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而去义阳县的人,说魏延未及弱冠就从军了。听乡里人说如今在荆南的一个郡里,当个守城门的都伯呢!

    好吧,陈恒有些郁郁寡欢。挥手让部曲下去,便去找了温恢。

    温恢如今的职位,是太守府长史。拜陈恒物尽其用的理念所赐,他实际上操着当太守的心。

    对此温恢感激莫名,干劲十足。

    觉得陈恒对他的信任与厚望,无以言表。

    唉,被卖了还帮忙数钱的人啊。

    “曼基,虽然年轻,然而还需注意身体,莫太过于操劳。”

    看着一脸疲惫的温恢,陈恒就有点假惺惺来了句,“嗯,府中僚佐还堪任用否”

    初入主南阳,一切事物都琐碎无比。

    而陈恒却一直领着部将在外面观看地形,规划驻军之地与防御刘表的战略要地。好不容易回城了,又捣鼓自己的小宅子去了。

    嗯,夏侯若君过些日子要来南阳居住。因为张婉儿又有身孕了,而作为发妻也依然没有孩子。惦记着陈家嫡子的丁夫人,又是催促不已。

    是故,来宛城一个月了,民生政务等各种事都温恢在梳理,亲力亲为的自然累得够呛。

    &n




第二三六章、有辱家声矣
    吕常,历史上的曹魏名将,与同郡人文聘齐名。

    文聘领江夏太守、吕常领襄阳太守抵御东吴孙权、蜀汉关羽。两人在有生之年,数次让敌军铩羽而归,都不曾失去一寸土地。

    陈恒想起来这号人了。

    吕常在历史上的评价是:正身帅下,俭以足用,食不贰膳,坐不重席,厩无食粟之马,出无副车之从,可谓良大夫也!

    所以当温恢说完后,他便将军中事务都扔给各个部将,自己则带着十几个部曲马蹄北去雉县。

    雉县,位于南阳郡北部,与司州被天息山相隔,被淯水贯穿,土地肥沃,因境内有雉衡山多雉鸟而得名。

    陈恒到了雉县,并没有直接去官署表明身份,而是让让偷偷打听了吕常的行踪,打算隐藏身份去看看。

    镇守地方,想要有所作为,在这个时代是离不开当地人的相助的。而吕常就是南阳郡人。陈恒想观看其人的德行,看能否引为助力。

    快三月份的南阳,早就冰雪融化,也是开始忙碌的日子。

    陈恒看到吕常之时,他正在与百姓一起忙碌着给麦田疏通沟渠。

    老实说,若不是部曲信誓旦旦的,说这群光着脚丫在泥土里折腾、衣服都打满补丁的人里面绝对有一个是吕常,陈恒都以为找错了地方。

    “敢问各位,吕县令在否”

    驻马在边上细细观看了一会儿,陈恒放弃了从一群都不带冠的百姓中分辨出吕常来,只好驱马向前拱手出声。

    “某就是吕常,不知阁下何人”

    百姓人群中,一位稍微有点壮实的人越众而出,甩了甩手中的泥土,回了个礼。

    应该是经常在阳光下劳作的关系,他长得有点黑。约摸三十出头,国字脸,茂密的胡须之上,两道法令纹深深的刻在脸上。

    没有类似程昱那种刚戾的苛刻,而是严于律己的面相。

    “在下乃太守府书佐,姓陈,奉命巡望各县。得知吕县令在此,便冒昧前来打声招呼,还望莫怪。”

    陈恒露出了个微笑,跃下马匹,“这几日在雉县听闻吕县令为官清简,深得民心,今日得见,果然如此。”

    吕常听到太守府姓陈的书佐,脸色就顿了下。又看了看陈恒身后跟着的部曲,便挥手示意百姓继续忙碌,穿上鞋子整理衣服。

    “此乃谬赞也。陈书佐既然为公务而来,不如随某回官署细细详谈。”

    这吕常眼力劲倒是不错!

