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臣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光阴默
痛心、悲戚、绝望、怒意、不甘、酸楚......
将超二十载的情谊,都融化成为百般滋味,煎熬着心头,折磨着脸庞。
他终究,还是迎来了平生最残酷的现实,最讽刺的结局。
他一直坚信的,能荡平天下乱臣贼子、还给大汉朗朗乾坤的曹老大,变成了天下最大的乱臣贼子。
这就是
第二九八章、魏夺嫡之始
荀恽,字长倩,乃荀彧长子。
妻曹老大之女,少时便时常往来与曹府中。与曹植关系很不错,但与夏侯尚不和。
所以呢,陈恒闻讯赶来颍川荀府,给荀彧吊丧的时候,就有了点小尴尬。
本来嘛,他与夏侯尚算是姻亲,已经不怎么受人待见了。又让自己的嫡子,和曹丕长子成了总角之交。等于旗帜鲜明的,站在了曹植的对立面,不尴尬才怪了。
是的,如今的曹植,和曹丕已经有了夺嫡的迹象。
在三年前,冀州铜雀台落成,曹老大召集手下与诸子登台为赋,曹植一挥而就,独占鳌头。从此曹老大便对曹植另眼相看,寄予厚望,深喜之。
颇像当初,喜爱曹冲的迹象。
这也就导致了,许多有心人靠拢曹植的举动。虽然还不至于说,名正言顺的替曹植摇旗呐喊,至少已经在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善意了。
不过呢,到底是名扬四海的世家出身,荀恽对陈恒还是算客气的。给了陈恒难堪的人,是前来吊丧荀彧的朝中百官。
他们不少是心存汉室的人,在高干与卫凯用话语挤兑下,便群起攻讦。借着荀彧之死的可悲可叹,含沙射影的,骂着陈恒也是曹老大的帮凶之一。
毕竟是他故意做出违制的姿态,引出董昭等人建议曹老大封魏公之事。
好嘛,说白了,就是他们不敢诽议曹老大,就拿着陈恒来出气。
对此,狡狐的脸皮,堪比城墙,直接把他们当成了空气。
真正让陈恒有了忧虑的,是陈群。
这位荀彧的女婿,听闻噩耗后就告假携带妻儿回来奔丧,在荀府上算是半个主人。也是他,代替了荀恽送陈恒出门。
足足送出来了三里地。
因为他与陈恒并肩而行,却一路上目不斜视,自言自语的,说了好多的话。
说什么外舅之去,实是大汉之悲,更是颍川之殇。
说什么陈恒给曹丕举荐的王昶与蒋琬,实乃良才也,曹丕很重视。
说什么如今在朝廷之上,说话能让曹老大重视的颍川士人,也就钟繇与荀攸了。
最后,终于侧过了脑袋,给陈恒拱手作别,轻轻的说道:“子初,汝日后多保重。”
言毕,便转身离去,利索无比。
也让陈恒昂首长叹不已。
他终究还是被卷入了这场权力风暴中,还沦为输家,失去了好多利益。
荀彧是颍川士人的领袖,也是曹老大势力最大的功臣,却被曹老大活活给忧愤而亡故。所有的颍川士人,对此,都心有不安。
所以也决定抛弃之前的分歧,再度凝聚在一起,抱团取暖。相对的,颍川荀氏与陈氏,也将放弃与陈恒的仕途盟友,转而倾向于钟繇。
毕竟,现在能庇护所有颍川士人利益的,是钟繇与荀攸。
而荀攸,与钟繇是同期出仕的,两人在董卓迁都长安的时候,就已经交情莫逆。自然不会为了陈恒,而放弃钟繇这位老友。
陈群也不想左右为难,就提及了一点:汝陈子初,以后还是继续当陈留士人吧!反正汝现在也能建立自己的势力了。
是的,建立自己的势力。
陈群提及曹丕很看重王昶与蒋琬,就是很隐晦的点明了这点。也是表达他颍川陈氏的未来立场:某不会再帮汝,但也不会害汝。
大家,各自安好。
如果利益相同之时,不违背立场之时,亦可以同流。
陈恒知道,为什么陈群还特地保留了,与他为善的后路。
无非是未雨绸缪罢了!陈群很早就成了曹丕的心腹,自然是知道,曹丕的嫡子小曹叡,与小陈修是总角之交。
果然,权势之路,倚仗不了外力。若想当长青树,只有将自己的根系扎得很深,才能迎接各种狂风暴雨,始终傲立苍穹。
有些萧瑟的跨上了战马,陈恒狠狠夹了一下马腹,风驰电掣而去。让如同柳絮般飘扬的雪花,也迎面狠狠拍打而来。
一如在未来的日子,无人为他说话后,各种汹涌暗流的群起。
唉,文惠兄,汝乃某唯一的友朋,却是无法倚仗......
