入仕途了绝对会成为一时良吏。再续己吾陈家官宦良好名声的,就是他了。

    连才六岁的小陈亮都提及了,说这个孩子听话乖巧什么的。

    曹老大在一旁,抚摸着胡须,带着满脸的慈祥,静静的听着。犹如陈恒的孩子,是他的孙儿一样。

    好嘛,他的确很开心。

    他听出来了。狡狐之子,没有一个继承陈恒的狡诈,没有一个能对他的后代,能造成威胁。

    如此甚好!

    此乃大善!

    不辞劳苦,跑来一趟,还是有额外的收获的!

    不过呢,自古是有“知子莫若父”的说法;但也有“灯下黑”的事例。

    一直以算无遗策著称的世之狡狐陈恒,对嫡长子陈修,这个从小就没有养在身边的儿子,真的了解吗

    亦或者是,少时顽劣,长大了就依然不堪吗

    比如说他曹孟德自己,少时就顽劣不堪,连命案都给犯下了,如今呢

    啧啧!

    再长得废话,都有说完的时候。

    一个奸雄,一个狡狐,两个人在你侬我侬,啊呸!是其乐融融的聊了好久的家常后,终于,还是说到了此来的正事。

    狡狐先提及的。

    他怕在这么扯下去,自己就原型毕露了。毕竟姜还是老的辣不是

    “主公,恒此番斗胆求谋面禀报,乃是恒不仅有把握,将巴中之地不费一刀一兵便纳入囊中!还能让巴中之地,未来五六年皆无敌军来犯之忧!”

    掷地有声的话语刚落下,曹老大眯着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当即就脱口而出:“善!子初速言之!”

    “诺!”

    陈恒拱手,然后便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

    也是将,和法正推演过无数次的谋权之策,不留痕迹的掺杂在里面,全都扔了出来。

    首先,狡狐以巴中之地的战略意义,简明扼要的提及了下。当成马家军与汉中张鲁,必然会不留意力攻打巴中的前提,将曹老大的思路带了进来。

    然后就说到,自己这些日子通过盐巴的经济掠夺,和悬兵秀獠牙的一系列动作,让刘璋终于愿意来许昌当摆设。

    &



第三六九章、浮云半生如梦寐
    “回禀主公,恒所思者,有三。八+++八读书”

    曹老大的话语刚落,陈恒也拱手,侃侃而谈。

    “其一,乃是断了巴中子民的叛乱之因。巴中之地,多賨人及夷人聚居,皆英勇善战,如今以杜濩、朴胡、袁约等人为首领。是故,恒建议当以官职授之,迁杜濩等人至邺城,让巴中之地,无人有威望可导致dong露an。”

    “可。此乃老成谋国之道也。”

    点了点头,曹老大脸上神情不变。

    这种建议,但凡是久居上位的食肉者,都能想到,不足为奇。

    “其二,乃是刘璋旧部兵卒的安置。刘璋父子在益州二十余载,被马家军夺取蜀中之后,这些人依然跟随刘璋而战,皆忠义之辈也!是故,恒建议以巴人治巴之策,不调动其守戎之将,令其等继续守边御敌。如此一来,刘璋回许昌任职,巴中之地亦不会有dong露an。”

    “嗯...”

    这次,曹老大沉吟了半晌,拖了好长一个鼻音,才给了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子初之言,孤尚且有疑虑也。其巴中之地,出产不丰,留如此多之兵卒,恐难以供养。”

    好吧,主要是他的心态,已经从欣喜中回来了些,慢慢又变成了号令天下的魏公。

    因此,也想到了一点:刘璋的麾下,在狡狐的建议下,得以继续留在巴中之地,会不会就将感恩之心,仍在了狡狐的身上呢

    “主公之言,恒亦思虑过,乃是为恒所思之其三也。”

    不过呢,陈恒马上的,就来了一句,将他的思路和关注点,又给调走了。+八+八+读+书,..o

    “额子初速言之!”

    “诺。其三,恒以为巴中之地若定,当需数年时间休养生息,安抚人心。亦会导致,我军不能大举从巴中攻入汉中或蜀中也。是故,恒建议留刘璋旧部在巴中守戎,是想让我军兵卒有富余,可调往关中或并州御敌也!”

    嗯

    顿时,曹老大的眉毛就挑了起来。

    他知道,陈恒说的富余曹军,都是自己统领的兵卒。调去关中或者并州,就是等于自动减少了兵权。因为关中和并州,都已经有了督帅,陈恒是不可能转过去任职的。

    难道子初当真有放下兵权之心

    曹老大心中疑虑,捏着胡子,徐徐来了句,“若将我军调往他处,巴中尚可安否”

    “回禀主公,恒麾下长史法孝直,深有谋略,若将其留在巴中之地调度刘璋旧部,可保无忧也!”

    陈恒拱手,抬头将自己清澈无比的眼神展示,“而且,恒麾下多为荆州籍将领居多,亦可留这些人为法孝直助势。”

    “嗯...”

    又是一个鼻音,曹老大眯着眼睛,问出了最关键的玄机,“子初以为,何人领兵去关中,或者并州”

    “恒麾下司马郭淮,太原郭伯济。”

    是郭伯济啊!

    隐约中,曹老大觉得心情舒缓了些。

    他知道郭淮是谁,还知道郭淮曾经担任了五官中郎将的门下贼曹。

    是他儿子,曹丕的故吏,而并非狡狐的嫡系心腹。

    让郭淮统领这些兵卒,也就是意味着,陈恒是借着这个机会,将手中的兵权交还给了他曹操手中!

    不过呢,曹老大刚想说个赞许之言,就想到了一点。

    那就是:陈恒好像,还没有说到自己呢!

