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当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云中怪客
但东林党人也因此惨遭重创,共有一百多名大臣被罢官、解职、发配充军,大部分为东林党人。
那名年纪较大的中年人微微一愣,接着缓缓点头道:“象云公所言甚是,下官却是操之过急了,即使要行逆天之举,也得等到皇帝有后才行,否则只会便宜了福王一家!”
年纪较轻的中年人点点头道:“不错,还是等皇帝有后再来动手不迟。一旦皇帝宾天,皇子还未成人,那么先帝张皇后和周皇后将会临朝摄政,而众所周知,张皇后向来跟吾党亲近,周皇后亦颇为守礼,那可就轮到吾党大展拳脚了。
届时吾党众正盈朝,剪除阉逆,拔乱反正,必能还天下一个太平,令得大明再次中兴,功业远迈汉唐!”
年纪较轻的中年人说着说着,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似乎已经看到美好的将来在向他们招手。
可韩爌听了此话眉头反而微微蹙了起来,须知道,韩爌的年纪已经六十有二了,等再过几年再行逆天大事的话,他也将年近古稀,还有重新起复再次入阁之机么
答案是否定的,他韩爌最后还是不免为他人作嫁衣裳,这叫他如何高兴得起来!
而一直没有说话的青年人察言观色一番后,突然说道:“其实福王世子即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在大位面前,曾经的恩恩怨怨又算得了什么
在下只担心当今皇帝得知张慧敏被灭口后,会察觉到我等的存在,毕竟赵乔伟还在诏狱里关着呢,皇帝察觉到灭口之事乃吾党所为并不困难。
如此,皇帝很可能会一改之前行事温吞的毛病,对吾党的打击变得狂暴起来,这么一来,我等未免有暴露的风险,有些事情,还得早做准备才行啊!”
三人闻言,俱都一怔,显然青年提到的状况都是他们所没想到的,而且这种情况有很大的发生概率。
韩爌点头称许道:“天如年仅二十余岁,就能成为吾党在士林中的青年领袖,这审时度势的能力果然出类拔萃,就连老夫也望尘莫及啊!”
很显然,经过一番形势分析后,韩爌已经发现,自己若还想重入内阁的话,必须要将崇祯皇帝这块拦路石搬掉,且因为他的年纪,这事儿还得在这两年实行才好,否则等过了几年,他韩爌年近古稀,黄花菜都凉了。
第一零七章 视察工坊
众太监领命而去后,朱由检身心感到一阵疲累,他本以为内廷经过几番清洗之后,留下的应该都是忠于自己的人。
但如今看来,自己还是太乐观了,这内廷远比自己想的还要复杂。
拯救大明的难度实在是地狱级别的,穿越之初,朱由检还以为大明的问题是财政方面的,由于东林党人的阻挠,导致大明收不上税,最终导致财政崩溃,大明灭亡。
可随着他对大明的了解越深,这才发现,大明的危机是全方位的,并不仅仅是单一方面的问题。
但凡统治者,面对内忧外患时,所实施的政策必是“攘外必先安内”,朱由检也不例外,他一上台就鼓捣出一个内廷公务员考试,接着又借魏忠贤集团倒台之机换上大批自己提拔的人。
然而正当朱由检以为内廷已经尽在掌握中时,张慧敏自杀事件如同一道耳光,终于把朱由检给打醒了。
虽然经过自己几番清洗,但内廷还是如同筛子一般,根本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自己前脚下令逮捕张慧敏,后脚张慧敏便自杀身亡了,这背后的意义不由令他细思极恐。
朱由检联想到历史上疑点重重的正德、天启落水事件,仅仅大明一朝,竟有两位天子因落水得病而驾崩,并且都是正当壮年身体强健的时候。
一个喜欢带兵打仗并且亲手斩杀一名敌人,一个爱做木匠干的也算是体力活,这样的人身体素质应该很好啊,怎么仅仅因为落水就得病驾崩了
也许有人说那是因为古代医疗条件不好的缘故,现代寻常至极的落水只要救上岸来就不会有什么毛病,反之古代但凡落水即使能救回来身体也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但正德、天启可是堂堂的大明天子,享受的医疗条件是全天下独一份的,就这还不足以保证他们落水后身体恢复健康么
呵呵……,恐怕是有人不想让他俩继续活下去吧!
