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当崇祯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云中怪客
太过锋芒毕露的皇帝在文官集团眼中绝对是不可取的,所以正德、天启落水死了,不杀一名功臣的永乐帝成为暴君,嘉靖帝成了一心修仙的神经病,万历帝成了几十年不上朝的宅男。
在他们的极力抹黑下,大明皇帝大多荒淫暴虐,胡作非为,只有重用文官的仁宗、宣宗、孝宗,才能获得比较不错的名声。
而今崇祯皇帝要重走正德、天启的老路,重用阉党,厂卫横行,公然斩杀文官,这绝对是在挑衅东林党的底线,东林党绝对不允许皇帝这样胡作非为!
也许有人就说了,朝堂上好不容易平静下来,朝臣们各安其份,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到朝政上,这对大明来说不是更有益吗
可东林党人大都知道,所谓的为国为民纯属扯淡,只有东林党执掌朝政,才能大谈什么为国为民。
只要阉党还在把持朝政,就休想东林党人停下党同伐异的脚步,说什么相忍为国,谈什么大局感,这都是狗屁,不是咱东林党人应该考虑的事儿。
在大多数东林党人眼里,国家利益连自己身上的一根毛都比不上。
他们认为,大明无论如何都不会垮的,国库空虚又怎样,反正找我收税绝对没门,连窗都没有!
没钱了就让内帑掏钱呗,反正大明两百多年的底蕴,历届皇帝都是敛财能手,内帑的钱财是取之不尽的。
看吧,这就是大多数东林党人的真实想法,他们看不到大明的危机,或者是看到了装作看不见。
他们认为大明即使垮了也波及不到他们身上,所以他们都无所不用其极地挖大明的根基,还只恨自己挖的太少,吃的没有别人饱。
枉他们自命为读书人,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都不懂得,这圣贤书,算是白读了。
……
山雨欲来风满楼,阉党们沉默了,于是京中全是东林党人的声音,还没到第二天,如雪花般的弹章纷纷飞进宫中,主题只有一个:请诛许显纯!
粗略一算,弹劾许显纯的奏章大概有三四百之多,许显纯倘若得知这弹章的数量,也该欣慰了,因为“请诛许显纯”的奏章,竟然比上一次声势显赫的“请诛魏忠贤”还要多得多。
许显纯何德何能啊,他只是从三品的指挥同知而已,也许在大多数官员看来,这已是朝廷高官,位高权重。
可若是跟魏忠贤比,许显纯只能算是打酱油的。
“这是冲着朕来的吧。唉,朕只是斩杀了一个罪大恶极的赵乔伟罢了,朕又没刨东林党人的祖坟,何至于此”
乾清宫内,朱由检随手翻看了一下弹劾许显纯的奏折,慨然叹道。
王承恩气冲冲的道:“这是胁迫陛下啊,东林贼子好大的狗胆!”
王承恩也不是蠢人,唇亡齿寒的道理他当然懂得,倘若真叫东林党人杀了许显纯,那么将来他若是得罪了东林党人,那王承恩岂不是也要被东林党诛杀了
第一三二章 激烈对峙
十二月二日,离逢三六九召开的大朝会还有一天,整座京城都已经沸腾起来了。
无数东林党人在奔走串联,无数仗义执言的文人站了出来,大力抨击许显纯,叫嚣许显纯必须死!
至于文人经常出没的酒肆、青楼,书生与妓女们坑壑一气,全都在讨伐许显纯这个杀人魔王,并进而对厂卫大肆批评。
甚至有不少官员打算以许显纯为引线,把火烧到厂卫身上,上疏废除东厂和锦衣卫。
对于这些上疏,朱由检简直气乐了,废除了厂卫,那皇帝岂不是自废耳目跟手脚吗脑残才这样干呢!
一把火,朱由检把这些离谱的奏折通通付诸一炬,连纸灰都踏了好几脚,可见他有多么愤怒。
……
中午时分,大理寺少卿胡九德带着一队差役驾临北镇抚司,欲逮捕许显纯,将其打入天牢。
大理寺在古代,就好比后世的最高人民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
明朝时期,大理寺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为“三法司”,影视剧、小说里常见的台词“三司会审”,便是由这三个衙门的首脑联合审讯。
当然了,能达到“三司会审”条件的案件必为朝廷大案要案,如许显纯打死举人李启生一案,无疑便是符合“三司会审”条件的大案要案,大理寺前来锦衣卫拿人倒也算符合程序。
可从前向来都是锦衣卫捉拿朝廷命官将其打入诏狱的,如今却反其道而行之,竟是朝廷命官前来锦衣卫拿人,如此奇事自然引得整个锦衣卫上上下下都鼓噪了起来。
“凭什么凭什么抓许大人”
“许大人忠心为陛下办差,何罪之有”
“放了许大人!放了许大人!”
