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大明当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云中怪客

    我真的好惨啊,都快四十岁了,还是没钱没房没工作没老婆的臭吊丝一枚,求求各位衣食父母们,多多订阅本书,能让本吃得起饭,偶尔还能来次大保健啥的。

    好了,卖惨结束,很抱歉,也许是年纪渐大的缘故,亦或是是第一次写历史的原因,手速慢如老狗,本就不立爆发的flag了。

    发书前,本本还有存稿十五章,可发书之后,存稿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只剩下五章。

    不出意外,本书明天中午十二点上架,本便一次性把五章存稿发完,至于日常更新,两更保底,等什么时候状态调整好了,再来三更吧。

    &n




第一二七章 章程,暗流【求首订】
    《大明旬报》乃新鲜事物,前所未有,闻所未闻,冯铨不敢怠慢,细细问道:“是把《大明旬报》如邸报一般发给全国各地官员么”

    “非也非也。”朱由检摇摇头道:“《大明旬报》和邸报不同,邸报只面向官僚士绅,而《大明旬报》却是面向大明士农工商所有阶层,只要两文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即使是目不识丁的老百姓,也可买来一睹为快。”

    冯铨疑惑道:“陛下,目不识丁的老百姓又看不懂《大明旬报》,买来何用且依臣看来,《大明旬报》上刊登的内容大抵与邸报相同,除了官僚士绅有兴趣外,其他百姓未必会有多大兴趣吧。”

    “非也非也。”朱由检道:“如果《大明旬报》刊登内容与邸报大同小异,朕改组邸报便是了,又岂会对冯卿委以重任,大费周章去搞什么《大明旬报》

    至于如何吸引百姓购买《大明旬报》,朕以为报纸除了刊登一些朝廷大事外,还可以添加一些奇闻异事或是小说家言。

    卿可招揽屡试不第的读书人充当记者,在全国各地成立记者站,派遣记者到各地采风,记录全国各地有趣的奇闻异事。

    还可邀请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小说家作为《大明旬报》的驻站作家,分润其少许稿费,令他们的小说作品得以流传天下。

    至于大部分百姓目不识丁看不懂《大明旬报》的问题,这也很好解决。

    冯卿可大肆招募报纸宣讲员,在人多聚集的地方,比如酒楼、行市、城门口等地,宣读报纸。”

    冯铨对皇帝层出不穷的脑洞也深感佩服,只是招揽记者、驻站作者以及报读宣讲员,无疑又要花费一大笔钱银,这资金问题可不好解决啊!

    “陛下圣明,可建立记者站,招揽记者和报纸宣讲员,还要给驻站作者发放稿费,以通政司的资金库,恐怕难以支撑《大明旬报》的消耗用度啊!”

    朱由检依然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笑道:“这个更好解决,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于商家而言,最苦恼的便是自己手上明明有非常不错的商品,却苦于无人得知,再好的商品也只能砸在手里,亏了大本。

    为了解决商家这一苦恼,《大明旬报》可独开一版,名为广告版,取其广而告之之意,只要商家交足广告费,记者调查过商品并非言过其实后,便可在广告版中刊登商家所生产商品之广告。

    如此一来,商家解决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难题,而我们《大明旬报》也解决了资金短缺之虞,可谓一举两得也!”

    听到朱由检叙述这种前所未有的广告方式,即使精明能干的冯铨一时间也是震惊得三观崩塌,心中不由深为皇帝的神奇脑洞而拍案叫绝。

    待情绪渐渐平复后,冯铨最后问道:“陛下,《大明旬报》内容上可有什么禁忌避讳”

    朱由检想了想,道:“这样,通政司下,可成立一个《大明旬报》报社,由冯卿亲自担任报社总编,旗下再设两个主编,一为采风主编,主要负责征集报纸内容,二为审核主编,主要负责审核报纸内容,一旦发现有违禁之处,可将文章和谐处理。

    至于报纸上的文章,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朕的言行永远都是正确的,如果有误,那是因为官员理解不到位,执行不到位。

    二、需正确引导四方臣民理解和支持朝廷颁布的各项政策,令



第一二八章 分裂的东林党
    “对!大家一齐上疏,决不能让许显纯这个刽子手逍遥法外!”

    “等散席了之后,大家分头联络正义之士,非叫许显纯给李刚偿命不可!”

    “唯一可虑者,李刚的身份仅仅是扬州举子李启生的伴读书童,以李刚之死来弹劾许显纯,显然分量不够。”

    “无妨!许显纯这刽子手曾大肆屠戮我东林前辈,树敌无数,也该到了有仇报仇,有冤报冤的时候了。

    只要我等振臂一呼,必有无数正义之士景从跟随,陛下为了平息众怒,也只能斩了许显纯给我们一个交代。”

    东林党人一个个叫嚣起来,扬言要联络同党,一起上奏弹劾许显纯,叫许显纯为李刚偿命。

    不过就在众人的一片叫嚣声中,却有三人始终不为所动,一声不吭,这无疑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和不满。

    王守履皱着眉头,拱手问道:“自如兄,孟暗兄,梦章兄,三位兄台不发一言,似乎有不同的意见,还请不吝指教!”