马背上的陈恒,心思也是百般凄凉,刚想起了高柔,却让心情更糟。
举大汉朝廷百官,无人再与他为善;举曹老大麾下僚佐,也就总角之交的高柔,能和他站在同一战壕内。
&nb
第二九九章、答曹子桓之问策
有云:“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大儒郑玄注释曰:“建国,封诸侯也。”
在秦汉期间,封公,乃是封诸侯,就是建国。
天子刘协,在昭告天下的诏书中,封曹老大为魏公,也是如此。
曰:“君以温恭为基,孝友为德,明允笃诚,感于朕思,是用锡君秬鬯一卣,珪瓒副焉。魏国置丞相已下群卿百寮,皆如汉初诸侯王之制。往钦哉,敬服朕命!简恤尔众,时亮庶功,用终尔显德,对扬我高祖之休命!”
自此,魏国初建。
自古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魏国既立,第一件事,就是建魏社稷宗庙。但是曹老大呢,就做了一件让曹丕遍体生寒的事。
他竟然让随军在扬州的曹植,倍道赶回邺城,与曹丕一同主事建立魏社稷宗庙之事!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也没什么。
都是儿子嘛,建立家族祭祖之事一起出力,也是应该的。
但是呢,对于曹丕而言,不亚于晴天霹雳!
自从曹昂故去后,无出的丁夫人,被陈恒劝回曹府继续为妻,曹老大算是没有嫡子的。
如今曹丕作为最为年长的儿子,被授权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在常理当中,应该是被当成嫡子来培养。
魏国建立了,也理应是世子!
也理应主持建立宗庙之事!
但是曹老大让曹植也回来出力,就是向所有人都昭示了一句:他依然没有册立世子之心,曹丕与曹植一样,都有机会!
如此一来,曹丕不急了才怪!
曹昂故去、曹冲天不假年,他方有机会继承位置。结果呢,却又多出了个曹植来。
人生,何其多艰也!
路,何其漫漫修远兮!
去荀府吊丧结束后,带着小曹叡入住陈家乌堡的典满,也证实了陈恒的猜测。
他在陈恒的书房内,直言不讳将曹丕如今的处境与担忧,都和盘托出。还带来曹丕的问计:“子初,事已急矣!汝以为,某当如何自处之”
陈恒捏了好久的胡子,在书房内来回踱步,神情有些烦恼。他并不是没有答案,而是真不想做出建议。
主要是不想再多树敌。
曹老大问封公之事,已经让他在朝中多了一堆不待见的人。如今曹丕又问计,那么陈群、司马懿、吴质和朱铄,这四个曹丕的心腹,当如何看待陈恒
他们四个,才是呆在曹丕身边出谋划策、应对时局诡测的人!
而陈恒,则是领兵在外,为曹丕增加底气、引为助力的人;或者是让曹老大觉得立曹丕为世子,有利于基业安定的人。
双方,分工本来就不同。
若是陈恒将内外之功,都揽全了,那四个人该怎么如何自处呢
会不会以后就凑在了一起,打压陈恒、拖后腿呢
毕竟,司马懿可是和钟繇是姻亲,天然就对陈恒带着敌意。有他在,随意挑拨两句,形成这样的结果,太容易了....
唉,难不成某今岁,是流年不利乎!
权衡了良久,陈恒心里感慨了句,到底还是做出了建议。
无他,曹丕都让小曹叡住到陈家乌堡了,都让典满千里迢迢跑回来问了,怎能不给个答案。除非是,想让曹丕觉得他不可依靠!
