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第四零二章、为何悲观狡狐邪2
在仕途之上,对于权争,要么两不相帮的不介入,独身自好;要么就选择投身于一方,竭尽全力的群策群力谋取未来。
没有脚踩两只船的,左右逢源。
因为死得最惨的人,就是脚踩两只船的。
左右逢源在最初的时间内,因为自身价值被双方都竭力拉拢,的确可以很吃香。然而,在被发现了以后,就会被双方都不容,联合打压。
谁都不想,自己的机密谋划,被人吃里扒外卖了出去不是
所以呢,钟繇对于王昶,在他罢免的时候来拜访,来献策要让夏侯尚留在荆州,当即就不再有疑心。若是王昶要是真的踩两只船,老谋深算的钟繇想要发现,想让别人也发现,实在是太容易不过的事了。
是故,他也直接问出了,表示接纳王昶改头换面的信号。
“文舒,汝有何谋划,能让夏侯伯仁留在荆州邪”
王昶一听,也发自内心的笑了。
“昶多谢相国信任。”
先是一个很感恩的拱手致敬,他有很谦虚的将所思说出,“丕公子世子之位,依然稳若磐石。而且自幼便与夏侯都督相善,若是他能向魏王求情,调任司马主薄前往荆州参夏侯都督兵事,事情便可济矣!”
钟繇听完了以后,微微一沉吟,便舒展了满脸的沟壑,“大善!文舒不愧名门之后也!”
的确,王昶这个建议,有很大的可能让夏侯尚继续留在荆州。
魏王曹孟德毕竟已经老了,曹丕的世子之位也没有悬念了,如此情况下,曹老大肯定会为曹丕的未来执掌曹魏培养势力。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忠于魏王曹孟德的人,未必就会忠于曹丕。
反过来也一样,曹丕觉得放心去用、去信任的人,未必就是魏王曹孟德能信任的人。
曹魏的基业既然已经定下了要传给曹丕,那么就从曹丕的角度去考虑,优先挑选曹丕能信任的人。不然在权力过渡了以后,曹丕依然会再来一遭。
到了那个时候,难免会引起骚乱。
出于基业长青的考虑,曹老大也不会将这样的隐患,留给下一辈不是
狡狐陈恒,就是曹老大亲手提拔的人。
一开始被安排成曹昂的班底,虽然说在曹昂故去了以后,也转为亲善曹丕,但终究是隔了一层。
而夏侯尚就不同,他从小便和曹丕亲善了,是绝对的心腹!
更深一步的考虑,夏侯尚终究是宗室大将,是曹魏第二代中,为数不多能独挡一面的都帅!尤其是荆南之失利,罪在于禁,而并非他。
他不过是因为督荆州兵事,被职责所牵连罢了。
所以说,无论从哪一种方面,曹丕都有理由,在夏侯尚和狡狐陈恒之间,厚此薄彼。
更何况,狡狐这些年的赫赫战功,让曹老大自己都有了猜忌之心,担心以后会尾大不掉呢!曹老大都不得不雪藏的人,曹丕能驾驭吗
他要能驾驭,也不会那么艰辛才当上世子了!
王昶向钟繇的提议,让曹丕上书请魏王曹孟德调任司马懿去荆州,也就是根据了这点。
司马懿,不光是深有谋略的丞相主薄,更是曹丕当成了友朋的心腹。而且他去荆州,也不会引起夏侯尚觉得自己被轻夷了。
毕竟他们两人,早就定了儿女亲家了。
打断骨头连着筋呢!还巴不得相互扶持,同心协力稳定权势呢!
“昶不敢当相国之赞。”
被夸奖了的王昶连忙谦虚了一句,“此谋划,以相国之智定然能想到,昶不过是班门弄斧罢了。而且,此谋划依然有一丝纰漏,乃是魏王将如何安置狡狐邪”
是啊,曹老大都向天下传递了信号,将要再度重用狡狐。以他魏王之尊,肯定要言出必行,绝对不会出尔反尔,拿自己的威望当笑话的。
“文舒无忧!”