虽然正德、天启向来都是重用宦官,和文官斗争非常激烈的君主,但列宁有句话总结的非常好:堡垒往往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
正德重用宦官,刘瑾恶贯满盈,八虎恶名远扬;天启同样重用阉党,魏忠贤权倾朝野,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充当爪牙。
在所有人看来,正德、天启如此重用阉党,阉党人人都该对这两位君主忠心耿耿才是。
可敌人恰恰是利用了人们这一心理误区,很可能最后将两位帝王置于死地的,便是他们信之不疑的阉党们。
朱由检不断回忆后世网友们对天启之世疑点的各种猜测,其中一个疑点引起了他的注意。
史料记载:天启自从落水之后,身体每况愈下,折磨得他苦不堪言,时任兵部侍郎的霍维华进献一种“仙药”,名叫灵露饮,说服用后就能立竿见影,健身长寿。
霍维华乃阉党核心之一,深受魏忠贤重用,天启自然对其信之不疑,依言饮用,果然清甜可口,便日日服用。
可饮用几个月后,天启竟得了臌胀病,逐渐浑身水肿,长期卧床不起。
朱由检回想起八月十一日自己入宫时,天启腹部果然高高隆起,当时他只以为是被子垫的太高之故,可如今想来,这分明是肚子过于膨胀,不得不垫高被子以做掩饰。
“这个霍维华,名为阉党,可干的却是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动机很值得怀疑啊!”
朱由检把怀疑的目光投向霍维华,不过他并没有立即下令厂卫缉拿霍维华,而是令许显纯派人先盯住他,以免打草惊蛇。
……
&nbs
第一零八章 招供
叶轮在水下转动,带动了水面上的绞盘,绞盘带动锤头升起,绞盘上面有个缺口,锤头升到最高处后正好能让绳索滑脱,然后锤头就砸了下来。
朱由检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也不由惊叹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他们不懂现代科技,却能制造出一台质量非常不错的水力冲压机,令他大开眼界!
“这浇铸出来的字模有样品没有”朱由检问道。
“陛下请看。”
稍顷,宋应星从一名工匠手里接过一个长方形的钢条,呈递给朱由检。
朱由检接过来一看,钢条上面的活字类似于楷书,字体圆润饱满,令人赏心悦目。
“不错不错,只是这些字笔画未免太多了些,不仅费墨,老百姓习字也不方便,如若能创造出一种简体字来就更好了。”朱由检沉吟道。
“陛下,贸然改变字体势必会遭致士林反对,还请陛下三思啊!”宋应星连忙劝道。
宋应星当然知道字体越简单就越容易提高老百姓的识字率,但士林儒生大都是顽固守旧的,贸然更改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字,宋应星光是想想便不寒而栗,仿佛已经看到汹涌的舆论狂潮向自己扑来。
朱由检斟酌了一番,也觉得如今自己实力不足,在没有军队支撑的情况下贸然和士林开战,只会让时局更加动荡,朝堂不稳。
于是他纳谏如流,点点头道:“此事先记下来,往后再议吧,如今时机确实尚未成熟。”
孙元化看着冲锤周而复始不断落下,眼里的光彩越发橙亮起来,忍不住向朱由检建议道:“陛下,微臣看那水力冲压之术,不仅可以用来浇铸字模,倘若用来铸造甲胄兵器,或是火炮炮管、火铳枪管,其品质必定远胜如今兵部匠户所制武器!”