大理寺一行押着许显纯还未走出北镇抚司大门,闻讯而来的锦衣卫上下官吏、校尉便将他们围了起来,群情激愤,不准大理寺带走许显纯。
胡九德见状脸色颇为难看,便对许显纯道:“许大人,你也是从三品的高官,想必思想觉悟还是有的,请你劝劝锦衣卫的下属们,别让下官难做。”
大理寺少卿为正四品官,胡九德对许显纯自称“下官”倒也没错,可如果许显纯没记错的话,刚才胡九德逮捕他时,可是自称“本官”的。
想到这里,许显纯轻蔑一笑,道:“胡大人,请恕在下爱莫能助,如今在下是戴罪之身,可没有资格命令锦衣卫的官吏、校尉们。”
胡九德闻言气的脸色都青了,阴测测的道:“许显纯,你要知道,虽然人人都说锦衣卫诏狱犹如森罗地狱,恐怖之至。
可我大理寺天牢可怕程度未必在诏狱之下,你要好自为之,否则天牢的同行们可要好好招待你了,勿怪本官言之不预也!”
许显纯嗤之以鼻,笑道:“那在下倒要看看,天牢的同行们到底有什么像样的手段”
“你……”胡九德气急而笑道:“好,好极了,既然你非要敬酒不吃吃罚酒,那你在天牢受了什么苦楚,也是自己个儿找的!”
“哈哈!”许显纯毫无惧色,大笑道:“那本官就拭目以待了!”
“干什么干什么怎么吵吵嚷嚷的,都不用干活了吗”
就在锦衣卫和大理寺激烈对峙的时候,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终于赶来了。
锦衣卫千户方如海道:“回禀大人,大理寺的人要抓走许大人,兄弟们不答应。”
锦衣卫的人纷纷鼓噪道:“对!兄弟们绝不答应!”
胡九德则阴阳怪气的道:“骆大人,许显纯当街杀人,这可是有目共睹铁一般的事实,您身为锦衣卫指挥使,不会徇私吧”
 
求一波首订咯!
首先跟大家汇报一下成绩,目前本书首订277,老实说这个成绩对于4440的收藏来说收订比有些低了,仅为十六分之一,按照起点后续推荐看收订比的说法,这个收订比估计是会被责编pass掉的。
不过还请诸位读者老爷们放心,作者菌是个慢热型写手,第一本上架书首订200,我只用了两个月就写到均订600,收订比高达五分之一,只可惜刚要限免起飞的时候遇到和谐之风吹满地,唉,不说也罢。
第二本书首订一百,我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写到均订1800,如果不是后来脑子抽了把好好的都市重生写成玄幻,均订冲到2000应该没什么压力。
目前大明崇祯277的首订已经是作者菌写作生涯以来的最好的首订成绩了【说到这个感觉有点悲凉】,作者菌信心还是有的,大家不要担心作者菌会太监。
只是离中午十二点还有四个小时,作者菌希望本书首订可以冲到300吧,这是作者菌上架前的最低心理预期,拜托大家帮帮忙,订阅一下上架第一章。
虽然作者菌知道第一章没有卡点,吸引力严重不足,但首订成绩关系到本书后续推荐,就当作者菌欠大家
第一三三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骆养性把皇帝搬出来,果然镇住了桀骜不驯的属下们,令胡九德得以顺利逮捕许显纯,将其押入大理寺的天牢之中。
许显纯被打入天牢的消息传出去后,东林党人奔走相告,弹劾攻势更加猛烈,整个京城犹如烈火烹油一般,“请诛许显纯”之声,高唱入云,甚嚣尘上。
大理寺天牢之内,胡九德没让许显纯失望,关于许显纯的判罚还未有定论,胡九德便开始公报私仇,吩咐狱卒对许显纯动刑。
许显纯无疑是个硬汉,无论狱卒对其施加什么刑罚,他都冷笑着硬扛过去,不吭一声,那副冷冽决然的模样不仅狱卒发毛,连胡九德看了也暗自心颤。
想到许显纯杀人魔王的名声,胡九德不禁有些后悔,陈扬美只是叫他把许显纯逮捕罢了,并未叫他对许显纯用刑,倘若许显纯这一次能逃出生天,自己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这一刻胡九德无比虔诚地祈祷,东林党人一定要给力些啊,万不能让许显纯生还。
……
十二月三日很快到来,已是隆冬时节的京城下起了寒意凛然的凄风冷雨,皇极殿外宽敞的广场上,文武百官分作两列,正等着十二月的首次朝会开始。
由于天气下着冷雨,宫禁网开一面,允许大臣们的伴当进入紫禁城,为大臣们撑伞。
在伴当面前,大臣威严总是要保持住的,是以在等待开朝的时间里,场上的气氛颇为肃穆,大臣们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和相熟的大臣三三两两地闲聊。
隆冬时节的天色自然还未大亮,此时整个京城一片漆黑,唯有皇极殿内灯火通明,在灯火映衬下,紫禁城天空上的乌云黑压压一片,很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氛围,这似乎预示着今天的朝会绝不会风平浪静。