钟繇起身来到王昶的身边,轻轻的抓起他的手表示亲近之意,“马孟起夺了汉中,势力坐大,得有人遏制才行。老身再向丕公子建议,让狡狐去巴中便是。”
嗯
巴中之地
王昶闻言,扬了扬眉毛,便由衷的表示敬佩,“国相老谋深算,昶不如矣!”
无他,狡狐的旧部,几乎都在巴中之地。
无论调不调狡狐过去,巴中之地和钟繇等人都不是一条心,对荆州都督夏侯尚,也不过保留表面上的敬意罢了。
而且巴中之地的后方,就是荆州!
&n
第四零三章、驭下乃制衡之道
在上位者的眼里,不管经历什么波折,该做的事情还要坚持下去的。
对魏王曹孟德也一样。
邺城魏讽的叛乱,心存汉室的官僚士人们又一次反扑,并没有影响到曹老大此番进攻并州的计划。虽然他在独处的时候,会露出一脸的疲惫,品尝着心力憔悴。
对于曹丕在邺城兴起了数千人的连坐,进行大清洗,他也不置可否。
匹夫不可夺志。
既然不是一条心,那就将隐患灭于未发生之前吧!反正已经做了,无法回头了。忠于刘氏还是忠于曹氏,双方之间也没有了缓和的空间。
所以呢,带着这样想法的曹老大,看着曹丕的另外一份书信,陷入了沉思。
曹丕请示调任司马懿前往荆州,参夏侯尚兵事;又建议将来让狡狐督战巴中,牵制马家军的威胁,剑指益州和交州。
曹老大当然知道曹丕的这个建议,背后所隐藏的意义。
也为之赞赏。
他这个已经定为世子的儿子,虽然在许多方面不尽人意,但在权谋之上,还是有些建树的。
就是有一点不好,他让曹老大又一次觉得,自己是真的老了。老得连自己的儿子,都开始安排未来了。
唉....
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曹老大又一次拿起书信,心中也开始对陈恒的安排,细细斟酌。
是的,打下了曹魏势力五分之一疆域的陈恒;已经在曹魏势力内有了自己根基的世之狡狐,同样是未来的隐患。
虽然现在无论怎么看,狡狐都没有反心。
但是未来基业的安稳,怎么可能寄托在别人有没有反心的基础上!尤其是狡狐,年纪不过四旬有余!
身体更是没有出现过什么病状。
曹老大觉得自己和陈恒,就好像当年的汉高祖刘邦和淮阴侯韩信一样。
若是当年,韩信的年纪和刘邦一样,垂垂老矣,行将就木,说不定就能得到了善终,演绎了一段君臣佳话!
可惜了....
只是当年刘邦已经平定了天下,而如今,天下纷争依旧。
也就是说,曹魏若是还想得天下,就想都不要想上演兔死狗烹的故事。
但狡狐,未来必然功高震主!
等曹魏第一代打江山的人都故去,曹魏第二代宗室大将中,没有一个人的威望,能压得住狡狐!
军事才能最杰出的夏侯尚、曹真两人,都曾经当过狡狐的旧部不说,在军功之上更是天壤之别。而崭露头角的夏侯霸、夏侯称等人,都是狡狐一手带出来的,就不要做念想了。
唯一有资格能与狡狐并驾齐驱的人,是曹休。
但也因为当年在赤壁之战中,帮他背了战败的锅,变得有些弱势。
唉....