朱由检颇为赞许地向孙元化点了点头,孙元化能从水力冲压联想到兵器铸造,不愧为这个时代大明首屈一指的军火专家。
接着,朱由检向众人警告道:“今日众卿所看到的一切,万万不能向外人传扬出去,孙兵备使说的没错,这水力冲压之术乃大明军国重器,是大明第一等的军事机密。”
皇帝把水力冲压技术抬高到军国重器的地步,众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应道:“臣等,遵旨!”
……
北镇抚司诏狱大牢,赵乔伟的眼睛已经两天两夜没有阖上了。
虽然锦衣卫将赵乔伟抓进大牢之后,并没有对他施以严刑拷打,但不知哪个杀千刀出的馊主意,专门在幽暗的审讯室内点上一盏长明灯,然后用黏力极强的胶布将他的眼皮分开,使其不能闭眼。
长时间的睁眼令得赵乔伟无论是上还是精神上,都受到极大的摧残,身心俱疲。
此时的他前所未有地感觉到,能闭上眼睛睡上一个囫囵觉,竟是一件可望不可求之事。
“到了这个时候你还不承认杀人苗刚已经招认,在你的唆使下,他们一共杀害了十八位受害者家属,当日动手杀人的凶手亦已招供,杀人皆为你之指使也!”许显纯大义凛然地指责道。
“我……我只是下了命令设卡堵截他们,将他们抓回保定府。可是,我真的没有下令杀人啊!许是……是他们见财起意,贪图受害者家属身上携带的钱财,这才将他们杀害的吧。”
赵乔伟很聪明,虽然大明开国之初对收受贿赂处置极其严格,但到了这个时代,官员们收受贿赂及好处几乎已经从潜规则上升到明规则的地步,就算他收受十万两贿赂数额特别巨大,但充其量也就判个流放边疆罢了,还能拿他咋地!
至于杀害受害者家属的罪名他是万万不能承认的,毕竟自古以来杀人偿命,如果坐实了他杀
第一零九章 朝堂风云
赵乔伟以为自己收受贿赂没什么大不了的,贪污受贿几乎已经是大明的明规则了,大家都这样干,皇帝还能以此来斩我头不成
然而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却大出赵乔伟意料之外,三司会审中,刑部尚书苏茂相按照崇祯皇帝的授意,居然以贪污受贿罪直接判处赵乔伟斩首示众。
不但如此,赵乔伟还连累苏州赵家满门流放琼州,家产全部充公。
如此判罚,自然引得朝野汹汹,反对之声四起,背锅的刑部尚书苏茂相一日之间被御史上了十三张弹章。
官员们当然知道重判赵乔伟是皇帝的旨意,但为尊者讳,他们不敢直言皇帝太过分,便纷纷弹劾起苏茂相来,誓要将苏茂相拉下马,给皇帝一个警告。
“陛下,法理不外乎人情,赵乔伟虽说收受巨额贿赂,但判罚他斩首示众,全家流放,家产充公,这样处置未免太重,还请陛下法外施恩,从轻判决。”
朝会上,刑部尚书苏茂相在庞大的舆论压力下,不得不站出来表明心迹,期望皇帝能法外施恩,同僚们也能明白自己的苦衷,以缓解身上的万钧压力。
朱由检道:“朕问苏卿,‘官吏受贿枉法者,赃一贯以下杖刑七十,每五贯加一等,至八十绞;监守自盗仓库钱粮等物者,赃一贯以下杖刑八十,至四十贯斩;官吏贪污至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并处以剥皮之刑。’这段话,出自哪里”
苏茂相身为刑部尚书,这点问题岂能难倒他,他不假思索道:“回陛下,这段话出自《大明律》。”
朱由检点点头道:“既然《大明律》早有此规定,那么赵乔伟之罪按律处置便是了。何况当真严格按照《大明律》处置,将赵乔伟斩首之后还要施以剥皮之刑,朕已经免除了他的剥皮之刑,这就是法外施恩了,苏卿不可得寸进尺。”
苏茂相万万没想到,朱由检居然在这个时候搬出《大明律》来处置赵乔伟,明代自建国始,应该说是把反腐搞到极致的朝代。
朱元璋接受了元朝**亡国的教训,因此他制定了对贪污零容忍的《大明律》,整肃贪官污吏法令严峻、牵涉面广、手段酷烈,前所未有。
而且朱元璋身为开国之君,实力、魄力、威望样样具备,他说到做到,严格按照《大明律》处置贪官,导致许多衙门门口挂着塞满稻草的人皮。
那些人皮都出自因贪污受贿而被剥了皮的该衙门前任官员,令得继任者触目惊心,引以为戒!