“呱吱……”
皇极殿厚重的殿门缓缓拉开,仿佛一场惊涛骇浪般的战斗在缓缓拉开帷幕;那沉闷的开门声犹如吹响战斗号角,大臣们抖擞精神,目光射出坚毅,犹如即将登上战场的战士。
气氛越发凝重,所有人都没有说话,大臣们按照顺序开始入殿,为大臣撑伞的伴当在侍卫的押送下,小心翼翼地离开紫禁城,连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口。
仅仅是一分钟不到的时间,曾满满当当到处都是人的广场已经一片冷清,空无一人,而那灯火通明的皇极殿内,开始传来阵阵慷慨激昂的声音。
……
在这样的大冷天,还未到五更便要起床,这对于朱由检这个在后世习惯了晚睡晚起的穿越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尤其是每个月逢三六九必开的大朝会越来越流于形式,大臣们经常对跟自己无关的政事发表意见,搞得本该庄严肃穆的大朝会犹如菜市场一般,吵得让人心烦。
相比大朝会,反倒是皇帝和内阁辅臣召开的小范围议事会议行政效率更高,只要皇帝和内阁首辅达成共识,便能顺畅地通过朝政。
朱由检已经起意把大朝会的例行召开时间由每月九次改为两次,逢初一、十五开朝,但此决定想必会遭致大臣们的激烈反对吧,尤其是那些低级官员们。
他们好不容易享受到了在朝堂上指点江山的乐趣,正是兴致上头的时候,倘若把每月九次朝会改为每月两次,他们肯定会叫苦不迭,抨击皇帝堵塞言路什么的。
不过朱由检已经打定主意了,待崇祯元年便开始更改朝会召开时间。
至于大臣们的反对他懒得再去顾忌了,毕竟有嘉靖帝四十多年不上朝,万历帝三十多年不上朝的榜样在先,朱
第一三四章 唇枪舌剑
东林党人出招了,朱由检顿感压力重重,但他并未第一时间回应东林党的弹劾,毕竟他已经将阉党收入账下,若是事事都需他亲力亲为,那还要阉党何用杀了祭天么
黄立极、施凤来等大臣名为阉党,实则为帝党,原本他们出身士绅阶级,本该和东林党站在同一阵营。
可如今阉党和皇帝已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东林党人铲除了许显纯,焉知他们不会乘胜追击,把战火烧到阉党所有人身上!
所以无论是为人还是为己,阉党都不能让东林党得逞,必须做出反击了。
“陛下,臣有奏!”
就在东林党咄咄逼人的时候,黄立极出班,直接抓住王守履的话柄,质问道:“王主事雄辩滔滔,貌似是在为朝廷仗义执言,除一大贼,然则王主事弹劾许显纯勒索地方,诬陷官员,监禁士绅,贪赃枉法多项罪名,可有实证否”
王守履面无表情,只冷冷的道:“风闻奏事尔,臣只知道为国除贼,乃义不容辞之事,至于许显纯违法证据,自有三司衙门彻查。”
“胡说八道!”黄立极斥道:“尔非科道言官,有何资格风闻奏事
再者说了,前保定知府赵乔伟已自认其罪,承认收受皇庄太监白毅十万两贿赂,为其遮掩罪行,此乃陛下钦定铁案,岂容尔来推翻
以臣看来,尔分明是居心叵测,无事生非,诬告大臣,并有故意污陛下声名之嫌。”
说罢,黄立极对皇帝躬身一拜,道:“陛下,王守履越权弹劾,生造谣言,扰乱圣听,臣请陛下治他一个诬告、欺君之罪,枭首示众,以正视听,以儆效尤!”
王守履一听急了,狡辩道:“就算许显纯栽赃陷害,勒索地方,贪赃枉法之罪有牵强附会之嫌,但许显纯当街斩杀李刚,打死举人李启生皆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两桩杀人案总归是证据确凿的吧,怎能说臣是诬告呢”
“陛下,臣有本奏。”刑部尚书苏茂相出列,朗声道:“当日处斩前保定知府赵乔伟时,有书生煽动民众,以致法场生乱,许显纯之所以斩杀李刚,皆因李刚冥顽不灵冲撞法场之故。
按明律,冲撞法场者与犯人同罪,许显纯当日作为法场秩序维护者,当街斩杀李刚一事,乃责无旁贷尔,并不为罪。”
东林党造出好大声势,自然不会坐看王守履被阉党围攻,黄道周出班奏道:“李刚不提,可扬州举子李启生何辜,竟被许显纯当众生殴至死!
苏尚书领有刑部,想必对《大明律》是倒背如流的,臣请问苏尚书,当街殴人致死,该当何罪”
苏茂相身为刑部尚书,面对此问,不能不答,只能无奈说道:“依照明律,凡斗殴杀人者,不问手足、他物、金刃,并绞。故杀者,斩。”
“然也!”黄道周道:“陛下向来推崇依法治国,对殴人致死深恶痛绝,那许显纯在众目睽睽之下将扬州举子殴打致死,人证物证俱在,乃铁一般的事实,不容狡辩,臣请陛下以律法治其死罪,以正国法,以正朝纲!”
黄道周声音落下,倪元璐、王守履、姚希孟、陆澄源等东林党人纷纷附和,躬身启奏道:“陛下圣明,臣等请陛下诛杀许贼,以正国法,以正朝纲!”
猜你喜欢