曹老大又一次叹气,将手中的书信扔在了桌几上,起身走出了军帐外。
并州的冬十月,已经开始有了彤云。
天气,有些冷了。
就如曹老大此刻的心情。
在军帐外守着的许褚,看到曹老大皱着眉毛低头走了出来,连忙将手中的一袭皮草大氅给他披上。
从九月开始,许褚无论什么时候,都将这件大氅备着。
他这位无比敬重的魏王,已经六旬有五,白发苍苍,可经不起朔风的冷酷。
“仲康,今日可有军报传来”
漫无目的的信步游庭了好一会儿,曹老大才头也不回的,问了跟随在后面的许褚。
这是惯例了。
因为年纪大了,曹老大的精力有些不济,时常会在军帐中小寐一会儿。若是没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许褚都会先将军报收下,等他醒了才禀报上去。
“回禀魏王,有。彰公子今日凌晨让人送来了战报。”
性格谨慎的许褚,尽力压低了嗓门轻声回道。还从衣袖中抽出了一片折叠得整整齐齐的布帛,递了过来。
曹老大一听,便露出了笑容,“哦难道孤的黄须儿又立下功劳了”
&nb
第四零四章、云长与妙才之殇
并州的战事,打了三个多月了,胜负的天平也慢慢开始倾斜。
刘备的底子,终究还是薄了些。
在曹军人力物力都倍于己的情况下,支撑得有些艰难。尤其是这次魏王曹孟德,是有备而来,而不是像上次刚经历关中大战的疲惫之师。
但站在雁门郡城墙上的他,一点都不沮丧。
冬天已经来了,铺天盖地的大雪,也即将要来临。意味着他麾下的兵马,休整时间也即将到来。
并州的攻城战,在大雪天里尤其艰难。
原本就是山脉纵横的地形,迎来大雪封道;破损的城墙也迎来浇水成冰,让人不由感慨老天爷的无上权威。
这些对兵力少而转为防御的刘备而言,就是老天爷的眷顾。
但是呢,马上的,他就觉得老天爷是公平的。不会因为他和天子刘协一个姓氏,就只刁难曹姓。
话说关二爷,在刘备麾下一直都位列将领之首。也一直都是独断一方的军务。
当然了,他也没有辜负刘备的信任。
比如这些年驻守在雁门郡,就从来让刘备担心过曹军。相反,他的骁锐与善战,还让曹军大为头痛。
不管是前番并州大战的偷袭,还是进入太行山威胁冀州,亦或者是这次大败匈奴一举夺得太原郡,都是让曹军吃了大亏。
都是让刘备赞赏有加,大悦开颜了的。
所以呢,他向刘备请示,带领一支骑兵游荡在外,策应雁门郡防御的时候,刘备当即就准了。
自古孤城不守。
守城嘛,有一支骑兵在外面为掎角之势,可以让敌军无法全力攻城。
而且刘备对关羽的能力,是百分百放心的。
毕竟在有些时候,他自己觉得做不到的事情,换成关羽来,就能做到了。
曹军对以骁锐著称的关二爷,率领游离在外的这支骑兵,也很重视。曹老大甚至想过,将攻城的任务交给曹休,自己亲自率军去堵。
嗯,另一个合适的人选曹洪,率军进驻了新兴郡的定襄城,去防御依着太行山的张飞部了。
不过呢,夏侯渊来请命了。
自从中部鲜卑大人轲比能率军去了关中后,夏侯渊就闲了下来。
而刚好,他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他若是闲下来了,说不定就要永远闲下来了。永远都无法,实现马革裹尸的抱负了。
曹老大对于他的请命,答复和上次一样,不得已许下了。
有些时候,主君对忠臣最好的报答,不是荣华富贵和封妻荫子,而是让他去放手施为,让他去谱写一曲壮烈的绝响。
如此,才能让他心满意足此生来这个世上走一遭,才能让他了无遗憾的告别这个人间。
是的,曹老大已经有了预感。
此次并州大战,将是夏侯渊此生最后的征战生涯。就算他的身体,能挺过这一次征战辛苦,也不会等得到下一次大战的日子了。
唉,无论多么努力奋争的人,终究,都是敌不过时间腐蚀的。
所以在有生之年,就尽可能的,不要饶了岁月。
夏侯渊,就是这么觉得的。
而且做得很决绝。
用兵三十余年的他,征战所向无前了三十余年的他,此番抵御关羽,竟然很违背军事常理的,将自己陷入了绝地。
他也带领了三千骑兵,不管不顾的,直接挺进了雁门郡的楼烦,将大营设在了一个死葫芦山坳中,对望着古赵长城。
而曹军的主力,在雁门郡平城一带呢!
双方隔着这个距离,是不可能来得及救援的。关羽得知斥候禀报了以后,当时还不敢相信,还以为曹军要玩什么诡计呢。
想想也对。
事出反常必有妖!
关二爷是认识夏侯渊的。当年在曹营那段时间里,他得到曹老大的厚待,两人也因此没少碰面。
更知道夏侯渊的军事才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