据野史记载,犯了贪污罪的官员剁成肉酱,分给各地官员吃下——意思当然很明显:你们可得小心了,谁要是贪污,可就是这味道啦!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靠严刑峻法“反腐倡廉”的朝代,到了现在却闹到贪污成风不可收拾的地步,贪污受贿甚至从潜规则渐渐演变为明规则,官员们光明正大地收受好处,连遮掩都懒得做了。
在这个官官皆贪的时代,倘若皇帝非要以《大明律》来惩治贪官的话,那么朝堂上有一个算一个,都特么别想活了,全都要被处以斩首示众,剥皮实草之刑。
内阁首辅黄立极再也坐不住了,须知道他从前身为阉党核心,如今身为内阁首辅,所收受的贿赂只会比赵乔伟更多,绝不比赵乔伟少,若不然他黄家的万亩良田是凭空生出来的不成!
黄立极站出来道:“陛下,
第一一零章 抄家暴富
“陛下,其实东厂和锦衣卫已经完全掌握赵乔伟捕杀受害者家属的证据,相比以贪污受贿处置赵乔伟,以杀人罪来判罚赵乔伟斩首示众应该更容易为文官们接受吧”王承恩不解问道。
“唉!”朱由检长叹一声,道:“朕又何尝不知呢!可如今大明吏治败坏到这等地步,皆是文官们以为贪污受贿乃官场常态,是以朕才特意以贪污受贿来判罚赵乔伟死罪,便是想杀一杀这官场歪风。”
王承恩虽然只是中人之姿,但也不是蠢蛋,很快就想明白了,原来皇帝斩杀赵乔伟只是其次,主要目的是想整顿吏治啊!
“陛下英明!”王承恩心悦诚服道。
“英明个屁!”朱由检忿忿的道:“仅仅只是斩杀一个赵乔伟而已,文官们便满朝非议,历朝历代,还有比朕更憋屈的皇帝么”
“臣死罪!”见皇帝大怒,王承恩慌忙跪下叩首请罪。
“罢了,不是你的错,朕只是发发牢骚而已。”
朱由检虽为帝王,这一刻也露出无奈的一面。
……
自从十一月初开始,由朱由检下令内官监、都知监、御马监、东厂、锦衣卫五大衙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彻底清查皇庄之后,时间已是过去了大半个月。
在这大半个月里,每一天都会爆出许多贪腐案件,搞得朱由检烦不胜烦,他料到明末吏治会很烂,但他万万没料到会烂到这种地步。
一开始,朱由检还对这些爆发出来的贪腐案件大发雷霆,但如今他已经麻木了,只是要求联合调查组查出贪污犯之余,追赃一定要彻底,万万不能让这些蛀虫收刮来的民脂民膏白白流失掉。
皇庄爆发的大规模贪腐,让朱由检深刻认识到了什么叫“人之初,性本恶”!
伴随着贪腐现象,更让朱由检感到触目惊心的是,宦官及官吏们对生民百姓的剥削迫害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如马桥皇庄管庄太监白毅拐走幼女多达一百六十八名,锦衣卫救出来的仅仅只有七名,其余一百六十一名幼女皆已成为枯井内触目惊心的皑皑白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