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所以呢,陈恒不管有没有这份心,都必须要给曹老大,一个满意的答案。自动上表,放弃在荆州的一部分权力,来表示自己没有自立之心!
不然,就是童谣里说的:“陈氏当望”!
 
第二九二章、心灰意冷去意生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冬十一月。
朝廷诏书,姗姗来迟。
先是将对陈恒的封赏,昭示天下。
官职从平虏将军,升迁为平南将军,可开府置僚属者。正式一跃成为重号将军,镇守一方的督帅。比曹休的镇军将军之职,位列朝议时,还要往前几列。
不过呢,荆州刺史的官职,却是没有变成荆州牧。
之前的假节,变成了持节。
平时可杀无官位之人,战时可斩杀二千石以下官员。
爵位也被变成了直阳乡侯,益食邑一千户,合之前八百户,并一千八百户。
而且曹老大很会做人的,分了陈恒食邑的三百户出来,给虚岁才十五的庶长子陈仇,封了个关内侯。
当然了,如此厚恩,是要付出利益交换的。
夏侯尚,直接升迁为中坚将军,领南郡太守,督荆南兵事,主事防御江东孙权。夏侯霸,被任命为讨寇校尉,领武陵郡太守,督战交州。
将整个荆南的话语权,全都从陈恒手里给剥夺了。让陈恒这两年的谋划,和攻城掠地扩大的地盘,都笑纳了。
其次是南乡郡太守,陈恒一手提拔起来的温恢,被调任去了扬州。
虽然说,马上就将法正封了个关内侯,领南乡郡太守,但是减其羽翼的心思,只要不是个瞎子,都能看得出来。
至于册封蛮王沙摩柯与其子为候、潘濬的太守之职,曹老大倒是许了。反正这两个人,以后都归夏侯尚统领,何乐而不为呢
黄忠,也被封了个关内侯,任职于陈恒麾下步督。
原先的步督典满,已经征调回邺城了。他本来就是曹丕放出来积累功勋,好在邺城谋个官职掌握部分军权的。
曹老大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熟视无睹。
至于其他的人,还有荆南与荆北的兵力调配,那就精彩了!
曹老大派了个心腹之人,董昭,亲自来到了南阳的荆州刺史府内,和夏侯尚、陈恒三人,坐在一起讨论的。
董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
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后担任袁绍帐下参军。但被袁绍身边之人诋毁,不得已去依附张扬,因劝说张扬等人让曹老大迎天子刘协到许昌,所以被曹老大引为心腹。十数年一直随征左右,谋划兵事,多有功劳,深受曹老大器重。
这样的人物,都被派过来了,由此可见曹老大对荆州的掌控,是多么的上心。也给陈恒提了个醒:自己的年齿,和官职权柄太不搭了,是时候该蛰伏一段时间了!
但是呢,他还是低估了曹老大的无耻,咳!咳!应该是老谋深算,深谙权谋之道。
在董昭刚开口的时候。
这个能被曹老大信任,派来代表自己的人,一脸和气,笑眯眯的就开口就先给陈恒盖上了各种高帽子,花花轿子抬人了一番,就露出了白森森的獠牙。
说什么真是巧!夏侯尚、夏侯霸,都是你陈恒的姻亲啊......
真巧
巧你大爷的巧!
陈恒当即一听,眉毛顿时就微微蹙了起来。
看似,是在抚着胡须陷入沉吟,其实心里已经就骂开了。
他此刻才反应过来,曹老大为什么挑选了夏侯尚镇守荆南,又让夏侯霸镇守武陵郡。
这两个人,是宗室本家大将,曹老大可以当心腹信任;而陈恒娶了夏侯若君,那么也会对他们爱屋及乌。
顺带的,交出手中的权利,也会爽快一点。
就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唉,不愧是将来的魏武帝,果真是老奸巨猾!
最终,陈恒在心里叹了声,也露出了个笑容,“哈哈,是真巧!某在荆楚此些年,经常觉得琐事繁琐,对事务有些力不从心。如今伯仁兄与仲权到来,正好可分担了些,让某也可多睡几个好眠。”
别假惺惺,拿着姻亲那一套来近乎了!