    暗自赞了句,陈恒将马缰绳递给部曲,与吕常并肩步行。

    好吧,因为吕常一身农夫打扮,身边连个随从不说,更没有马匹代步。

    所以陈恒对他兴趣更大了,还很厚脸皮的问道,“吕县令,要不去汝家中一坐晌午时分了,某如今已经腹中空空矣。嗯,某这些随从自行安顿去。”

    “哈哈,只求陈书佐莫嫌弃某家中简陋就是。”

    吕常虽然任职县令好些年了,却没有安置私人住宅,妻儿几口人都挤在雉县的官署里。

    等陈恒跟来,刚步入吕常居住的逼仄内厅里,直接就顿足眼睛一凝。很严肃的整理衣冠后,撩起衣摆便跪拜在了地上,冲着桌子磕了好几个头。

    此刻,陈恒想起了在儿时读书时,陈太公曾经告诫过的话。

    “恒儿,汝大父曾任南阳郡太守。在任期间以清廉著称,刚正不阿,不畏权贵,让好多黔首都立了长生牌。我儿日后若出仕了,可要再续陈家两百年清誉啊!”

    是的,吕常在内厅小桌上,就是供着陈恒大父的牌位!

    陈恒绝对不会搞错!

    小时候跟着陈太公祭祖的时候,他就记住了陈家历代先祖的名讳。他大父的字是望之,故去后就称为:故南阳太守望之公。

    他的作态也让吕常有些不解。

    正常人就算听过故太守的名声,一般也就拱个手表示敬佩而已,哪有直接就大礼canbai的!

    “陈书佐,汝这是为何”

    “唉,此乃某大父之牌位耳。”

    礼毕后陈恒起身,带着感慨对着吕常作揖表示谢意,“不知吕县令为何供奉于此”

    “望之公乃陈书佐的大父”

    &nbs



第二三七章、谋在三年后
    自古以来,在国家大义与家人性命面前,选择前者的人为数不少。

    但是要主动将家人送进死地,还真没有几个。毕竟战国时赵氏孤儿里的程婴,不是每人都能当的。

    当陈恒问到能否敢将家人置于险地的时候,吕常沉默了好久。

    两人才第一次见面,就算陈恒是上司,是望之公的后代,也不能要求他做这种事。

    “太守,究竟何事要牵涉到某家人性命”

    迟疑了半响,吕常终于出声询问。

    所以陈恒也笑了。这才是他想要的答案。

    如果吕常一开口就答应了,那他就拍拍屁股走人了。为了权势功名,连家人性命都置之不顾的人,没有拉拢的必要。

    因为陈恒能给的,别人一样能给。

    他不想以后有一天,突然被人从背后捅了一刀。

    “子都,某想让汝去投靠刘表。”

    探过来脑袋,陈恒轻轻的耳语了句。

    顿时,吕常就睁大了眼睛,“太守之意,是内应”

    “然。”

    风轻云淡点下头,陈恒露出微笑,“问及子都家人,是想汝带去襄阳取信于刘表。不过子都且放心,己吾陈家中有商队,某会让一队私兵乔装去襄阳定居经商。举事之前,定能救出来!”

    “太守,某觉得此事难成。”

    吕常又沉默了好久,踌躇了半天言辞,才拱手作答,“并非某信不过太守能救出家人,而是刘表当年单骑入荆州到今日坐拥带甲十万,绝非昏聩之辈。常,恐难取信于他。”

    好嘛,如果这话换成曹老大的来说,应该是这样子的:竖子,汝欺刘景升年迈后,就如汝一样是傻子乎!

    “哈,子都勿担心于此,此事某已有计较。”

    听到吕常的迟疑,是考虑事情的可行性而并非推脱后,陈恒大喜。马上的,就细细说出自己的谋划来。

    他新来南阳郡上任,在世人眼里,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之时,也是打击异己集权之时。而吕常政绩、官名都很好,在南阳郡的威望就很高。

    这就给了他们玩苦肉计的前提条件。

    qiang打出头鸟嘛!

    陈恒要在南阳树立威望,打压吕常也最正常不过的事。

    所以他打算以各种理由刁难,直到吕常忍受不了,直接挂印携带家人跑去新野定居。

    如此一来,作为敌对的刘表军,肯定能打听到这件事。

    也绝对会拉拢吕常!

    用敌人的弃子,来体现己方的胸怀与英明。

    刘表坐拥荆州多年,这种小手段早就玩得炉火纯青。

    至于怎么取信于刘表,陈恒提出了三个理由。

    其一,吕常是带着家人过去,等于纳了投名状。

    其二,吕常过去后,面对刘表的拉拢,一定要坚决推辞兵权。陈恒连说辞都帮忙想好了:不忍刀兵面对乡里父老、伐旧主不义等等。

    其三,他的计划里,吕常要潜伏三到五年的时间。刘表就算再多疑,也不会怀疑一个兢兢业业任事,三五年内都不碰兵权的人。

    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赞许的吕常,听完后就有点诧异的抬头,“三五年”

    “是啊,短则三年,晚则五年,某才能对新野起兵事。”

    陈恒微微点头,有些怅然若失,“子都,汝取得刘表信任后,再与某家中商队联系。此前就闭门谢客,不问世事吧。”

    是的,自从得知蔡阳部换防回许昌之际,胆敢将粮秣都带走后,陈恒就猜到了。

    蔡阳此举绝对是曹老大授意的,不然哪会有这个胆子!