    这个世之狡狐,将手中的权力,大部分还给了他曹家手中;一小部分留给门生故吏。那么,他自己干什么去

    难道,是以放下兵权为代价,让孤妥协,好继续留在荆楚之地吗!

    曹老大心中有些警惕,声音却愈发亲切了,“子初,汝为何毛遂自荐,亲自统领这些兵卒汝外舅夏侯秒才乃关中都督,汝若去助力,他日夺陇右及汉中,岂不是轻而易举!”

    好嘛,某都放下兵权了,汝个曹孟德还要玩个言辞陷阱。

    陈恒心中叹了口气。

    也终于扼杀了二十多年来,和曹操君臣相处的,最后那一丝情分,“主公,恒斗胆驳之。自古军令调度,最忌同出二人之手。恒



第三七零章、出师未战已兵败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夏五月。

    天子刘协遣使持节行御史大夫、宗正刘艾奉策玺玄土之社,苴以白茅,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十。进魏公曹操爵为魏王,以丞相领冀州牧如故。

    曹老大上表谢恩,又将平南将军陈恒,转为魏国的右将军,督巴中战事。此举让刚刚陷入沉寂的许昌朝廷,又一次轩然,群议纷纷。

    因为狡狐之前兼领的荆州牧官职,才刚被撤掉半年,又降职入魏国官佐体系。诏令上还说,陈恒以左将军之职持节如旧,然而开府的权力,却是被剥夺了。

    从督战南北枢纽的荆州,变成了山岭横陈的巴中,如此明显的失宠信号,谁个人都可以看得出来!

    是故,在邺城的一些有心人,得知消息后欣欣鼓舞。在经过一番思虑后,便开始尝试着接触曾经和狡狐有过交集的人。

    比如在邺城五官中郎将府内的王昶、蒋琬。

    就算短时间内拉拢不过来,但是先做个友好姿态什么的,未雨绸缪嘛。

    而曹丕,则是暗自幸庆不已。感慨着夏侯尚依然是在荆州的;感慨着让夏侯尚和司马懿定下儿女亲家,赢得钟繇的支持,是无比正确的!

    是的,曹丕也觉得,狡狐随着职权下降,在夺嫡的问题上,已经帮不上什么忙了。

    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

    好吧,主要是曹老大这次扬州巡视之前,将留守邺城的职责,交给了临淄侯曹植!而并非“丞相之副”的他!

    这同样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

    曹老大在挑选魏国世子的人选上,对曹植的期望,已经远远超过了曹丕。

    曹丕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心中也急了。

    这个时候,能得到钟繇,身为魏国相国的支持就很重要。就算钟繇不能改变曹老大的决定,至少也能说几句好话不是

    再加上老狐狸贾诩的支持,说不定就能让曹老大,再度将衡量的天平往曹丕这边斜一斜了不是

    当年汉高祖刘邦,就有过废了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储君之举。

    后来是因为萧何、周昌的反对,又因为闻名遐迩的“商山四皓”站在太子这边,最终还不是,不得不放弃了吗

    人生有时候,一个不打眼的、可有可无的布局,说不定就是续命的机会。

    就如沼泽泥潭边上的蔓藤,不需要的时候就不屑一顾;但掉入沼泽坑里的时候,就是成了活命的希望。

    曹丕现在就觉得,钟繇与贾诩的支持,是改变曹老大心意的那一根蔓藤。

    他思来想去一番后,便寻了个借口,小题大做的责难了长子曹睿一番,将其禁足到了曹氏宗庙里思过。

    这看起来,好像挺正常的。

    严父慈母嘛,教育后代理应严厉一点。

    但是呢,曹氏的宗庙之地,旁人是不能进入的。比如曹睿的伴读,狡狐的嫡长子,陈修!

    当然了,曹丕还是细心的想到了这点,很体贴让人将陈修送去铜雀台内,给丁夫人养着了。说什么,等曹睿的惩罚结束了,再派人来接回来五官中郎将府。

    对,要派人来接。

    换句话而言,就是不接的话,陈修就不要来了。

    这种潜台词,陈修是听不出来的。

    但钟繇这种沉浮宦海多年的官僚,当即就抚摸着胡须,给司马懿露出了个微笑。

    嗯,这种不值得一提的小事,自然是闲聊的时候,当成趣闻来听的。而也不应该,是曹丕自己说出来的。

    作为曹丕的良友与僚佐,司马懿无意中,给个别人提及,就再好不过了!

    反正,有些事情,最高境界是心照不宣。只给该懂的人懂,只给该知道的人知道,便是:“大善”!

    “哎,我等还是早做准备吧。出兵之事,宜早不宜迟。”

    远在蜀中的庞统,声音



第三七一章、此乃神来之笔也
    夏六月,上旬。

    巴中之战,原本汇聚了马家军、汉中张鲁、刘璋军和曹军的四方逐利,却仅仅维持了十天,便神奇的划上句号。

    让天下之人,都掉了一地的下巴。

    远在幽州的刘备,庆幸不已。他在得知消息后,便亲自领着两坛子酒,只身跑去了诸葛亮的府中,喝了个泥泞大醉。

    在席间,嘴里的话语,来来去去都在嘀咕着一句:多亏有先生之言。

    近在江东的孙权,也同样庆幸不已。他没有喝醉,而且当即派出了朱恒、全琮两位大将,率领本部前去征战山越,为壮大势力抓紧脚步。

    他们的开心,都是没有在魏公曹孟德变成魏王的时候,大举出兵。

    以巴中之战如此迅速结束的局势,他们如果出兵了,就是迎来曹军势均力敌的大战,再一次损耗实力。
1...109110111112113...1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