明着说吧,曹老大还想让我怎么个退步法,我接了就是!
好嘛,陈恒一松口,董昭的笑容就灿烂了些。
很快的,就图穷匕见,扔出了一堆话语来,明里暗里的,都是在剥夺陈恒手中之权。
比如说什么原本的刘琦军,对荆南之地熟悉,还是留在荆南守戎更好。直接就将刘琦留下的军队,都划入了夏侯尚的手中。
对此,陈恒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点了点头,“嗯,南船北马,荆南之兵留在荆南也好。”
比如说什么,夏侯尚去荆南赴任,之前没有和荆南诸将并肩作战过。若是孤身上任,恐怕诸将不服,不利于防御江东云云。所以呢,就想将之前在魏兴郡驻守的三千兵卒,带两千过去,也好威慑下骄兵悍将什么的。
整个荆南的兵力都让给你了,还要调走荆北的
陈恒眉毛挑了挑,侧过脑袋带着玩味的笑容,盯住了一直不言不语的夏侯尚。
咳,咳....
夏侯尚顿时就忍不住干咳了几声,用袖子捂嘴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的确,这个要求是有点太过分了。
整个荆南都是陈恒打下来的,还二话不说就让出来了,结果呢,曹老大还变本加厉的盯上了荆北。
唉,算了,这也不是伯仁兄的本意。
陈恒和夏侯尚的关系一直保持得挺好的。看他这般作态,便猜到了其中缘由。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半个字都不愿多说。
&n
第二九三章、夫,趋利避害也
不知道是这些年,“世之狡狐”的名声太盛的缘故,所有人都只是记住了,陈恒用兵行事狡诈阴险。
却忘了他最早出仕之时,在曹营中得到的评价。
有谋,善断,然性格刚愎!
也对。
他出仕近二十年了,为曹老大的事业奋斗了好些年了。从一介刀笔吏到平南将军、一州刺史,人们忘记了,也很正常。
然而,今岁,在建安十六年末,他的一封以病为由,请求去职的上表,便将人们又想起了他的刚直。
刚者,宁折不弯也。
直者,不避艰险也。
上表刚转到了荀彧的手中,就被扣了下来。
细细看了一遍后,又想了想近期荆州官职的变动,他便叹了口气。刚想招手让僚佐将上表原封不动的,给身在冀州的曹老大送过去。
却是又止住了。
捏着有些花白的胡子,便提笔在侧,加了一句:“此子非干城之将邪”
寥寥数字,便将一丝不满揉在其间。
他的不满,不是为了颍川荀氏与己吾陈氏是仕途盟友,为陈恒出头叫屈。
而是,荀彧与曹老大,已经开始有分歧了。
因为这个月,朝论刚刚决定了要让曹老大“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就等过些日开春后,去邺城宣诏令。
虽然说,这是天子刘协给曹老大的一种特殊礼遇。
但是,这种礼遇王莽、梁冀、董卓这几个乱臣贼子也得到了。曹老大已经掌控天下权柄,又得到名义,那么,再过几年呢
一如王莽、董卓之事吗
荀彧不知道答案,只知道他已经无法在曹老大的身上,找到身为大汉朝臣子的痕迹。
上表到了邺城,曹老大的桌几上,他只草草瞄了几眼,便闭上了眼睛养神。脸上半点表情都没有,只是隐在一缕檀香的袅袅之中,倍显阴沉。
陈恒的上表去职,在前几日,他就知道了。因为董昭早就让人送来了手书。
在当时,他刚看完,就踢翻了桌几,怒骂不止。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
汝个竖子年未四旬,孤便让汝任职重号将军,封乡侯,尚且不知足乎!
区区数千人的兵权耳,竟然自持尺寸之功来胁迫于孤!
难道孤没了汝个竖子,无良才可用乎!
不能平天下乎!