    陈恒在十七岁时候就入曹营当书佐了,曹老大是了解他为人的。有事会闹大,没事就自己找点事出来,反正是个不安份的主。

    所以就借蔡阳告诫了陈恒一嘴:竖子,好好治理地方,莫生事!孤攻河北正急,不想看到南阳有兵事!

    &



第二三八章、六姓家奴雄起
    廖化在投奔陈家之前,是当过贼寇的。

    所以对荆山、衡山等山泽之地,都很熟悉。而龚都的残部,就是活跃在汝南与南阳郡之间。

    说是残部,还真没看低了他。

    汝南的这支残余黄巾,在张角失败后便遁入山泽中。

    在建安元年,依附袁术,结果被曹老大击败,没了一半人马。到建安五年的时候,又群起号称响应袁绍寇略许下,然后被曹仁再次大败。

    就剩下两千多人,苟延残喘。首领也从原来的四个,死剩下龚都一人。

    陈恒打算让廖化率几百人军进入衡山,找龚都及其他占山为王的贼寇。因为南阳郡如今很缺人口。

    至于龚都愿不愿意被招降,不在陈恒的考虑范围内。廖化是带兵过去的,如果不投降,那就打到他走投无路呗。反正南阳无战事,而且军粮也不需要他出。

    是的,陈恒很无耻的让汝南太守来出军粮。

    话说得很好听,什么同为朝廷效力,相互帮忙,讨伐贼寇保境安民是应该的。我出人了,你就出粮吧。

    还特地让充当廖化副手的夏侯霸,亲自送去的书信。

    嗯,夏侯渊的人马依然拱卫着许昌,整个豫州的军事都归他管辖之内。

    好嘛,汝南太守不卖陈恒的面子,也得顾及夏侯渊的感受。只能暗地里将陈恒骂了无数声狡诈竖子,表面上一脸感动的调拨了军粮。

    建安九年,正月,曹老大杀入了冀州,与袁谭合兵攻袁尚。五月,围邺城。决漳水灌城,城中饿死者过半。

    而南阳郡,也发生了件不大不小的事。

    颇有名声的吕常,挂印封金,带着家人顺淯水而下,跑去朝阳县隐居山野。据说原因是南阳太守陈恒,逼迫太甚所致。

    刘表听闻后,让长子刘琦亲自去请了三次,才请到了襄阳内。洽谈一番后,感慨其才能,当场想任命为中郎将什么的。但被吕常谦让拒绝,最后变成了朝阳县令。

    为此,许昌城内百官都不齿陈恒为人,纷纷上表请天子罢其官。

    而远在冀州的曹老大,则是让荀彧将陈恒罚俸三年,建武将军前面也加了个“行”字。

    嗯,从正职变成了个试用的。

    所以陈恒幡然醒悟,特地写了份自责书,贴在南阳太守府外。

    书信中各种自责,各种赌咒发誓,类似于以后要重新做人什么的。反正就是说得贼好听。

    当然,做的也不错。

    不仅亲劝农桑,颁布了不少府令,打压世家豪强的土地兼并,重治不法官吏什么的。还以身作则崇尚清简,出来公干永远都是啃几块麦饼。

    不过他自家小宅子内,时常有肉香味弥漫。听说是司空府丁夫人差人送来的,给夏侯若君补身体,为了备孕。

    嗯,不是真的,这一定是道听途说。

    再后来,连城门税都给免了,让南北枢纽的南阳郡变成了商队的香馍馍。连一直自给自足、五斗米教的汉中,每个月都有好几支商队来往。

    总的来说呢,短短大半年的时间,陈恒的名声就从一开始的妒贤嫉能,变成了知错能改、爱民如子的官吏干才。

    但是呢,天下人的眼光,并不关注在小小的南阳郡。

    河北战局又有进展了,还让人掉了一地眼珠子的那种。

    事情都是袁家三兄弟给引发出来的。

    袁尚的大本营邺城被攻破了,是所有事情的导火线。
1...6869707172...1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