    自从进入这个酒楼,袁崇焕就很有些心不在焉,虽然东林党人把他引为同党,可事实上,袁崇焕根本就无所谓东林党还是阉党。

    在他担任辽东巡抚期间,为了获得朝廷兵源物资上的支持,他也曾竭力巴结过魏忠贤,只可惜魏忠贤没有接纳,袁崇焕这才被东林党引为同道。

    然而实际上,袁崇焕就是个现实主义者,谁能在官途上给他最大帮助,谁能在他打仗期间给他最大支持,他就靠向哪一党,有奶便是娘。

    作为一个以军功起家的文官将领,老实讲,袁崇焕对于东林党长于嘴炮短于实干的做派很是不以为然。

    以行动力而言,阉党比东林党强多了,就拿支前来说,当辽西军粮饷不足时,魏忠贤可以拿出自己的家产充作军饷支援前线。

    但换作东林党人,想都不要想,他们坐拥万顷良田,商铺无数,地下室堆满了金山银山,粮仓里的粮食更是多到发霉的地步,可朝廷若敢向他们收一点点税,东林党人就一副要死要活的模样,如铁公鸡一般,一毛不拔。

    所以,今天的雅聚楼密会,袁崇焕感觉跟这群夸夸其谈的东林党人坐在一起,当真是浑身不得劲,觉得很没意思。

    不过东林党势大,袁崇焕又被阉党所排斥,他不能把两党都得罪光了,所以面对东林党人的邀请,他无法推脱,只好老老实实前来参会。

    听到王守履点到自己的名字,袁崇焕故作大义凛然道:“不好意思,在下刚才激于义愤一时走神了,不过联名上奏弹劾许显纯之事怎能少得了在下,为国除贼在下可是向来不甘人后的。”

    王守履听到这话非常满意,接着目光又投向范景文、李邦华,道:“孟暗兄、梦章兄的意见呢”

    看到范景文和李邦华一直保持沉默,眼看着昔日同僚纷纷高升,而自己仍然是工部主事的陆澄源不免有些酸溜溜的道:“那还用问吗如今孟暗兄和梦章兄可是深得陛下信重,加左右兵部侍郎衔,又是堂堂的军机行走大臣,手掌四卫营六千铁骑,怎么会跟着咱们这些区区小官,一起弹劾陛下的得力鹰犬呢”

    范景文没有理会陆澄源酸溜溜的言论,反而对众人直言道:“新君登基未久,就驱逐了为祸江山的魏忠贤、崔呈秀等人,正是我等大展拳脚之际。

    吾党同仁正该辅佐新君,清除积弊



第一二九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
    范景文、李邦华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发现一抹失望,他们本以为本党同僚和他们一样,都心怀中兴大明之志。

    可如今一见,却发现本党同僚虽然嘴里一直嚷嚷着“为国为民”,实际上干得却是为了一己私欲党同伐异之事,这让他们倍感失望。

    对于王守履、陆澄源等人的想法,范景文和李邦华自然是心知肚明的,因为他们刚刚复出时,跟他们没什么两样。

    一开始他们都认为新君登基没多久就驱逐了魏忠贤、崔呈秀等阉党首脑,想必新君对阉党是极为不喜的,东林党人应该抓住时机,一举奠定朝堂上的主导地位,把阉党彻底打落尘埃。

    可是新君虽然年轻,但帝王心术却是无师自通,居然在朝堂上大搞平衡,虽然魏忠贤、崔呈秀被驱逐出京城,但阉党很快便以黄立极为核心,形成了新的阉党势力。

    且这个阉党势力因为有皇帝的通力支持,对朝堂的掌握并不比魏忠贤、崔呈秀等人在位期间差多少,他们东林党虽然召回了大量骨干,但却被皇帝和以占据了内阁大多数的阉党排挤,大多都被安排坐冷板凳,只能苦熬资历。

    但范景文、李邦华却不在此列,也不知道天子到底看中了他们什么,相比韩爌、刘宗周、文震孟等东林元老,他们的资历是远远不如的,可他们甫一入京便得到了天子的重用。

    如今范景文和李邦华皆加兵部侍郎头衔,入军机处担任军机行走大臣,督抚四卫营,掌握六千铁骑,可以说是天子身边最为信任的重臣之一,权势极为隆重。

    因为掌握权势,且和天子接触多了,范景文和李邦华分外明白国事之艰难,也分外理解皇帝身上背负的万钧重担。

    范景文和李邦华都是对大明,对君主极为忠诚的士大夫,对天子背负的压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都恨不得自己能多承担一些责任,好为天子减轻一些压力。

    今天他们之所以应邀前来参加东林党人的聚会,也是抱着为天子拉拢更多人才,好为陛下效力的目的。

    但很显然,今天他们要大失所望了,这些和他们同为东林党人的同僚们,虽然嘴里都嚷嚷着“为国为民”,但实则他们对国事之艰、百姓之苦毫不关心,他们一直滋滋在念的,仍然是争权夺利,只想把阉党彻底铲除,好取代阉党在朝堂上的位置。

    李邦华并不想和本党同僚发生任何争执,此时他已经有了去意,正想找个合理的借口,好离开雅聚楼。

    但范景文却不一样,也许他这一个多月以来一直与武夫为伍,沾染了武夫比较直接没有弯弯绕的性格,竟愤而指责起众人来。

    范景文直言不讳道:“诸位同僚天天把中兴大明挂在嘴边,然则在大明深陷危机,内忧外患的之际,尔等滋滋在念的却是与阉党争权夺利,党同伐异,毫无相忍为国的大局感,老实说在下对尔等很是失望,今天在下本不该来的,告辞!”