唉,屁股决定脑袋。
陈恒的心灰意冷,到了曹老大这里,就变成了持功自傲,变相胁迫。
还好,曹老大将一通怒火发泄完了后,也重新变回了权倾天下的曹丞相。也重新开始审视,此番他的作态,和陈恒的心态。
自古欲戴其冠,必受其重。
曹老大,终究是个站在权利最顶端的弄潮儿。喜怒,不过是一时的发泄;利害关系,才是他最终去思考、做出决断的问题。
所以呢,他就有了些疑惑:子初为何此次,反映是如此激烈
的确,他觉得有些奇怪。
当年初得荆北之时,赤壁之战前夕,陈恒一样被当成了摆设。但其却无怨无悔,依然出谋划策为夺荆南鞠躬尽瘁。
为何今却是不同了
而且在曹老大的心里,陈恒一直是智谋过人之士,不可能不明白他此番夺权的目的。
是的,夺陈恒兵权,还有一层目的。
出于对陈恒的爱护。
年少、功高、位高,朝中百官皆妒之!人人皆言毁之!
不患贫,患不均耳!
陈恒又不是姓曹,或者夏侯。区区一个己吾郡望之家、不过是曹老大一个养女婿而已,又如何不能以言毁之!
自古年少而居高位者,几个是能有好下场的!
子初,难道是久握兵权而变得了汲汲营营了亦或者是有难言之隐乎
曹老大捏着胡子,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而在荆北南阳,
第二九四章、狡者,以假乱真
魏延,义阳人。
年少从军,颇有勇名,又兼善战。但因性格桀骜,自持才高而傲物,多与同僚为杵,是故功劳颇多却一直升迁无望。
在长沙郡的戎马生涯,只和黄忠的关系亲近一些。
嗯,主要是因为魏延觉得,他自己的持才傲物,也不敢用在这位老将身上。因此,黄忠被封为关内侯,调任为陈恒麾下步督,他也跟了过来。
反正以前在长沙之时,他也是属于黄忠麾下,没什么好尴尬的。而且黄忠的官职是高升,他跟过来了,也能沾点光。
但是呢,他没想到,这点光,是沾得大发了!
陈恒接见黄忠之时,先是大赞了一番,说什么“古之廉颇,七旬尚能阵战,今将军亦不逊色矣”。当场很不要脸的,将黄忠比成了廉颇。也让黄忠汗颜不已,连连谦虚。
马上的,陈恒就将图穷匕见。将陈仇唤了出来,说什么此子好射术,慕将军神射,就厚颜安排到黄忠军中当军司马,但求平日得空了,指点一番云云。
好吧,黄忠当即就收下了。
还挺开心的。毕竟这个是主将之子,而且他的孩子早夭膝下无人,有陈仇能教导一番,也是乐事。
至于魏延呢,陈恒听到名字的时候,嘴角就微翘。
客套了几句,连考教一番都不带的,直接任命为黄忠的副将。让魏延感动莫名,口出效死之言。
他不傻。
黄忠老迈,还能征战多少年呢
他日卸任了,步督的位子,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不就是由副手接任嘛。
当然,很会做人的陈恒,还让他们引了属于王昶的两千兵卒,去魏兴郡驻扎,接替夏侯尚换防的空缺。
说什么防御张鲁之事,尔等二人自决之。
好嘛,先是委以重任,又授予自决之权,这样的上官,想不让人倾心都没道理了。他们两个当即就壮志满满的,兴高采烈的去当牛做马......
唉,淳朴的人儿啊!
而王昶,这位少有异才的名门之后,则是被陈恒当成了日后的仕途柱石。他手书了一封荐信,让王昶带去给曹丕,顺带的,就留在曹丕的手下当值了。
曹丕已经开府了,正是收罗人才引为羽翼的时候。比如王昶同郡的郭淮,举孝廉后出任平原府丞,现在被曹丕署为门下贼曹。
王昶现在的名声,并不比郭淮差,去了同样会被委以重任。
而且,将王昶恒举荐过去,还能收获到曹丕的感激,维持恩义情分。毕竟,情分这种东西,是随着时间消逝的。
尤其是,和钟繇有姻亲关系的司马懿,成了曹丕的心腹!
至于王昶去了以后,是否还依然念着陈恒的情分...
没看到当年陈恒送的破佩剑,王昶当成了个宝贝似的,得空了都要擦拭一番吗!没看到才刚说了,要将他推荐给副丞相曹丕,他一脸的感恩涕零,大礼下拜执手泪别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