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当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云中怪客
然后隔一两个月便拿出几块成人高的镜子到鉴宝阁拍卖,等过上一两年,玻璃镜越发普遍之时,再成千上万块地发卖。”
郭允厚眼睛一亮,道:“如此一来,陛下就能充分压榨出玻璃镜的最大价值,并以此为暴利,而且这暴利还是细水长流,长做长有之暴利。
有此暴利,陛下之内帑便永无短缺之虞也,那陛下是否可以多支援一些国库呢,毕竟国库空虚的可以跑马啦!”
“哈哈!”朱由检大笑道:“郭卿家担当户部尚书
第一一九章 黄立极的决断
朱由检欲打造京商财团,也是受到了常凯申的启发,虽然常凯申逐鹿天下失败了,但庞大的浙商财团始终坚定地站在常凯申身后,成为常凯申最坚实的后盾。
在浙商财团的支持下,常凯申北伐功成,并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倘若不是小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也许天下早就给常凯申坐稳了。
朱由检认为,京商财团一旦成功建立起来,再加上他的皇帝名分和手中军队,便是大义、武力、财力三相结合,碾压东林党根本不成问题。
言归正传,听到皇帝这话,即使向来稳如老狗的黄立极,心中也不免变得滚烫起来,大名府属京畿要地之一,府中富豪无数,倘若他老黄家能垄断大名府的玻璃专卖权,老黄家肯定能赚得盘满钵满。
玻璃产业暴利莫说是黄立极心痒难耐,就连深明大义的郭允厚也不免动心起来。
郭允厚虽然清明,但并非不谋私利的圣人,如果能取得玻璃在家乡兖州府的专卖权,这对于他老郭家来说同样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看到两人的表情,朱由检不由心中大乐,暗道马云果然说得对,只要给够利益,属下自然会对老板忠贞不二。
朱由检身为君主,他当然可以以君主权威强迫黄立极服从自己,但如此一来,黄立极做事必心不甘情不愿,改革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唯有以利益为纽带,将黄立极整个家族牢牢绑在改革战车上,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黄立极才会心甘情愿,全力以赴为他办事。
响鼓需用重锤,朱由检接着说道:“另外,朕成立了一个琉璃厂,专司玻璃烧制业务,倘若黄首辅、郭尚书有兴趣的话,也可入股琉璃厂,成为琉璃厂的主人之一。
届时咱们可以把玻璃卖到苏州、杭州、扬州等江南繁华之地;开海之后,还可以通过海运,卖到朝鲜、日本、南洋、天竺等地,甚至反其道而行,卖到西洋去。”
黄立极当真心动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皇帝邀请他入股琉璃厂,从琉璃暴利中分一杯羹,这才是细水长流,可令黄家绵延辉煌数百年的上好买卖啊!
朱由检道:“其实北方人口一点都不比南方来得少,就拿顺天府来说吧,光是京城一地人口就超过上百万人,普天之下,也就南京、苏州可以跟京城相提并论。
况且京城还是首善之地,达官贵人无数,天下人才荟萃,这么多人口的吃穿用度,无疑是一个极为巨大的市场。
只要朝廷善加引导,培养出一些商贾巨富,再加强下人文教育,多开设大学、中学、小学高中低等学校,焉知京商会不如所谓的徽商、苏商、浙商
待京商可和徽商、苏商、浙商分庭抗礼,朝廷推行扩海贸、增商税的决策便有了广泛的民意基础,中央面对东林党就再也不是孤军奋战了。
如此,黄首辅还担忧东林党的反噬么”
黄立极闻言陷入了沉默,显然皇帝决议扩海贸、增商税的决策并非是一拍脑子就想出来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做出来的决定。
倘若皇帝以玻璃产业为利益纽带,把北直隶甚至是整个北方士绅阶级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再加上皇帝和内阁合流,那么改革取得的成功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朱由检又道:“朕也知道扩海贸、增商税这两大政策将面临极大的阻力,所以朕打算这两大政策分开时间来一一实施。
首先是扩海贸,下个月,盘踞在东番岛北港的郑芝龙将率领十八芝首领入京受抚,倘若一切顺利,为祸东南沿海多年的十八芝将尽归朝廷水师,海寇之患将化为乌有。
东南海波平靖,便为朝廷扩大海贸的政策打下了厚实的根基,届时十八芝
第一二零章 法场生乱
受后世影视剧所误,朱由检以为官员被判罚斩首示众是在午门行刑,但来到这个时代后,朱由检才发现大错特错。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其重要性与端门、**、大明门、太和门不相上下。
各门之内,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是受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更加突出皇宫的建筑威严肃穆,不可冒犯。
如此庄严重地,自然不是专门用来处决犯人的地方,只因在明朝时期,有一些大臣触怒了皇帝,被皇帝处于廷杖之刑,在午门外当众执行刑罚,也就是被打屁股。
但官员们身体素质参差不齐,触怒皇帝的程度有轻有重,一些官员受不了廷杖,便被活活打死了,于是便有了“推出午门斩首示众”这句谣言。
而不学无术的影视工作者们信以为真,皆以为皇帝处死大臣的地方便是午门,所以影视剧里“推出午门斩首示众”的台词便泛滥成灾。
既然午门不是处决大臣的行刑之地,究竟哪里才是呢
答案是街市,此时京城西市的菜市口中,围观行刑的百姓们里三层外三层,皆跑来看恶魔太监白毅,以及和白毅狼狈为奸的赵乔伟被明正典刑。
以往西市菜市口上也有犯人被处斩的戏码,但斩首示众的多是作奸犯科的平民,百姓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自然无多大兴趣。
可如今被处死的却是保定知府赵乔伟和皇庄太监白毅,这两位都是身份贵重之人,自然引起全城轰动,数万百姓蜂拥挤到京城西市菜市口,前来观刑。
……
“赵乔伟,吃饭了!”