    说罢,范景文赫然起身,离席而去,只留下一众目瞪口呆的东林党人。

    有了范景文领头,李邦华也懒得再找什么离席借口了,霍然站立,向众人拱手道:“梦章之言,在下深以为然,还请诸位引以为戒,告辞!”

    说罢,李邦华同样头也不回地走了。

    范景文和李邦华一



第一三零章 许显纯又杀人了!
    正是因为张溥已经在私底下投靠了福王府,所以他这次宴请东林骨干并未安什么好心。

    关于东林党内部流传的当今陛下对东林党不满的谣言【事实】,就是张溥派人传扬开去的。

    也正因这些谣言,所以才有了今天东林党的内部聚会。

    受谣言所惑,东林党人人自危,大家都担心崇祯朝会重演天启朝故事,崇祯帝仿效天启帝,杀东林党一个人头滚滚。

    虽然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先烈的故事可歌可泣,但东林党人实在是不想再经历天启朝那般恐怖的腥风血雨了。

    当然了,这也跟东林党骨头较硬的前辈已经被魏忠贤杀得七七八八,幸存的大多是苟且之辈有关。

    正因为人人自危,他们才更要报团取暖,以此来抵御崇祯皇帝对他们的敌意。

    张溥从这次东林聚会中,已经看清楚了谁是他的朋友,谁是他的敌人。

    范景文、李邦华作为崇祯皇帝的死忠,毋庸置疑是张溥欲除之后快的敌人;王守履、陆澄源

    姚希孟三人,对崇祯皇帝不满久矣,这是张溥可以拉拢的朋友。

    至于黄道周、倪元璐、袁崇焕等人,虽然和阉党势不两立,但要他们全面投向福王的阵营,还有待观察。

    一场聚会就让张溥看清楚了这么多东林党人的立场,这波不亏了。

    “砰砰砰!”

    就在众人因为范李二人的离席而愤愤不平时,门外却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张溥扬声道:“谁啊”

    门外之人道:“郎君,是我,王小六。”

    王守履开口道:“是我家的家生子,应该是来找我的。”

    张溥点点头,立即有一仆役走到门口,打开房门。

    “不知道无事不得来打扰我等吗如果你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自己主动找秦管事,领二十棍。”王守履看着王小六,面无表情的道。

    王小六是王家的家生子,王守履自然能对他生杀予夺。

    “郎君,出事了!”王小六连忙道。

    “何事”王守履问道。

    “这……”王小六看了一眼其他人,显然他不知道这些人是否值得信任,事情当说不当说。

    “此地皆为某之同道,你不必顾虑,大可分说。”王守履故作大气道,引得众人颔首连连,显然颇为受用。

    王小六紧张的道:“郎君,昨天您不是叫我盯紧锦衣卫的许显纯么,今天一大早,我亲眼见到,许显纯打死人了!”

    王守履心中一动,连忙追问道:“他打死谁了”

    王小六答道:“昨天许显纯不是在法场上斩杀了李刚吗,今天一大早,李刚的主人李启生便叫下人抬着李刚的尸首,带着李刚家的遗孀去许府堵门。

    大清早的,李刚家的遗孀便在许府门口号丧,许府中人自然受不了,便把许显纯给逼了出来。

    许显纯一出门,李启生大义凛然、言辞激烈地斥责许显纯,许显纯大怒,当头朝李启生打去,不料一拳便将李启生给打死了。”

    王守履及东林党众人齐齐“唰”的一声站了起来,王守履眼冒金光,颇为激动的问道:“许显纯当真打死人了死的还是扬州举子李启生”

    王小六斩钉截铁道:“然也,小人亲眼所见,许府门外还有很多人可以作证,许显纯在众目睽睽之下,当真把李启生给打死了。”

     



第一三一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东林党人都行动起来了,他们都心知肚明,诛杀许显纯尚在其次,最主要目的是给天子一个教训,让天子看到东林党人的力量,明白东林党人绝不是泥涅的。

    皇帝最近的动作越来越表明,他不老实安分了啊,尤其是以贪污受贿罪斩杀东林党人赵乔伟,这在东林党人看来,是要重走天启帝的老路,这,绝对不允许!

    从大明朝建立之日始,文官集团便孜孜不倦地在限制皇权,想把皇权关在笼子里,好让他们士大夫成为天下唯一的主人。
1...293031323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