“虎头,汝回邺城后,告知丕公子,就说某觉得中,‘郑伯克段于鄢’篇,尤其精彩。”
没头没脑的,陈恒走到典满的旁边,压低声音扔下了一句话。
也让典满一脸的茫然。
好嘛,勇冠三军的他,对经书专研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不过呢,他也不纠结,反正就是个传话的,曹丕听得懂就是了。心里默念了几声,将陈恒的话语记住了,就拱手而言,“喏。某都记住了。”
“嗯。”
陈恒嘴角微笑,点了点头,他就喜欢这种做事有分寸的人。
马上又开口,“虎头,汝告知丕公子,就说今岁秋收之前,某让人送修儿去邺城五官中郎将府上,当伴读。”
这次,典满倒是听明白了,还暗自赞叹不已。
 
第三零零章、太原郭淮
邺城,五官中郎将府。
典满恭敬的位列下首,给曹丕一一回禀此番前往己吾陈家乌堡的经过,和陈恒对争夺魏世子的建议。
面相依然有些阴郁的曹丕,已经养成了举止皆从容、喜怒不形于色的气度。
他学着曹老大的习惯眯着眼,静静的听着典满的叙述,不出言打断,放在下巴上的手,更是没有动过。
一直等到典满说完了,才面露微笑。先很体贴的说了一句典满此番辛苦云云,然后才话锋一转,“子初,可还有他言传达否”
“回公子,有。”
典满又一个拱手,压低了声音,“将军特别嘱咐,他所言之事,不可传于第四人之耳。嗯,哪怕是吴季重亦不可。”
嗯
吴季重亦不可
曹丕的眉毛挑得好高,让阴郁的面相更生阴沉,隐隐约约有丝戾气在流转。
他年少之时,便才学过人,熟读诸子百家,对于中的“郑伯克段于鄢篇”了然于胸。
当然也知道陈恒的意思:先行隐忍,待曹植倚仗曹老大的宠爱,得意骄横行枉法之举,再一战而定大局。
因为他是曹老大最年长的儿子,又是副丞相,已经占了先机。
正是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气度,行王道,让对方不得不奋起追赶,从而露出马脚来。
而让小陈修来给小曹叡当伴读,从而取善于丁夫人,那就是意外的惊喜了。至少曹丕自己,就从来没有想过,还能拿自己的孩儿,在争位上做文章。
不过,为什么不能让其他人知道呢
子初这是在顾忌什么亦或者,是觉得某这府中有泄露机密之人
曹丕捏着胡子,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很快,也就不再纠结了。
他忽然想起了,陈恒被誉为“世之狡狐”的名号。
心里就自我安慰了一句:堪称算无遗策的世之狡狐,既然说了不能泄露,自然是有道理的。某就依言而行吧,反正狡狐之言某也都理解了。
放下了心思,曹丕就念起了陈恒的好来。
毕竟内能谋事,又掌握兵权在外的支持者,实在是可遇不可求。
顺带的,对带回来消息的典满,都亲切了不少。马上的,走下来抓着典满的手,好生勉励了一番,才放他离去。
等典满魁梧的身躯出了门外,曹丕又回到案几后,陷入了沉吟。忽明忽灭的眼神,昭示着他犹豫不决的思虑。
他想要派个心腹之人,去陈恒的麾下任职。
不是像典满当年一样去积累功勋就回来,而是长久呆着。给陈恒当助力,更是为了以后能给他自己更大的助力。
更重要的,是他觉得万一日后,陈恒被征调回朝廷任职,那么这个人,就是接替陈恒继续为他掌握兵权的备选。
天下纷争未平,手握兵权者,话语权才是最大的。
谋事,自然是有备,而无患嘛。
连曹植都能参与建立魏社稷宗庙之事!
他的阿父,魏公曹老大,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刚好,陈恒如今的官职是平南将军,已经可以开府置僚佐属者。一般可有“长史“、“丞“、“参军“、“主簿“等官职。
曹丕是知道的,如今的陈恒麾下的僚佐,只有两人。
一个是军长史法正,另外一个是军主薄马谡。
位置,还是有空缺的。
而且只要是他安排人过去,陈恒不管愿不愿意,都得接受。
只是呢,换个角度来看,他这样做有点像是派人去监视陈恒一样。万一引起这只狡狐的反感,进而转去亲善曹植,那玩笑就开得大发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