刑部大狱内,狱卒给赵乔伟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今日饭菜为何如此丰盛”赵乔伟从草席上爬了起来,看到狱卒端着一桌好菜上来,惊疑不定的道。
“呵呵,这是你最后一餐饭了,快点吃吧,做个饱死鬼可比饿死鬼强多了!”牢头笑嘻嘻的道。
“什么”赵乔伟闻言面无血色,一脸的不敢置信:“不可能!我只是收受贿赂而已,凭什么判我死罪我不服!”
“别嚷嚷了!这可是你人生之中最后一次享受美食之乐了,还是留点力气饱肚吧!”牢头看在赵乔伟快要死的份上,劝道。
“哐啷”一声,赵乔伟将满桌酒菜打翻,叫嚣道:“我不服!大明官场谁人不收受好处谁人不贪污受贿凭什么独独斩我一人!”
“妈蛋!”牢头脸色多云转阴,气冲冲喊道:“既然不吃,那你就做个饿死鬼好了!来人啊,将人犯验明正身,押到西市菜市口去!”
听到牢头的命令,很快就走进来两个狱卒,拿着画像比对一番后,便在一张文书上画押,以证明此犯人正是赵乔伟无误,最后便将手中的枷锁往赵乔伟身上一套,拖着他往外走。
赵乔伟被拖拽了出去,来到庭院上,一辆囚车早已等在门口,顿时大惊,喊道:“我哪儿都不去!我哪儿都不去!”
一个差役头目笑道:“这可由不得你了,时辰已到,带走!”
说罢,两个差役便连拖带拽,欲将赵乔伟弄上囚车。
赵乔伟知道自己上了囚车就是走上死路了,求生欲爆棚的他拼命挣扎,死死抓住囚车的木架不撒手,一时间,两名差役竟然奈何他不得。
“搞什么你们是娘们么连个百无一用的书生都奈何不得”差役头目不耐烦了,对两名差役吼道。
“你们放开我!我绝不走!”赵乔伟挣扎着大喊。
“少特么废话!”差役被上司吼了一声,心情恶劣之极
第一二一章 铁血镇压
当负责监斩的刑部尚书苏茂相反应过来时,法场围观的百姓们都渐渐鼓噪起来了,看向苏茂相的眼神中分明透露出愤怒。
一位儒生站了出来,朝苏茂相喊道:“苏大人,赵大人那么好的官,为何要遭此横祸”
随着儒生的质问,顿时就引发了大家的愤怒,尤其是有望进入官场的儒生们,更是分外不能容忍赵乔伟被斩首示众的下场。
他们以人度己,心想赵乔伟正四品的大官贪点小钱钱都要被开刀问斩,倘若自己进入官场为国效力【贪污**】,岂不是同样难逃一刀!
为了日后能心安理得地为国效力【贪污**】,他们无论如何也要搅乱法场,逼迫朝廷取消赵乔伟枭首示众的刑罚。
“对!赵大人那么好的官,却被锦衣卫栽赃陷害,朝廷不公!”
“朝廷不公,我们不服!若是不能赦免赵大人,咱们就去敲登闻鼓,由天子来圣裁!”
“同去!同去!”
声音越来越大,不单单是儒生在叫嚣,被鼓动起来的百姓也纷纷加入儒生行列,为赵乔伟打抱不平。
苏茂相知道自己必须要站出来说话了,否则真让百姓们敲响了登闻鼓,非但皇帝面上不好看,自己也很可能名声尽毁,再难以在官场上混迹下去了。
事关自己的官场前途,苏茂相必须站出来说明情况。
双手连连下压,围观的士林百姓也算给苏茂相面子,刑场渐渐安静下来。
原本苏茂相对安静下来的场面感到满意,可他突然间一下面对着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压力山大。
“尔等且稍安勿躁,赵乔伟虽有不错之官声,但收受贿赂一事证据确凿,不容辩驳。”
听到苏茂相这番说辞,围观群众不满的情绪并未缓解,反而越发炙热,苏茂相心中凛然,接着说道:“赵乔伟收了十万两贿赂,他自己也认罪了的,按《大明律》他非但要被斩首示众,还得处以剥皮之刑。陛下仁慈,免去了他的剥皮之刑,这已经算是法外开恩了!”
然而苏茂相的这番说明并没有卵用,下面越发骚动起来,竟向着刑场靠近,苏茂相见状声音不由提高了八度:“赵乔伟是被陛下钦定的斩刑,尔等还敢违旨抗命不成!”
突然听到赵乔伟是被皇帝钦定判处斩刑的要犯,围观百姓的脚步突然顿住。
在这个年代,皇帝的权威还是很深入人心的,百姓们敢质疑官员,却不敢质疑皇帝,毕竟皇帝是真的可以灭人九族的。
百姓们虽然盲目从众,但也不是傻子,在事不关己的情况下激于义愤,跟着你嚷嚷两嗓子当然没问题,但若要他们冒着被诛九族的风险违逆皇帝旨意,呵呵,谁还真当百姓是傻子啊!
囚车上的赵乔伟见状急了,当即大喊道:“本官是被锦衣卫屈打成招的,本官要见皇上,当面向皇上说明冤情,本官绝对没有收受贿赂,都是锦衣卫陷害本官!”
儒生们趁机嚷嚷:“赵大人是冤枉的,咱们去敲登闻鼓,让赵大人的冤情上达天听,为赵大人洗清冤情!”
“对!大家一起去敲登闻鼓,当今皇上乃士林百姓皆交口称赞的仁义之君,绝对不会为难我等的,我等要为正义发声!”
“没错!陛下仁义千古罕见,名声直追赵宋仁宗,不但不会问罪尔等,反而会嘉奖我等见义勇为!”
在赵乔伟和书生们的鼓动之下,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再次躁动起来,苏茂相可是没辙了,只翻来覆去的大喊:“你们切莫自误!这是威逼圣上,是要杀头头!”
然而苏茂相的警告并没有什么卵用,围观百姓已经鼓噪起来了,没人听清
第一二二章 嘴炮无敌
围观群众看到许显纯当真敢杀人,立即被吓得一哄而散,反倒是把之前那位刚从桌子跳下的书生给凸显了出来。
斩杀一人之后,许显纯被血腥气一熏眼中杀气更盛,目光转动间,就盯上了那位书生,持刀向着书生走去,气势汹汹,杀气逼人。
“大人饶命……”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之前站在桌子上慷慨激昂大声疾呼的书生,仅仅在许显纯刚刚迈出一步后,那书生竟然直接跪了,开口求饶。
那书生迅速连贯的动作连许显纯也不由为之一怔,他记得自己严刑拷打过无数犯人,但没有一个犯人如书生那般没骨气的。
其实许显纯也不想想,就天启朝以来兴起的无数腥风血雨,有骨气的东林党人早就被杀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大多是苟且之辈罢了。
许显纯愣怔之间,忽然一股令人尴尬的气味飘到鼻端,定睛一看,那书生跪倒的地面上,一滩水迹在蔓延流淌。
“哈哈哈哈!百无一用是书生,古人诚不欺我也!”许显纯仰天大笑起来。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这一届的书生根本没有上届书生的骨气,对付这届书生,可比以前容易多了。
大笑声中,许显纯大步近前,居高临下的看着那书生,冷冷的道:“杀汝还嫌脏了本官之刀,滚吧!”
“是是是!小人这就滚!”
说罢,那书生也不嫌丢人,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就打起滚来,当真是“滚”着离开此地。
这一幕落在混杂在人群中的户部郎中王守履眼里,当真是又气又恨,气的是自己所托非人,李启生这个狗娘养的说起来就天下无敌,做起来却有气无力,居然被许显纯一吓就尿了,还滚着离开刑场,此诚为士林一大笑柄也。
恨的是许显纯的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拔刀杀人,他眼里还有王法么
没有错,今天书生儒士们之所以在法场上闹事,正是王守履在背后布下的局。
原本一切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负责监斩的刑部尚书苏茂相面对书生儒士们卷起的骚乱束手无策。
眼看着法场就要发生暴动,赵乔伟或许就能趁乱逃出生天,可偏偏就在这时,许显纯这狗东西居然跳出来搅局,孰可忍孰不可忍!
“他怎么敢当众杀人他怎么敢!”
“本官一定要狠狠弹劾他,非要治他一个杀人罪,为无辜百姓偿命不可!”
王守履出离愤怒,竟然把自言自语当众大声说了出来。
身边的伴当连忙提醒道:“老爷噤声,对方可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只可惜伴当的提醒晚了,围拢在王守履周围的百姓听到他的暴怒之语,当即吓得一哄而散,以免被王守履牵连。
许显纯的目光也盯了过来,眼睛一凝,周围气氛瞬间都凝固了下来,一片森寒。
只是当他看到大放厥词的人居然是户部郎中王守履,不由笑了:“哟呵,我说为什么居然有人胆敢冲撞法场,原来是王大人在背后撑腰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